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9|回复: 10

早发白帝城历代评注辑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9-2 20: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9-2 20:34 编辑

早发白帝城 盛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亦有作者,无此声调。此飘逸。《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已过”二字,便见瞬息千里,点入猿声,妙,妙。《升庵诗话》
盛弘之《荆州记》“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杜子美诗:“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虽同用盛弘之语,而优劣自别。今人谓李、杜不可以优劣论,此语亦太愦愦。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唐诗训解》
笔势迅如下峡。《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脱洒流利,非实历此境说不出。焦竑曰:盛弘之谓白帝至江陵其远,春水盛时行舟,朝发暮至。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唐风怀》
汉仪曰:境之所到,笔即追之,有声有情,腕疑神助,此真天才也。《唐诗归》
谭云:忽然,写得出。《唐诗归折衷》
吴敬大云:只为第二句下注脚耳,然有意境可想(末一句下)。《唐诗摘钞》
一、二即“朝发白帝,暮宿江陵”语,运用得妙。以后二句证前二句,趣。《增订唐诗摘钞》
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法。第三句妙在能缓,第四句妙在能疾。《唐诗别裁》
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每于此处用意。《唐宋诗醇》
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网师园唐诗笺》
一片化机(首二句下)。烘托得妙(末二句下)。《诗法易简录》
通首只写舟行之速,而峡江之险,已历历如绘,可想见其落笔之超。《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推为三唐压卷,信哉!《札朴》
友人请说太白“朝辞白帝”诗,馥曰:但言舟行快绝耳,初无深意,而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若无此句,将不得为才人之作矣。晋王廙尝从南下,旦自寻阳,迅风飞帆,暮至都,廙倚舫楼长啸,神气俊逸,李诗即此种风概。《岘佣说诗》
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诗式》
绝句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大抵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接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如此诗三句“啼不住”二字,与四句“已过”二字呼应,盖言晓猿啼犹未歇,而轻舟已过万山,状其迅速也。[品]俊迈。《诗境浅说续编》
四渎之水,惟蜀江最为迅急,以万山紧束,地势复高,江水若建瓴而下,舟行者帆橹不施,疾于飞鸟。自来诗家,无专咏之者、惟太白此作,足以状之。诵其诗,若身在三峡舟中,峰峦城郭,皆掠舰飞驰,诗笔亦一气奔放,如轻舟直下;惟蜀道诗多咏猿啼,李诗亦言两岸猿声。今之蜀江,猿声绝少,闻猱玃皆在深山,不在江畔,盖今昔之不同也。《唐人绝句精华》
此诗写江行迅速之状,如在目前。而“两岸猿声”句,虽小小景物,插写其中,大足为末句生色。正如太史公于叙事紧迫中,忽入一二闲笔,更令全篇生动有味。而施均父谓此诗“走处仍留,急语仍缓”,乃用笔之妙。《唐诗鉴赏辞典》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 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吴小如)
。。。
雨岁评曰:被诗家誉为唐绝压卷篇,竟被尧尧胡解,真牛人多作怪,且不知自牛也。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2-9-3 06: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2-9-3 06:47 编辑

你要拿出诗中的"还"字有"到"的含义?在什么评注,字典,韵书,典藉里?这些历代评注有肯定白帝到江陵能朝发暮至(白天)一天到吗?"还"字是直接的证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它是间接的旁证,无决定性的意义。

点评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07: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2-9-3 06:26
你要拿出诗中的"还"字有"到"的含义?在什么评注,字典,韵书,典藉里?这些历代评注有肯定白帝到江陵能 ...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点评

"还"字含有"到"的意思吗?你拿出确实的证据来。这些评注是没有权威性的。尽是叫好的形容词,对考证这个"还"字有什么意义?我所质疑是用"还"不夠精准贴切,你认为精准贴切吗?诗句是:千里江陵一日可到江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0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2-9-3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9-3 07:56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 ...

"还"字含有"到"的意思吗?你拿出确实的证据来。这些评注是没有权威性的。尽是叫好的形容词,对考证这个"还"字有什么意义?我所质疑是用"还"不夠精准贴切,你认为精准贴切吗?诗句是:千里江陵一日可到江陵。"回还"江陵?江陵是李白的家乡吗?江陵是李白获刑发配夜郎的始发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 10: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9-3 12:40 编辑

湖北的学生在广州的中山大学读书。
9月要返校,可说 不到两天学校还。
去广州,要经过长沙,能不能说,不到一天长沙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2-9-3 10: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2-9-3 11:19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9-3 09:31
“还”字的本义就含有“到来”的意思,从字面上说“还”就是“到”的意思,读诗光晓得文义是不够的,还要懂 ...

要有字典意义的确切认定。"含有"是不确定,如用不确定的词就是不夠精准贴切,就是不当。有什么史料能证明李白此诗写于赦免后?都是想当然。最直接的证据《早发白帝城》诗,没有一个字写到赦免?这是一篇纯写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2-9-3 1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2-9-3 10:14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9-3 09:39
至于江陵是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到达,并不是他的意思所在。李白是浪漫主义者,他的诗从来不讲究实与不实,飞 ...

这种话不能用来解诗,要有证据。长江三峽这个最基本的证据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2-9-3 12: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问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什么诗?一:纯景诗 ?二:景情诗 ?三:纯情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15: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9-3 15:28 编辑

绝句 其十六 中唐 · 吕岩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
谪仙还赶不上吕仙哩,你坐轻舟,吕仙却能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