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6

七律 赏花(4)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 09: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律 赏花(4

满园三五白花朵。胜过周边一片红。
笑看几团无染色,赧惭四处正加工。
胭脂落地成泥运,眉黛涂膏逐世风。
便与谁人相好去,可知迟早不由衷。

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
掠过胭脂哗粉气,弄残花瓣散红尘。
贪图路上飘飞彩,好逞身前招效颦。
敢问此时同起雨,哪般情致更撩人。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2 14: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赏花(4)


满园三五白花朵。胜过周边一片红。
笑看几团无染色,赧惭四处正加工。
胭脂落地成泥运,眉黛涂膏逐世风。
便与谁人相好去,可知迟早不由衷。
谢谢老师的诗作,解读如下:
首联,满园仅三五朵洁白的花朵,可是已经胜过周边的一片姹紫嫣红。言纯洁胜过妖艳,因前者更有个性的美而不同流俗,推出观点。
颔联,就像人们笑脸相顾这几团洁白无瑕的真花,而脸红羞愧四周正在加工的假花一样。言真胜于假,美丽贵于自然纯洁。
颈联,如胭脂般的花瓣落地也是同泥一样的命运,人们眉黛涂膏抹粉也是为了追逐世风。言人不应该像妖艳的花朵一样靠献媚取悦别人而生存,因为那样最终会和泥土尘埃一样的命运。
尾联,便如此要和谁人去做相好的?可知迟早要违背自己的愿望和初衷。总揽全文,言以色侍人的悲剧命运,令人深思和警醒。表现作者对虚荣和攀比之风的批评,也同样是对误入迷途之人的担忧和劝告。

点评

“笑看几团无染色,赧惭四处正加工”,“笑看”是作者表示态度,是作者笑看,不是“就像人们笑脸相顾”,“赧惭”是通过白和红的对比,对红的拟人,是指花的赧惭,代表作者的主观看法,红也就随之可看成是“加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2 15: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8-2 20:31 编辑


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
掠过胭脂哗粉气,弄残花瓣散红尘。
贪图路上飘飞彩,好逞身前招效颦。
敢问此时同起雨,哪般情致更撩人。
谢谢老师的诗作,解读如下:
首联,一分白色就显示出七分的纯洁,回头看风来并不识得真美。喻跟风的人没有独立思考的真见识,推出观点。
颔联,轻轻的掠过胭脂带来喧哗者一身的粉气,疯狂吹落的花瓣只能像红色的尘土般四散飘零。言跟风者轻则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重则被严重摧残而凋零。
颈联,因为贪图路上的彩色飘扬,故好逞身前的弄巧成拙。言跟风者虚荣的一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尾联,如果此时也同样下起雨来,哪般情致更吸引人呢?言差不多,如此跟风者就又成了随波逐流的人,可见命运之不能自主,呼应首联,引人深思,表现出作者深刻细腻的社会观察力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总的来说,猜测部分比较多,荒谬之处还请严厉批评,问好。

点评

这一首也是如此。“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却看”,不是“回头看”,相当于“只看”,“且看”,“又看”,“可是看”,而且比这些说法语气轻。 “却”用于感官动词前,虽看似有微微转折意味,实际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 17: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8-2 14:13
七律 赏花(4)


