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17

[理论] 什么是格诗?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发表于 2022-9-10 0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格律的话题本来是较鸡零狗碎的话题,本不想发帖,但见论坛上一些自诩为格律派的喋喋不休却一直说不清楚,故特节选《围炉诗话》以厘清格诗与汉魏古风及律诗的差别。先百度格诗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格诗即齐梁格的省称,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沉宋又加翦裁,成五言唐律。《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清·汪立铭《白香山后集格诗注》:“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格者但别於律诗之谓,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於讽谕、闲适、感伤之卷,后集不复分类别卷,遂统称之曰格诗耳。时本於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复系歌行杂体字,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百度有没有说错,请参考《围炉诗话》

       唐时有格诗之名,与律诗并举,未得的据,疑是八句有声病而不对偶者耶?

       冯定远云:“沈约、谢、王融创为声病,于时文体不可增减,谓之齐、梁体,异乎汉、魏、晋、宋之古体也。虽略变双叠韵,然文不粘缀,取韵不论双只,首不破题,平仄亦不相俪。沈、宋因之,变为律诗,自二韵至百韵,率以四句一绝,不用五韵、七韵、九韵、十一十三韵。唐人或不拘此说,见李赞皇《穷秋志》。首联先破题目,谓之破题。第二字相粘,平仄仄平为偏格,仄平平仄为正格。见沈存中《笔谈》。平仄宫商,体势稳协,视齐、梁体为优矣。近体多是四韵,古无明说。尝推而论之,似亦得其理也。联绝粘缀至于八句,虽百韵止如此也。如正格二联平平相粘也,中二联仄仄相粘也。音韵轻重,一绝四句,自然悉异。至于二转,变有所穷,于文之首尾胸腹已具足,得成篇矣。律赋亦八句,《文苑》注中已备记之,兹不具述。”
  又云:“诗家常言有联有绝,二句一联,四句一绝。宋孝武言‘吴迈远联绝之外无所解’是也。四句之诗,谓之绝句,宋人不解,乃云是截律诗首尾,如此议论,非一事也。《玉台新咏》有古绝句,古诗也。唐人绝句之有声病者,是二韵律诗也。元、白、牧之、昌黎集可证。唐人集分体者少,今所传分体者,皆近人所为。古本多存有分律诗绝句者,如《王临川集》首题云七言律诗,下注云绝句,甚分明。唐人惟有元、白、韩、杜等是旧次,今武定侯刻白集,坊本杜牧之集,亦皆分体如今人矣。幸二集尚有宋板,而新本亦有翻宋板者可据耳。自高秉《唐诗品汇》出,今人不知绝句是律矣。高秉又创排律之名,虽古人有排比声律之言,然未闻谓之排律,此一字而有大害于诗。朱子作《诗评》,直云‘五排七排’,并去律字,可慨也!”
  又云:“齐、梁声病之体,自古不谓之古诗,诸书言齐、梁体者,不止一处。唐自沈、宋以前,有齐、梁诗,无古诗也,气格亦有差古,而皆有声病。沈、宋既裁新体,陈子昂崛起,直追阮公,遂有两体。开元以下,好声律者则师景、龙朔,矜气格者则追建安、黄初,而永明文格微矣。然白乐天、李义山、温飞卿、陆鲁望皆有齐、梁格诗,白、李诗在集中,温见《才调集》,陆见《松陵集》,题注甚明,但不多耳。既有正律破题之诗,此格自应废矣。皎然《诗式》叙置极详尽允当,人自不能考耳。古诗二字,牢入人心,今人立论,虽子美所称之庾开府,太白所称之谢玄晖,必欲降而下之,云古诗当如此论也。至于唐人虽服膺鲍、谢,体效徐、庾,仰而不逮者,犹以为无上妙品,云律诗当如此论也。吁!可慨已!”

