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试金石 于 2022-9-1 20:09 编辑
这首七律“好”在哪里,“铿锵隽永,格韵工稳,足见功笔”怎见得?
8月22日下午,有人在中华诗词论坛诗词理论栏目贴出这样一首七律: 偶 感 人间最怕是新冠,防不胜防到处钻。 任你贫穷任你畗,管他炎热管他寒。 高官百姓无特效,上帝阎王失专权。 西藏云南太阳近,也非紫外线平安。 当日无人问津。 翌日8时7分,帖主又将该帖贴到中华诗词论坛标志性大版块律诗专栏。 9时23分,诗友A在诗词理论栏目该主帖下沙发点评提醒说:“齐梁体?” 帖主毫无反应。 两个小时后,诗友A乃直接挑明问题: “用韵上就懒得说了,只是个人爱好。 声律上也只是个人爱好?近体诗律有仄仄平平仄平平对平平仄仄平仄仄这种声律模式?” 帖主仍然毫无反应。 半小时后,诗友B也跟帖如是提醒道: “高官百姓无特效,上帝阎王失专权。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中仄平平。 ——不说格律诗,也无不可。” 此后,帖主才修改原句,并回帖说明: “谢谢二位指正。已改:高官百姓无奇效,上帝阎王失特权。” 与此同时,帖主又将贴到律诗专栏的同名主帖也做了相应修改。惜乎律诗专栏早已今非昔比,当日也是无人问津。 8月24日,贴到律诗专栏的同名主帖终于有人问津。 律诗专栏常务管理员筠某沙发点评:“好律!” 律诗专栏首席版主深波某某板凳点评:“铿锵隽永,格韵工稳,足见功笔。激赏佳作,问好金老师,即祝秋祺!” 此后再也无人问津。 《黄孚先诗序》中有云: “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古之人情与物相游而不能相舍,不但忠臣之事其君,孝子之事其亲,思妇劳人结不可解;即风云月露,草木虫鱼,无一非真意之流通,故无溢言曼辞以入章句,无谄笑柔色以资应酬。‘唯其有之,是以似之’。今人亦何情之有!情随事转,事因世变,乾啼湿哭,总为肤受,即其父母兄弟,亦若败梗飞絮,适相遭于江湖之上。‘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然而习心幻结,俄顷销亡。其发于心著于声者,未可便谓之情也。由此论之,今人之诗,非不出于性情也,以无性情之可出也。” 重温黄宗羲之言,尤其是“故无溢言曼辞以入章句,无谄笑柔色以资应酬。‘唯其有之,是以似之’”之谓,对照律诗专栏常管筠某乃至首版深波某某之一如既往式高评,再反观这首《偶感》,请恕在下眼拙,我怎就愣没看出这首《偶感》究竟“好”在哪里、“铿锵隽永”在何处、“格韵工稳”怎见得、“足见功笔”又从何说起呢? 诚请列位方家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