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8-24
威望113
金钱410
贡献245
高级会员

威望- 113 点
贡献- 245 次
金钱- 410 枚
|
发表于 2022-9-8 21: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风修一 于 2022-9-9 11:37 编辑
浅谈对联中炼字的重要性
一、前言
时光穿指过;
文字入联来。
开篇本人既用五字成联描述了时间的飞逝以及在古风学院的收获。一副联是否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否有意境令读者回味无穷离不开优美的遣词造句,而好的词句是来源于炼字。
二、践行
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从当初的对联小白也能做出成联以慰心怀。然而这些基础应该才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如果想把基础夯实,让对联真的在自己的笔下生辉,只有多实践出句对句才是硬道理。古风学院的同学之间的酬唱教学环节就是给学员一个互相提升的过程。酬唱出句:
月上柳梢思旧约(修一)
月月为朋消客寂(修一)
一帘月色织乡梦(修一)
一弯小月藏池底(修一)
月圆月缺月千古(修一)
缘起相思今月半(修一)
巧织夜幕镶星月(修一)
酬唱对句:
诗题一半留人续(素石)
酒饮三杯待月来(修一)
乡间小路通花舍(素石)
郊外清溪绕竹篱(修一)
碧草沿街连片片(素石)
白云出岫荡悠悠(修一/今音)
在对句练习的同时炼字又是重中之重的关键点。在这点上尤其受益于总辅导三脚猫(一叶知秋)老师。他在我们练习做评阅期间更是屡次提起并加以指点。也使我对炼字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浅谈一下。
元代文学家元好问说:“文须字字作 ,亦要字字读。咱顺有余昧,百过良未足。”诚然,对联是凝练的语言,不仅要求形象生动,还讲求余味,故而讲究炼字,炼字是诗词联中的术语。炼的是什么呢?一叶知秋老师说“炼的是联句的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在五官中的重要性,同理在联句中一样的重要。通俗点说,就是写诗词对联时对我们所选用的字词进行甄选。字炼得好,能准确传达事物的特征及撰联者思想外,还可以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联想,体会弦外之音。
记得一次在出句填空练习时,我做成“(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情”。后来老师重新调整了一下填空: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情,再对比一下,果然体现出了炼字的意境。
实字的选用不叫炼字,真正所说的炼字,其实是指炼虚字。那么什么是虚字?比如,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等等。一副联里,实字是骨架,虚字是脉络和筋,虚字才是使联意灵动起来的关键。比如说一个“山”有什么意思?但说它是“大山、小山、高山、秃山、青....这一加上虚字,就把山给说的清晰逼真了起来。让它具有精彩的灵动?这,就是炼字!
三、案列
记得有一叶知秋老师有一次对句,上联是:一城愁絮因风起;老师最初是“不尽相思待酒消”,后来又改成“不尽相思待酒浇”,最后才定稿为“不尽相思借酒浇”,前后使用了待和消两字,待字显现不了对相思的迫切程度,消字也达不到情感的沸点,而一个借一个浇立即把相思情意发挥的淋漓尽致,意境立即凸显出来,这就是炼字的效果。
前面说了现实生活中老师的案列,下面再来举一个古人的例子。
比如我们看老杜的一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下句第一个字就
是动词。看他这字用的怎么样?开句一个“映”字就使句子活了起来,下句一个
“隔”字领句也非常到位。这个“映”字呼应了尾字的“色”,没有映哪来的色?而
“隔”字,和后面的“音”字扣合了起来,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炼字,其实就是要
让联意变得更和谐,更具有整体的灵动感。我们还要注意这“映”与“隔”的关系。
这是一个对仗句,但是,我们要注意上句用了“映”字,下句就不要用同类的字来写
了,如果下句写个“照”,那和“映”就是一个意思了。
再看老杜这句,有了“映阶碧草”才有了隔叶黄鹂”,怎么联系上的?上面
有草”,下面有“叶”,上句写的“映”其实形容的是草,下句“隔”的叶,才有
了来源。上句写色,下句写音, 搭配的于分协调,这诗句能不活吗?
以上就是本人结合现实与网络中关于炼字重要性的论述,不足之处欢迎指正,感谢!
2022.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