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发表于 2022-7-1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几遍,体会不出这首诗应有的“黑土吟”,从首句“望去川平万里畴”体会,黑土应该是一望无垠的黑土,联系着若从“吟”字解读,应该是人在现场的触景生情,但整首诗就觉不出现场感,尤其开篇用“望去”这么冷静的字眼,结合次句“思来月伴梓桑悠”分析,这首诗好像不是“吟”,而是“忆”。
不管题目是吟,还是忆,总觉得这首诗有几处滞,1、从触景生情体会,起句便滞,“望去”太过冷静,等于把情门堵上了,其次“畴”和“川平”撞义。“川平”从嘴里一出来,到了“畴”意思就空了,犹如什么都还没爆发出来就泄了气,若排除触景生情,单纯是回忆,“畴”仅仅是无义。
2、次句“思来”与首句“望去”一样,都是交待用语,“思来”没有“想来”感性,所以这是一处非触景生情笔下露出的痕迹,滞障了全诗的真情实感,若排除触景生情,“思来”并无妨。
其次是“悠”字,这个字在次句里是“自然而悠然”的意思,可惜“悠”字的惯用方法多是搭配使用,如悠长,悠悠,悠然,仿佛这个字不搭配使用,就不舒张,就不符合它的实际意思,而且这方面只能从约定俗成体会,不能用任何人笔下偶尔使用情况做范例。
3、既然是“川平万里”,次联“百千岭峻屏门户,浩茫河清润腹喉”,不仅与之自相矛盾,而且这一联上下句也自相矛盾,也就是,有“川平万里”,“百千岭峻屏门户”就不好说通,有“百千岭峻”,就不好说“浩茫河清”,这种自相矛盾,是最让人找不到快感的一种滞。
4、其下四句,虽没有以上这些问题,但觉得缺乏内植应有的联系,成了事情罗列,也就如同东一下,西一下,没有着落,这也是一种滞,滞障了整体的,流畅的,美的表达。
看来得承认,好手写诗也并非百发百中,这正应了我昨天与八合山人,又说了一次的话,当时讨论了一些具体情况,不免有所针对,是这样说的:
“哪有写一首,就好一首的道理?连娶妻生子,吃饭睡觉,都不这样讲,到了写诗上怎么就转不过脑筋来了呢?况且谁一辈子也不只是写一首诗,实在没必要那么固执,且酸腐得径直在意于一首首诗。死乞白赖在每一首诗上问好与不好。”
提出意见,或指出不满意的地方,总会触及人的面子虚荣,但写诗不能再像时下现状这样,写好了就光彩,反之就不许说,甚至用主观解释自说自话,一点不讲究实践原理,应该是,只有互相谈出真实感受,才有益于良好交流,才能体现健康的诗文化氛围,进而相互提高写诗质量,享受不折不扣的对创作与欣赏的美好体验,我想之达兄明白我特别说到这是什么意思。几句顺口小感,----
多少年来做品评,内心深感不容情。提高质量杜浮誉,壮大技能崇实名。
怎奈今朝形势躁,难为现状作风轻。安能苟且贪熬日,却借诗文胡纵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