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格律诗概念的领悟 诗词札记之一 刚刚 1.律句:第2、4、6字平仄相间的诗句叫律句。这是南北朝后期出现的一种句型,这种句型是自发向自觉发展的进程,是格律诗形成的基点。 2.格诗:有大量律句的诗叫格诗。出现在南北朝后期。 3.律诗:全由律句组成的诗。出现在南北朝后期,唐初开始兴盛,规则一步步制定,到沈宋时定型。 4.格律诗:格诗与律诗的合称,后来专指律诗,即近体诗。 5.近体诗:以时代命名的诗体,近代是唐朝时说的当代形成格律诗,与古体诗相区别。 6.入律古风:王力命名。其实就是格诗。因为既有律句又有古风句,又不一定按三相原则行事,尤其是很少相粘,古风的味道很浓,所以叫入律古风。(有人称为古律体) 7.正格:格律诗常用的格式。遵循近体诗的字数、平仄、粘连、押韵、对仗规则的诗,我们称之为正体和正格。通俗来说,格律诗的常用格式为正格。 8.变式:即偏格,凡偏离正格的变化都叫变式。它有平仄上的变式、押韵的变式、对仗上的变式几种。 9.格律诗正格:一是三相原则(一句中246字平仄分明;对句中246字平仄相对;两联的邻句平仄相粘,246的平仄相同)。二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三是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10.格律诗变式:不符合格律诗三相原则中的某一条,叫变式,变式便不是正格,是一种违反纪律却不开除的现象,从宽处理,仍然承认它是格律诗。失间的叫大拗;失粘的叫折腰(部分失粘)或顺风体(全失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