       可见,对于‘’疑是八句有声病而不对偶者耶‘’之问中的声病之说冯定远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论述,至于对偶冯定远给出的是相反的观点,冯定远又云:“唐人律诗有八句全不对者,亦有用仄韵者。”,八句全不对者后人谓之散体,不过,冯定远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其受到了后来学者的否定,如《升庵诗话》指出: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纪昀在论《诗法探幽》中的散行格中也指出:“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则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沈德潜指出:三四语多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必有不得不散之势乃佳。苟艰於属对,率尔放笔,是借散势以文其陋也。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夜泊牛渚、孟浩然晚泊浔阳、释皎然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诗,人力无与,匪垂典则,偶存标格而已。外是:八句平对,五六散行,前半扇对之式,皆极诗中变态。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论》中也指出了这点: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一种特殊情况。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手颇尚不循沈宋之格。至中唐以后,诗赋试帖日严,古近体遂判不相入。”,这话虽说的是平仄,但是关于对仗也可以这样说。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杨氏的话是对的,平仄稳贴是律,但彻首尾不对则还不完全符合律诗的规格。宋代的《贡举条式》明确律诗不允许不对仗、对仗偏枯,甚至连扇对都不被允许。唐人不对仗之散行格大抵源自于沈约的《别范安成》,《文镜秘府论》中之二十九种对中谓之总不对对,需要说明的是《文镜秘府论》并不是近体理论。

       至于仄韵律诗,因律诗之律具有多义性而易引岐义,就狭义上的律诗而言仅指近体之律,所以所谓仄韵律诗也不属于近体而是介于古风与近体之间的一种诗体,形同格诗,王力先生则论为入律的古风,这样的论述跟唐人诗体上的自觉分类和后人的述著并行不悖,如白居易便分为古调【即汉魏古调】、格诗、律诗、乐府。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近体在篇构上有出宽对严之说,即出句允许一定的古风句,但对句则必须合律。说到这里就可以回答《围炉诗话》中的疑是八句有声病而不对偶者耶之问了,所谓格诗又叫半格诗,它是齐梁格的省称,八句中有声病,
对句尤为明显,所谓声病包括不粘缀、平仄亦不相俪、取韵不论双只,八句不对偶。

         近体律诗的正格、变格可参考王力先生的《诗律余论》,此不赘、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2-9-10 0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举古代诗话中明确论为齐梁格的诗例加简要说明,如《全唐五代诗格》:
诗有齐梁格
  四平头格。《曲江感春》诗:“江头日暖花正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双侧双平格。《钓翁》诗:“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翁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依槛云依依。”
  两平头格。《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时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说明:
所谓四平头格即句首全用平声起句,即是后来说的失粘失对,王力先生曰拗粘拗对正是齐梁体的特征。
所谓双侧双平格即句首前四字全都是失替句。
所谓两平头格即是后来说的失粘。

赵执信《声调谱》中的齐梁体和半格:

齐梁体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兴(案:疑是与之误)古诗相入】

  宿东亭晓兴【白居易】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折腰】。窓声度残漏【此句却粘不折腰正调】,帘影浮初旭。头痒晓梳多,眼昏春睡足。负暄檐宇下【第五字用仄】,散歩池塘曲。南雁去未回,东风采何速。雪依瓦沟白【第五字仄】,草绕云根緑。何言【不粘上句】万户州,太守常幽独。

  若上句末字平,及下聮与上聮相粘,便是仄韵律诗也。

  边笳曲【温庭筠】

  朔管迎秋动【末字仄】,雕阴鴈来早。上郡【不粘】隠黄云,天山吹白草。嘶马【不粘】渡寒碛【末字仄】,朝阳照雪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半格诗

  小阁闲坐【白居易】

  阁前竹萧萧【第五字平】,阁下水潺潺【律句】。拂簟巻帘坐,清风生其间【五平字】。静闻新蝉鸣,逺见飞鸟【可平○惟此诗此字以独仄见律】还【此以上古体】。但有巾挂壁【第古字仄○古句】,而无客叩闗。二疏返故里【第五字仄】,四老归旧山【古句】。吾亦适所愿【第五字仄】,求闲而得闲【后六句齐梁○第二字上下粘,末字上下谐】。

《诗人玉屑》
江左体
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拘声律;然其对偶特精,则谓之骨含苏李体。「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杜子美卜居)

用韵方面的,如《金针诗格》
诗有数格
  曰葫芦;曰辘轳;曰进退。葫轳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提到了这几种用韵方式:
有律诗上下句双用韵者(第一句,第三五七句,押一仄韵;第二句,第四六八句,押一平韵。唐章碣有此体,不足为法,谩列於此,以备其体耳。又有四句平入之体,四句仄入之体,无关诗道今皆不取)。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说明一下:严羽所说的律诗明显具有广义性,譬如把崔颢的黄鹤楼之拗律也作律诗看,这是古人于律的认知上跟后人有差别之故,所谓律者,吕也,从广义上说,古人把可以入乐的诗都包括在律诗之中,如盛唐的《河岳英灵集》等便以入不入吕律为律诗的依据;当然,所谓葫芦、辘轳、进退等用韵方式除了冯定远所指出其用韵不论双只外也被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论》中提出了批评。

