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8-25 15:40 编辑
历代大韵考2022.05.25
本文所指历代为:唐、宋、清、近现代及今朝;
所选诗为七言律诗,及五言律绝;
除当今诗用韵为《中华通韵》外,其它各朝均以《佩文韵府》检测。
诗病之说始于沈约《四声八病》,他是针对永明体诗而言。因当时七言並未成体,故文中是就五言诗而言。本文仅讨论“大韵”一病。
。
八病之说,始见于唐.李延寿《南史.陆厥传》、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等书。在唐释空海诗论《文镜秘府论》西卷《论病》一章中,列有《文二十八种病》,将八病收入,是针对近体诗诗病而言。且摘大韵”一病之论。
。
第五,大韵。(或名触绝病。)
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诗曰:“紫翮拂花树,黄鹂闲绿枝,思君一叹息,啼泪应言垂。”又曰:“游鱼牵细藻,鸣禽瞬好音,谁知迟暮节,悲吟伤寸心。”
释云:如此即犯大韵。今就十字内论大韵,若前韵第十字是“枝”字,则上第七字不得用“鹂”字,此为同类,大须避之。通二十字中,并不得安“簏”、“羁”、“雌”、“池”、“知”等类。除非故作叠韵,此即不论。
。
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
。
简而言之,为诗中任何平声,仄声不得与韵脚同韵。在白脚与韵脚同韵者,今有论称之为“撞韵”白脚以外与韵脚同韵者称之为“挤韵”。
大韵一病始,即不为诗人所重,故《论病》一章中有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
。
《学诗百法》载有“韵病八戒”中不载大韵病(撞韵,挤韵),今人林语三先生论诗之“韵病八戒”却拾古人余唾,将撞韵,挤韵列入其诗论中。
论诗可以“大胆的假设”,但务必要“小心地求证”。
雨梦今择历朝诗分析,挤韵诗在70%以上,撞韵诗在10%左右。不挤不撞之诗不足30%
平水韵108部归属30个大部,若用词韵才12大部(17部中5个入声归入各大部),新韵才14部,则可能无诗不挤了,撞韵诗亦将翻倍。
结论:诗撞韵,挤韵是自然现象,而不挤不撞之诗却是偶然现象。历代诗人从不以撞韵,挤韵为忌。
。。。
文中数据引自下列诗论
【唐诗:尤韵含秋字诗298首析】
【唐七律含犹字尤韵诗39首析】
【宋含犹字之尤韵诗400首】
【宋人尤韵含尤字七律80首】
【清人尤韵含沟字七律120首】
【清人五绝含秋字尤韵诗63首析】
【吴伟业大韵诗五律107首考】
【近现代诗95首】
【今朝新韵七律20首】
。。。
【唐诗:尤韵含秋字诗298首析】
无撞韵挤韵诗53首--17.8%
挤韵诗(208+29首)69.8%+9.7%=79.5%
甲.单挤韵诗101首
乙.双挤韵诗55首
丙.三挤之诗39首
丁.四挤之诗10首
戊.五挤之诗3首
。
撞韵诗(37首)12.4%
甲.单撞韵诗8首
乙.撞韵兼挤韵诗27首
丙.双撞韵兼挤韵诗2首
。。。
【唐七律含犹字尤韵诗析】唐人七律中含犹字尤韵诗,(摘自搜韵)共计39首,有一首犹字入韵未犯病外,其它犹均非韵脚,故38首诗全挤韵也,其中3首还兼犯撞韵病。数量达97.4%。
。。。
《再谈挤韵撞韵》
【宋含犹字之尤韵诗400首】
无撞韵挤韵诗例5首
5/400=1.25%
。
撞韵挤韵诗例395首
395/400=98.75%
。
其中撞韵诗47首
47/400=11.75%
。。。
【宋人尤韵含尤字七律80首】
不挤不撞诗:2首
。
乙. 挤韵诗70首+6首=76首168字
一.单挤韵诗21首--20
二.双挤韵诗20首--40
三.三挤韵诗17首--51
四.四挤韵诗5首--20
五.五挤韵诗6首--30
六.七挤韵诗1首--7
。
丙.撞韵挤韵诗:8首。21挤字,9撞字。
一.1撞韵诗:2首--0+2
二.1挤1撞诗:1首--1+1
三.2挤2撞诗:1首--2+2
