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16

康熙和王力的真空平仄拗句,绝大多数是沈约四声律句!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7-1 16: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2-7-1 16:59 编辑

康熙和王力的真空平仄拗句,绝大多数是沈约四声律句!

    宋词律句依据是沈约四声律,不是真空平仄律。康熙《御定词谱》和王力《古代汉语》的众多编委,对于宋词或标注平仄或解说平仄,都是一种忽视和错误的!康熙和王力的平仄拗句,绝大多数是四声律句!

王力《古代汉语·词律》(三)词的平仄和句式(摘抄)
  常见的四字仄脚拗句是平仄平仄。例如:“离思何限”(周邦彦:齐天乐)、“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注:还包括〇仄平仄,如“枝上同宿”(姜夔:疏影)。)。常见的四字平脚拗句是平平仄平。例如:“从今又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离思——何限,平平——平仄】(周邦彦)【误判!】
【人在——何处,平上——平去】(李清照)
【枝上——同宿,平上——平入】(姜  夔)
【从今——又添,平平——去去】(李清照)【误判!】
  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仄仄平仄(注:在词谱中也作 仄平仄或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平平仄平:“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
  仄平平平仄:“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陆游:谢池春)。
【拥雕戈——西戍,仄平平——平仄】(陆游)
【望秦关——何处,仄平平——平仄】(陆游)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平平平仄平仄:“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匆匆春又归去”、“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摸鱼儿)。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苏  轼)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苏  轼)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入——平去】(辛弃疾)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辛弃疾)
  平平仄仄平仄:“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南朝盛事谁记”(周邦彦:西河)、“关河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
【都门——帐饮——无绪,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今宵——酒醒——何处,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南朝——盛事——谁记,平平——仄上——平去】(周邦彦)
【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去——平上】(陆  游)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7: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 17:50
这算是重磅文章了。不过,虽说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但要质疑王力先生这样的大师,一定要小心求证,草率不得! ...

王力前头是康熙!
遮风挡雨赖康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7-1 2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句倚声而定,称作定句。没有律拗之分。今人分析,多依诗律,本为一误,而三羊连诗律都不顾,光顾推绡其独家秘笈,二五大法也,余一笑罝之,不再趟这潭浑水。

点评

倚声 [ yǐ shē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倚声 [yǐ shēng] 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 《新唐书·刘禹锡传》:“ 禹锡 谓 屈原 居 沅 、 湘 间作《九歌》……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餘篇。” 宋 张耒 《<贺方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4 08:54
说得中肯,一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16:50
康熙《御定词谱》的拗句、拗体206个实例! 《渔歌子》唐·李珣 春风澹荡看不足。 《春光好》唐·欧阳炯 飞絮悠扬遍虚空。 《春光好》宋·张元干 翠被眠时要人暖。 《后庭花》唐·毛熙震 争不教人长相见。 《临江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13:57
唐朝近体诗的律句理论,你可以否定沈约四声律句理论,但是你找不到真空平仄律句的依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 21:37
依据词牌填词叫倚声,词牌创作之后才有定字数句数、声律节奏等。唐诗依据有无声律分为律诗和古诗。宋词也应根据有无声律分为格律词和非格律两类!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是周邦彦,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7-1 20:41
词句倚声而定,称作定句。没有律拗之分。今人分析,多依诗律,本为一误,而三羊连诗律都不顾,光顾推绡其独 ...

依据词牌填词叫倚声,词牌创作之后才有定字数句数、声律节奏等。唐诗依据有无声律分为律诗和古诗。宋词也应根据有无声律分为格律词和非格律两类!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是周邦彦,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人,均以音律讲究。其实诗词的声律都是一样的,只是节奏不同而已!

点评

唐诗依据有无声律分为律诗和古诗。----概念糊涂,说了多次,再说无味,不说啦,你认为对就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7-1 20:41
词句倚声而定,称作定句。没有律拗之分。今人分析,多依诗律,本为一误,而三羊连诗律都不顾,光顾推绡其独 ...

