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2|回复: 13

格律诗中避忌及其他

[复制链接]

49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20036
金钱
23898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8-17 0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体诗中关于避忌及其他
(百度搜索查找并整理,来自不同作者,比较繁杂)


(一)避重字
转自百度
所谓的重字,指一首诗中有重复的字。当然,有些重字现象,是不必避免的,有些则是尽量或者必须避免的。
一、叠字不避重字
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分为两种。


1、叠字为词
两个重复的字,组合为词,被称为叠字。


例如两句都用叠字的对联,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颔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杜甫《登高》中的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单句中,也有用叠字的诗句,例如杜甫《旅夜书怀》的尾联: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重字非词
还有一种相连的重复字,并非叠字词,也不避重字。例如杜甫《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


二、一句之中不避重字
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中,提到了两个唐朝诗人喜欢用一种特殊的句法:


1、用于散联,不对仗
律诗中有所谓的散联,即首联和尾联,因为不需要对仗,所以称之为散联。杜荀鹤“一句内好用二字相叠”的诗句,喜欢用在散联:
〔文星渐见射台星〕,〔非谒朱门谒孔门〕,〔常仰门风 继国风〕,〔忽地晴天作雨天〕,〔犹把中才谒上才。〕皆用于散联。《韵语阳秋》


文星渐见射台星,出自《献长沙王侍郎》第一句: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
天泽逼来逢圣主,辞林盛去得书生。
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
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


2、用于对联:双拟对
中间的二联必须对仗,因此中间二联为对联,中间这四句,都是对句。郑谷则喜欢把这种句式用在对句中: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身为醉客思吟客,官自中丞拜右丞〕,〔 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谁知野性非天性,不扣权门扣道门〕。 皆用于对联也。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出自郑谷《江际》的颔联: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郑谷的这种对仗方式,在空海的《文镜秘府论 》中,专门提到过,叫做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假令第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字拟第二字;下句亦然。如此之类,名曰‘双拟对’。《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


上联有两个重复的字,下联也要有两个重复的字。诗圣杜甫也有这样的对仗: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三、散联的出句与对句之间不避重字
1、顶针不避重字
两句之间,最好避免重复字,但是有一种不需要避免,即对句的第1字,与出句的尾字。
例如: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这种方式叫做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
出自杜甫五律《秋笛》: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2、透过一层法
出句与对句中有重字,但是并非顶针也不对仗。这种重字,也是诗人有意重复。 例如: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出自王维《送张五諲归宣城》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自李义山《无题》  透过一层法


周振甫《诗词例话》中,提到了“加倍和进层”两种方法,进层即“透过一层法”,例如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并州离长安已经够远了,如今觉得并州似乎不算远,因为要“更渡桑乾水”,还要去更远的地方,这是全诗的“透过一层法”。
前面提到王维和李商隐的作品,是两句的“透过一层法”,五湖已经远隔千万里,何况要去五湖更远的地方。蓬山已经够远,但是想念的地方越过蓬山还有万重。
一句之内的重字,也有“透过一层法”,例如五代诗人刘威的《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偶向【东】湖更向【东】。


既然叫做东湖,自然在东边,而黄处士还在东湖的东边。


四、两种避重字
王力先生总结了两种避重字的情形。
1、中二联,出句与对句避重字
中间二联,是必须对仗的颔联与颈联。除了上联有的字,下联不能重字以外,连同义的字也尽量不要出现,否则会出现合掌的问题。
《文镜秘府论》中提到的“繁说病”,就包括了这种诗病,例如空海举例的唐朝无名氏诗句:
清觞酒恒满,绿酒会盈杯。


出句有酒,对句就不必再出现酒字。另外,出句的清觞一般含义,就是指酒,和对句的绿酒重复,本句内也不必有酒字。觞,本意是酒杯,上句的清觞指酒杯的话,下句更不必再出现杯这个字。


2、不同联的字,尽量避免重字
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不在同一联的字,也要避免重复。例如杜甫的《曲江》两用花字: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花】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这种重字,很可能是诗人无意之间的疏漏。


王力先生统计杜甫出现这种问题的五律,仅此一首。但是王维的就很多了,例如《送梓州李使君》用了两个山字: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山】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王维《寄荆州张丞相》,两用何字: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诗一旦写成并流传出去,类似于今天的印刷发行。即使诗人后来发现并改了一个新版本,但初版可能也无法收回了。


宋朝的诗人韩驹,有些诗送给别人好多年。他发现不满意之处,还是耿耿于怀追取,就为了改动几个字。


後村刘氏曰:子苍,蜀人。学出苏氏,与豫章不相接,吕公强之入派,子苍殊不乐。磨淬剪截之功,终身改窜不已,有已写寄人数年而追取更易一两字者,故所作虽少而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


所以有些古诗出现多种版本。可能是诗人自己改过,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后人以为别人传抄错误于是擅自改动。


另外,在长篇的排律中,重字就很常见了。


(二)避重韵和避题字。


一、避重韵
古诗中,作为韵脚的字一般不重复,否则为重韵。


1、古体诗的重韵


例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船、眠、天、前4个字都有重韵的现象: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饮中八仙歌是古体诗,古体诗的押韵是比较宽松的。


2、近体诗的重韵?


