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韵病析2022.08.27 【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之第五条列有大韵一病 第五,大韵。(或名触绝病。) 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诗曰: “紫翮拂花树,黄鹂闲绿枝, 思君一叹息,啼泪应言垂。” 又曰: “游鱼牵细藻,鸣禽瞬好音, 谁知迟暮节,悲吟伤寸心。” 释云:如此即犯大韵。今就十字内论大韵,若前韵第十字是“枝”字,则上第七字不得用“鹂”字,此为同类,大须避之。通二十字中,并不得安“簏”、“羁”、“雌”、“池”、“知”等类。除非故作叠韵,此即不论。 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 刘氏曰:“大韵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即一韵内,不得复用‘人’、‘津’、‘邻’、‘亲’等字。若一句内犯者,曹植诗云:‘泾、渭扬浊清’,即‘泾’、‘清’是也。十字内犯者,古诗曰:‘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即‘石’、‘益’是也。” 。。。 大韵病即指诗内诸字不得与韵字“同类”。同类即韵相同,包括平上去入四声。迭韵不能算作大韵病。 。 大韵病一说取自沈约四声八病,是永明体诗应规避的。 永明体为五言诗,故文中所说十字内论大韵,即一联中来讨论。释云所举皆平声字,是其不足。因十字内不可全为平声,且白脚不得犯上尾,平韵诗除首句连韵外,均不得用平声。故犯大韵四声犯病皆算。 。 大韵病演自今日,有人提去撞韵和挤韵之说,撞韵者,白脚与韵脚同部,而其它字位同部的谓之挤韵。 。 二十八病中所列皆为近体所应规避的,不再限于五言, 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故大韵病在古人诗中多不把他认为是病,多不刻意避之。 发展到宋词,撞韵是应必避,因为与韵同部,则为增韵,与韵脚不同平仄则为增一协韵。 。 检查是否犯大韵,可依词韵查其同类四声,注意区分邻韵, 如十一尤部,因尤韵无邻韵,在词韵为第十二部见: 平声 十一尤 独用 上声 二十五有 去声 二十六宥 通用 若一东韵 腐词韵第一部 平声 一东二冬 通用 上声 一董二肿 去声 一送二宋 通用 那么犯大韵只能从一东,一董,一送中去查, 雨梦不支持大韵病一说,更讥活韵之说为癔语。故不辞辛苦,分析唐宋清及近现代至今朝诗,犯大韵者众, 是否定撞韵挤韵之说的有力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