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7-7
威望181
金钱496
贡献197
高级会员

威望- 181 点
贡献- 197 次
金钱- 496 枚
|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a 于 2024-10-27 10:46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十五;文学必须坚持正能量
正负能量来于物理。引申于文学,是近些年的提法。
文学的认识功能、美育作用、教化因素,决定了要讲正能量拒绝负能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旨之一,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
其实世界文学的主流也是这样,不会有明显反差。如果文学以宣传暴露色情、暴力、野蛮、丑恶、倾轧、戾气、颓废、自私、虚伪、狂妄和猥琐为基本任务,那人类发明文学岂不是自我作践?自我沉沦?那要文学何益?
针对个别网人有关拒绝诗词正能量的提法,我们旗帜鲜明的宣示正能量。而拒绝文艺正能量,如果不是无知,便是另有企图,这是个很简单的文艺“为甚么”的问题。
“正能量”,属于文学观,属于诗词观,其实质,就是我们传统的“载道言志”,就是现代以来的“真善美”,就是“主旋律”,就是给人教益,使人“健康向上”,······一句话,就是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
“负能量”,则是一种阴霾毒素,一种趣味形而下,示人以晦暗、卑劣、恶毒和暴力,使人向下向丑,意志消磨、生存沉沦,它有害于文学有害于社会。
以“粉饰现实”或“空谈政治”来否定正能量的文学意义诗词意义,其实是对文艺理论的懵懂。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所有观点岂不都是与文学“八杆子打不到的‘政治’”?找来七十多位文艺翘楚谈“新闻”岂不多余?对于正能量,不论专业还是业余抑或爱好甚至娱乐,搞理论的要坚持,搞创作的更要坚持。
把老杜的“三吏三别”等诗作说成负能量,进而否定当今的正负能量说,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和古典文学的歪曲。
坚持文学正能量,就写作,当大抵坚守如下:
一要紧跟时代。
有时代性,才会具有正能量。富有时代性,才有先进性和鼓舞性。一些诗词爱好者或旧体写作者,写作状态疏远时代,在旧纸堆里寻意向,在泥古思维里找主题,利用僵死的词语强说愁,玩弄章法结构凑诗词,旧酒瓶里无新酒,热衷于表里都旧,看不到现代生活,更不见鲜活与向上——这种离开文学任务和社会效益的完全复古,不啻无有时代性,更于社会和大众没有丝毫用处,这是无意义的文字堆砌。
二要积极反映生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生活需要文学观照。不能能动的客观的真实的主流的本质的反映当下生活,文学必是苍白的、乏力的。有把文学和生活对立起来,强调远离,追求纯粹,其实是一种浅薄和糊涂。文学是大众的,虽然强调以个性来反映,但这个“我”应是“大我”,具备了“大我',才可以把生活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揭示出来,才可以产生宏大叙事,才可以接近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才可以完成生活代言或成为“书写社会历史的书记官”。
三不可以弱化道德力量。
几年来在网上不时看到,“诗词无关道德”、“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之类的表达,这如果不是出于无知,那便是出于歹意。文学即人学,世界上有任何一种文学可以离开道德的吗?人类社会是文明的,其文明即在于,是有道德伦理在左右的。人类如没了道德伦理,人类与动物何异?文学是反映人和他所组成的社会的,很自然,道德伦理像水与空气一样渗透弥漫在文学中不可分割。网上的诗词创作,之于权力、金钱等反映上,是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的。还有的则完全陷入个人的计较和攻击,用诗词来谩骂、诋毁等暴力和卑劣屡见不鲜,有时还很猖獗,有的甚至则将此作为发泄常态,形成其诗词写作的重要组成——这反映着流氓文化和流氓习气在诗词写作上的泛滥,这恶习占有一定面积,需要予以严肃的批判和制止。
诗词是民族和社会的,不是个人把玩发泄的玩具;诗词是高雅的,需要营造“崇高”,以理想之光,净化心灵,壮美社会,亵渎猥琐下流不得!
四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如何面对历史,面对古文化,面对历史人物,涉及传统,涉及价值观,影响当前,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以来,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戏说”、“割裂”和“颠覆”。“戏说”篡改了历史,制造“狗血”,这是对历史的轻薄和不负责任。割裂时代、割裂历史,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用文革公仆否定当下官场,习马握手了就否认中国共产党的过去奋斗,用所谓西方“人性”攻击毛泽东的不民主,为秦桧翻案,找岳飞缺陷,给汪精卫叫好,说林彪冤屈,捧西方自由、吹耶伦简朴······等等,这都是割裂历史,歪曲真相,扭曲美丑,颠覆忠义。
五仍须反思批判文学。
坚持正能量,不是粉饰太平。文学需要反思与批判,诗词需要传统文论中的“变风变雅”“美刺”“讽喻”“讽谏”“等等形式。深刻的反思,准确的批判,对文学和社会都有益处。
要搞好审视批评,立场问题是关键,即要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站在真善美的立场,立足于社会正义和良知,而不是出于偏狭、偏见、不满以至怨恨,卖假药,拱虚火,出恶毒,搞诋毁。立场对了,才能够把握主流,肯定本质,鞭打黑暗,揭露丑陋,唤醒人群,向往光明,汲取力量,才是扶正祛邪,固本涤秽,有“有补于世’’、“有辅于世”。
坚持正能量,不是不要中能量,也不否定低能量,但一定是拒绝负能量。
(成稿于2012年5月23日,2014年10月16日再改,2023年7月20日又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