但是有一种现象要注意,假如一个字有两种意义,那么这个字可以当做两个字看待,不算重韵。
不过在在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中,这种同字不算重韵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只是在较长的排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


例如白居易排律《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中,两次用皋押韵:
紫微留北阙,绿野寄东皋。
公虽慕张范,帝未舍伊皋。


东皋,东边的水边之地,伊皋,指人名。不同的含义。这种同字不同韵的押韵,不算重韵。


3、古今字的不同


还有一种现象需要提一下,就是有些字的繁体是两个字,但是简化以后称为一个字,例如头发的发,繁体写作:髮;发财的发,繁体写作:發。
髮、發两个都是入声字,不会成为近体诗的韵脚,所以找了一首词:苏轼的《念奴娇》里。其中就有这样的两个发字: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前一个是:髮,后一个是:發,这是两个字。


二、避题字
最早的古诗,大多没有题目,例如诗经、古诗十九首等。
后来的一些诗作,后人直接取前2字为诗的题目,例如杜甫的《能画》、《宿昔》,李商隐的《锦瑟》等。杜甫的有些诗用诗体来做题目,例如《绝句》。还有人喜欢用无题来作诗,例如李商隐的《无题》有很多名篇传世。
既然有很多诗本就无题,自然也存在什么避题字,所谓避题字的风气,主要起源于咏物诗词。


1、有意点题的咏物诗


咏物诗词的避题字,一开始并没有诗人注意,甚至很多诗人咏物时,有意在首联甚至颔联有点题。
杜甫的很多咏雨诗就有意点题,如《八月十五夜月》第一首: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特意避题字的咏物诗


还是杜甫的诗,有不少特意避题字的情形,例如《八月十五夜月》第二首: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例如李嘉佑的《咏萤》,写的是萤火虫: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
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
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又如李商隐的这首七律: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上面是李商隐的《泪》,如果肚子里没有墨水,恐怕不知道李商隐在说些什么。


3、类似于猜谜的咏物诗


有些避题字的咏物诗,如果不看题目,搞不清楚诗人咏的是何物,这就有点像猜谜了。


如陆游的这首七律《雨》:
映空初作茧丝微,掠地俄成箭镞飞。
纸帐光迟饶晓梦,铜炉香润覆春衣。
池鱼鱍鱍随沟出,梁燕翩翩接翅归。
惟有落花吹不去,数枝红湿自相依。


假如这首诗没有题目,让您给这首诗命题的话,您会选择“雨”吗?


咏物诗作得好不好,与是否避题字没有关系。平时大家作诗,也无须把避题字当作一种严格的要求。


三)避重字转自诗词吾爱网
格律诗中,有文字“避同”之说,即避免同字重复。对这个问题,不能太过死板,还是可以灵活对待的。甚至可因用重字,用得好而别有情趣。古人也曾对此明确阐述过。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说:“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意思是说,《诗经》和《楚辞》善于融会贯通,并不在意于重出、相犯的问题,近世则忌讳诗中出现同字。当然,如果重字不得不要时,则是可以相犯的。古人论诗,向以意为主,强调不以词害意。王夫之《姜斋诗话》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对“春”字相“重”不以为“病”。
    唐代格律诗形成后,明确了同字“相犯”的问题,即在一首诗中,应尽量避免文字上的重复。但不包括修辞意义上的文字重复,即修辞性重复不在“相犯”之列。
所谓修辞性重复有三类情况:一类是叠字,一类是顶针,一类是复辞。
    其中“叠字”是用得较多的,它可增加诗词的音韵感和节奏感。如: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曲江二首》)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等等。
    关于“顶针”,就是上句的尾字,与下句的第一个字相同。这种情况较少,如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等。
    至于“复辞”,则是在诗中同字不相连,它是为强调主题,或是加强对比效果,或是为了前后呼应,而重复使用。如:
如唐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重字如果用得好,还可锦上添花。如:如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一首七绝中,在表面为写山过程中,暗含着极为深刻的寓意。这使这首诗品味起来像寓言,又像偈语。诗中连用了八个“山”字,显然不是随意的行为,而是有意的安排。八个“山”字在诗中形成了回环反复之美,而且对称中有错落,更有特殊的韵味。
    还有唐寅的《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逝,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月诗,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诗中的重字,李 - 八个,白 - 九个,月 - 七个,我 - 六个,不 - 三个,
天 - 三个,诗 - 二个。正因为这些字的重复产生的回还、节奏美,使其更具魅力。


