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班战士 于 2022-7-17 15:19 编辑
若无性情之可出,句稳律工也枉然
明末清初之际的黄宗羲曾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一生建树颇多。在诗词理论方面也有建树,比如黄氏极力推崇独创精神,认为诗词必须是作者自己的真实情感流露,进而打上“这一个”作者不同于“那一个”作者的特有烙印。此外,黄氏还提出了著名的“性情说”,不仅极力强调性情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应通过对内在性情的认真辨析,估量不同性情的社会性正副价值,进而对固有性情进行必要的取舍,等等。 众所周知,大唐之诗体现了中华传统诗的最高成就。但是,若是仅仅拘泥于像不像唐诗,并且以此套路作为评价后世诗作优劣高下的依据,那就大谬而特缪了。黄氏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看其诗作是否从一己之真性情流出,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便是与唐诗精神相契合的。黄氏曾在《寒村诗稿序》中说:“不必泥唐而自与唐合”。 黄氏对独创精神的要求极为严格。评价他人诗文时,或褒或贬所依据的至关重要的原则,便是看相关作品是否真正打上了某个特定作者与众不同的烙印,实际上就是看特定作者与众不同的创造性。黄氏曾在《诗历题辞》中说: “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曰:杜诗也。友逊谢不敢当。余曰:有杜诗,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友茫然自失。” 这说明了什么呢?无疑可以说明,就诗词创作而言,做与众不同的自己,创造性地吟出抑或写出既不同于史上任何人又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远比盲目模仿名人名作有意义得多、有价值得多。当代所谓古典诗之沦落,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无真性情之可出。说白了,其实就是失却自我,以致言不由衷,胡诌八咧,跟风甚盛,千篇一律,基本上了无创新,结果普遍陷入热衷于把玩纸面上是否句稳律工之泥潭。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数典忘祖,是对唐宋诸多优良传统的无视和背叛,更是对我泱泱大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公然作践。 黄氏主张诗当彰显性情,同时认为应对性情予以取舍。他把性情分为“情至之情”与“不及情之情”,前者具有正面价值,可取;后者只有负面价值,当舍。《黄孚先诗序》有云: “嗟乎!情盖难言之矣。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古之人,情与物相游而不能相舍,......故无溢言曼辞以入章句,无谄笑柔色以资应酬。......今人亦何情之有!情随事转,事因世变,干啼湿哭,总为肤受。......其发于心著于声者,未可便谓之情也。由此论之,今人之诗,非不出于性情也,以无性情之可出也。” 黄氏认为,论诗只讲性情而不进一步对性情作出区分,也是一种似是而非之论:“以不及情之情与情至之情,较其离合于长吟高啸之间,以为同出于情也,窃恐似之而非矣。”黄氏斥为“不及情之情”者,绝不仅仅限于一些不够高尚的俗情,比如陷于追求“富贵福泽”的世情俗态,更包括置国破家亡于脑后,趋炎附势,丐贷权势,投机取利的卑污心迹。 据萧砚歌先生研究,黄氏坚决主张,诗者应把诸如此类只具负面效应的“性情”剔除掉,借以捍卫中华传统诗的纯洁性。在黄氏看来,具有正面价值的“情至之情”可以分为“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虽然他肯定从这两种不同值的“性情”流出的诗作都会有好作品,但是,只有当人们把自己“一时之性情”升华为“万古之性情”的时候,才有可能摘取最佳诗人这顶桂冠。 反观时人之作,一种弥漫于塞北江南、东边西疆、并且数十年一以贯之的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颓废之情动辄跃然纸上。这固然是时下诗者年龄过度老化使然,却也客观地反映了长时期大面积地残忍剥夺以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广大青少年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去权利之后,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衰翁老妪基本上已无“情至之情”之可出的惨淡现实。毫无疑问,这是与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格格不入的。这无疑是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的悲哀,是一代代中小学生的悲哀,是源远流长的中华诗史的悲哀,又何尝不是每一个被裹挟其间随波逐流的诗者个体的悲哀呢? 毋庸讳言,由中诗学会领衔,欲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诗词发展迅猛,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诗词报刊不计其数”之基调,不合时宜地强推所谓当代诗词入史事宜,乃是关系到中国当代乃至未来民族诗词文化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面对这一重大神操作事件的态度或曰观感,无疑可以像试金石一样,检验所谓“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之说的成色,并可须臾验明这一亘古庞大、数百万之众的所谓诗词"创作队伍"之成色。若无真性情之可出,则业内无论所谓理论研究,还是所谓诗词创作,显然都难如人意,甚或纯属扯淡。伏乞列位方家思之!