唐朝近体诗的律句理论,你可以否定沈约四声律句理论,但是你找不到真空平仄律句的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3: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7-1 20:41
词句倚声而定,称作定句。没有律拗之分。今人分析,多依诗律,本为一误,而三羊连诗律都不顾,光顾推绡其独 ...

康熙《御定词谱》的拗句拗体206个实例!


《渔歌子》唐·李珣
春风澹荡看不足。
《春光好》唐·欧阳炯
飞絮悠扬遍虚空。
《春光好》宋·张元干
翠被眠时要人暖。
《后庭花》唐·毛熙震
争不教人长相见。
《临江仙》宋·秦观
千里潇湘接蓝浦。
《临江仙》宋·葛胜仲
今夜那愁煞风景。
《宜男草》宋·范成大
舍北烟霏舍南浪。中仄平平仄平仄。
《宜男草》宋·范成大
篱菊滩芦被霜后。平仄平平仄平仄。
《宜男草》宋·陈三聘
摇落丹枫素秋后。
《宜男草》宋·陈三聘
绿水粘天净无浪。
《握金钗》宋·吕渭老
整顿腰肢晕残粉。中仄平平仄平仄。
《握金钗》宋·吕渭老
开尽繁花又春晚。
《握金钗》宋·吕渭老
心似芭蕉乍舒展。
《握金钗》宋·无名氏
比并年时较些少,仄仄平平仄平仄。
《握金钗》宋·无名氏
可煞多情要人道,仄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贺铸
彩笔空题断肠句。中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欧阳修
不忍轻飞送残照。
《青玉案》宋·程垓
别后谁吟倚楼句。
《青玉案》宋·高观国
入画遥山翠分黛
《青玉案》宋·吴文英
不忍轻飞送残照。
《青玉案》宋·曹勋
趁得梅花先春到。
《青玉案》宋·曹勋
正怕和风都开了。
《长生乐》宋·晏殊
同入金炉泛浓烟。平仄平平仄平平。
《长生乐》宋·晏殊
赐与流霞满瑶觥。仄仄平平仄平平。
《早梅芳》宋·周邦彦
故隐烘帘自嬉笑。中仄中平仄平仄。
《早梅芳》宋·周邦彦
露脚斜飞夜将晓。仄仄平平仄平仄。
《早梅芳》宋·李之仪
迤逦枝条自柔软。仄仄平平仄平仄。
《早梅芳》宋·李之仪
不与群花斗深浅。仄仄平平仄平仄。
《八声甘州》宋·郑子玉
相伴连水复连云。平仄平仄仄平平。
《飞雪满群山》 宋·蔡伸
山遥水远空断魂。平平仄仄平仄平
《飞雪满群山》 宋·张矩
云台写作图画看。平平仄仄平仄平。
《眼儿媚》宋·左誉
楼上黄昏杏花寒。平仄平平仄平平。
《眼儿媚》宋·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平仄平平仄平平。
《眼儿媚》宋·曾觌
花近清明晚风寒。
《眼儿媚》宋·尹焕
袅袅垂杨蘸清漪。
《恋绣衾》宋·史达祖
黄花惊破九日愁。
《恋绣衾》宋·史达祖
吴梅初试涧谷春。
《恋绣衾》宋·陆游
无方能驻脸上红。
《恋绣衾》宋·吴文英
频摩书眼怯细文。
《恋绣衾》宋·蒋捷
蒨金小袖花下行。
《恋绣衾》宋·陈允平
缃桃红浅柳褪黄。
《恋绣衾》宋·辛弃疾
长夜偏冷添被儿。
《恋绣衾》元·张翥
醉乡残梦惊唤醒。
《恋绣衾》宋·周密
粉黄衣薄沾麝熏,仄平平仄平仄平。
《恋绣衾》宋·辛弃疾
长夜偏冷添被儿,平仄平仄平仄平。
《恋绣衾》宋·韩淲
欢浓雨点笑靥儿,平平仄仄仄仄平。
《恋绣衾》宋·赵汝茪
柳丝空有千万条,
《恋绣衾》宋·张枢
屏绡裛润惹篆烟,
《恋绣衾》宋·赵时奚
迢迢江路日又曛,
《恋绣衾》宋·赵时奚
江南烟水几万重,
《恋绣衾》宋·无名氏
元宵三五酒半醺,
《恋绣衾》宋·史达祖
吴梅初试涧谷春,
《恋绣衾》宋·史达祖
黄花惊破九日愁,
《恋绣衾》宋·史达祖
天风入扇吹苎衣,
《恋绣衾》宋·蒋捷
茜金小袖花下行,
《恋绣衾》宋·陈允平
缃桃红浅柳褪黄,
《恋绣衾》宋·陈允平
银鸳金凤画暗销,
《恋绣衾》宋·陈允平
多情无语敛黛眉,
《恋绣衾》宋·林洪
冰肌生怕雪未禁。
《恋绣衾》宋·李太古
橘花风信满院香,
《恋绣衾》宋·翁元龙
兽炉烟重火半焦,
《恋绣衾》宋·赵崇嶓
江烟如雾水满汀,
《恋绣衾》宋·吴文英
频摩书眼怯细文,
《恋绣衾》宋·萧崱
倚阑闲看燕定巢,
《恋绣衾》宋·陈著
梅窗归坐几岁寒,
《恋绣衾》宋·刘辰翁
胭脂不涴紫玉箫,
《恋绣衾》宋·刘辰翁
困如宿酒犹未销,
《恋绣衾》宋·刘辰翁
当年三五舞太平,
《恋绣衾》宋·刘埙
轻风吹雾月满廊,
《恋绣衾》宋·张炎
一枝凉玉敧路尘,
《蝶恋花》宋·沈会宗
野色和烟满芳草。中仄平平仄平仄。
《蝶恋花》宋·沈会宗
莫恨云深路难到。中仄中平中平仄。
《蝶恋花》宋·沈会宗
轻暖时闻燕双语。
《蝶恋花》宋·贺铸
离索年多故人少。
《蝶恋花》宋·魏夫人
泪湿海棠花枝处。
《蝶恋花》宋·魏夫人
暗卜春心共花语。
《蝶恋花》宋·杜安世
别浦迟留恋清浅。
《蝶恋花》宋·杜安世
任在芦花最深处。
《渔家傲》宋·杜安世
每到春来长如病。
《渔家傲》宋·杜安世
奈向后期全无定。
《渔家傲》宋·杜安世
花间众禽愁难听。
《青玉案》宋·毛滂
把手留连帘儿畔。仄仄平平平平仄。
《青玉案》宋·毛滂
问取婵娟学长远。仄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贺铸
彩笔空题断肠句。中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苏轼
