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8
10万
33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副首版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0 一是追求“雅语”可能会导致“诗涉修饰,便可憎鄙,而修饰多起于貌为有学而不养本体”(《艺概·诗概》) ...
使用道具 举报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1 二是“雅语”如果能表现“在神不在貌”才能“终有品格”。此二人语不同而义同,实属殊途同归。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2 刘熙载和王国维还真是有锐利之慧眼,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2 一个指出了诗词有“我”方能“精神”,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3 一个道破了诗词“雅郑在神不在貌”,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3 一个诗词作者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创作选择和创作心理,但读者是否“买账”却是另一回事。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4 就刘熙载和王国维的话来看,他们虽未敢否定诗词的“典雅”之貌,却都更倾向于诗词的内在,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4 如所言“精神”或“神”。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5 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诗词不仅要遵循内在的创作和欣赏规律,更要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5 这才是诗词的“精髓”。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8 从对刘熙载的话分析知道,他说的“我”就是指作品要有时代特点。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9 他说的“古”,结合他上面 “善古诗必属雅材,俗意、俗字、俗调,苟犯其一,皆古之弃也”这句话,这个字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29 如果今天把他说的这一句话和古今时代变化联系起来看,并结合上面例举的陶、李两首诗的对比,他说的“典雅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30 应认为,是诗词内在的创作规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由这种固有的形式所承载的艺术传统、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31 这样才和他的又一观点“诗涉修饰,便可憎鄙”相辅相成,“我”和“古”才能“兼之斯善”,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1 09:31 也就是王国维说的“终有品格”和使这个“品格”得以彰显的“神”。
1万
3万
16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18:41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修饰过份会喧宾夺主,可谓“有学而不养本体”是也。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19:50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人要有敏锐的眼光,语言凝练朴实和内涵趋雅正是“典雅、精神,兼之斯善”的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19:56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词要有我,否则脱离时代,难有真情。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20:09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艺术的规律让诗人有了共同的见解,这就叫殊路同归和所见略同。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20:16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词既要遵循艺术规律,也要符合时代规律,这两种规律融合一体,不能割裂。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20:53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词的创作规律和艺术魅力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越符合规律越有艺术魅力。但不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04 是这样。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04 说的很好。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05 注意多方面辩证。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06 可以这样理解。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06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问题。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08 这上需要不断的经验和体会。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18:14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有真情和懂真情的人必然合乎雅正,否则“情”字立不起来。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3 18:16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人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不同的视角决定了不同的态度。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2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