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拗联丛话】三.拗对联2022.06.30
拗对联亦变体,联内失对也。
中国楹联学会:《联 律 通 则(修订稿)》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
拗对联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律句拗对:这种对联为同起不同收之律句(正律句和拗律句)相对。
2.拗替联对:
3.拗替句与正律句对:
。。。
律句拗对联例:
苏东坡对绝对联: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
纪晓岚对绝对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这种拗对联在诗中亦常见,如:
王力先生后在其诗论【诗律余论】专门提出:
我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从唐宋直到近代人的诗集中,是找不到失对的例子的。”在《汉语诗律学》和《诗词格律》里也有类似的话。这话未免说得太绝了。
最近读了温庭筠的《春日》
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飞。
美人鸾镜笑,嘶马雁门归。
楚宫云影薄,台城心尝违。
从来千里恨,边色满戎衣。
不但“楚宫”句失黏,而且“台城”句也失对,在这种地方,可能是诗人一时失检,也可能是有意突破形式。如果我们说“失对”的情况非常罕见,也还是可以说的,但不能说绝对没有。有些诗人有意模仿齐梁体,如李商隐《齐梁晴云》不但失黏,而且失对。失对的两联是“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按,拗黏、拗对正是齐梁体的特点,是又当别论的。
。。。
这种拗对联在诗中称为平头联
【平头联】律联变体:(不换头的联)
【换头】联之单句,偶句第一二字平仄不同称之换头。正体第二字必换,否则称为失对(即平头)。一二字同换最好,古称“双换头”。
。。。
【律联】:上下句由律句构成并平仄对顶之联,有两种形式:
【换头联】为律联正体;
【平头联】联之单句,偶句第二字平仄相同称之平头联。
雨梦按:正体诗约占律诗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变体诗包括用韵,对仗,对粘与正格不同形成形式繁多之体,但总数相对正体还是“少数民族”。
。。。
对于楹联之平头联的研究,联界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凡遇到一些平仄失对的联多认为是机巧联,以奇致胜,不拘平仄。如联律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雨梦为探析马蹄韵,曾从今古名人名联万余首摘取三句及以上联一千首,从分析结果来看,平头联及因拗替而失对之联,约占三分之一。平头联认为实非不拘,乃平头联法也。
2. 正律句对失替句
这种拗联也常见,如中山纪念堂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人论证此非联也。我想一是拗起(平起仄收),二是正格对拗替格。
但此联至今悬挂国内越百年,民国联界无人乎?!
3.拗替对拗替之拗对联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蔡锷挽黄兴
上下首句为词拗句,后四字二四相同为拗替(健国;我上拗替且拗对),起落句为平头(拗对)对。
雨梦论此,仅是告诉诸君,切莫以平头联为出律,实自唐以来,平头联之滥觞也。今人为联,仍当以合今【联律】之格律为是也。
。。。
【历代名家名联】平头联选
蔡元培(1868-1940)
各勉日新志;
共证岁寒心。
——赠北大毕业生
技进乎道,庶几不惑;
名副其实,何虑无闻。
——贺刘海粟四十寿
。。。
程沧波(1903-1984)
借什声华,自有勋名垂宇宙;
表里纯正,俯仰无愧第一流。
——挽余井塘
。。。
蔡锷(1882-1916)
方期公挽我,不期我挽公,【国事回思惟一哭】;
未以病为忧,竟以忧成病,【大勇哪知世险夷】。
——挽黄兴
。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挽黄兴
。。。
陈独秀(1879-1942)
【立高节/而/不可摇,定群疑而不可惑】,操危虑深,共仰良工心独苦;
【尊德性/则/为良师,道学问则为益友】,生离死别,怆怀令我泪偏多。
——挽胡汉民
雨梦按:
313句式多按223句式断句
摇师,惑友同平仄,拗落联也
。。。
董其昌(1555-1636)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题杭州西湖岳庙
雨梦按:
南人归南,孝子死孝,忠臣死忠,(拗替句)
北人归北(等律句--王力称特种律句)
,。。。
葛健豪(1865-1943)
人走太匆匆,形不见,音不闻,【献身革命/鲜血染华夏】;
耗来何急急,祖吞声,孙吞泪,【育孤成材/绿树慰英灵】。
——挽子蔡和森
雨梦按:
【献身革命】四言拗律句
【育孤成材】四言拗替句
。。。
彭玉麟(1816-1890)
商船夜泊江月白;
海门日出山涛红。
——题镇江焦山松寥阁
。
彭郎之至自澎浪;
焦光而后有椒山。
——自题镇江焦山退思斋门联
。
王者五百年,【湖山俱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
——题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此联上下联第一句为拗句对特拗句)
。
投馆复如归,【与君尽是江南客】;
逢春犹在我,【何人不起故国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