常记高人右丞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吴潜
万事悠悠付寒暑。仄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李清照
犹把新诗诵奇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赵长卿
碧树生凉自天杪。仄仄平平仄平仄。
《青玉案》宋·欧阳修
争似家山见桃李。
《青玉案》宋·程垓
别后谁吟倚楼句。
《青玉案》宋·高观国
入画遥山翠分黛。
《青玉案》宋·文英
不忍轻飞送残照。
《感皇恩》宋·毛滂
江月娟娟上高柳。中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毛滂
小小微风弄襟袖。中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晁冲之
水阁桥南路凝伫。仄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晁冲之
留取笙歌住休去。仄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贺铸
罗袜尘生步回顾。平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贺铸
花底深朱户何处。平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周邦彦
独占春光最多处。仄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周邦彦
凭仗青鸾道情素。平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周紫芝
著甚来由自萦系。仄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赵长卿
小院融和渐长昼。仄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赵长卿
舞到春深转清秀。仄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汪莘
飞去飞来似蝴蝶。平仄平平仄平仄。
《感皇恩》宋·汪莘
海上书来恨离别。仄仄平平仄平仄。
《红林檎近》宋·周邦彦
夜长莫惜空酒觞。仄平中仄平仄平。
《红林檎近》宋·周邦彦
放杯同觅高处看。
《红林檎近》宋·袁去华
别来偏觉今夜长。
《红林檎近》宋·方千里
剩拼酩酊飞羽觞。
《红林檎近》宋·方千里
岁华休作容易看。
《红林檎近》宋·杨泽民
更烦玉指劝羽觞。
《红林檎近》宋·杨泽民
莫同轻薄飞絮看。
《红林檎近》宋·陈允平
但陪玉树频举觞。
《红林檎近》宋·陈允平
倚阑莫惜今夜看。
《雪梅香》宋·柳永
渔市孤烟袅寒碧。中仄平平仄平仄。
《雪梅香》宋·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中仄平平仄平仄。
《雪梅香》宋·无名氏
千片逞姿向江国,平仄仄平仄平仄。
《雪梅香》宋·无名氏
梁苑奇才动佳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水调歌头》宋·毛
《松梢月》宋·曹勋
喜挹蟾华当松顶。仄仄平平平平仄。
《松梢月》宋·曹勋
夜色徘徊迟宫漏。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移得春娇栽琼苑。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金屋妆深沈香换。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玉勒争驰都门道。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飘满人间闲嬉笑。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分得红兰滋吴苑。通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花底天宽春无限。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啼湿宫黄池塘雨。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招得花奴来尊俎。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街马冲尘东风细。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吴文英
争掷金钱游人醉。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蒋捷
淡月廊斜重帘挂,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蒋捷
付与兰香秋罗帕,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刘镇
巧说千般如人道,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刘镇
