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盛唐以后才是律诗定型的完备期(再驳一鹗飞)
雨箭蛙
上官婉儿与沈宋同时代人,看看公开正史是如何评价她的:
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32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既然上官婉儿能成为诗文评定官,她的诗就一定有很强的指向性,假设她生活的时代已经律诗定型完备化了,那么她的诗就一定是标准律绝的形式。那我们就考察一下她的律诗吧。手头找不到足够多的关于上官婉儿的诗,只是在搜韵网上找,在其五律的条目下,存有8首诗,其中竟然有4首失粘(其中还不包括个别字出律的诗)。接下来又考察了她的七绝句,6首里竟然有4首失粘。五绝里9首有6首失粘。真是惨不忍睹(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录出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搜韵网自行验证)。 被公认为才华横溢的大唐最高诗文评定官,自己的诗却多不合律。其结论就是:她那个年代还不是律诗的完备期。更证明我之前在考察沈宋应制诗所得出的结论。到此证明完毕。一鹗飞兄的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讨论定型期,这么跟孙先生说吧,隋朝以前就已经有雏形了。这不需要证明。如果做这个题目也很简单。而难就难在,要证明他的完备期。其实在这里还存在一个重要概念需要澄清,多少才算完备,是60%还是80%?因此我谨慎地定义为盛唐以后,以后多少年?鬼才知道,至少到晚唐,才被公认已经是完备期了。这样说才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