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2-9-7 15: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嗨,哪跟哪啊,“先生终于花花草草啦,转换角色不问政治,不问时事”,这没点到题上,任何人写诗,都要从花花草草开始,走过初学,最起码得会移情,起兴,描写,刻画,比喻,抽出体会感受,然后才提得上其它。
写花花草草,是最好的练笔,轻松愉快,说不上“转换角色不问政治,不问时事”,这是写诗的一个基本盘,仅仅与写诗这种现象和规律有关,与其它无关,更不是主观刻意选择的结果。
写诗只有写到了,能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才会出现因这样那样考虑,笔下有所倾向,而人内心在看世界是,并没有倾向,总是看不看,都得看,该观察思考什么,就依然观察思考什么。
不然,笔下写什么诗,都会因生活观察欠缺,视野狭隘,而有缺陷,至少有体会和感受不到的东西,等于用不存在的一只手,生生断了存在的一只手。
即使古来有些归隐大家,写了很多归隐诗,也仍然离不开全面观察和思考,都仅仅是看怎么写,怎么用的问题,写田园不一定不关心政治,写山林不一定看不到闹市,如“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是因为有,可以不用,才让用了的,派上用场,不该孤立割裂理解写诗这种事情,古人写感性诗多,一是传下来的多,一是诗歌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审美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并非写诗这种现象,本身就会逃避什么。
写诗作为艺术现象,既然是规律,有规律,就不仅要有条件,还要有环境,否则无异于戕害,大量人为主观干涉,不仅反映出社会不在点上,也证明诗歌自身同样不在点上,如此诗歌早就在千年优胜劣汰中,悄无声息,传不到现在。
是时下现状,造成了这般现状,实际是,大多数人普遍不满自己的境遇,自觉不自觉以无奈和无声反抗的方式,在规避和逃避着一些问题,才有了这种奇异怪诞的,害怕写现实,害怕议论现实的扭曲情形。
甚至想写,还担心别人怎么看,担心受批评,担心被删帖,殊不知谁这么做,恰证明是同一类人物,无非是以强势还是弱势的面目出现,俗曰“窝里斗”。
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出了问题,然后才蔓延到写诗现状出了问题,一方面反映出与古人比较起来,都几乎是以睁眼瞎的状态在写诗,难免因有大量看不到的地方,导致缺乏足够的全面体会和感受,也就只能拿皮毛扎筏子了。
我写议论诗,是因为我这些年在研究这方面,不得不观察现实,研究现实,不然既没的议论,也会因为深入不够而没法议论,有的论和论得深,是写议论诗的基本保证。
如果人人有的论,论得深,相信就不会有,一写花花草草,就是“转换角色不问政治,不问时事”的印象。---
坊间多少局中人,难免庐山空做邻,梦在巅头愁是岭,纷纷转对画屏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