难买红颜长年少,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无名氏
风味花中最轻妙,平仄平平仄平仄。
《绛都春》宋·无名氏
愿天多情休教老,仄平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张矩
一抹江烟浑如旧,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张矩
花底赓酬閒时候,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京镗
万户帘帷香风透,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京镗
白玉为山联翩秀,仄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朱淑真
芳脸凝酥琼枝小,平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朱淑真
独倚阑干黄昏后,中仄平平平平仄。
《绛都春》宋·丁仙现
玉勒争驰都门道,
《绛都春》宋·丁仙现
飘满人间闻嬉笑,
《绛都春》宋·毛滂
天与公春向廊庙,
《绛都春》宋·毛滂
光采充闾乌亦好,
《绛都春》宋·吴则礼
崧岳生申符英表,
《绛都春》宋·吴则礼
粉泽皇猷文章妙,
《绛都春》宋·翁元龙
犹未经年如年远,
《绛都春》宋·翁元龙
不比花前良宵短,
《绛都春》宋·赵彦端
如今风味浑如许,
《绛都春》宋·赵彦端
却忆梅花如旧否,
《绛都春》宋·陈郁
花映朱帘韶光早,
《绛都春》宋·陈郁
韶部将迎金莲照,
《月当厅》宋·史达祖
白璧旧带秦楼梦。仄仄仄仄平平仄。
《月当厅》宋·史达祖
犹有老来印愁处。平仄仄平仄平仄。
《忆旧游》宋·周邦彦
东风竟日吹露桃。中平中仄平仄平。
《忆旧游》宋·张炎
闹枝浅压髫髻。仄平仄仄平仄。
《忆旧游》宋·张炎
清声漫忆何处箫。平平仄仄平仄平。
《忆旧游》宋·吴文英
残阳草色归思赊。平平仄仄平仄平。
《忆旧游》宋·刘将孙
黄昏细雨深闭门。平平仄仄平仄平。
《忆旧游》宋·陈允平
胭脂澹薄羞嫩桃,
《忆旧游》宋·龙端是
刘郎去后多嫩桃,
《忆旧游》宋·黄廷璹
随风断角斜照黄,
《忆旧游》宋·彭泰翁
高堂再赋疑梦中,
《忆旧游》宋·刘应几
潇湘近日风卷湖,
《忆旧游》宋·方千里
画檐皓月初挂。
《忆旧游》宋·方千里
重寻当日千树桃。
《忆旧游》宋·彭元逊
秋风并冷双燕窠,
《忆旧游》宋·杨泽民
小舟暂辍兰棹。
《忆旧游》宋·杨泽民
怎知后约难再。
《忆旧游》宋·杨泽民
他时去窃千岁桃。
《忆旧游》宋·陈允平
彩鸾梦逐云去。
《忆旧游》宋·陈允平
怨红一叶应到。
《忆旧游》宋·陈允平
胭脂澹薄羞嫩桃。
《忆旧游》宋·赵以夫
叶舟荡漾寒碧。
《忆旧游》宋·赵以夫
柔情一点无奈。
《忆旧游》宋·赵以夫
凉蟾自照鸥鹭汀。
《忆旧游》宋·赵以夫
水乡六月无暑。
《忆旧游》宋·赵以夫
十洲缥缈何许。
《忆旧游》宋·赵以夫
馀情袅袅烟水汀。
《忆旧游》宋·刘辰翁
春风春水无过舟,
《忆旧游》宋·周密
空庭夜月羌管清,
《忆旧游》宋·张炎
鹤衣散影都是云,
《忆旧游》宋·张炎
千山未必无杜鹃,
《忆旧游》宋·张炎
涓涓露湿花气生,
《忆旧游》宋·张炎
萧萧汉柏愁茂陵,
《忆旧游》宋·张炎
阳关西出无故人,
《忆旧游》宋·张炎
遥知路隔杨柳门,
《忆旧游》宋·仇远
长歌李白行路难,
《忆旧游》宋·仇远
风流庾信空白头,
《探春慢》宋·姜夔
风沙回旋平野。平平平仄平仄。
《探春慢》宋·姜夔
小窗閒共情话。中平平仄平仄。
《探春慢》宋·姜夔
梅花零乱春夜。中平中中平仄。
《夜飞鹊慢》宋·张炎
绿房一夜迎向晓。
《贺新郎》宋·叶梦得
吹尽残花无人问。平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宋·叶梦得
无限楼前沧波意。平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宋·叶梦得
万里云帆何时到。中仄中平平中仄。
《贺新郎》宋·辛弃疾
无限神仙离蓬岛。平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宋·辛弃疾
直待来春成名了。仄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宋·苏轼
手弄生绡白团扇。仄仄平平仄平仄。
《贺新郎》宋·苏轼
秾艳一枝细看取。平仄仄平仄平仄。
《贺新郎》宋·辛弃疾
千里潇湘葡萄涨。平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宋·辛弃疾
艇子飞来生尘步。仄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宋·辛弃疾
前度刘郎今重到。平仄平平平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2 16: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7-1 20:41
词句倚声而定,称作定句。没有律拗之分。今人分析,多依诗律,本为一误,而三羊连诗律都不顾,光顾推绡其独 ...

