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1

[转载] 古风不衰 再撰新意——谈《安徽当代诗词选》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535

帖子

3492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5
贡献
741
金钱
140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5 13: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琴 于 2022-8-25 13:18 编辑

         古风不衰 再撰新意——谈《安徽当代诗词选》 张锲  



    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份重要遗产。在这份浩瀚宝贵的遗产中,安徽籍的诗人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从魏晋到明清两代,相继涌现出众多有影响的诗人。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自由体白话诗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个传统诗词和自由体白话诗词同荣并茂、相互学习、联袂共进的新局面。由于传统诗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积淀深厚,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古典传统诗词不仅没有衰落消亡,仍然有所继承发展。由安徽省诗词学会编选的《安徽当代诗词选》的出版,就是一个例证。
  近些年来,因为参加中华诗词学会的工作,总算比较系统地读了些安徽当代诗人的传统诗词,套用诗人臧克家的话:“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最早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安徽的革命前辈张恺帆同志的一首诗,那首诗刊载在由萧三同志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上面,署名为“佚名”,是张恺帆同志于1931年在敌人的监狱里,听说左翼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等被集体枪杀后,出于革命义愤,化名“扪虱居士”写在监狱的双人床的上铺墙上,直到解放后,我军在清理敌人的监狱时才发现了这首诗。事后萧三同志发觉有误,特别致函张恺帆,表示了歉意。恺老在复信中说:“我是幸存者,能获烈士称号,当不胜荣幸。何歉之有?!”诗曰:“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恺老是安徽的老革命,1958年大跃进时,他回到家乡无为县视察,看到公社食堂仍然在吃糠咽菜,替农民和地方干部说了些真话,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并被开除了党籍。他那时又写了两首诗,叙述了这一冤狱的始末,一首五绝,名为《访贫问苦》。诗曰:“建国十年久,黎元尚菜糠。五风吹不禁,惭愧吃公粮。”还有一首七律,诗名《被诬陷狱中随感》,诗曰:“神差鬼使到无城,为报真情获罪人。五十一天伤乱箭,万千张口说曾参。无心偏怠‘三还’恨,有口难吹‘七字’尘。北望都门泥首拜,不难化骨见忠贞。”
  诗贵真情。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大白话,因为写得情真意切,而且恺老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这件事情,在全省引起广大干群的普遍同情,所以这两首诗也是妇孺皆知。我到安徽许多年后,还有人向我详细解释:“所谓‘三还’,就是张恺老到无为后提出的‘吃饭还原、住房还原、处留地还原’的意思;所谓的‘七字尘’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意思。”可见对人们的影响之深。
  和这两首诗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还有安徽文联的诗人徐味的《城父怀古》。其诗曰:“千载兴亡逐逝波,悠悠白鹭起星河。英雄剑戟埋沙碛,美女衣裳挂薜萝。天下不愁佳士少,朝中只怕佞臣多。名城旧事流云去,踏月归来发浩歌。”