四.3挤1撞诗:2首--6+2
五.4挤1撞诗:1首--4+1
六.8挤1撞诗:1首--8+1
。
甲. 不挤不撞诗:2首/80=2.5%
乙.挤韵诗70首+6首:76首/80=95%
丙.撞韵挤韵诗:8首--8/80=10%
丁.撞韵诗:2首/80=2.5%
。
挤韵字168+21=189字
平均挤韵:189/80=2.3625字
撞韵诗8首:21挤9撞
。
8挤1撞诗
贺刘侍郎三首 其三 宋 · 王之望
万景【楼】【头】尽日【留】,乌【尤】岭上及春【游】。
溪潭杳渺【游】鱼乐,林木阴森倦鸟【投】。
千尺梵身名不【谬】,半轮山月句难【酬】。
争【流】竞【秀】君【休】问,更【有】江声撼一【州】。
。
4挤1韵句
寄所知 宋 · 金君卿
敏【手】中【流】【救】【覆】【舟】。
。。。
【清人尤韵含沟字七律120首】
无撞韵、挤韵诗17首--14.16%
乙.挤韵诗89首+13--85%
一.单挤韵诗25首--%
二.双挤韵诗24首--%
三.挤韵诗20首--%
四.四挤韵诗12首--%
五.五挤韵诗1首--%
六.六挤韵诗7首--%
。
丙.撞韵诗14首--11.66%
一.单撞韵诗1首--%
二.撞韵兼挤韵诗12首--%
三.双撞韵兼挤韵诗1首--%
。
韵句含多处挤韵诗
次日叠前韵再赠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轻车漫忆西陵路,【斗】【酒】【休】论【沟】水【头】。
赠宋叔邃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黄尘蹀躞御【沟】【头】,高歌【斗】【酒】【久】淹【留】。
游碧云寺 清 · 弘历
曰迥而非致伤露,既宏【又】【复】【趣】藏【幽】。
。
钱。施皆为清大家。
。。。
【清人五绝含秋字尤韵诗63首析】
素传清人为诗格律声韵最为严谨,而五绝又为字数最少的近体诗,然撞韵挤韵亦时见之,非难避也,实不避之。
今查搜韵清人五绝含秋字尤韵诗共计63首
一.无撞韵挤韵诗19首:19/63=30.16%
二.撞韵诗6首: 6/63=9.52%
三.挤韵诗38首:38/63=60.3%
.
1.一句最多挤韵句:
悠悠渡头水
2.一首最多挤韵、撞韵诗: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 其三 清·许传霈
把酒问轻鸥,游人似旧不。
采菱莫刺手,许我此勾*留。
。。。
【吴伟业大韵诗五律107首考】
吴伟业含一东韵,七阳韵,十一尤韵五律107首
.
【不挤不撞诗】:30首/107=28%
【挤韵诗】60首+7首/107=62.6%
【撞韵诗】17首/107=15.9%
.
【不挤不撞诗】:30首
【挤韵诗】60首
共挤韵处:102处
甲.单挤韵诗:33首
乙.双挤韵诗16首
丙.三挤韵诗9首:
丁.四挤韵诗1首
戊.五挤韵诗1首
【撞韵诗】17首
其中:
撞韵23处
挤韵19处
甲.一撞韵诗8首
乙.二撞诗2首
丙.一挤二撞诗2首
丁.丙.一挤二撞诗2首
戊.二挤一撞诗2首
己.3挤1撞诗1首
。。。
【近现代诗95首】:
不挤不撞诗:6首
乙. 挤韵诗81首+8首=89首
一.单挤韵诗16首--16
二.双挤韵诗:26首--52
三.三挤韵诗13首--39
四.四挤韵诗16首--64
五.五挤韵诗7首--35
六.六挤韵诗3--18
丙.撞韵挤韵诗:8首--16挤8撞
一.1挤1撞诗:3首--3
二.2挤1撞诗:3首--6
三.3挤1撞诗:1首--3
四.4挤1撞诗:1首--4
。
甲.不挤不撞诗:6首/95=6.3%
乙.挤韵诗81首+8首=89首/95=93.7%
丙.撞韵挤韵诗:8首--8/95=8.42%
。。。
【今朝新韵七律20首】
诗例:选自《中华诗词论坛》【新韵诗词】韵部:恩韵12首,昂韵,安韵各4首
不挤不撞诗:0首
挤韵诗:20=100%
挤韵兼撞韵诗:3/20=15%
挤韵数:77/20=3.3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