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之六·蔡文姬 文/丛延春 魏晋名媛。,博学才女,青史留篇。 乃花容月貌,知书达理;沉香玉质,识体斟言。 命有艰难,生逢乱世,遭虏惊魂羁漠边。 伤离别,纵饱经凌辱,倍受熬煎。 - 风华绝代堪怜, 期归汉,悲怆十二年。 感诉情道苦,《胡笳》恋曲;叹书通奏,《悲愤》宏篇。 禀气春秋,含生日夜,三嫁郎君非是缘。 琴声里,和温良礼智,悱恻缠绵。 注释:蔡文姬(公元177-公元249年?),名琰,字文姬,一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的女儿蔡邕,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