“笑看几团无染色,赧惭四处正加工”,“笑看”是作者表示态度,是作者笑看,不是“就像人们笑脸相顾”,“赧惭”是通过白和红的对比,对红的拟人,是指花的赧惭,代表作者的主观看法,红也就随之可看成是“加工”的结果。“红”和“惭”,可从主观看成同义词。
“胭脂落地成泥运,眉黛涂膏逐世风”,出句说花的命运,“胭脂”指花的颜色,用来借代指花,对句是联想,从胭脂想到眉黛,即浓妆艳抹的女人,由此虽转说世风,仍属于对花的拟人,暗示花与人的共同命运。
这两句要解释的话,也不是“如前者,有后者”,恰相反是“如后者,前者也是”,如此才能继续说花,“便与谁人相好去,可知迟早不由衷”,是说不论被谁拿在手里,花都可能违背自己的原意。
对诗句的理解,不要一句一句地孤立理解,要前后关联照应着分析,写诗随时进行着承或转,对于承,明前则可知后,对于转,不仅要明前知后,更要知后明前,否则不知转到哪里,明前也没有意义。
还有,对诗的理解,不要总带着“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等等,这些都是习惯性思维,不能硬塞给诗,诗是精炼语言,处处需要跳跃,很多看似有“因为---所以”联系,实际可能是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大多又有“因为---所以”联系。
这些都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诗的意思虽需要连贯具体,但指向往往是很宽泛,因而才有广泛发人深省的作用,对这种情况不能固守于某一种思考模式,要随机应变,既防止过度引申,也防止窄化理解,不然都会不得其要。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对花花草草的感触不多,尤其是人和花视角转换的时候容易出错,亦或把握不准。我以后一定全面联系着思考,用推敲和调查研究的手段争取找到解读花草诗的规律。同时我还要谨慎的对待自身的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 17: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8-2 15:12

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
掠过胭脂哗粉气,弄残花瓣散红尘。

这一首也是如此。“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却看”,不是“回头看”,相当于“只看”,“且看”,“又看”,“可是看”,而且比这些说法语气轻。
“却”用于感官动词前,虽看似有微微转折意味,实际是用来联系前后话茬的,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虚词,有开启另一个话头作用,如“却说前一次讲到”,“却听他怎么说”,“却见一巴掌飞来”,还如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掠过胭脂哗粉气,弄残花瓣散红尘”,“掠过”指时间短的快速经过,不要解释成“轻轻的掠过”,“哗”在字面上好似“喧哗”,这是字解字,没有用,实本义是“闹腾”,指“躁动并引起”,“弄残”就是“破坏”,“红尘”要注意象征义。
“贪图路上飘飞彩,好逞身前招效颦”,“效颦”要注意体验随风摆动的样子,多感受刻画作用,不可从抽象到抽象,空空解释为“弄巧成拙。言跟风者虚荣的一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不利于形成自己的表达。
一首诗有一首诗的情况,都需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且用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猜测部分比较多”,这是不可以的。要学会实践论,就要先学会认真做事,带着各方面知识和经验,真实体会并复原一字一词的创作过程,稍有不切合的主观因素,或不周密不严谨的知识和经验,就会造成谬误,反映到自己写诗上,也同样是模棱两可,马马虎虎,学也等于白学的。
写诗路上人云众,稍未留神便被牵。认认真真不多见。兢兢业业又难全。
唯余探索无穷尽,可惜追求只向前。如此才凭心眼手,看谁最善得天缘。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有时间因个人原因思虑不周和急急躁躁,以致于视野不够开阔和态度也不够严谨。还有就是写诗的经验不足,对很多缩略句和跳跃句在认识上不够清晰,在理解上还不敏感和习惯。我以后一定通过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2 2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 17:52
“笑看几团无染色,赧惭四处正加工”,“笑看”是作者表示态度,是作者笑看,不是“就像人们笑脸相顾”,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对花花草草的感触不多,尤其是人和花视角转换的时候容易出错,亦或把握不准。我以后一定全面联系着思考,用推敲和调查研究的手段争取找到解读花草诗的规律。同时我还要谨慎的对待自身的思维僵化问题,比如习惯性思维而致的过度引申和理解窄化的问题。争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灵活机动的运用思维和感觉感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2 20: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2 17:53
这一首也是如此。“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却看”,不是“回头看”,相当于“只看”,“且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有时间因个人原因思虑不周和急急躁躁,以致于视野不够开阔和态度也不够严谨。还有就是写诗的经验不足,对很多缩略句和跳跃句在认识上不够清晰,在理解上还不敏感和习惯。我以后一定通过认真的学习和独立的思考,尽量 减少在学诗的路上被人云亦云的观点误导,也要学习您善于调查研究的严谨学风和认识论方法论的科学手段,争取做到出言有凭有据,思考能合情合理,从而真正的做到了解自己,理解别人,进而能够掌握实践论的规律并运用之,最后做到您诗中所言“如此才凭心眼手,看谁最善得天缘。”那般的善解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