测试一下你的真性情(第六轮)
1月11日,中华诗词进入《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工作会议在现代文学最高殿堂、堪称现代文学珠穆朗玛峰的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在中华诗词学会官网和中国作家网上的同题新闻《中华诗词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工作会议召开》中,对当代诗词创作均有超乎寻常想象的极高评价。若欲了解详情,尽可按图索骥。
前者入史基调为:“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中华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现当代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诗词创作日趋活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诗词发展迅猛,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诗词报刊不计其数。但是现代及当代中华诗词却一直未能进入文学史,这对于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当代中华诗词创作的了解和接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当代中华诗词的经典化和体系化。”
后者入史基调为:“与会专家围绕中华诗词如何写入“现当代文学史”进行了发言讨论。大家一致表示,中华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诗词创作日趋活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诗词发展迅猛,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诗词报刊不计其数。但是现代及当代中华诗词却一直未能进入文学史,这对于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当代中诗词创作的了解和接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当代中华诗词的经典化和体系化。”
兹拟以此为发端,再来个渐次接句成律小活动。即限定题材,拟定题目,并渐次给出拟定联句,烦请列位方家渐次接句。其实开始时只是尝试给出一个大方向,然后尝试给出具体路径,再次逐渐给出相关景物,就是想在这样逐渐明朗化的情境设定中,考察一下大家的真性情。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看你有没有真性情;二是看你敢不敢抒发;三是看你怎么个表达法儿。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所渐次给出的设定情境也好,各位渐次接出来的单句、单联抑或后续各联也罢,都无所谓优劣,无所谓如不如意,无所谓恰不恰切,只想以前述事件为发端,激发一下大家的真性情。尤其是老年朋友,看你是否还有真性情之可出。如此而已。
还是老规矩,烦请列位方家在设定条件下。试以接句形式,抒发一下各自的真实观感。既可赋,又可比,还可兴,更可兴观群怨。既可只接只接一句,也可一接到底,直接完成七律,以一天为限。但需注意,跟帖者必须以诗者基本诚信,确保吟咏真性情。此乃至要,务必确保为盼。
诗题一律拟定为“官宣诗词日产量“数以万计”有吟”,其实就是通常所谓“有感”抑或“感事”之类。前四轮应者寥寥,好不惨淡。让人不得不怀疑,有关人等确无真性情之可出。须知,参照《中华通韵》特大质量责任事故的酿成过程,以“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之基调强推当代所谓古典诗词入史,对有关方面有关人等而言可谓易如反掌,彼等是绝对有这个能量的。而一旦做成铁案,并将对诗人之真谛、诗之真谛、韵之真谛、评之真谛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急务拖过2035,则唐诗宋词必成绝唱,中国当代乃至未来民族诗词文化必将彻底死翘翘,神仙来了也没咒可念了。习总划时代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已被古典诗词界无视亦复漠视达七八年之久,不止一位热心诗友只因推介《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和《《中华通韵》批判》 而惨遭禁言封口,如果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样攸关我泱泱大中华当代乃至未来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天大事体,仍不能触动有关方面有关人等切实讲求实事求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急起直追的话,那么以后还能指望什么呢?那还不就是李双双哭丈夫——没希望(喜旺)了吗?
须知,平水词林无声哑韵综合症的巨大危害绝不亚于新冠病毒,而其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导致众多神魔级别、时代代表队层次的诗人词家了无真性情之可出。这才是最为致命的,也是当代所谓古典诗词大面积沦为纸间平仄游戏,被彻底边缘化进而被现代读书人所广泛唾弃的万源之源吧?或许也正因此,吟者先生等一众天下同仁才提出了“救诗必先救韵”、“救韵必先救心”的曲线救诗理念的吧?
言归正传。现将颈联出句设定为:“九处无声充雅韵”。请大家继续接句,接一句也行,接出颈联也行,一接到底还行。悉听尊便。
顺便说明一下,这个小活动的设定情境是有蓝本的,本人只不过采取了拿来主义并略作微调而已。某诗友原作“高台”处曾经考虑过神坛、珠峰等不同意象。据悉,九处也曾考虑过九派等等,不赘,姑且悉依原作可也。不过,若是依我,颔联出句或许直接用个“文昌云外千般叹”。
话说回来,如前所述,这个其实并不重要。对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欲以“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之基调强推当代所谓古典诗词入史”事件,跟帖接句的朋友各自抒发内心深处的真实观感,这个才至关重要。为诗若不缘情,而是惯于胡诌八咧,热衷于把玩纸面上的句稳律工,实乃匠人作派,入死胡同也,古来断无此理。
可喜的是,本活动第五轮终于有两位诗友体现出真性情。他们是: 周易诗缘接句: 啸聚高台放卫星,乾坤谁个不心惊。 文昌云外三番叹,屈子水中双泪盈。 九处无声充雅韵,八方滥和诩英明。 葫芦锯半圆为扁,添脚画蛇丢酒盅。
如来佛祖接句: 啸聚高台放卫星,乾坤谁个不心惊。
文昌云外三番叹,屈子水中双泪盈。
九处无声充雅韵,八方次韵诩英明。
神州遍地皆胡侃,歌赋诗词赤县兴。
不过,这是两位诗友在前述设定情境下激发出来的真性情,而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更不是他/她的。按照既定 的活动规则,至此,设定条件进一步调整为:
官宣诗词日产量数以万计有吟 啸聚高台放卫星,乾坤谁个不心惊。 文昌云外三番叹,屈子水中双泪盈。 九处无声充雅韵,一时有味却绝情。 ...... 热诚欢迎踊跃赐句!可以只给出尾联出句,也可直接给出整个尾联。
【第六轮接句集锦】 文教局老胡接句: 官宣诗词日产量数以万计有吟 啸聚高台放卫星,乾坤谁个不心惊。 文昌云外三番叹,屈子水中双泪盈。 九处无声充雅韵,一时有味却绝情。 岭城散人接句: 官宣诗词日产量数以万计有吟 啸聚高台放卫星,乾坤谁个不心惊。
文昌云外三番叹,屈子水中双泪盈。
九处无声充雅韵,一时有味却绝情。
平唐齐宋终难见,网载刊登只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