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3万
16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使用道具 举报
4632
10万
33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副首版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18 要想懂诗,必须结合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心才行。也就是,要把写诗行为放在生活中熔炼,其前提就是能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18 不要以为诗不懂人。很多人不是把写出来的诗,当做什么似的爱不释手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跟自己家里养的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18 只有让诗懂人,写诗才能得心应手。人懂诗,不过是让诗懂人的一个必要过程,让诗懂人才是写诗的高程。进入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19 说到这里,每个写诗的人,都可以给自己来个定位。比如,你是怎么写诗的?写出来了没有?写出来的又是靠什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19 无诗,其实是写诗能力回归天然的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写诗和日常说话,在语言的使用意义上已经没有什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0 这是好理解的。每个人在日常说话时,其实潜意识里都在咬文嚼字,可有谁会被这所牵累呢?所以,写诗像日常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0 在写诗从学诗到无诗的过程里,有多少问题是能够在诗内解决的?太少了。因而,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本源,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1 又因为世上的人不都是这样的,这种无形的诗才格外美。这时学一下诗的形式,将二者之美合而为一,哪个人的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2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2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3 比较可知,这一诗一词,在情意理三个方面何其相似,而语言个性,视角切入都非各自不能独属,同时视野是开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8 07:23 瞄向真谛写诗,即便有什么差池也是不可怕的,无非在于天赋和能力两个方面,二者终将是能够得到平衡的,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