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7

谈知之与写诗二十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6 09: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知之与写诗二十三

——在拙文《谈知之与写诗二》下复诗友


一百六十四

  搞研究,正是为了揭示实践的秘密,才把观念,观点,知识,道理,包括方法,策略,这些概念清晰描述出来,以便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益于更多的人,就像我写的这些回复和诗论,因为要本着实践论进行,就躲不开对这些用法和做法,包括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进行应有的论证和分析。
  若不搞研究,仅图的是自己写诗和获得写诗经验,并从中提高,也就大体属于具体实践本身的问题,至于对概念化的东西,揭示不揭示,描述不描述,可自行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爱好,做出决定和灵活掌握。
果真重视概念和来龙去脉,便成了搞研究,要学另一番基本功,毕竟把使用过程中的一切都能揭示和描述出来,同具体使用是两码事,前者必须通过概念,并形成概念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准确分析和概括出来,这本身就是极其繁冗复杂的劳动,形成语言文字会更让人不肯卒读。(以下见分节)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六十五

  这种劳动的特点,的确像朋友说的:“扯得宽”,以及这种劳动的性质:“逻辑思维,就是概念、判断、推理的产物,很无趣”,连写诗都这样,写文章就更繁琐。
  所以,使用才是硬道理,也同样如朋友说的“大家有见过把原理写几百篇的著作吗?”“什么理论都给我靠边站。这就是实践论: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由实践检验。不先学会写诗,扯什么诗论;读了诗论反不会写诗,要诗论何用。”
  意思可以这么说,但不是站在个人角度和以个人说了算的方式,来对待理论和实践,假如理解不了理论,深入不进去,甚至懒得读复杂一点的理论,那么是赖理论不管用,还是赖这个人轻佻浮躁,注定从从中学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六十六

  理论是不为某个人量身定 做,谋求市场包装所准备的一根稻草。可以说,任何好的理论,都是以严谨客观正常的平常心,来看与实践的联系,并总结实践规律,进而指导实践,绝不屑以任何功利心,来指挥手里的笔和脚下的实践。
  必须承认,越急功近利,离真知越远,还必须承认,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检验理论,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做法称作实践,更不是什么人一做起来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当做真知,不然都是对“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偷换概念。
  不管从开始还是到以后,使用之所以是硬道理,都不是指撇开和绕开理论,而是基于运用理论和透过原理,通过找到标准,才完全可用“事实胜于雄辩”的方式,来证明写诗怎样,如此才既不愁实践出真知,也不愁不在生活和修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六十七

  这是因为,真正的实践,从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自命的,更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而是离不开实际的见证,只有保证实际中有模有样,有质有量,足以让个人本领有广泛证明了,这时除了诗的基本技能和形式要求外,什么书本知识和人云亦云才都可放下。
  同时,也才不必为眼看耳闻处处说的这个那个观点观念,知识道理等,进行无谓背锅和固守,因为自己有本领受欢迎、受欣赏的事实,就足可保证所立于的就是最好的观点观念,知识道理。
  而且,最起码没了这方面烦恼,不必为东找托词,西找借口,做无谓自圆其说,即使真想把经验说出来,因为仅仅是从合理的经验中提炼语言,也就不至于用到太多复杂概念和层层叠叠的道理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六十八

  这方面就说这些。下面抛开朋友说的“打住了,再别扯了。你我根本不在一条线,你还是写你的逻辑诗吧,只写证明了的东西。我只写我的情感:哪怕我的情感不合逻辑,我也照情感写真性情”。
  我对此表示理解,见过有如此想法的人也不止几百,实践论到现在网上网下有效互动已经有了过万人,网络诞生晚,也从2007就开始了,所以我理解。
  我开始研究的就是重视意境意象,侧重形象思维的感性诗,写诗也是这样写,而且尊崇取法乎上,从古人诗入手,包括各类诗体,兼顾考察今人作品,以及和新诗的比较。
  这些研究内容遍布诗内诗外,仅诗内研究就写了几百万字,有一部分就贴在这个诗网,事实就摆在一翻一见之中,经得起调查研究,而且短的长的,乃至巨论,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六十九

  到大概2011年前后,才开始重点关注和研究理性诗的功能和写法,且大量尝试相关创作,这都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做结合的证据,都可供人自我体验什么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么多年过来,岂能照朋友说的“你还是写你的逻辑诗吧”,如此片面单一?
  不妨去亲自证明一下“有些诗论者就好拿此做文章。谈诗内功夫不行,就扯诗外功夫”,若不去证明,还要如此断言,不知这会意味什么,千万不可走当睁眼瞎,蛊惑人心的不健康之路
  对诗的涉略,就像对书法一样,总要有个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的过程,并反映为先后顺序和层次,如此才代表人的能力形成轨迹、模式和渐进情况,而且只有原点,没有终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七十

  朋友只看到了这之中的一面,说明对写诗这个大范畴,还理解得很有局限,视界狭窄,知之不多,不过这仍然是过程中的问题,算不上结论,因为仅仅三年左右时间,对理解什么是诗,怎么写诗,还远远不够,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并且慢慢会有新的认识,早晚也会有新的转变。
  写诗和习书法,都从练习技法开始,这仅仅是与学习任何艺术,都同理的起点,不是原点,一切都还处于初知、粗知阶段。这个阶段让朋友认识成了:“如果没诗内功夫这张皮,诗外功夫装在哪”,可看做起点论。
  唯诗内诗外,二者没法割裂,也没法分先后,如果固执抱着起点论走下去,便与盲人摸象无异,最终蛊惑的是,瞎子不知瞎子在说话,这会害人上加害人,毕竟诗内诗外一割裂,一分先后,诗内功夫就什么都学不着了,要说学,恐怕也是学伪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七十一

  几句,---
  判断问题难靠猜,盲人摸象不应该。谦虚谨慎心灵好,骄傲轻浮人格哀。
  浅学粗知多妄议,深思熟虑罕胡裁。调查研究非名义,走马观花识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