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1

赵执信《声调谱》律诗部分探讨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7-3 17: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7-4 08:32 编辑

赵执信《声调谱》律诗部分探讨 2016-11-25/2022.06.04校定)

【卷一】
○五言律诗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杜牧】
野店正【宜平而仄】分泊,
雨梦按:从“正”宜平语,可知其以第三字不论。
。。。
茧蠺初【宜仄而平○第一字仄第三字必平】
雨梦按:初为第三字,第三字本不论,但第一字仄使“茧蚕”为孤平音节,故第三字必平。此强调孤平拗救也。
。。。
引丝【第三字救上句○亦可不救○二句律句中拗】
雨梦按:第三字又救上句小拗
亦可不救。指此句也可用在上句不须救时
此二句皆律句中的拗句也。
。。。
行人碧溪渡【拗句○第四字拗平,第三字断断用仄,不论者非】,
雨梦按:碧应平而仄,溪应仄而平,此也是拗句。王力诗论的拗句特殊形式第四字拗成平声后, 第三字必仄声,否则成四连平句了,此即为四拗三救也。现在有些人于此不讲究者,都是错误的。
。。。
系马緑杨枝【不对格而实对】。
雨梦按:此联看似不对仗,实为流水对也。
。。。
苒苒迹始去【五字俱仄○中有入声字妙】,
雨梦按:五连仄句,上上入上去,中间用一入声字将连上声隔开,这个入声用得好。不然成拗口令了。
。。。
悠悠心【此字必平救上句】所期【此必不可不救,因上句第三、第四字皆当平而反仄,必以此第三字平声救之,否则落调矣。上句仄仄平仄仄亦同】。
雨梦按:此句强调五连仄的大拗句式,及仄仄平仄仄的大拗句式一定要在下句改第三字,即由仄改平进行补救,否则大拗未救均为落调出律的病句。
。。。.
秋山念君别
雨梦按:此句和第三句一样,都是四拗三救句,特拗句。
。。。

野店正分泊仄仄仄平仄,/仄收孤平句,拗句
茧蚕初引丝仄平平仄平。/双救句
行人碧溪渡平平仄平仄,/特定拗句
系马緑杨枝仄仄仄平平。/标律句
苒苒迹始去仄仄仄仄仄,/五连仄句,大拗句
悠悠心所期平平平仄平。/孤仄句,上句拗,下句他救句
秋山念君别平平仄平仄,/四拗三救句
惆怅桂花时平仄仄平平。/准律句
。。。
雨梦按:杜牧此诗真是拗句大集结: 赵引此诗作注表明:
1、执一三不论观点:
2、执孤平拗救观点;
4、执四拗三救观点;
5、提出五连仄仄仄平仄仄需于下句补救,方不落调:
。。。。。。
落花【李商隐
髙阁客竟去【拗句起】,
雨梦按;客竟应平,大拗句也
小园花【此字拗救】乱飞【此二句同前第五、第六句】。
雨梦按:此句为双救句也。上句大拗,于对句花字补救。对句小园犯孤平,亦以花由仄改平救之。故称双救句
参差连曲陌,标律句
迢逓送斜晖。标律句
肠断未忍扫【同起句】,
此句同第一句一样,属大拗句
眼【此字仄妙】穿仍欲归【同次句】。
此亦双救句,眼字为何妙?妙在双换头也。上句第一音节孤仄,下句第一音节以孤平拗救之。
芳心向春尽【同前第三句、第七句】,
此为四拗三救句也。即王力称拗句的特殊形式。
所得是沾衣。标律句
髙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赵于此诗表明:
1、允许出句四连仄2、强调四连仄的大拗句式,应于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救之;
2、认可三拗四救句
。。。。。。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
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雨梦按: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句也。他的对句仍为标律句“仄仄仄平平”,这种组合,在律诗上经常运用。但三仄尾句若写成仄平仄仄仄,即不着调也落调。因为诗句后部为三连仄,前面必须采用两个平声。
。。。
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则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语误之也。
雨梦按:平平仄仄平,是律诗第二句之正格第一句正格为仄仄平平仄,若写成仄平平仄平,虽然有变更,仍然合律属于律句中的拗句。而仄平仄仄平,则是古诗的句型了。这种古诗句许多人不了解,是由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话误导了。
。。。
七言不过于五言上加平平仄仄耳,拗处在第五、第六字上,七言之五、六字,即五言之三、四字,可以类推。
雨梦按:七言诗不过是五言前面加平平或仄仄,而拗的地方都在第五,第六字。即五言诗的三四字,可以依此类推。
。。。
起句第二字仄,第四字平者,如仄仄平平仄,或平仄平平仄,或平仄仄平平俱可。平仄平仄仄,则古诗句矣。
雨梦按:仄起句,如仄仄平平仄标律句,或平仄平平仄孤平拗救句,或平仄仄平平准律句都合律,但是象平仄平仄仄则为古体诗句型。
。。。
起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
雨梦按:律之起句作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均为半拗句,唐人诗中也有这种型式,但下句一定要采用三平或四平句形,如仄平平仄平和平平平仄平就正确了。
。。。
上句第三字平,下句第三字可仄;若上句第三字仄,下句第三字断宜平。此在首聮,唐人亦有不拘者,若二聮,则必不容不严矣。
雨梦按:上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若第三字采用平声仄仄平平仄,或平仄平平仄,则下句第三字可仍用仄字平平仄仄平,但是上的第三字为仄声时起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那下句第三字一定要用平声。此句用在首联的,唐人诗也有不拘于此者,若用在其它联,则不容许不严格要求。
。。。。。。
赵在此段文字表明:
1、三仄尾句前面两字一定要用两个平声,否则平仄不合调。赵于此未阐明原因,实则:准律句中平/平/仄仄句式第一字为仄时,平声双音节为单平(孤平),但第三字单音节为平,已实行拗救,故此句型第一字可平可仄。但第三字为仄成三仄尾句式,不能再执行拗救,故三仄尾句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而必须采用平声。
2、指出仄平仄仄平为古诗句孤平句,只有将第三字由仄改平如:仄平平仄平才合律。
3、认为平仄平仄仄为古诗句。此句正格为仄仄平平仄此句五连仄都可,独不解赵称此句为古诗句。
4、指出小拗句(王力式)必须在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执行拗救。王力诗论与此不尽合,笼统认为小拗可救可不救。
...
【卷二】
○五言律诗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拗句】,未觧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拗句】,双照泪痕干。
.
遥怜小儿女及何时倚虚幌,为拗句。王力称特定拗句
...
春宿左省【杜甫】
花隠掖【拗字】垣【平】暮,啾啾栖【平】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拗句】,数问夜如何。

