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2

也来聊聊诗的意境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 2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来”是因为前天金老已发了一帖《诗的意境》,且在中华那头引发热烈讨论。
  首先来聊聊“意境”一词的出处,以及它的生成、成长及成熟的过程。
  在中国诗学史上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是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但他并没说明这并列的三境之间的关系,他所说的三境其实都可以包括在意境之中。中唐的诗僧皎然,论诗虽没明标意境,却重“取境”。且对意、境、情、景、象的关系作了比较深入的阐发;晚唐的司空图继承了皎然的观点,进一步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中之味”之说,接触到意境的本质特征。宋严羽《沧浪诗话》标举“兴趣”,以禅喻诗,对意境的美感特征作了生动的写照。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诗的情景关系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深刻阐述,此外还有不少诗论家对意境发表过许多精到的见解。至近代王国维则集古今意境理论之大成,并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把意境理论系统化,提到美学的高度。从此以后,意境这一诗学范畴也更广泛地为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所注意。
  《易传》的“立象以尽意”说,庄子关于言意关系的见解,既是意象说的基础,也与意境内在相关。后来陆机、刘勰、钟嵘等对言、意、情、物关系都作过进一步阐述,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直接催生意境说是佛教。佛教语言观引发了诗学对言意关系的反思和关注,促使诗歌形成追求韵味的传统;佛教的自然观对自然形象及其精神的推崇,影响了诗歌创作中描画自然的自觉,促进了诗论中情景关系的探讨与解决;佛教的色空观影响诗人和文论家较为快捷地解决了诗歌创作中的虚实关系。
  可见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内涵丰富、深刻且有着光彩夺目的民族特色,它的孕育发生发展以致最终完成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在形成的过程中始终沐浴着中国特色宗教思想的灵光,可谓是中国宗教思想照耀下茁壮成长的一朵奇葩。
  
  再来聊聊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和意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古代诗论中二者在使用上存在同义的情况,因而有人认为意境就是意象,其实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视为同一范畴。意境是由意象组合而成的,它浑融诸意象,而又超越了意象之和,无论就内涵或外延来说,意境都大于意象。如果说意象是主观情志的客观物象个别性的融合,意境则是二者整体性的融合,并且因这种融合而产生虚实相生的结构效应。意境所展示的不仅是一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更是一个能激活欣赏者想象的艺术空间。如果把意象比作诗歌语法的“词”的话,那么意境就是完整的“句子”。诗人正是通过它来说出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心灵的秘密。

接下聊聊意境的生成了,意境的生成大体上有五种方式:
意随境生;
境从意出;
意境相生;
即境见意;
即意见境。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1: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如有兴趣的话,可一个方式一个方式细谈,如觉得没意思那就省略不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再讨论:意境的显现和“象外之象”、“言外之意”;意境泛化问题放最后来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