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发表于 2022-6-20 17: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诗可以好好尝试,但要在多读古人咏物诗的基础上,扎实进行,不能凭空就想写,没有技巧,没有熏陶,靠心造可不行,不妨先模仿,后练习,其中发现学问,就上百度搜一搜,问问有什么知识,有什么手法,该怎么用,如何具体情形具体分析。
像首句就不必先刻画,可统说“通体如同火焰山”,然后再深入描写刻画收结。整首诗让你写得。前两句沾点边,不成功,而且也没有线索可见,后面就转跑了,东拉西扯,胡乱联想。
如古人咏物,像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是统说,即概述形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形象描写,有承接深入作用,“不知细叶谁裁出”,用其中具体形象牵出线索,形成转折,“二月春风似剪刀”,往回扣,形成收结,因为收结中又有新形象,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咏梅花,“墙角数枝梅”是统说,点出形象,“凌寒独自开”是环境描写,有深化作用,“遥知不是雪”,突出对比,一边呼应一边形成转折,“为有暗香来”,聚焦于特征特点,有抽丝抜缕作用,形成收结,裹住全篇,因“暗香”也是新形象,和“春风”一样,有很强的体验感,仍是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再像具体咏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是统说,用技巧植入形象特征,“朵朵花开淡墨痕”是深入刻画,有聚焦和紧紧抓住特征的作用,“不要人夸好颜色”是陈述主观感受,以评价牵出线索,“只留清气满乾坤”是进一步陈述主观感受,因为“清气”也是诗里新形象,且这一句非常具有人格性质,让收结非常完美,同样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这些都是技巧运用灵活,手法心裁别出,条理环环相扣,语言平实质朴,意思深入浅出,视角各有风格,味道耐品耐嚼,余音不绝于耳的咏物诗,也显露了不仅诗有美,作者的生活姿态和心理活动也有美。心理活动,包括生活意识和写诗态度。
比较你写的,像认真学习了的样子否?写诗岂能闭门造车,自作聪明?最终还不是什么都抓不住,不得不瞎晕乎,东拉西扯,胡思乱想,满嘴跑火车?
说的这些,就是告诉你怎么学诗写诗,学诗写诗的专业积淀该怎么养成。不管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搞偷手,弄得扭扭曲曲,都需要做事情的积淀才能像模像样,若沉不下心来,积淀怎么能有?
写诗的能力可以比古人差,甚至比今天大多数人差,但作者的人格不能输,写诗的心态不能扭曲,先学后做是起码常识,要用各种学习支撑写诗,也用各种学习自我批评,乃至否定写诗。
只有自我觉得经得起推敲了,再拿出来,绝不难随意公之于众。这是多少人不懂得的学习规律和经验问题。不公之于众就老有通过自我完善,不断主动学习和提高的,绝对属于自我的经历过程,包括感受,体验,经验和可能,且刻骨铭心,记得深,记得牢。
一旦公之于众,就等于自我结束了一切,开始等待别人意见。别人没有意见还意味结束,别人有意见,但通过别人告诉和指出再明白什么,已经成了被动学习,被动学习中不会有主动学习中的收效。
就比如,你跟我学习,是不是老等着告诉?结果还不是反反复复,有些话老得说个没完没了,包括这几次说的。老师是指路的,不是包办细节替人走路,细节总是因而制之,因人而异,千变万化,没法包办,越包越包出的是瘸子。
多少年来我写的任何文字,除了最早的观念观点作为基本立场,都不再与老师有任何联系,那么像上面这些细节知识,是哪里来的哪?同人人一样,都是通过主动学习和自己走路得来的,这就是学习的真方法,真学问,真门道。
我的想法,是希望看到你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次比一次进步和改进了的,具体用功打磨过的作品,而不是这种随随便便,看不出多少学习含量的东西。用功打磨,只能指主动学习过程,不能偷为单纯鼓捣文字。---
要想有成先有才,人间无不苦中来。一丝汗水连长远,万片秋香待展开。
功利时期多急躁,金钱世道费疑猜。除非买 卖图文字,学习缘何会受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