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0

拗句大集结组诗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8-29 08: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8-29 11:28 编辑

拗句大集结组诗2019.07.12
前言:正律句(律句),与拗律句(拗句)皆律句也。近体诗(格律诗)中如形影相随,不可或缺。今写此拗句大集结七律数首,以诗之型式阐述变体,拗与救。不致只识正体,将变体认作古风 。而实非倡导变体,则近体之大幸也。
。。。
荷乡纪行--和朝花夕拾/拗句大集结之一2019.07.07
正值花乡千亩荷,赤素争嫣映白鹅。
酷怜柔叶接苍岫,轻荡小舟摇碧波。
浇我羁愁玉壶酒,惹人别梦游女歌。
归来衣染芙蓉色,烂熳此行入细哦。
。。。
1.首联:
正值花乡千亩荷,赤素争嫣映白鹅。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头联,见杜公【卜居】诗。
此诗本联失对且与下联失粘;
。。。
2.颔联:
酷怜柔叶接苍岫,轻荡小舟摇碧波。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许浑之【丁卯句法】。
。。。
3.颈联:
浇我羁愁玉壶酒,惹人别梦游女歌。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上句【锦鲤翻波】,下句【太白醉酒】。
上下句为双换头(浇我/惹人,平仄/仄平)

4.尾联:
归来衣染芙蓉色,烂熳此行入细哦。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结句未采用孤平自救句式:(仄仄【仄平平仄】平,及【平仄仄平】仄仄平)。而采用对句第三字拗平以他救之古法。(孤平他救法)。
全诗单句脚采用【四声全递】
。。。
关键词:
【金针诗格】齐梁格  平头联
【文镜秘府论】  双换头  孤平自救句式。  孤平他救法  
【诗人玉屑】 【江左体】  失对  失粘  
【丁卯句法】  【锦鲤翻波】  【太白醉酒】  
【四声全递】四句单句脚为平上去入;
即: 荷平声,岫去声,酒上声,色入声。
。。。
一.
白居易【金针诗格】言:诗有齐梁格, 四平头,谓四句皆用平字入是也;两平头,谓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
两平头指第一句和第三句的第二字同平仄,现代诗论称为失粘,于律诗称顺风调,凡邻联失粘均为顺风调。于绝句称折腰体,律诗折腰体为顺风调之特例。

二.
平头联
【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 释空海
一曰平头,(或一六之犯名水浑病,二七之犯名火灭病。)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平头诗曰:“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如此之类,是其病也。)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枝聚还散,吹杨凝且灭。”
雨梦按:律诗正体,平头为病也。平头诗为不合律诗正体之变体。

平头诗例:
1.五言绝句:
新嫁娘词三首 其三(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五言律诗:
温庭筠的《春日》
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飞。
美人鸾镜笑,嘶马雁门归。
楚宫云影薄,台城心尝违。
从来千里恨,边色满戎衣。

3.七言绝句:
杂曲歌辞 金缕衣(唐·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七言律诗:
杜甫--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5.四平头诗:
5.1.四平声起
夜雨(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5.2.四仄声起
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
三.
【文镜秘府论】调声· 双换头(释空海)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雨梦按:正体须换头,且以双换头最好。
。。。
四.
【诗人玉屑】卷之二诗体下:“江左体”: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居声律;然其对偶特精,则谓之骨含苏李体。
杜甫--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雨梦按:齐梁诗不讲对粘,该律诗采用失对,失粘手法,称为齐梁格(调)。宋【诗人玉屑】称其为“江左体”。
。。。
五.
【丁卯句法】句法之特点为:诗句旳相邻双音节均为拗音节互救,且对句亦孤平孤仄互救。
丁卯句法:
丁卯句:相邻双音节俱拗成独平、独仄互救。救后等同律句
【独平,独仄】,诗论多称为孤平,孤仄。为诗之专用名词,雨梦于此提出独平,独仄,并不与王力及启功诗论全等。仅指拗音节。
【律句正格】由双平,双仄音节构成主体,五言必有一单音节,加在双音节后,和加在双音节中间,其平仄不允许构成下三连声。
凡与律句正格(正律句)的平仄不合的称为【拗律句(律句拗格)】,非律诗所能接受的为【非律句】。
双音节:双平音节“平平”;双仄音节“仄仄”;
单音节:单平音节“平”;单仄音节“仄”;
拗音节:独平音节“仄平”;独仄音节“平仄”。

