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从意境审美看杜诗 [转载]

[复制链接]

310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27
贡献
16949
金钱
2997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6-29 2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意境审美看杜诗
[转载]

    [摘要]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被誉为诗圣,杜诗在中国文学和艺术美学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立意从艺术学中的意境审美看杜诗,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看杜诗中的意境,分别对杜诗中的超越之境、安得之境、无言之境和有我之境进行审视。   
    [关键词] 意境审美  杜诗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论要求把传神的写景和真切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叶郎先生认为其本质在于“不是孤立的表现物象,而是表现虚实结合的‘境’,也就是表现造化自然的气韵生动的图景”。
    “意境”由“意象”深化发展而成。“象”,即可观可感的具象;“意”,即观念义理,是主体的心灵动向。意和象相结合,便成为主客体彼此融合、统一的审美意象。换言之,意象即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其内涵往往表现为一种脱离文字束缚的审美观照,而审美主体则在此观照中捕捉到了某些渗透着对宇宙、人生、历史感悟的深远意趣。于是,在“象——意——意象”的主客互动中形成了灵动活泼的艺术世界:意境。境即象外,是对意象的超越,是主体心智活动的必然走向。它包括自然、人生图景的“象”,包括象外的虚空,它是高于日常感官心智的高级精神状态,是一种超越之境。主观精神性在意境理论中占有很大比重,境的择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感受。
    在文学创作中,意境是具象与虚像的有机结合,是审美主体在现实物事的基础上的情感生发,是主体感悟虚化的图像反映,其独特之处在于“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它是超感性的。朱光潜先生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意境是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类抒情文学创作中的至高追求。
    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人中间,惟杜甫诗歌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评判天然合一、完美呈现。杜诗不仅给人以博大深沉、沉郁顿挫的审美享受,也是对盛极而衰的唐王朝的深层揭露和评判。杜甫不幸,他胸怀致君尧舜的宏伟抱负,却飘零一生,备尝世态炎凉、万般苦辛,最终在一条破船上哀然而逝。杜甫的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杜甫的人生理想宏大而遥远。他终生与命运抗争却无力回天,那个繁华而强大的盛唐成了他美丽的回忆。不平的人生之路和盛极而衰的时代给杜甫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让他挥写出深沉华美诗篇。从意境审美看杜诗,大致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审视:
    一、“会当凌绝顶”,“天地一沙鸥”的超越之境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杜甫来到泰山,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宗夫如何”这一句发问,突破了诗歌一般的格式和用语,显示了青年杜甫巨大的生命张力。“齐鲁青未了”,在空间上展现了一个无限延伸的世界,一个“青”字既点出了大自然的生机,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审美观照。中间四句,笼天地宇宙于一体,展示了~种大境界大胸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生命历程的起点即泰山之志,超越个人的视野,从担当天下的高度,凸显诗人心境的雄浑开阔。而“一览众山小”的超越之境则在于作者以一颗豁达大度、流动不羁的心体悟了泰山博大的生命姿态。此种“姿态”并非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悟,是用灵心在感悟世界。正如意境美学所倡导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所言,神遇即要超出物象的客观性限制,而将其纳入主观体验范围,以神会物,心与物合,在物我两忘的审美体验中,找寻生命永恒皈依的途径,实现由此岸世界向彼岸精神世界的超越,实现生命自由无束的美的境界。此乃杜诗对于自然的超越之境。
    除开对自然的超越,杜诗的超越之境还体现在对自我的超越。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死去,杜甫携家乘舟离蜀东下,经嘉州(四川乐山)、云安(四川云阳),最后到达夔州(四川奉节)。船至渝(重庆)忠(忠县)时创作《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就体现了对个人狭小世界的超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诗人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萧涤非注,“沙鸥,即景自况,不是悲伤而是愤慨。”天地如此辽阔,沙鸥于其中何其渺小?飘向何方,栖于何地?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诗人那种辗转漂泊、无处归宿的孤独心灵,尽感其苍郁悲凉之情。“一沙鸥”略显孤独,但诗人把它放在了天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企图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把自己的身心融人到宇宙生命中,从而伸展自己的心灵境界。此句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意义的超脱,但已经是诗人追求身心安顿超越平凡悲乐的一种无意识探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实际上是审美主体的情感和客体对象的相互契合、交融,是一种心和物之间的互动,主体不被物本身所局限,而是超越,达到“以神会物”的境界,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安得之境
    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诗“安得”之境的典型表现。该诗作于乾元三年(760)秋,诗人此时居成都草堂。草堂时期是诗人饱经战乱,历尽艰辛之后一个短暂的旅居时期。这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盖起茅屋,总算有一栖身之处。谁知到了八月,一场秋风吹破茅屋,接着大雨又至,“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诗人一家的窘困可以想见。然而,在这沮丧无助之时,诗人却发出这样的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置自己的现实窘境于不顾,却生出一腔豪情。这虽是诗人的幻想,但却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无限放大,不仅让自己因为有这份希冀和憧憬而变得充实安宁,更让后人在窘困之时每每忆起此诗而顿生无限温情。自身难保的穷诗人杜甫,因为这几句充满大爱的诗句,感动了且将继续感动无数的人。这种胸怀,这种境界,足以让杜甫流芳百世。“安得”一句的设问,如惊天巨雷,千百年来,在无数人的心中炸响,它让“安得”一词与爱、与情永远结缘。
