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2-7-5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符合当前实际,像“我认为诗歌分两种:一种是自娱自乐,很个性化的;一种是诗人与读者同共来完成的”,就很好地概括了当前现状,也反映了当今人们对待写诗的普遍做法和心态,可是如果认为这是合理的,也就同时掉进了“存在即合理”的陷阱。
存在虽是客观的,却有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主观存在是人为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不管哪种存在,都对人具有挑战分辨力的双重意义,即,是顺应之还是改造之,与怎样顺应之和改造之,所以遇到任何存在,人首先要问该不该顺应或改造,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合理的立场和做法。
诗歌创作历来属于文化创作,其文化的内涵和对这种内涵的要求,就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而且这种不可转移性,是亘古以来优胜劣汰的结果,是必须顺应的实质,如果连这也谋求改变,无异于对诗的文化属性的贬低,甚至颠覆,所以即使谈改变改造,也是坚持这一根性下的发展性改变和改造,对合理根性的顺应永远是谋求任何改变改造的前提。
是这样,“自娱自乐的诗不求读者共情,自己喜欢自己懂就好”,说的很合理,也是初学写诗阶段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但在网上写诗总是要让人家看的,拿什么给人家看,应该是成品还是半成品?当然是成品。
如果将半成品混入其内,不仅对他人意味不尊重,对己也没有好处,一方面显露为心态不端,心浮气躁,还没到拿出来的程度就贪图自我高抬,一方面也不利于包括个人在内的整个环境和氛围的健康发展,这已经从一直以来的现状中反映出来了,而且颇有罪魁祸首之嫌。
自娱自乐写诗,应有自娱自乐的良好心态,要明白,只要没有深钻研,细考究,精学习,就一定是瑕疵多于美好,否则就不必多学习和进步了,这时如果害怕别人批评,就最好不要拿出来,要么闷头用功,要么安于在小屋里自娱自乐。
一旦拿出来,就意味要承受普遍文化考验,艺术针砭,内涵晾晒,并接受广泛批评,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不了好的教材,也要肯于当反面教材,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和基本文化常识,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听不得批评?
实际上,已经不是自娱自乐的心态了,而是一种普遍的兼得心理在作祟,并导致了一边想降低写诗的要求,一边谋求欣赏的最大化,这个局面毋庸置疑已经让自娱自乐变了味,从极其正常的自娱自乐,变成了对莫大虚荣的渴望,也同时走进了自相矛盾当中。
写诗既是文化的显示,也是能力的显示,这是随诗的文化内涵属性自然而来的,但走进了虚荣的人,一方面通过谋求降低这些要求,而不承认这些,一方面又以自娱自乐为借口,幻想尽量得到这方面的最大褒奖。
可惜,这样的可笑可怜之自相矛盾,却成了好多人不以这种人为存在为耻,反以之为荣的事情,出现了诸如“就诗论诗”,“存在即合理”等,只顾主观不顾客观的伪学问,烂论调,背后隐藏的都是以小博大的不健康心理,也因此害了好多人,尤其对初学写诗的人。
至于说“诗人与读者同共来完成的这种,诗人在写诗时会考虑与读者共情,以达到诗人与读者共享其境其情的目的,这种共情并不总是每个人的感受完全相同,而是大同小异”,这没有影响到写诗的文化实质,恰是实践中人人都可从自身体会出发,可不断探索,以致实现认识再认识的内容。
又如“诗词的鉴赏标准与创作要求有许多方面,但我认为格高、情真、味厚、语工八字是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另外创作诗可多推敲多改,力求出好作品。现在写诗的人多,每天都会有百万(可能更高)数量级别的诗作产生,大浪淘沙,经过读者筛选的好作品才立得住”,这更是合情合理的个人实践经验,随着体会和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具体能力的提高,正常情况小,任何经验都会以辩证的姿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最终走向去伪存真,精益求精。
这些话,说得很直白,没有绕弯子,就算围绕写诗交心好了,几句,----
文化从来钟是真,向前发展似车轮。但凡落后心生诡,势必降低功付辛。
稍有要求如怕硬,绝无计算不遮贫。寻常若好观流水,便会反思何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