四)关于避重字


——兼评梅守福《七律·梅雪情》


肖高辉


格律诗应尽量避免重字,然具有修辞性效果的重字非但不能包含其中,且是诗人的艺术追求。


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中说:“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从刘勰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锤炼词句时,“同字相犯”,是行文之“忌”。格律诗因字数有限,更忌在一首诗中重字。犯重,成为近体诗的瑕疵,因其难免不影响诗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故为诗家所诟病。然而,因其表达的必需,“则宁在相犯”,这是不得不为之举。当然,能避免重字,则以避免为上。


毛泽东《七律·长征》第五句原来是:“金沙浪拍悬崖暖”。因其与“五岭逶迤腾细浪”重“浪”字,山西大学罗元贞教授于1952年1月致函毛泽东,建议改“浪拍”为“水拍”。尽管“水拍”的“水”,与“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水”重字,然避开了对仗联。毛主席接受了这一建议,而且改“悬崖”为“云崖”,这样更逼真地状写了悬崖的高耸与险峻,更形象地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大无畏精神。


上面所说的要力避重字,并不包含有意而为、具有修辞效果的重字。有意运用重字,来达到艺术化修辞效果,最常用的修辞方式有叠字格、顶针格。这些辞格的运用已十分普遍,无须多说;比较而言,较少见的是复辞格的运用。


梅守福发表在《湖南新传媒》上的《咏梅诗词十二首》,其中的《七律·梅雪情》与《七律·雪梅情》两首,就是复辞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的佳作。


梅守福这两首七律诗作中的重字,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修辞之举。因复辞手法的运用,整篇诗作“复而不厌”(顾炎武)、复而生辉。两首七律共十六句,其中十五句,每句都有“雪”、“梅”二字;剩下的一句“瑞雪萦怀一色红”,表面看似无“梅”有“雪”,然“一色红”的描写,晕染出梅花的颜色、状态,甚至数量,这正是:此处无“梅”胜有“梅”!


由于该诗作的描写主体是梅与雪,因此,这二字反复出现,有利于强调突出梅与雪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升华主题的审美效果。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具有音节和谐的律动之美,而且具有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


更为可贵的是,诗人不仅将复辞作为修辞格为炼句服务,而且将复辞作为写作手法为全诗服务,用来谋篇布局。没有创作手法的丰富性,就不会有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只有各种创作手法充分涌流,才会有千姿百态的艺术美:才会有举杯邀明月的浪漫,朱门酒肉臭的写实;才会有大江东去的豪放,绿肥红瘦的婉约,大漠孤烟的雄浑,怒发冲冠的悲壮,春江花月的绮丽,一唱三叹的回环。


一部好的作品一旦问世,东施效颦者众。殊不知,再好的美食,吃多了也会乏味。审美疲劳,是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要避免审美疲劳,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梅守福这两首七律诗作的另一可贵之处,就是在众多的诗作中独树一帜,有其特色,给人新鲜之感。


也许有人会说,复辞手法的运用,古已有之。是的,复辞,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然在古代汉语中较常见。大家很熟悉的有《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这是七言古体诗;较熟悉的有宋·卢梅坡的《雪梅》,这是格律诗。现抄录如下:


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这些古典作品,创作年代距离我们遥远。正是这种时间上的距离,使这些久违了的艺术手法,带给我们审美愉悦。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继承传统,把握好距离,把握好审美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遵循距离美的原则,让艺术的感染力震撼心灵。这也是梅守福该诗歌创作的又一可贵之处。