花隐掖垣暮,掖字应平而仄,第三字拗为小拗
啾啾栖鸟过。栖应仄而平,救上句小拗。
明朝有封事,特定拗句


送逺【杜甫】
带甲满天地【拗句】,胡为君【平】逺行。亲朋尽【可仄】一哭,鞍马去孤城【四句与前首起四句同调】。草木岁月晚【五仄字○朩月二字入声,妙。五仄无一入声字在内,依然无调也】,闗河霜【此字必平】雪清。别离已昨日【拗句中唐后无】,因见古人情。

带甲满天地,小拗句
胡为君逺行。君本仄而平,救上句小拗也
亲朋尽一哭,尽字后注可仄,认可三仄尾也
鞍马去孤城。准律句
草木岁月晚,五仄句,句中夹木月两入声,妙到极致。五仄句中若无入声,说到底惨不成调也
关河霜雪清。强调大拗句,对句第三字必须由仄改平实行他句补救
别离已昨日,三仄尾句首字为仄,实属落调[单平]
因见古人情。准律句
...
登裴秀才小台作【王维】
端居不出戸,满目望云山。落日鸟邉下,秋原人外闲。遥知逺林际【落日下三句皆拗】,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乗月,应【平声】门莫上闗。
.
端居不出戸,三仄尾
满目望云山。标律句
落日鸟边下,(王力称小拗句,实为仄收孤平句
秋原人外闲。人应仄改平,救上句小拗
遥知远林际,特定拗句
不见此檐间。标律句
好客多乗月,标律句
应门莫上关。应字古多读作平声,标律句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四仄】,往来成【平】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軰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
人事有代谢,()四仄大拗句
往来成古今。()双救句。救上句大拗及本句孤平
江山留胜迹,标律句
我辈复登临。标律句
水落鱼梁浅,标律句
天寒梦泽深。标律句
羊公碑尚在,标律句
读罢泪沾襟。后六句均为标律句
...
广陵逢薛八【孟浩然】
士有不得志【五仄】,栖栖吴【必平】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白日逺,何处更追攀。

士有不得志,五仄大拗句
栖栖吴楚间。本句第三字必由仄声改平声,救上句大拗
广陵相遇罢,标律句
彭蠡泛舟还。标律句
樯出江中树,标律句
波连海上山。标律句
风帆白日逺,三仄尾
何处更追攀。标律句
...
雨梦按:赵举诗例,均阐明其调平仄观点:
1、三仄尾为律句所允许;
2、三仄尾句第一字若仄,成仄平仄仄仄为古诗句。
3、中平平仄仄句,若第四字拗,第三字一定要由平改仄,平平仄平仄以救第四字大拗。第三字若不改,则成失替的非律句。而四拗三救句虽然也失替,却仍为律句所允许。
4、上两条言五言三仄尾句及特拗句,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而必须用平声.
5、指出四仄句平仄仄仄仄,五仄句仄仄仄仄仄及大拗句中仄仄平仄仄,均应在下句补救;
6、指出仄平仄仄平为古诗句,若作为律句,则第三字应由仄改平进行拗救。
7、认为五仄句无一入声,则惨不成调。雨梦云:若用新韵,断不敢用五仄句,否则“依然无调”,不成妙句。
8、指出双换头好。即平平头,下句为仄仄头;仄仄头,下句则为平平头。若仄平头,下句须用平仄头;若平仄头,下句须用仄平头。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7: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为旧文,须作局部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5: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