说得中肯,一揖

点评

例子再多也无用,1500个例子可以随便举出来,例子越多,不是证明它存在拗,反而是说明它不存在拗。懂这个道理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1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2 16: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和王力的真空平仄拗句,绝大多数是沈约四声律句!   三羊

    宋词律句依据是沈约四声律,不是真空平仄律。康熙《御定词谱》和王力《古代汉语》的众多编委,对于宋词或标注平仄或解说平仄,都是一种忽视和错误的!康熙和王力的平仄拗句,绝大多数是四声律句!

    王力《古代汉语•词律》(三)词的平仄和句式(摘抄)
  常见的四字仄脚拗句是平仄平仄。例如:“离思何限”(周邦彦:齐天乐)、“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注:还包括〇仄平仄,如“枝上同宿”(姜夔:疏影)。)。常见的四字平脚拗句是平平仄平。例如:“从今又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离思——何限,平平——平仄】(周邦彦)【误判!】
    【人在——何处,平上——平去】(李清照)
    【枝上——同宿,平上——平入】(姜 夔)
    【从今——又添,平平——去去】(李清照)【误判!】
  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仄仄平仄(注:在词谱中也作 仄平仄或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平平仄平:“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
  仄平平平仄:“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陆游:谢池春)。
   【拥雕戈——西戍,仄平平——平仄】(陆游)
   【望秦关——何处,仄平平——平仄】(陆游)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平平平仄平仄:“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匆匆春又归去”、“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摸鱼儿)。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苏 轼)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苏 轼)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入——平去】(辛弃疾)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辛弃疾)
  平平仄仄平仄:“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南朝盛事谁记”(周邦彦:西河)、“关河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
    【都门——帐饮——无绪,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今宵——酒醒——何处,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南朝——盛事——谁记,平平——仄上——平去】(周邦彦)
    【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去——平上】(陆 游)