由丁卯句式组成联,称为丁卯句法。
1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2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阴云迎雨枕先润,夜电引雷窗暂明。
3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玄发尽惊为客换,白头曾见几人闲
4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5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谢朓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平。
6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7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门枕碧溪冰皓耀,槛齐青嶂雪嵯峨。
8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
许浑句式均为已救句式,已救句式等同于律句,均可单独使用,也可和不同于上八式所列的句法组合。与其它已救句式组合,也称丁卯句法。如: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唐代拗与救集大成者.其诗句大量采用本句独平独仄互救,而联句亦用丁卯句组成上下句独平独仄互救,形成指导拗救的经典,被后人誉为[丁卯句法]
丁卯句法证明七言第一字可救第三字拗,证明王力先生说的第一字太不重要,且离韵脚太远的说法是草率的.

第二式及第四式,尾三字均为”仄平仄互救平仄平”,这是启功先生认定的孤平,孤仄句。

许浑先生七言含孤平音节句共计100句,其中“平仄仄平平仄平”36句(此实为七言句式孤平自救式),“仄仄仄平平仄平”63句,即99句采用第五字拗平救第二音节犯孤平。唯有下例采用孤宁他救法。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唯一一首第五字未救第三字的孤平句,采用了第一字救第三字,同时也采用对句第三字“【千】棹”救“【一】灯”孤平。此丁卯句法也。
。。。
六.
【锦鲤翻波】即仄收特定拗句。
中仄平平仄平仄
莫向尊前更惆怅,
此四拗三救句也,历来诗人爱用,约占该句式的25%
。。。
七.
【太白醉酒】即平收特定拗句。
中平仄仄平仄平。
劝君莫惜金缕衣.
“仄仄平仄平”句式属四拗三救句。唐诗人少用,见:
三月松作花。苏  颋《经三泉路作》
八月湖水平。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二月湖水清。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北阙休上书。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楚水清若空。李  白《江夏别宋之悌》
落日临御沟。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
愿以金秤锤。包  何《赋得秤,送孟孺卿》

香帏风动花入楼。王昌龄《青楼怨》
广陵三月花正开。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
桂阳年少西入秦。高  適《送桂阳孝廉》
巫山秋夜萤火飞。杜  甫《见萤火》
江头日暖花又开。罗  隐《曲江感春》
劝君莫惜金缕衣。杜秋娘《金缕曲》

明代杨慎《升菴诗话》(卷二)说:“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
清代许印芳《律髓辑要》说:“〔八月湖水平〕起句拗调。‘北阙休上书’亦然。盛唐人有此拗法,盖三、四字平仄互换。(亦有用作中联者。)”
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也称此为第四字该平而仄,拗了,则改第三字本仄而为平以救。
。。。
孤平自救与他救:
1.
五言孤平自救句(仄平脚句式)
赠裴处士--许浑
煖酒雪初下,【读】书【山】欲明。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2.
七言孤平自救句(仄平脚句式)
旅怀作--许浑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3
七言孤平自救句(仄平脚句式)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许浑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4
五言孤平他救句(仄平脚句式)
江上柳送人--戎昱
【乡】泪正堪落,【与】君又解携。
5
七言孤平他救句(仄平脚句式)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李群玉
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
。。。。。。
感舊-和朝華夕拾韻--拗句大集结之二2019.07.08
羁思怅然逐水東,舊情难忘月明中。
空余白发嗟逦递,怎得赤诚通昊穹。
执手泪盈柳丝雨,回眸人竚荻花風。
天长地久梦難续,秉烛伤心题落紅。
。。。
羁思怅然逐水東,舊情难忘月明中。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对句前四字独仄独平同位互救,此“丁卯句法”也。
羁思怅然逐水東,七言句式孤平自救句式
。。。
空余白发嗟逦递,焉得赤诚通昊穹。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句大拗
对句“焉得赤诚”(平仄仄平)自救兼“通”字双救。“平仄仄平平仄平”亦“丁卯句”也。

