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余乃一介布衣 于 2022-7-24 11:37 编辑
众位版主及诗友一致推崇的咏史精华
《贺延边州成立七十周年》作者还有一首咏史,也得到了所有跟帖点评版主及诗友的一致推崇,同样被推为精华。句曰: “过马屁股山战迹地 抗联曾战此,游客复来寻。 枪息鸟声脆,烽销云影深。 沐阳思酷雪,浴血见空林。 遗迹存何许,扪碑感不禁。 注:1940年1月28日,杨靖宇率部在马屁股山与尾追的三个日伪讨伐大队发生激烈遭遇战,抗联伤亡70多人。杨靖宇命部队向濛江(今靖宇)那尔轰转移。此战后,杨靖宇身边只剩20多名战士。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濛江县城保安村三道崴子牺牲。” 下面是点评实录: 版主龙山某某沙发: “咏史佳作。可见抗联精神之伟大。” 兄弟版块首版阿某: “工稳典雅,极见襟怀,易经经俱佳。大赞。” 一星诗友竞某某: “枪息鸟声脆,烽销云影深。动,既能惊心,亦能悦耳;静,既堪回想,更堪回眸!颈联雪白血红,对比亦极强烈。临读劲赏佳制,实可推荐。” 帖主答谢后,阿某再度点评: “再赏佳作。问候老朋友。” 二星诗友日某某: “遗迹唯有一碑,而衍生全篇,从无字句处写起,足见思力。” 版主北某: 附议楼上诸位佳评,诗境慷慨,行文铿锵,得法精作,推红共赏! 六星诗友金某某: “生动厚重。赏学佳作并祝吉祥。” 版主黑石某某: “抗联故事,可歌可泣。迟赏兄台佳制。” 论坛功勋诗友白某某: “沐阳思酷雪,浴血见空林。” 首席版主紫衣某某: “这个山名很接地气啊。助推!” 三星诗友丰收某某: “赏学佳作!老师的一系列五律回味不尽!” 四星诗友云某某: “佳作多多赏学!” 栏目常管玉湛某某操作点精,并加盖绿钻图章: “视觉、情感都有强烈的冲击力。助推,加赏!” 兄弟栏目版主碧水某某: “赏学会长佳作敬茶!” 版主梓某: “迟来学赏老师咏史佳制,” 一星诗友丛某某: “枪息鸟声脆,烽销云影深。赏学佳作。” 主帖发表处所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坚持三推点精的栏目了,然而本次点精却未严格履行三推程序,北某只是推红,而非议精。打了折扣的所谓三推,推精理由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首推者被某的推进理由居然不是“得味”而是“得法”,再推者栏目首席版主紫衣某某的推精辞更为奇葩,居然是“这个山名很接地气啊。助推!”三推点精者的推精辞总算靠谱了,然而“视觉、情感都有强烈的冲击力”云云,又实在难逃“吹着唠”之嫌。 原帖主还是自始至终没有只言片语的谦辞,哪怕是象征性的。其回应性跟帖不过点精前后的三度答谢。不赘。 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版,转来此帖,是想听听列位方家的高见。当然是就诗言诗,闲扯别的就没意思了。那么,诸位觉得这首《过马屁股山战迹地》是该飘红呢?还是加精呢?抑或既不飘红也不加精呢?理由安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