说明:
类例不少,王力先生说,拗粘拗对正是齐梁体的特征,这跟《围炉诗话》中所论的‘沈约、谢、王融创为声病,于时文体不可增减,谓之齐、梁体,异乎汉、魏、晋、宋之古体也。虽略变双叠韵,然文不粘缀,取韵不论双只,首不破题,平仄亦不相俪。’是一致的。所谓‘七言变体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如老杜诗云:「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体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此七言律诗之变体也。’,据此而言变体者是不知文义,所谓变体是指改变原来的体式,跟瀛奎律髓卷二十六的变体相似,所指的是改变风格,所以这里的变体并不是指诗体上的分类,体式已变可知已非原诗体,况所谓变者有个先后的问题,齐梁在前,近体在后,岂有后来变为前者仍曰是后者变体之理?但是,王力先生论正变明显要严谨得多,【变格只是变通一下仍然合律,这是赵执信所谓“拗律”和“变而仍律”。】,体与格旧时虽有混淆,但明显的是体所指的是全面性的,而格所指的是体之下的分支性的,故,近体律诗言正变当以格为凭才更显准确。

       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论》中曰: 【讲律诗必须分别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是正格,也就是近体诗的一般作法。正格很重要,特别是对初学的人来说,若不讲求正格也就无从掌握诗律。第二是变格,变格只是变通一下仍然合律,这是赵执信所谓“拗律”和“变而仍律”。赵氏虽然讲的是平仄,但是对于押韵和对仗,也可以由这个原理类推。第三是例外,不构成格律。具体说来是这样:
     1正格就平仄说:五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仄平脚的句子每字就论;七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一三不论,仄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就押韵说:必须严格地依照平水韵;就对仗说:律诗中两联用对仗。
     2.变格就平仄说:可用各种拗救,又仄仄脚可以连用三仄收尾,如果倒数第五字用平声的话。就押韵说:可以起
句借韵;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只有尾联不对)
     3例外就平仄说:用古体诗的平仄,如“昔闻洞庭水(“昔”字仄声)、“八月湖水平”(仄平脚的律句倒数第四字不能用仄声)等等。就押韵说:用了通韵(实际上是出韵又叫落韵);就对仗说:彻首尾用对仗。

      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如果只讲正格、不讲变格,那又不够全面,会引起读者许多疑问。因此,我认为必须把正格和变格同时讲透,例外可以少讲,对初学者来说,甚至可以不讲,以免重点不突出,妨碍掌握格律。】,故:后来之学诗者不可不察,把齐梁体混淆为近体律诗的变体是诗史不明、诗体不分、概念混乱的伪理论,把写成了失替、失对、失粘、失韵、失对仗、三平尾等等通通自言曰律诗变体的流毒和危害极大,大至足以摧毁近体的诗律理论,后来之学诗者言近体律诗的正、变应以王力先生之论为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9785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5
贡献
10723
金钱
132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10 0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兄提供详实的解释。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2-9-10 10: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维 发表于 2022-9-10 08:29
谢谢诗兄提供详实的解释。受教了!

谢谢诗兄临帖,中秋佳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448
贡献
20665
金钱
271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10 19: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诗歌,与声音、音乐分不开。沈氏所谓浮切之说自始自终贯穿其中,只是今人与古人对于浮切的理解产生了变化和分歧。以至于后来的理论莫衷于一是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2-9-10 21: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9-10 22:46 编辑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9-10 19:54
诗歌诗歌,与声音、音乐分不开。沈氏所谓浮切之说自始自终贯穿其中,只是今人与古人对于浮切的理解产生了变 ...