执手泪盈柳丝雨,回眸人竚荻花風。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上句为拗极句(孤平特拗句:仄平仄平仄)
下句“人”救“泪盈”孤平。
柳丝雨(仄平仄)为六拗五救,毋须再救。
。。。
天长地久梦難续,秉烛伤心题落紅。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上句为仄收孤平句(王力诗论之小拗)
下句“题”字他救。
。。。
关键词:丁卯句法,大拗句,自救句,他救句,双救句,拗极句,六拗五救,仄收孤平句
1
【丁卯句法】
相邻双音节独仄独平互救称为丁卯句式,
由丁卯句式组成的联称为丁卯句法,同样使上下对应独仄独平互救。(详见上一篇)
2
【大拗句】【他救句】【双救句】
句式“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及“平仄仄仄仄”都称作大拗句。由对句第三字拗仄为平补救。即下句由“平平仄仄平”拗作“平平平仄平”补救。此句式称作“他救句”;若对句为“仄平平仄平”则称为“双救句”。
3
【仄收孤平句】
即仄仄仄平仄(中平仄仄仄平仄)句式。王力先生称作小拗,定为可救可不救。先生后在【诗律余话】作了修正:
“第三种是不严格规定的拗救,我所谓“可救可不救”。 这跟《律诗定体》和《声调谱》稍有出入。《律诗定体》在 诗句“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下面注云:“如单句,‘依 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声调前谱》说:起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 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
此句应将对句第五字由仄拗平补救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韦应物)
4
【自救句】
句内自救称为自救句。有下列几式:
五言句221句式
1.平仄/仄平/仄
2.仄平/平仄/平

五言句212句式
3.平平/仄/平/仄(四拗三救句,仄收特拗句)
4.仄仄/平/仄平(四拗三救句,平收特拗句)

七言句221句式
1.平平/平仄/仄平/仄--孤舟千棹水犹阔
2.仄仄/仄平/平仄/平--暗送白头人不知
3.仄平/平仄/平平/仄--眼前扰扰日一日
4.平仄/仄平/仄仄/平--寒殿一灯夜更高
5.平仄/仄平/平仄/平--溪鸟引雏蒲稗深

七言句212句式
1.平仄/仄平/平/仄仄--还挂一帆青海上
2.仄仄/仄平/平/仄仄--昔日未知方外乐
3.仄平/平仄/仄/平平--更开三径碧莲平
4.仄仄/平平/仄/平仄--不待秋风便归去
(五拗六救句,仄收特拗句)
5.平平/仄仄/平/仄平--江头日暖花又开。罗隐
(五拗六救句,平收特拗句)
。。。
5
【拗极句】
三仄尾及特拗句五言的第一二字必须是双平音节,否则为“拗极句”。如:
仄平仄仄仄(孤平三仄尾句)
仄平仄平仄(孤平特拗句)
。。。
这两种的句式对句的第一字必须拗仄为平。
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说:
“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为‘仄平仄平仄’句,则拗极矣。而下句则断断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
.。。
这段话指明孤平特拗句(仄平仄平仄)及孤平三仄尾句(仄平仄仄仄)可用对句平仄仄平平救,此正是孤平他救法也。
仄平仄平仄:句(孤平特拗句)
上句孤平,下句孤仄互救例: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仄仄仄平仄仄仄/独有不眠不醉客【杜甫】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
感舊-和朝華夕拾韻(旧和)
離夢依稀到海東,舊遊杳渺有無中。
驪歌三迭怨青鳥,團月一輪掛碧穹。
長歎鬢衰春似霧,最憐人去影如風。
情知後會終難結,漫把相思寄葉紅。
。。。
  惜春--文/朝花夕拾
晴陽拂柳小橋東,攜手郊遊歡悅中。
情侶依依飛紫燕,彩箏蕩蕩映蒼穹。
君吟別賦傷天地,友撫琴聲醉古風。
綠野鳥啼青杏結,巒峰開遍杜鵑紅。
。。。。。。
。。。。。。
忆舊-拗句大集结之三2019.07.08
约略乡愁绕梦中,分明客泪浥游踪。
蒹葭似雪归鸿翥,一缕情丝对朔风。
水光滟滟波摇岸,寒色溶溶月映峰。
辜负花开花又落,刹那已是白头翁。
。。。
约略乡愁绕梦中,分明客泪浥游踪。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古谓之【偷春格】。
。。。
蒹葭似雪归鸿翥,一缕情丝对朔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标律联也。律诗称四韵诗。
二六句踪峰押二冬,四八句押一冬,古称【进退韵】。见:

水光滟滟波摇岸,寒色溶溶月映峰。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颈联双换头,单平单仄互救。失粘联。

辜负花开花又落,刹那已是白头翁。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尾联双换头,单平单仄互救。未失粘联。
首联颔联未失粘,颈联尾联未失粘,而颔联颈联失粘律诗,古称“八句折腰体”。
。。。。。。
关键词:【偷春格】【进退韵】【七言变体】【八句折腰】
【偷春格】第一联对,第二联不对。是将第二联换向第一联,犹之梅花在冬,偷春色而先开也,故云。

