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2
注册时间2022-5-25
威望672
金钱8072
贡献5944
金牌会员
 
威望- 672 点
贡献- 5944 次
金钱- 8072 枚

|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第10法: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第11法: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第13法: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第14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第15法: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第17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第18法: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
第19法: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
第20法:“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
第21法: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
第22法: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
第23法: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第27法: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第29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第31法: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第32法:“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第33法: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
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
第35法:“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第36法: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第37法: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第38法:“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第39法: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第41法: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
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第44法:“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第45法:“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第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第49法: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第51法: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第52法: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第53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第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第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