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1

王安石的七律欣赏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6-19 18:4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无常、世事如梦,悠然自得、淡定从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纷纭复杂,有时候人们已经尽力了,却不能改变现状,于是很多人便陷入了忧惧和愁闷之中。其实只要任运随缘,就能消除执念和悲愁,不必为那些无法得到的事物而徒增烦恼。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北宋的一位大文豪学识渊博、志向远大,也曾鞠躬尽瘁、励精图治,可是他多年的努力却为他带来了各种烦恼,最后不得不离开京城。经过一番深刻的反思,他终于看淡得失。下面介绍王安石水平很高的七律,前两联文采斐然,颈联更是千古名句。

太湖恬亭
北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王安石二次罢相后回到金陵,开始了晚年的隐居生活。几十年的宦途沉浮,最终未能实现作者的平生之志,但是他却无怨无悔,更看淡得失,并决定从此不再踏入朝堂。这首诗就创作于这一时期,表达了作者甘于平凡,喜欢恬静安然的生活环境。
   开篇描绘了恬亭周围的景物,栏杆外绿荫浓浓,郁郁葱葱。高低错落的曲岸中,溪水潺潺静流,一直深入到远处的一片翠绿丛中,最后才从诗人的视线里慢慢消失。
  作者离开了争吵不断的朝堂,来到了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绿树、流水,还有那无边的翠微,都显得格外的清新迷人,让人觉得物我两忘,自己仿佛也要融化在其中。
   诗人心情放松,时而在溪边漫步,时而于绿荫观景,颔联展现了作者陶醉于山水田园画卷之中,“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红日西斜、绿树倒映,人立断桥、鸟栖高枝,多么宁静而又淡雅的画面。诗人文笔非凡,游刃有余,短短两句话,就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独立”二字,刻画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夕阳晚照之中伫立桥头,虽然他的腿脚稍有些不灵便,但是其炯炯有神的双目,却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染霜的须髯和俭朴的衣衫,都显出了荆公历尽磨难之后的淡泊和悠然。
   颈联是千古名句,“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作者悠闲地赏景,心无牵挂,乐而忘忧;安静地独处,也感受不到俗世里的机巧和善变。
   王安石久在宦途,厌倦了各种约束和羁绊,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摆脱。而眼下的荆公,就像困鸟离开了樊笼,可以尽情地享受自由飞翔的乐趣。“始觉、谁知”,承接自然,也传达出诗人经过一番曲折漫长的人生,终于感悟到清游和独处的惬意。
  结尾手法独特,“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夜幕拉开、寒气袭人,诗人却久久不愿离开,他甚至想象自己在斜月下,迎着微凉的秋风,泛舟水面,感受一种无忧无虑的方外生活。
“更待”二字,表达了流连忘返的心境;“秋风、斜月”,都是一种虚写,作者心无牵累,更无案牍劳形,其悠然忘我的情形,实在是用语言难以描述。
   王安石的这首七律恬淡悠闲,展现了作者退隐后的生活画面。作者用清隽的文墨,淡雅的色彩,描写了恬亭周围的美好景象;更用通俗的语言,抒写了一份旷达和恬静的襟怀。
   全文虽然并未用典,但是意象丰富,“绿荫、翠微,落日、断桥”,以及“秋风、斜月、钓船”等等,无一不引人遐想。读完全诗,既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又能体味到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非常值得欣赏!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7-3 2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朋友雅篇,顺祝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