刚刚回答:
     我来一条一条回答你
     1.你的标准不一致。既然用的是四声,你却常插入仄字,那你到底是是用平仄说事呢,还用四声说事,还是平仄四声掺杂说。你几乎所有的帖子都是这样处理的,起码说明你这个人很不严谨,随心所欲,玩弄读者吗?所以以后一定要注意,观点要一致,标准要一致。
     2.你对多音字了解不全面。一是古代多音字的数量是现代的数十倍,平水韵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谁也无法准确把握。因此你往往认为作者用错了,他可能没用错,你认为它是拗句,可能它是正常的律句。因此,我是不大敢谈诗词句子中声调问题的。很佩服这里不少人的勇气,大言炎炎,自以为正确,强作解人。
     3.多音字有两可的,那就是音不同义却同,这种多音字好办。但更多的是音异义异,就不能随心所欲了。比如,我问你一个常用到的“思”字,“离思”“所思”“思想”的“思”是不是都可读sì?“思之”与“思亦真”的“思”是否都可两读?
     4.你一直解决不了永明体与格律诗的分水岭问题,何必还与大家纠缠不休,这样浪费大家无数时间,是对大家的不尊重呢。因为有一句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你应该先自己彻底的解决问题(即论点论据论证不容驳斥,而不是想当然),并有几个铁粉与你一起呐喊,那才有可能引起大家重视,才会使大家认真讨论,你的看法才可能会是正确的。
     5.日本传回来的几本书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它能解说唐朝存在问题,但不能解决唐朝以后的问题,因为时代在前进,那书早就过时了。不能拿过时的东西去套后来出现的事物,坚持去套,是反唯物主义反辩证法的。其次为什么这书遗失了,找不到痕迹呢?说明它已过时了,人们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早已把旧的忘了。因此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唐朝,见证历史的进程,让我们对后来的一些诗词观念能找到它的源头。但是千万不要死抱它不放,别做遗老遗少。
     6.词谱为什么用平仄不用四声?我已对你一个帖子进行了一系列的驳斥,我不说你都错了,但你能说我读得不对吗?哪怕我有三分之一读对了,是不是说明你已经错了?
词本来是填曲谱的,这点你同意么?元朝因战争与政治原因(详细的我写的书中有,就不细说),曲谱丢失,后人从流传下来的词作中归纳总结,没有曲谱只好用文谱代替,这就成为现在传世的词谱。词与格律诗确实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我更愿相信曲谱应该按你说的四声填写。但四声是按你说那样么,无一点痕迹留下来怎证明你是对的?另外声是服从音乐的需求,不可能按你说的一成不变,从现代音乐就知。因此依你的那一套,也只能说曲从四声,却不能说四声就按永明体,因为永明体与诗(古风,非格律诗)关系大,与曲还是有距离,何况历史变迁早已山河日下,你那套还能不变?百人有九十九个半都不相信,那半个就是你自己。
     词谱中强调声调的,的确还有遗留,比如有的词强调入声韵,有的词谱强调用上声。但从我的研究角度看,它不是为四声纠结,而是为情感的需要。为此我写了许多篇声调与情感方面的文章,想引起人们研究词时的注意。但因为时过境迁,今人对古人用韵中的声调口型选择都已不知了,因此我的文章也像你一样,呼应的人极少,但不像反对你的人极多那样。比如满江红,有平声韵和入声韵两种谱,为什么大家喜欢用入声韵,平声韵的谱为什么兴旺不起来?就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又从我对你词用四声的反驳中看出,由于古代音的不确定性,许多字到底用什么声调是非常纠结的,归纳总结者最后发现用格律诗的平仄方法,居然所有的纠结都豁然通畅了,所以最后他们采用了平仄法,仍然解决不了的便用可平可仄来代替,于是一个个词谱便出现在大家面前,使我们重新能够填词了。
     因此要我们按你的办法用四声来填词,可能吗?那难度增加了多少,谁能为人们提供标准?人们还敢去填词吗?
     7.下面对你的红笔例子来一条条的剖析。
     先总说一句,即使你的四声全正确,你能否定王力的平仄错了么?除非你能否定他的平仄说,否定不了顶多是存两说。问题要存两说,就要靠粉丝量了,你有几个粉丝?哈哈。何况你的四声说是岌岌其危呢。