  这首诗,流传开来的时候正是“四人帮”横行的年代,传抄的人认为“天下不愁佳士少,朝中只怕佞臣多”两句,有影射“王张江姚”之意,事情反映到我所在的安徽省文联等单位内,结果反而助长了这首诗流传的广度和速度,使大家更加注意到徐味这位诗人。和这首诗同时传开的,还有他的另一首诗《蝶恋花·遣怀》。其诗曰:
  “自恨书生空白首,几度消磨,哪得豪情有。且喜胸中无积垢,老来一味耽诗酒。天下文章谁国手?醉里狂吟,胆大还如斗。仰面笑天天亦丑,白云转眼成苍狗。”
  这首诗里所描写的那种狂态,倒是替徐味减轻了几分罪责。一些人读后说,徐味就是那么一个狂徒,他未必有那么多闲心思,去影射那些政治人物。从我引的这几首诗里,大家也可以看出用写诗来讽刺当时的政要,在安徽曾有不少先例。在《安徽当代诗词选》里,编辑特地选了安徽诗词学会会长、这本诗词选的主编之一邹人煜的讽刺诗《赃官自述》,这首诗对那些贪官讽刺得痛快淋漓,入木三分。
  当然,人们想到安徽,最先想到的还是包公,安徽的合肥有个包河,包河公园有包公祠,包公虽然去世有上千年了,人们对这位以公正廉明闻名于世的黑脸包公,仍然祭祀不断。女诗人宋亦英,在包拯诞辰一千周年的时候,写了一首《沁园春》词纪念他。宋亦英同志是一位在安徽有影响的女诗人,她一生写了不少诗词。这首词,可能不是她写得最好的,但却被人们传诵开了。这说明人们热切希望包公能够复活,好整顿一下当前官场的不正之风。
  安徽的女诗人,除了邹人煜和宋亦英之外,还应该特别提到丁宁。她原籍江苏镇江,解放后长期在安徽工作。她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文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与武术家,著有《还轩词存》《还轩词拾遗》等诗词集。安徽的诗词界人士中,丁宁名望甚高,人们对她的诗词成就都赞赏备至。郭沫若读了《还轩词存》之后,给丁宁写了封长信,称赞她的词“清冷彻骨,悱恻动人”;并说尤为喜爱“骚首几回将天问,问神州何日烟尘歇?天不语,乱云叠”等句。郭老到安徽黄山游览后经过合肥,还专门派车将她接到下榻的稻香楼宾馆叙谈。回京后他同于立群还和她有书信往返,可见对其推爱之情。
  说到安徽的当代诗人,不能不提到由于写了散曲《某公三哭》而名震一时的赵朴初居士。赵朴初是安徽省太湖县人,一生追随革命,长期致力于世界和平、宗教事业以及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的诗和词都写得好。上世纪60年代,他自创的散曲《某公三哭》经毛泽东同志加以提倡,更是遐迩闻名。他写家乡的诗词流失了不少,到了晚年他回了次故乡,写了一首词《书赠太湖县人民政府》,抒发了对故乡的一往深情,其词曰:“老大始还乡,惊见天人尽换装。喜学舍工房,新兴穷镇;茂林佳橘,旧日荒岗。更雄心,三年五载熙湖,绿遍东西南北方。神驰远景无疆,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不教往事惹思量。任故宅水深千尺,抑又何伤?问还余几多光热,报我乡邦。”因为一生从事佛教活动,他还写了不少名山古刹的诗,如《临江仙·九华山》。
  赵朴老的词中,以自创的散曲《某公三哭》最为有名。散曲的创作,近来已不多见。《安徽当代诗词选》选了两首在安徽工作的韩瀚的散曲。一首叫《沉醉东风》,文字很短,“元帅笔千钧雷电,工部书百代箴言。面对着浣花溪,问几声草堂院:恶竹儿何事舞风前,倩谁人倚天抽剑,护高松永苍健。”还有一首曲是《四边静·对海》,文字更短:“狂风推浪,为我铺开纸半张。千秋梦想,风雷力量,天地文章,且写在波涛上。”这两首散曲都写在“四人帮”猖狂时期,内容虽短,却有很深的言外之意。
  安徽是一个革命老区,在外面工作的老同志很多,有不少人留下了宝贵的诗词,如长征战士、老红军、原文化部长黄镇同志,有绝句四首收在这个集子里,虽不能窥其全貌,但亦质朴可诵。
  在安徽的当代诗人中,有两位“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元老,似乎不可不提。一位是陈独秀,他不光是安徽人,而且是位写过不少旧体诗词的优秀诗人,《安徽当代诗词选》的编辑们破格地选用他的几首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他“龙性难驯”的桀骜风骨。《安徽当代诗词选》中还选了一首班友书写的《谒先贤陈独秀墓》。班友书是安徽舒城人、安庆文联的干部,他对陈独秀其人其事其诗都很熟悉。这首诗不仅论及陈独秀一生大业,还把在建国之后他的墓几次被拆迁的过程也说到了,读了不禁使人感慨系之。还有一位是胡适,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和自由体白话诗著称,过去我们只知道他发表过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没有想到他写的传统诗词也很见功力,很富才情。本书选录的他的一首《去国行》,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诗曰:“木叶去枯枝,游子将远离。故人与昆弟,送我江之湄。执手一为别,惨怆不能辞。从兹万里役,况复十年归!金风正萧瑟,别泪沾客衣。丈夫宜壮别,而我独何为?”