【进退韵】(两韵间押)
亦称进退格。律诗用韵的一格。进退韵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句则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寒”、“删”二韵,或“虞”、“鱼”二韵,一进一退,相同押韵,故名。例见:
李师中《送唐介》诗: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寒韵)
去国一身轻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删韵)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寒韵)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删韵)

【八句折腰体】指折腰体律诗,又称七言变体。
[南宋] 魏庆之 著《诗人玉屑》 诗体三:
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七言变体】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如老杜诗云: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此诗二三联失粘,称之 【八句折腰体】
。。。。。。
感怀-拗句大集结之四(四柱格)2019.07.09
少年情事焉能忘?回首凄凄一惘然。
阑珊新火上元忆,忐忑素怀竟夕悬。
何堪疾霰摧夙愿,争奈爱河隔远峦。
交经坎坷人已老,尚把旧笺移月看。
。。。
少年情事焉能忘?回首凄凄一惘然。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
少年情事(仄平平仄)孤平孤仄互救,
少年与回首双换头,
出句平起仄收式,
然:平水一先韵。

阑珊新火上元梦,忐忑素怀竟夕悬。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颔联:
首联,颔联失粘,
新火上元(平仄仄平)孤仄孤平互救,
素怀竟夕悬:素怀,孤平。上句“新”拗救。此孤平他救也。见:附4:孤平他救诗例:
出句平起仄收式,
悬:平水一先韵。

何堪雨霰摧初愿,争奈爱河隔远峦。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何堪雨霰摧初愿:标律句
争奈爱河隔远峦。七言孤平自救句也。
此类孤平,多采用拗五字救三字。此处采用第一字救第三字。即七言孤平自救句。例见:附5
出句平起仄收式,
山:平水十五删韵。

交经坎坷人已老,尚把旧笺移月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尾联:,
尾联与颈联失粘,
坎坷人已老(仄仄平仄仄)仄收孤平大拗句,
旧笺移月看(仄平平仄平)孤平自救兼他救句(他句双救)
出句平起仄收式,
看:平水十四寒韵。
。。。。
关键词:
孤平孤仄互救句  双换头  失粘  孤仄孤平互救  标律句   仄收孤平大拗句(1.仄仄/仄平/仄,2.仄仄/平仄/仄,3.平仄/仄仄/仄,4.仄仄/仄仄/仄)  他句双救句  【四柱体】  【辘轳体】  邻韵   孤平拗救三式  1.本句自救  2.七言本句自救  3.对句同位相救。
。。。
【四柱体】:
四联皆同起,古谓之四柱体。例见:四柱体诗例:
四柱体又称四柱头(四联均失粘)四柱头:顺风调之特例也,其诗四句皆平起。平起者,同声也。
1.单句四平起(平平平平)
1.1.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刘宪)
暮春春色最便妍,苑里花开列御筵。
商山积翠临城起,产水浮光共暮莲。
莺藏嫩叶歌相唤,蝶碍芳丛舞不前。
欢娱节物今如此,愿奉宸游亿万年。
。。。
1.2.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岑参)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
2.单句四仄起 (仄仄仄仄)
2.1.
酌酒与裴迪(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2.2.
送常侍御却使西番(韦应物)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番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
【辘轳体】
二四句用一先韵,六八句用邻韵十四寒,古谓之【辘轳体】。见:
【辘轳韵】(双出双入)
亦称辘轳格。律诗用韵的一格。辘轳韵是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双出双入,有如辘轳,故名。