诗歌诗歌,旧时诗与歌是有所差别的,从文的为诗,从咏的为歌,故曰诗言志,歌永言。

从钟嵘的诗品中可见的是,诗与音乐的分野最迟在南北朝就开始了,故诗可作单纯的文体看

四声是永明末期的事,四声之前都是宫商角徵羽五音,故,永明之前的诗都无明显的音步特征,如果说永明之前的诗的音步的话,可能就只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均布的单音节。大致在大同之时因受刘滔的二四异声的影响,二四异声开始呈井喷之势,但那个时候是四声碎用的齐梁体时代。逮至沈宋,诗律始开,这个时候就变成了四声二元化,其音乐性也呈现出了双音节的音步特征而与齐梁、汉魏相别,这样的音乐性已然脱离了天然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称为拟构的音乐性。

浮切的说法可能古今均无定论,古人对浮切的认知大致是平入为浮声,上去为切响,故以浮切而定平仄并不可靠。

问好迈五兄

点评

自沈约四声之说,改变了诗的声气基础,故古人诗话记载,三百篇、十九首、乃至初唐诸家诗尤可唱,从斯以降,衰变矣。诗多不可唱也。反过去看隋朝、南北朝诗,可以了解其大致缘由。四声说比较精约,因此约束了原有的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1 0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448
贡献
20665
金钱
271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11 03: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10 21:17
诗歌诗歌,旧时诗与歌是有所差别的,从文的为诗,从咏的为歌,故曰诗言志,歌永言。

从钟嵘的诗品中可见 ...

自沈约四声之说,改变了诗的声气基础,故古人诗话记载,三百篇、十九首、乃至初唐诸家诗尤可唱,从斯以降,衰变矣。诗多不可唱也。反过去看隋朝、南北朝诗,可以了解其大致缘由。四声说比较精约,因此约束了原有的浮声切响的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07: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9-11 08:56 编辑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9-11 03:55
自沈约四声之说,改变了诗的声气基础,故古人诗话记载,三百篇、十九首、乃至初唐诸家诗尤可唱,从斯以降 ...

对,沈约其实对四声与五音如何对应都是蒙查查的,这从沈陆之争中便能看出来,沈陆之争争的也正是这个,钟嵘有可能从维护乃师沈约的角度出发而有其诗与歌分野之论,宋朝胡应麟也有记沈隐候求宫声而不得之语,故,诗与语出天赖的自然口音是有区别的

但唐诗也不是说就完全不可歌,唐有旗亭赌唱之典,又有唐人以绝句为歌之说,又有唐人以律诗为歌之说,但毕竟都是通晓音律的乐工之事了

便如既闲新声、复晓古调的选诗家之选诗是不择诗体的,如盛唐的河岳英灵集、国秀集,但此两集均不取杜诗

沈约时代的四声碎用远比后来的近体复杂得多,除浮声切响外还关联到声母方面的清浊、轻重等,这从文镜秘府论中是可考的,所以所谓有声病之体为齐梁格为半格是相对的,声病之说是相对于律诗、近体律诗而言的,齐梁格、半格原本就该如此才符合当时调声之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9785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5
贡献
10723
金钱
132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11 09: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古代没有现代的音像设施,否则怎么吟唱都可以回放了。

点评

有录音也没用,你照样没感觉,或许都听不懂,莫名其妙。 京剧是有录音的,曾经使那代人如痴如狂的梅兰芳的录音还在。你现在放给00后听听。就算你听,也难以拨动心弦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现在流行直播带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8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2-9-11 09:2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贴文。绝句(截句)也可称作是阙句吧,意谓可吟咏,让今人好理解。古人云,以其阙然为道,以其上可远观。祝中秋假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1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维 发表于 2022-9-11 09:21
可惜古代没有现代的音像设施,否则怎么吟唱都可以回放了。

呵呵,也是

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音节。晚唐格卑,声调犹在。及宋柳耆卿周美成辈出,能为一代新声,诗与词为二物,是以宋诗不入弦歌也。----四溟诗话

或怪宋人歌词而不歌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843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778
贡献
5291
金钱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1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9-11 16:32 编辑
保尔 发表于 2022-9-11 09:27
楼主好贴文。绝句(截句)也可称作是阙句吧,意谓可吟咏,让今人好理解。古人云,以其阙然为道,以其上可远 ...

不知绝句也可称作是阙句出自何处?