     【离思——何限,平平——平仄】(周邦彦)【误判!】评析  此处思读仄声(相吏切,音四),不读平,你错啦,为什么错,留给你自己去解决(提示  《辞海》有答案)。按声调24为去去,打你嘴巴。
     【人在——何处,平上——平去】(李清照)评析  在,上声十贿,昨代切,音載。義同。你说上声不错,我说去声,难道错了?按我的又是去去了。   又,就按你的上声,那处也可读上声。处作动词读上声,作名词读去声。但你知道作名词也可读上声么?昌與切、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这是上声的“处”。居是动词居住,但居处也是居,则为名词,所以上声的“处”中,又解作“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这时是不是上声去声同义了。于是24字又可读上上,三羊,你能驳倒我吗?
   【枝上——同宿,平上——平入】(姜 夔)评析  24字按你的上入,按我的去入,但都不要紧,只要四声就可,但凭这你驳王力的仄仄有什么意思呢,反正怎样读都是仄呀,你一百分,他也一百分,要说你还只能95分呢,因为他只一个答案,你有两个答案。
   【从今——又添,平平——去去】(李清照)【误判!】评析  王力说是平平仄平,你说是平平去去。谁对?查词谱“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平平仄,平平仄平,”你又错啦。再查读音“他念切,音栝。味益也。【李翊俗名小錄】呼下酒具爲添。”原来去声专用于酒席。三羊拉郎配啦。不过此例与三羊的四声理论无关,不作攻击了。
     【拥雕戈——西戍,仄平平——平仄】(陆游)
     【望秦关——何处,仄平平——平仄】(陆游)评析  这两句可“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首字可当领字看,因此后四字就可当正常的四字“平平——平仄”,与王力说的单纯四字“平仄平仄”不同了。这两例与三羊理论无关。值得一提的是例中居然使用“平仄”,是三羊自己打嘴巴了。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苏 轼)评析  这句没问题,但照样,只用平仄来说明有什么错吗?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苏 轼)评析  酹有去声和入声两种读音,同义。我读入声(盧活切,音捋),你能说我就错了?那46字就“入入”啦,又不合你的四声要求了。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入——平去】(辛弃疾)评析  又,去声二十六宥,怎么变成入声了?这一下46字又是“去去”,打嘴巴了吧。
    【都门——帐饮——无绪,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评析  绪,现在读去声是不错的,但它的原始读音是徐呂切、象呂切,音敘。呂,力舉切兩舉切,音旅,为上声,绪,敘,序三字都从呂声调,所以它们原始读音都是上声,我们这儿方言,这三个字还是上声,后来这三个字都转为去声。如果我分析正确,那么绪在这儿也可读上声,46字岂不成了“上上”,你的理论又破产啦。
    【今宵——酒醒——何处,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评析  如果按“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去——平上”方法,“处”读上声,岂不是“上上”了?(大笑)
    【南朝——盛事——谁记,平平——仄上——平去】(周邦彦)评析  事,鉏吏切、仕吏切,音示。本就读去声。没有上声的读音,上声是在诗词中叶音时才读的,又叶逝支切,又叶詩紙切,音始。又叶疎語切,書上聲。又叶常御切,音樹。什么是“叶音”,我估计你也不懂,与话题无关,否则你又说我走题。所以这句又是“去去”。
    【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去——平上】(陆 游)评析  酒醒——何处的“处”,你为“去”声,这里也是“何处”,“处”你却为“上”声,你好随心所欲呀,要它怎样读就怎样读。因此我很怀疑你发的那么多的研究四声的帖子,可能都是这样按你自己的意图达到目标的吧。因为以前的帖子,我没去核对,总感到那些例子怎么都合你的意思。前天的帖子我核对了,只挑了几个字,结果全有问题,没检查的还不知有多少问题呢。再看看今天的帖子,又是如此,以后我对你发的帖子可信度都得怀疑了。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辛弃疾)评析  这句没问题,但照样,只用平仄来说明有什么错吗?如果我仿你上句的例子,把叶音也用上,我便把“妒”读为上声(叶當古切,音覩。)那么46字就是上上了。当然,此仅开玩笑,不算数的。

