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2-8-2 17: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首也是如此。“一分白色七分纯,却看风来不识真”,“却看”,不是“回头看”,相当于“只看”,“且看”,“又看”,“可是看”,而且比这些说法语气轻。
“却”用于感官动词前,虽看似有微微转折意味,实际是用来联系前后话茬的,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虚词,有开启另一个话头作用,如“却说前一次讲到”,“却听他怎么说”,“却见一巴掌飞来”,还如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掠过胭脂哗粉气,弄残花瓣散红尘”,“掠过”指时间短的快速经过,不要解释成“轻轻的掠过”,“哗”在字面上好似“喧哗”,这是字解字,没有用,实本义是“闹腾”,指“躁动并引起”,“弄残”就是“破坏”,“红尘”要注意象征义。
“贪图路上飘飞彩,好逞身前招效颦”,“效颦”要注意体验随风摆动的样子,多感受刻画作用,不可从抽象到抽象,空空解释为“弄巧成拙。言跟风者虚荣的一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不利于形成自己的表达。
一首诗有一首诗的情况,都需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且用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猜测部分比较多”,这是不可以的。要学会实践论,就要先学会认真做事,带着各方面知识和经验,真实体会并复原一字一词的创作过程,稍有不切合的主观因素,或不周密不严谨的知识和经验,就会造成谬误,反映到自己写诗上,也同样是模棱两可,马马虎虎,学也等于白学的。
写诗路上人云众,稍未留神便被牵。认认真真不多见。兢兢业业又难全。
唯余探索无穷尽,可惜追求只向前。如此才凭心眼手,看谁最善得天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