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江陵一日不能还(到) ? 唐尧
我在"关于《早发白帝城》诗的二点看法"一文中曾指出,一是:李白此诗承句韵脚"还"字费解?二是:此诗很可能是李白未出川时所写?诗词理论界的普遍认同是李白因获罪流放夜朗,在四川奉节白帝城遇大赦后写成。
李白《早发白帝城》诗究竟何时写成?即创作于出川前?还是出川后获罪入川,再遇大赦出川后写成?我们从此诗"千里江陵一日还"句来实测计算一下白帝城到江陵的水路有多少里程?(从唐朝至今这段水路长短变化很小,可以不计)根据《长江航道里程表》:从重庆奉节(白帝城)到荆州沙市(江陵)共计357千米。減去白帝城在奉节下游11千米处。減去江陵在沙市上游6千米处。得到白帝城到江陵的水路基本里程是340千米左右。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水路的水流速有多少?长江三峡在未建成大坝前的水流速度平均为每秒2米5至3米。换算成每分钟流速为150米至180米。换算成每小时流速为9000米至10800米。换算成里程为18千米至21·6千米小时。按平均每天12小时计算,水流日均前进216千米至253·8千米。李白当时乘坐的是木船,按水流速度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到太阳下山前(晚上不能行船)是不可能到达(朝发夕至340千米)江陵的?顺风顺水至少一天半到二天时间。甚至三天到江陵。
据此,可以得到结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夸张的写法。据此也可判断李白写此诗是在未出川时,尚未经历三峡乘船之旅时创作的。如果李白曾经乘船出三峡一次,就知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不可能的,就写不出"千里江陵一日还"了。从这里也可看出"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是李白听人家说的,比如李白在首次出川前去白帝城船码头了解具体情况,有人说:我要回江陵,一天就可到了。况且《水经注·三峡》里也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李白信以为真就写成诗了。此诗写成后就留在白帝城传开了,传世了。李白出川后知道此诗有点失实(诗词允许夸张的手法)但也无法挽回了,千古名篇就流传千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