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
注册时间2021-2-25
威望558
金钱2885
贡献1813
金牌会员
 
威望- 558 点
贡献- 1813 次
金钱- 2885 枚
|
本帖最后由 老榆 于 2022-7-17 09:50 编辑
五驳金筑子之荒谬:“一切大我都是老干体,表现小我才是诗"
金筑子在我发《“大我“与“小我”》上帖言说,“从诗的角度讲,一切大我都是老干体!表现小我才是诗!
——不得不说,这种妄下断言,是极其荒谬的。讨论,总须顾及史实,总得凭及客观,不能张嘴就来。
随手举例,就诗人,屈原、高适、岑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陆游、文天祥、辛弃疾、关汉卿、王世贞、于谦、丘逢甲等等,他们的诗,更多的显示了“大我”。他们的特点:一致的爱国,共有的体民,强烈的憎恨不道,在艺术上都有建树。如此诗人,如此歌咏,是“老干体”!?
“大我”“小我”,著名诗人大诗人都会有,“大我”会更多些;一般诗人小诗人,“小我”应占多数,也会有“大我”吟咏。
屈子是“大我”咏叹,如《离骚》、《天问》、《怀沙》等,所以“诗魂”,因为“香草美人”和“美政献身”;老杜也基本是“大我”歌唱,如《北征》,《三吏》、《三别》等,所以“诗圣”,因为“忧国忧民”和“沉郁顿挫”;乐天“兼济天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这是他写作实践的座右铭;放翁“慷慨激昂”,“他忧的是国家是有骨气的爱国诗人”,周恩来这样评价他;稼轩始终把 ”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书写主题,风格 ”豪放胸阔,激情飞扬”,“词中之龙”高昂;蛰庵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为最,”气壮而志奋,情真而意切”,“君诗真天下健者”不让。
诗人的诗,与出身有关,更与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和代代相承的诗教诗宗有关。真正的诗人,他们不会只有自己,或只有苟且,还有远方,更有载道言志,更有家国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