五)格律诗七大禁忌七个避免


写格律诗注意的七大禁忌:一忌新旧韵混用:二忌孤平;三
忌尾三连平、三连仄;四忌失对、失粘、失替; 五忌合掌;六忌换韵;七忌直白。
一忌新旧韵混用:这是现代的一个规则,是指同一首诗中用
韵,或用旧韵平水韵,或用新韵二者只能用其一,不能新旧韵混用。
二忌孤平:所谓孤平,指一句中,除去最后一个韵脚字外,
只有一个平声字,则为犯孤平。
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是仄声,除去第七个
韵脚字外,只有第四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
三忌尾三连平、三连仄:是指每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或都是平声字,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最后一字是仄声,就是尾三仄;如果第五第六字是平声字,就是尾三平。
四忌失对、失粘、失替:①失对:是要求一联的上句与下句间的有关字,平仄相反。如果相同了,就是失对。②失粘:是指要求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间对应的字,平仄相同,即为粘,如果不粘,就是失粘。③失替:要求一句内 2、4、6 字平仄交替。没有交替,就是失替。
五忌合掌:是指律诗中,三四句、五六句,其实是两幅对
联,如果一幅对联,上下句意思相同,就是合掌。关于合掌还有其他说法,对于初学这里就不累赘了。
六忌换韵:是指一首格律诗中,韵脚的字的韵部,只能在同一个韵部中,如果不在同一韵部,就是换韵。所谓韵脚,就是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第一句押韵,其韵脚也包括在内。
七忌直白:格律是要偏于雅致文言,太过直白,就不是格律
诗了。
2 / 2
七个尽量避免
一避免重字:是指一首诗中,尽量不要有重复的字,但是在
本句句式中除外。不过也有许多好的格律诗里也有重字,尽可能避免。
二避免挤韵:也称犯韵、冒韵,是指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三避免撞晕: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白脚)(比如七绝的第
三句子)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四避免重韵:一首诗中,用同一个字重复押韵,这个是几个
避免中的较为重要的,切记。
五避免七律的三同头(含三平头、三仄头):
六避免七律的三仄尾
七避免押韵单调:要求韵脚平声要阴阳都用,如果出现了皆
阴皆阳,会出现阴阳失调。


按照律诗的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11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58
贡献
13409
金钱
14083
发表于 2022-8-18 20:0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晚上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8 2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卡、问好先生,辛苦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8 2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之言、严谨为本

点评

那上面至少有四家的内容,即使是一家,能成得起家,讲的是目前普遍遵循的规律!不可盲目拒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8 21:16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20036
金钱
23898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21: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梢客 发表于 2022-8-18 21:01
一家之言、严谨为本

那上面至少有四家的内容,即使是一家,能成得起家,讲的是目前普遍遵循的规律!不可盲目拒绝。

点评

四龙下雨岂不要乱了,师出无从啊,无所依从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8 21:33
三老四少了,谁惹得起服不服,我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8 2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20036
金钱
23898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2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真理了一下,删除了无关语言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8 2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煮人生 发表于 2022-8-18 21:16
那上面至少有四家的内容,即使是一家,能成得起家,讲的是目前普遍遵循的规律!不可盲目拒绝。 ...

三老四少了,谁惹得起服不服,我服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8 2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煮人生 发表于 2022-8-18 21:16
那上面至少有四家的内容,即使是一家,能成得起家,讲的是目前普遍遵循的规律!不可盲目拒绝。 ...

四龙下雨岂不要乱了,师出无从啊,无所依从啊

点评

领会精神就够了,重复字用的好的作品里面有范例,出自名家之手,也属于名诗,咱说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8 22:29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20036
金钱
23898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2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梢客 发表于 2022-8-18 21:33
四龙下雨岂不要乱了,师出无从啊,无所依从啊

领会精神就够了,重复字用的好的作品里面有范例,出自名家之手,也属于名诗,咱说呢!

点评

叠词句式很独到,应该尝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9 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9 0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煮人生 发表于 2022-8-18 22:29
领会精神就够了,重复字用的好的作品里面有范例,出自名家之手,也属于名诗,咱说呢! ...

叠词句式很独到,应该尝试

点评

重字讨论不包括本句重字,本句重字一般有意为之,用来加强效果或者有意取得重复的一种有节奏感的修辞手法。如果在对仗联中,都要做到上下两句对仗。也不包括其他修辞手法,如顶针等等。也不包括诗人故意用来加强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9 10:37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20036
金钱
23898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9 1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梢客 发表于 2022-8-19 00:00
叠词句式很独到,应该尝试

重字讨论不包括本句重字,本句重字一般有意为之,用来加强效果或者有意取得重复的一种有节奏感的修辞手法。如果在对仗联中,都要做到上下两句对仗。也不包括其他修辞手法,如顶针等等。也不包括诗人故意用来加强效果的反复或者说重复。应该避忌的是无意识留下来的重字,毫无修辞作用,应该尽量避免。无法避免的,也不能说完全不可以,只算瑕疵而已。

点评

不是说谁的字多谁就有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9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9 21: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煮人生 发表于 2022-8-19 10:37
重字讨论不包括本句重字,本句重字一般有意为之,用来加强效果或者有意取得重复的一种有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

不是说谁的字多谁就有理

点评

学习格律避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6 14:56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副首版

九州雅集云溪漱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13
贡献
26116
金钱
2827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6 14:5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梢客 发表于 2022-8-19 21:01
不是说谁的字多谁就有理

学习格律避忌!

点评

246铁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6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985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7
贡献
9904
金钱
11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6 19: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246铁律
字里行间一颗星,诗词双绝伴零丁。 关山梦里兰舟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