     三羊呀,这样一分析,你的四声只剩下两三句站得住,你的大厦崩溃呀。
     因为你总说我空口说白话,你不服气,所以我来一个啰嗦得不能再啰嗦的帖子来说明,不知你服气么?

点评

既然宋词的【曲谱】,康熙词谱是【文谱】。康熙的《词谱》是【平仄律】,你怎么证明【文谱】就应该是【平仄律】,而不能是【四声律】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2 17: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2 16:50
说得中肯,一揖

例子再多也无用,1500个例子可以随便举出来,例子越多,不是证明它存在拗,反而是说明它不存在拗。懂这个道理么

点评

三羊的206例,是摘抄康熙《御定词谱》! 三羊看不懂这句话:【例子越多,不是证明它存在拗,反而是说明它不存在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2 17: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7-1 21:32
依据词牌填词叫倚声,词牌创作之后才有定字数句数、声律节奏等。唐诗依据有无声律分为律诗和古诗。宋词也 ...

唐诗依据有无声律分为律诗和古诗。----概念糊涂,说了多次,再说无味,不说啦,你认为对就行

点评

如此说法,何错之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9: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2 17:00
例子再多也无用,1500个例子可以随便举出来,例子越多,不是证明它存在拗,反而是说明它不存在拗。懂这个 ...

三羊的206例,是摘抄康熙《御定词谱》!
三羊看不懂这句话:【例子越多,不是证明它存在拗,反而是说明它不存在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9: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2 17:05
唐诗依据有无声律分为律诗和古诗。----概念糊涂,说了多次,再说无味,不说啦,你认为对就行 ...

如此说法,何错之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9: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2 17:44
四声律句”与清人整得“四声递进法”,有没有关联?

除却四声,没有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20: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2 16:52
康熙和王力的真空平仄拗句,绝大多数是沈约四声律句!   三羊

    宋词律句依据是沈约四声律,不是真空平 ...

既然宋词的【曲谱】,康熙词谱是【文谱】。康熙的《词谱》是【平仄律】,你怎么证明【文谱】就应该是【平仄律】,而不能是【四声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4 0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7-1 20:41
词句倚声而定,称作定句。没有律拗之分。今人分析,多依诗律,本为一误,而三羊连诗律都不顾,光顾推绡其独 ...

倚声 [ yǐ shē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倚声 [yǐ shēng]
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
《新唐书·刘禹锡传》:“ 禹锡 谓 屈原 居 沅 、 湘 间作《九歌》……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餘篇。” 宋 张耒 《<贺方回乐府>序》:“予友 贺方回 ,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絶一世。携一编示予,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
指按谱填词。
清 赵翼 《赠张吟芗》诗:“倚声絶艺似珠圆,鏤月裁云过百篇。” 清 张尔田 《<词莂>序》:“倚声之学,导源 晚唐 ,播而为 五季 ,衍而为 北宋 ,流波竞响,南渡极矣。”

倚声 [yǐ shēng]
填词。因为词的格律多根据前人的词谱范律而来,所以填词也称为「倚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