附1:邻韵表摘:
第七类,平声寒删先及元半,

本诗阐述平收孤平句的三种拗救法,故选用四柱体。其中:
1.首联正格,未犯孤平;
2.颔联拗格,采用对句同位拗救;
3.颈联拗格,采用本句首字拗救第三字;
4.尾联拗格,采用本句第五字拗救第三字.
雨梦按:王力先生论孤平拗救,只知仄平平仄平为拗救之法,然古人共有三法,特作一律示之。
孤平,即双平音节为单平也。王力先生诗论仅指“平平/仄仄/平”句式孤平句“仄平/仄仄平”。其自救法乃换用“仄平/平仄/平”句式。这种救法是最广泛被采用。约占该孤平句式救法之99.5%,如许浑七律203首,只有一首未采用此法。而唯一的孤平句却采用了他救法,若算比例,许浑之七律百分之百地采用了拗救。
。。。
附2:孤平他救诗例:
卷709_65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徐夤
早起【雀】声送喜频,白鱼【芳】酒寄来珍。
馨香乍揭春风瓮,拨剌初辞夜雨津。
樽阔最宜澄桂液,网疏殊未损霜鳞。
不曾垂钓兼亲酝,堪愧金台醉饱身。
。。。
卷569_73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李群玉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
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
附3:七言句自救诗例:
卷536_41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许浑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
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卷586_57 【下第后怀旧居】刘沧
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
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
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
蘋花覆水曲谿暮,独坐钓舟歌月明。
。。。。。。
忆乡-拗句大集结之五(顺风调)2019.07.09
故里远眺泪沾巾,孤蓬羁栖秋复春。
只恨家贫无旧业,漫嗟身累走嚣尘。
忆乡梦断潇湘水,人去惜初盟誓殷。
地老天荒情未了,为谁风雨送流云。
。。。。。。
故里远眺泪沾巾,孤蓬羁栖秋复春。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首联古律句“互律体”。见王睿【炙毂子诗格】。
【互律体】}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入檐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槛云依依。”律全用侧。
渔父(唐·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
只恨家贫无旧业,漫嗟身累走嚣尘。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颔联失粘,【顺风调】之一式也。见【学诗百法】:
指示变体法 
五言七言句之近体诗,不论平起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反是者即谓之变体。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上诗第一联与第二联平仄重复,名曰顺风调,为七律中之变体也。
。。。
忆乡梦断潇湘水,人去惜初盟誓殷。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颈联:忆乡梦断,人去怜初“交股对格”也;
潇湘,盟誓“互成对”也;
忆乡,人去双换头
【交股对格】(一联中词类相对位置不合正格)如“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二句,“密”与“多”对,“少”与“疏”对,是上下交股对也
【互成对】。
互成对者,天与地对,日与月对,麟与凤对,金与银对,台与殿对,楼与榭对。两字若上下句安之,名的名对;若两字一处用之,是名互成对,言互相成也。 诗曰:“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
。。。
地老天荒情未了,为谁风雨送流云。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诗首联,颔联韵押十一真(春 尘  )
颈联,尾联韵押十二文(云  殷)
是为【葫芦韵】也。见: 
【葫芦韵】(先二后四)
亦称葫芦格。为作律诗用韵的一格。葫芦韵是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
葫芦韵诗词
《次韵杨宰葫芦格》
宋代 陈造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
关键词:
古律句  互律体  顺风调   七律变体  交股对  互成对  双换头  葫芦韵
。。。。。。
拗句大集结组诗之六
咏兰
循香独向幽谷逢,葳蕤漠漠倚春风。
唯将著雨洗流俗,不以无人趋变通。
袅袅冰姿陋室净。依依素影闲情浓。
清寒终是鄙萎琐,仙子凌波自从容。
。。。
循香独向幽谷逢,葳蕤漠漠倚春风。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联:
首句平收特拗句(太白醉酒)
首联平头联(联内失对)
。。。
唯将著雨洗流俗,不以无人趋变通。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双换头。
出句仄收孤平句。
对句平收他救句。
符合护腰术,
符合调声三术之三平向上承者。
。。。
袅袅冰姿陋室净。依依素影闲情浓。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双换头。
符合调声三术之三平向下承者。(三平尾救上三仄尾)
。。。
清寒终是鄙萎琐,仙子凌波自从容。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双换头。
出句四连仄大拗,
对句孤平双救句。
二四句为一东韵,六八句为二冬韵。【葫芦韵】也
。。。

调声术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
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
“气”是第三字,上句之腰也;“帐”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
。。。
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三平向下承者,如王中书诗曰: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上句唯有一字是平,四去上入,故下句末“双双飞”三平承之,故曰三平向下承也。
。。。
关键词:
平头  太白醉酒  调声三术  换头  护腰术  相承术  三平上承者  三平下承者  【葫芦韵】
跋: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话】结束时说:
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如果只讲正格,不讲变格,那又不够全面,会引起读者许多疑问。因此,我认为必须把正格和变格同时讲透;例外可以少讲,对初学者来说,甚至可以不讲,以免重点不突出,妨碍掌握格律。
雨梦认为,律诗正格正体至简,学会不难。而律诗拗格及变体却变化多端,且律诗多由拗句构成,如杜甫五律623首,仅5首全选用律句正格。故熟练掌握拗句的正确运用,则写近体将逐步走向“自由王国”。至于变体,如折腰诗,平头诗及通韵亦应有所了解,不致大惊小怪,斥为古风。
雨梦2019.08.31于蓉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