阙是缺的通假,阙句也叫缺句,是指尚不成篇章的诗句,但绝句是可独立成章的诗体,旧有绝作截者,应是截取律诗之意,但此说不尽然,因四句之诗在律诗之前便早已存在。

个人认同绝句是节之意,因为古诗多四句为一节,以一节为常故为体,节与绝音近。以四句为一节之意的可参考春江花月夜,很明显的。


节日愉快

点评

古风写成四句一节是一种很有章法的写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8 14:24
阙,观也。也即是说观所指对象,有一定韵律节奏来体现诗风章节主题。也只有可吟咏吟唱的诗词章节可称作为阙句。所谓“绝句”则缺少吟唱这层意思。其实,音乐上有“过门”一说可以参考。诗词字数比较划一也是可以谱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3 09:13
学院派中有绝句为截句,联律诗之半的说法。至于来源,估计又是古人某家之言。 但俺不以为然。因为近体诗中绝句与律诗并未见有先后之说。而古风体中又无固定的篇幅,如何截半?唯一有点靠谱的,是古风体中的转韵,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2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82
贡献
22343
金钱
24513
发表于 2022-9-12 14:5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11 16:30
不知绝句也可称作是阙句出自何处?

阙是缺的通假,阙句也叫缺句,是指尚不成篇章的诗句,但绝句是可独立 ...

学院派中有绝句为截句,联律诗之半的说法。至于来源,估计又是古人某家之言。
但俺不以为然。因为近体诗中绝句与律诗并未见有先后之说。而古风体中又无固定的篇幅,如何截半?唯一有点靠谱的,是古风体中的转韵,最少也是四句一转。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知道律绝的篇幅要求即可,没必要在这方面浪费年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2-9-13 0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11 16:30
不知绝句也可称作是阙句出自何处?

阙是缺的通假,阙句也叫缺句,是指尚不成篇章的诗句,但绝句是可独立 ...

阙,观也。也即是说观所指对象,有一定韵律节奏来体现诗风章节主题。也只有可吟咏吟唱的诗词章节可称作为阙句。所谓“绝句”则缺少吟唱这层意思。其实,音乐上有“过门”一说可以参考。诗词字数比较划一也是可以谱调入曲的,关键是乐器选用编排,比如《幽兰操》就不错。

点评

阕,癸水阴(音)生,是既古老又简单的借用。阙,观也。风行大地。比如,《诗经》就有《国风·郑风》等十五地区的诗歌。我还是补充两句。问好楼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8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2-9-18 13: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尔 发表于 2022-9-13 09:13
阙,观也。也即是说观所指对象,有一定韵律节奏来体现诗风章节主题。也只有可吟咏吟唱的诗词章节可称作为 ...

阕,癸水阴(音)生,是既古老又简单的借用。阙,观也。风行大地。比如,《诗经》就有《国风·郑风》等十五地区的诗歌。我还是补充两句。问好楼主!

点评

老子:”塞其兌(夬),闭其户。" 这个夬应当解释作阙、缺口。句意为堵塞礼乐上的漏洞缺口,而礼乐是国家礼器一部分。贵族士大夫是不可僭越礼乐,闭其门户是消解山头坏风气。这些都是针对上层而言,如果说不许老百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23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9785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5
贡献
10723
金钱
132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18 14: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11 16:30
不知绝句也可称作是阙句出自何处?

阙是缺的通假,阙句也叫缺句,是指尚不成篇章的诗句,但绝句是可独立 ...

古风写成四句一节是一种很有章法的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主题

8804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72
贡献
9763
金钱
12259
发表于 2022-9-18 15: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维 发表于 2022-9-11 09:21
可惜古代没有现代的音像设施,否则怎么吟唱都可以回放了。

有录音也没用,你照样没感觉,或许都听不懂,莫名其妙。
京剧是有录音的,曾经使那代人如痴如狂的梅兰芳的录音还在。你现在放给00后听听。就算你听,也难以拨动心弦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现在流行直播带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2-9-23 0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尔 发表于 2022-9-18 13:48
阕,癸水阴(音)生,是既古老又简单的借用。阙,观也。风行大地。比如,《诗经》就有《国风·郑风》等十 ...

老子:”塞其兌(夬),闭其户。" 这个夬应当解释作阙、缺口。句意为堵塞礼乐上的漏洞缺口,而礼乐是国家礼器一部分。贵族士大夫是不可僭越礼乐,闭其门户是消解山头坏风气。这些都是针对上层而言,如果说不许老百姓唱歌和交流,只能关门闭户那就是曲解老子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30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