  试把这首诗与那些以写传统诗词见长的著名诗人的诗词相比,似也难分伯仲。它用白描的手法,把海外游子去国离乡的情怀,娓娓道来,一咏三叹。而这仅仅是胡适诸多诗作中的一首,其它尚未发现或者已经流失的肯定还为数不少。
  在安徽这块传统诗词的沃土上,所以能把《安徽当代诗词选》这么一本诗词集编选出来,有几位在安徽高校辛勤耕耘的老教授、语言学研究者,应该是功不可没。他们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语文教育,桃李满江淮,美誉播庐州。他们不仅自己有诗词作品传世,而且发表过不少学术论文,品评过一些重要的诗词大家的学术著作,对安徽省甚至全国传统诗词的普及提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以张涤华、宛敏灏、祖保泉等几位老先生最为著名,贡献也最大。张涤华是安徽凤台人,在省内几所大学执教多年,著有《毛主席诗词小笺》等书。宛敏灏系安徽庐江人,著有《晚晴轩诗词钞》等书。祖保泉是安徽巢县人,著有《〈文心雕龙〉解说》《司空图诗文研究》等书。
  尤其使我感到振奋的,是作家鲁彦周在传统诗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彦周同志在小说、电影、戏剧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绩,但是,我们却不了解他还是一位对传统诗词有较深造诣的大家。彦周同志也从来没有以传统诗词示人。直到他在不久前逝世,我们才从他留下的遗作中,看到少量诗词,大家都觉得开了眼界,欣喜地认识到他从古典诗词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有着扎实的功底。他所写的七律《偶感》,不仅基本符合律诗的要求,而且文采斐然,情文并茂,其诗曰:“弄墨舞文年复年,回眸如梦又如姻。霜天号角催征马,皓月星河抚玉弦。泽国水深悲屈子,荒村木落问陶潜。江州司马青衫湿,洒到心田作砚田。”
  还有他为纪念严凤英同志70诞辰写的悼亡诗,也是一首好诗。严凤英是生长在安徽的一代才女,对安徽黄梅戏的振兴和繁荣贡献良多,“文革”中含冤而死,天人同悲,鲁彦周作为严凤英生前好友,长歌当哭,发而为诗,这首《沁园春》,其诗其情,都感人至深。诗曰:“皖水悠悠,桐树凤鸣。斜月如钩。忆山村秀女,秀姿秀发。凌空雏燕,红毯风流。情贯古今,万方仪态,演尽世间喜与忧。才华茂,正翱翔霄汉,云际飞舟。    谁知冷雨惊秋,似雪白莲花火里休。听杜鹃啼血,台空人去。槐荫枝折,响绝庐州。我料精魂,难忘故旧,近日新腔应解愁。仰头望,见广寒俏影,一派温柔。”读来声声血泪,字字真情,低回宛转,如泣如诉。
  《安徽当代诗词选》由安徽省诗词学会编选,诗人邹人煜、徐味任主编,俞乃蕴、张瑶琪等同志参与编选。我通览全书,发现参与其事者,均属诗坛耆宿或安徽后起之秀,本文难免挂一漏万,或者权衡失当,尚望识者见谅。
  (2009——有所删节)



100

主题

535

帖子

3492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5
贡献
741
金钱
140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3: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锲(1933.03~2014.01.13),男,汉族,原名张书宝,笔名张可、青春,安徽省寿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名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国文联原副主席,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2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