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7

谈知之与写诗二十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09: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知之与写诗二十一

——在拙文《谈知之与写诗二》下复诗友


一百四十八

  如此这般表现出来的看问题的功利心,简直把图“至简”,图到了不仅规避“大道”,也漠视“大道”,乃至蔑视“大道”的地步!毋庸置疑,非岂有此理便不可言喻!相信这又是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落后信徒!
  再至于说“通篇写得全是概念术语”,这不正说明,我的文章通过重视论证和论证充分,而内容饱满,富于知识点而有用的吗?不也恰恰说明了,这是既充满知识,又充满道理和道理所阐明的用法指引,并无时不刻不在使二者相结合的实践论吗?
  这样的文章,比那些满是孤立无援的,冒观点、冒想法、冒主张,又无能于论证出来的假大空如何?这样问,不意味可以拿那些千古人云亦云的单纯技术知识,来偷换文章和诗论的概念,说诗论诗不是做直眼达子。(以下见分节)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九

  还有,“有循环好,一堆术语拼拼揍揍,说不定,他的原理还能写上三百大篇”,一方面暴露了说话者的自相矛盾,既然“有循环”,又怎么可能是“一堆术语拼拼揍揍”?这是在自圆其说,还是在为我证明文章的合理性?
  事实上,朋友稍加正常一点留意或思考,实际是有敏锐和敏感,就能发现,我这几次跟朋友说的话,是有别的人跟朋友说过,还是别的人说得出来?这些是怎么得来的?瞎晕乎能晕乎出别人没思考过,没说出过的话吗?
  其结果,这样的思维样式,如果没有概念或知识作节点,既不能摆事实讲道理,也不能维持,因而必须有知识跟着,且有新的事实和道理维系,才不可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个观点又一个观点地,回到人云亦云上,然而这些东西不可能一晃脑袋就能有,所以还是要从实践中来,这就是实践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

  实践论尤其对一些实用性极强的抽象概念,如天赋,意识,视野,视角,胸怀,修养,笔触,语感,诗意,灵感,灵思等,都特别给予重大关注,因为这些都是所谓“说不清”的东西,甚至连实验都不好证明怎么回事,所以必须结合各种形态情态,各种观念观点,各种人及其能力和水平,所形成的作品,从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具体观察和分析,而不依赖现成的知识或人云亦云
  正是这样,实践论才通过超万次的互动和案例分析,从探知写诗者的心理、动机、潜意识等出发,明确揭示出了实践规律和欣赏规律的不同,并提出了从实践学诗的理念,于是在“说不定,他的原理还能写上三百大篇”中,“说不定”三个字,才恰恰是说得最准确的。
  接下来看:“而什么学诗要先读诗论,我看读完某人的诗论并读懂,估计胡子花白了,还没动手写诗”,这句话,算不算自我大揭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一

  一是,用懒惰和不思进取,否定了理论指导实践,二是,既然写诗,就离不开先学一学,就不可能什么书都不读,由此暴露了功利学习意识,走的是窄胡同,一定具有主观排斥性的,片面狭隘僵死,且一意孤行,自以为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撞南墙不回头的倾向。
  三是,也反映出了脑筋割裂孤立静止,无处不有漏洞的一面,而这一面恰恰是让人只知井底,不知井外,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自以为是的根源。试问,难道学与写,是必须是截然分开的吗?
  学习首先以修身养性为基础,然后才是用这个基础去承载一定的目的性,这保证的是让目的性走得坚实,而非空中架屋,一旦脱离基础,便导致人性与目的性的割裂,也就成了孤立静止地认识问题和对待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二

  比如,把写诗与人分开,与生活分开,乃至让人与生活分开,于是就造成了规避做人修养,也就不得不孤立再孤立地,认识和对待写诗这件事,如此是不是太小看了艺术?对小看艺术,没别的说法,就只能定性为对艺术的不尊重,乃至亵渎。
  而且,目的性不等于必然性,有目的就一定能达到吗?显然不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读过孔孟之书,结果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工作,做自己,哪有理由说读谁的书,就跟谁索要功利的?
  在功利这一点上,看来朋友从不会犯自相矛盾,总能根深蒂固地一致,这次说了“估计胡子花白了,还没动手写诗”,先前说“不知道是学得够慢,还是老师教得够慢”,“如果点破了,还这样写了诗,居然老师还把其当诗评了起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再看“(事实上他的诗论根本就读不懂,里面谬误是随处都有,我都放出话来了,只要他指出一段字超进三百字,我就能找出搞笑之处)”,这还是得表示“我倒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三

  既然一边说“根本就读不懂”,一边又怎么能说“里面谬误是随处都有”?如此怎么能看出来?使什么看出来?
  这样说话,是不是证明了,谁在颠三倒四,谁的文章该不让什么人看懂?连颠三倒四的人都能看得懂的文章,除了用“啥人找啥人”或许能解释,此外是不是糟透了?
  更何况,还说“我都放出话来了,只要他指出一段字超进三百字,我就能找出搞笑之处”,哪有这么争强好胜的道理?属于什么样子的做人性格?果真要把交流讨论变成无谓斗嘴吗?如此情绪化,怎么能进行理性控制下的有效沟通?
  既然想“我就能找出搞笑之处”,这还需要我指吗?我哪篇文章不是公开的?不是自己已经说了“我随手挑你一段反驳”,怎么前边说,后边划拉,又来了个“我都放出话来了,只要他指出”?这除了言语发狠,又混乱到了哪跟哪的脑筋,才可能有如此思维怪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四

  关于“骆宾王”一段,则更是脑筋割裂孤立静止片面的证明,并且一到这种反映上,脑筋便总是出奇地一致,也没了自相矛盾。像这次说的“没读完此君的《写诗原理》”,前次说的“唐宋没马列,那时的诗人是如何登上诗词巅峰的,希望有人能扯出中国唐宋诗词与马列主义的渊源”。
  我当时的态度就是“这都是啥看法,难道脑筋是割裂孤立静止的吗?”究根结底,一个有这种脑筋的人,除了自我彪炳,还能否有资格做出这样那样的合理推断、判断,以及基于正常心态的任何讽刺吗?还能指望他对学问学术,有什么合理做法和真知灼见吗?
  就说到这,既是后续礼貌回复,也是顺势而至,不期成就了一篇长之又长,直至近八千余字,“原来不过在缠裹脚布”的诗论,非但丰富了我的写诗实践论,更丰富了其中两个基础分支,案例分析和心理分析,承蒙朋友,谢谢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五

  亦几句,----
  更深夜静写诗论,一户灯明万户昏。坐起临窗瞻浩瀚,眺来斜月转温吞。
  摇摇颈骨舒头顶,拍拍腰椎通脚跟。笑有鼾声颇逐梦,断无力气望乾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