   三、“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无言之境
    乾元元年(758)杜甫在长安有过一段相对闲暇的生活,直到乾元元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离开长安。杜甫在这段时间任左拾遗,王维任太子中允,岑参任右补阙,他们常作诗唱和。在这段日子里,杜甫常去曲江饮酒,写有《曲江二首》、《曲江对酒》等诗。如《曲江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花飞蝶舞的风光使诗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无常。心头产生无比的惆怅,从而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物理”指事物盛衰变化之理,诗人由落花而想到万物都有必尽之理,从而超越荣辱悲欢,达到内在生命的觉醒。又如诗人卜居浣花溪,经营草堂时,所作的《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其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以动写静,显现出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春天的热爱。诗人的生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自由的扩展,大自然的灵性超越了功利社会的沉重与繁琐。又如《江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其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已经完全达到了物我相融,大美无言的心灵境界。一般的无言之境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阶段。其实无言之境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宋代蔡梦弼在其《杜工部草堂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横浦张子韶心传录日:陶渊明辞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杜子美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若渊明与子美相易其语,则识者往往以谓子美不及渊明矣。观其云‘云无心’,‘鸟倦飞’,则可知其本意。至于水流而‘心不竞’,云在而‘意俱迟’则与物初无间断,气更混沦,难轻议也。”这里的“与物初无间断,气更混沦”指的就是杜诗的无言之美。
    四、“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的有我之境
    诗人带着强烈激动的感情观照外物,所描写的景物都浸染着诗人浓重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所说的“有我之境”。杜甫以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为创作基调在山水诗的创作中突出了“有我”之境。例如其《秦州杂诗二十首》,诗人抱着忧世的心情,描写祖国西部莽苍群山、孤城边关的衰败景象,以及自己难以排解的忧思。在诗歌的意境营造上明显体现出“有我”之境。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这首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的关塞图,达到洞幽察微的地步。在诗中,诗人的穷途潦倒,民族的苦难命运水乳交融。透过苍茫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悯时伤乱、漂流不定、忧愁烦闷以至“摧颜”的诗人。在茫茫的黄土高原诗人独自眺望,所能望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季节衰败的景象。这时,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安定的渴求一下涌上诗人心头,忧愁而致“摧颜”。此乃杜诗借山水之情抒忧国之境。
    再看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杜甫此时已五十六岁,飘零日久,备尝艰辛,北归无望,生计日困,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自然感慨良多。首联第一句点出诗人的游子身份及心情。杜甫自安史之乱,一直颠沛流离,此时已是晚年,思乡之情益浓,故自称“思归客”。“思归客”三字饱含辛酸,诗人长期思归而不能,颠沛流离。第二句为自嘲,“腐儒”一词别有深意,杜甫身在草莽,心忧庙堂,孤忠永存,痴心不改。颔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写天边的片云,隐喻自己飘泊不定、居无定所,写孤悬的明月.暗示自己孤独冷清、无依无靠的悲苦。“孤月”之“孤”表示了数量的单一和情感的孤独。而颈联却仍不忘抒发“壮心不已”的精神。此乃杜诗借自然之景抒发自我悲苦之境。
    杜甫的山水诗借景抒情,达到物我相容“有我”之境的可谓甚多。清人施鸿保《读杜诗说》中,曾发现杜甫在诗歌中,常常用人称的方式,称花草禽鱼为“尔”、“汝”。“尔汝”通常是朋友同辈间的称呼,无贵贱高下之分。杜甫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里有一联:“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其中,“友于”、“肺腑”是兄弟的意思。“尔汝群物”是诗人的至情洋溢,推己及物,使山水皆着情。这是诗人山水诗中“有我”之境的延伸与拓展。
    至此,我们回头稍作梳理:杜甫是一位怀有儒家仁爱之心的诗人,他不像李白那样洒脱浪漫、任意驰骋,他的诗常缓慢沉吟、低回起伏。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云:“情在词外日‘隐’,状溢目前日‘秀’。”刘勰表达了含蓄隐约与直露显现的关系。诗歌不是求证求实,它追求的是境界,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艺术想象,体悟出语言文字之后的深层内涵。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个时代,个体的感性生存与社会性的理性要求总是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杜甫一方面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另一方面伴随着无尽烦恼的现实使得诗人总是希望营造一种幻觉和想象的世界来摆脱身心的羁绊,从世俗的纷争和污浊中抽身而出,达到灵心洁手的精神自由。清代叶燮云:“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正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急风、苍穹、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敞开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如果没有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没有一颗博大深厚的仁爱之心,没有崇高悲悯的审美之情,就不可能吟诵出如此深沉凝重的诗句。
    “意境”是华夏民族在遵从儒家伦理的现实状态下,释放心智,实现精神自由的“家”。杜诗中的“自然”更多的服从于主观心智的表达需要,并构成了意境论中的“象”、“境”等概念内涵,最终形成了“思与境偕”的意境审美理论。意境审美成就了杜诗,也成就唐人的创作,成就了一代代不必费心避开尘世又可以保持审美自由的文人学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6 0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