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48

关于诗词的“雅”——从艺术谈起二十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9 1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贴于圈网2011-6-12 18:48,现发布于吾爱网2017-06-19 00:05


关于诗词的“雅”——从艺术谈起二十六




  4、时代感的特点
  艺术的时代感不像厂家给产品贴的标签,也不像明代及以后给瓷器加盖的年号款识,更不是艺术出版物上的出版时间,这些可以帮助鉴定艺术的年代,但却不是艺术时代感的标识。艺术时代感有以下几个特点:(以下见分节)。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1)点状特点
  例如赏石艺术。这是一种纯粹欣赏天然美的艺术,天然奇石被人发现后或者经过简单的水洗,或者经过简单的打磨和抛光,然后搬上展台供人欣赏。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赏石艺术的特的特征,记得古时候有些皇帝也喜欢搜罗奇石的事情,应该也是有类似的雅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18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艺术品,因未经过人的真正加工,其艺术的美,总与其材质、形状、形成年代和环境、人的喜爱程度有关,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是人们对自然审美现象,材质,形状,年代,环境等因素,都是自然因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美总显示着大自然的奇妙、美幻、精巧,或沧桑和厚重,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和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不无关系,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时代感就像一个点似的凝固在那里,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种点状的时代感来源于一种被发现的艺术,他们自身就是时空的产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线状特点
  例如,古代工具、器物、手工制品、书画、刻字、造像、壁画、钟磬、建筑、碑志、武术等,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些艺术具有世代传承的特点特征,具有线性的连续不断的特点特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艺术品,由于汇聚了古人劳动和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厚内涵和人文底蕴,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些艺术品就是古人劳动和文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们的美,不会因其原有功能的失效或失用而结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后世影响越来越大,虽死而活,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有些艺术品会随着时代而成为人们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玉扳指本是为了拉弓射箭用,但现在已经是佩戴首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它们(基本)脱离了实用,而以被人欣赏的美独立存在的时候,其生命力便再也不可终结。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当这些艺术品失去使用功能而成为欣赏的美独立存在时,那就是它们进入艺术领域的时候,等于被大众审美所承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艺术,其时代感我们很难把它固定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空间上来审视,而更多的是对它们进行鉴赏、学习、研究、模仿、吸收和借鉴,它们的时代感被后人一再延长和引申。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有些艺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别人诗词等等,它们的时代感只能从创作背景里面找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要提到一个“取法乎上”的问题。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取法乎上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太宗《帝范》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学习目标要定高一点,就算不能达到,对自己也没有坏处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子兵法》也有类似的说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干什么事都要精益求精,不能一开始就目标定的比较低,看似务实,实际是不思进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4: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这是中国历来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传统和策略,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志向高远并非是好高骛远和不切合实际,而是一种有传统文化积淀的学习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证明,这对后人把握前人的学术和艺术的实质,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样可以让一个人不畏艰难和摆脱畏畏缩缩的怯懦,是激励人学习的好方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也催生了一种囫囵吞枣似的以古为美,以古为“雅”的现象,古之教训颇多。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是因为学习者不明白艺术和时代之间的关系,没有已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造成了食古不化的顽固想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诗词创作热潮,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词创作热现象并不一点都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多数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和滥竽充数,附庸风雅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古文化的重新重视,一方面网上网下的“孔乙己”们不在少数。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孔乙己”现象要不得,因为那是思维僵硬和孤立静止的看待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和今天的文化本应一脉相承而不分彼此,这样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法乎上,不一定“乎”得越老越好,而是“乎”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最深刻的“精髓”,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取法乎上”不等于“取法乎老”,上是指最上乘的智慧思想认识等等,而非形式主义眼中的表明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就是,站在这个点上推陈出新。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取法乎上”既是直接学习文化的精髓,而非皮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0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9-7 10:20 编辑

下一篇:关于诗词的“雅”——从艺术谈起二十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18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3
1)点状特点  例如赏石艺术。这是一种纯粹欣赏天然美的艺术,天然奇石被人发现后或者经过简单的水洗,或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赏石艺术的特的特征,记得古时候有些皇帝也喜欢搜罗奇石的事情,应该也是有类似的雅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1: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5
这样的艺术品,因未经过人的真正加工,其艺术的美,总与其材质、形状、形成年代和环境、人的喜爱程度有关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是人们对自然审美现象,材质,形状,年代,环境等因素,都是自然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5
它的美总显示着大自然的奇妙、美幻、精巧,或沧桑和厚重,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和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不无关系,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5
其时代感就像一个点似的凝固在那里,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种点状的时代感来源于一种被发现的艺术,他们自身就是时空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3: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6
2)线状特点  例如,古代工具、器物、手工制品、书画、刻字、造像、壁画、钟磬、建筑、碑志、武术等,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些艺术具有世代传承的特点特征,具有线性的连续不断的特点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4: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7
这些艺术品,由于汇聚了古人劳动和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厚内涵和人文底蕴,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些艺术品就是古人劳动和文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7
它们的美,不会因其原有功能的失效或失用而结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后世影响越来越大,虽死而活,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有些艺术品会随着时代而成为人们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玉扳指本是为了拉弓射箭用,但现在已经是佩戴首饰了。

点评

多体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2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14: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9 10:08
当它们(基本)脱离了实用,而以被人欣赏的美独立存在的时候,其生命力便再也不可终结。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当这些艺术品失去使用功能而成为欣赏的美独立存在时,那就是它们进入艺术领域的时候,等于被大众审美所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