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联二十高级班第三讲练习1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397

帖子

311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3
贡献
525
金钱
1209
发表于 2022-6-1 2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二十高级第三讲练习
(5月23-25日晚8:00)
出题点评:紫玉清涵老师

以下图为意成联一副,单边不少于11字。
要求:语意通顺,契合图意,注意格式。
*每人限一副

注:请后来师生跟帖接龙,写上序号、名字和内容

  1.
题图 淘淘
慕名之至,是以神通,凌云白瀑拜松竹;
到此焉知,惟其我用,入案节风怡性情。

简评:上比描景,下比及情,脉络较为清晰,第二分句去了会不会更精炼。

2.题图
文/一蓑烟雨
僻野结庐,贪此地有松风竹韵,瀑声云影;
空山悟道,坐其间无世故人情,蝇利浮名。

简评:上比景,下比情。上比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也采用了句内对,下比则是入此景此境之后的感悟,有一种心无尘埃的脱俗。如果去了第3分句会不会更精炼呢?

3.题图 松月吟
庐边酣饮,听竹雨松风,三千俗事抛身外;
崖畔幽栖,弹高山流水,万古知音在一琴。

简评:上比扣图,下比延伸,意在画外。是感觉上比已经把意都讲完了,所以下比的空间就小了。成联可以上比为下比留白。

4.题图 禾之韵
苍松凝翠,盘根错节傲风雪;
劲竹穿空,依水傍林立画图。

简评:这是一则咏物成联,上比松下比竹,脉络分明。上比好过下比,下比第2分句可斟。

5.题松竹图 曦儿
无惧雪霜,虬背老松犹抱石;
敢迎风雨,直身秀竹总凌云。

简评:这是一则咏物成联,上比松下比竹,脉络分明。只是上下比的第1分句,感觉没有能宕开。

6、题图
文/君心
问竹访松,听一曲高山流水;
抛名忘利,远三千俗世浮华。

简评:这副成联其实与图的关系不是很紧密,只有上比的第一分句扣图,生发过大。可以考虑把上比扣图,下比延伸。

7、题松竹图 捍卫者
惯于绝壁盘根,拥风宿谷,虬姿常傲世;
只待尖芽破土,持节冲天,壮志自凌云。

简评:上比松,下比竹,脉络清晰,用词表述也不错,学习了,个别字词可斟。

8、题图 烟雨濠梁
苦觅烟霞旧宅,若添些竹雨松风,岫云壑霭,更管领猿僮鹤子,草妾花奴,对此君其可否?
叨陪陶谢新风,许抛却蝇营狗苟,利锁名缰,最堪怜酒虐茶淫,诗魔书蠹,念之我亦怦然。

简评:就是这样一幅简单的图能写成这样,很佩服作者。只是这样一来,与图都没啥大关系,属于过度延伸。

9、题图 清洛布衣
何为福地洞天?直须有劲竹虬松,流云飞瀑,自令尔逍遥世外;
奚恋镜花水月!竟不从猿清鹤逸,鱼乐蝶翩,终教我蹭蹬红尘。

简评:这则成联也是,上比已经基本上把该讲的都讲完了,下比其实就有些画蛇添足。

10、题松竹瀑•小憩片刻
竹翠摇珠,弄影终成虹彩现;
松香入瀑,流芳且送画前人。

简评:上比是竹,下比是松,第2分句可斟,第2分句的后三不对仗,而且和第1分句关联也不够紧密。

11. 题图 冷梅
翠竹映青松,一态一姿,妙笔出诗章图画;
严冬至盛夏,有刚有节,傲骨迎雷雨雪霜。

简评:上比松竹的形下比松竹的神,脉络算比较清晰,只是表述上不够精炼,如果去了第1分句可不可以呢?

12.题图 滴水莲
石藏竹下,竹翠松横,惊叹笔端无俗物;
岩隐云中,云开瀑现,忽疑此地是庐山。

简评:感觉这则成联上下比的前二分句是没有能完全宕开,而且第3分句,一会儿画内,一会儿画外,同时下比结升华不够。

13 题图 六个梦
居山展风韵,凌霜不露半分怯;
经笔入画图,挂壁尽迷尘世人。

简评:这样构思的话,我感觉人为地把这个成联断开了,感觉上下比各说各的,一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是画中的,建议陈联应该把它当做一个整体去构思。

14.题图
文/安之若素
结庐山野,听涧水淙淙,享松风竹韵;
把酒篱前,看白云片片,醉鸟语花香。

简评:上比扣图,下比生发。如果是这样一个构思的画,下比倒不如入情,写看到松风竹韵的感受,可能会更好。

15. 题图 剑影
青山裁一角,翠竹为邻,苍松作伴;
今夕忘何年,心无块垒,案有诗书。

简评:上比景,下比情,两条线分明,句对自对也不错,隐逸淡泊,学习了。

16.题图 风若兮
青松遒劲,墨竹闲疏,巧把风光收笔底;
怀瑾握瑜,高风亮节,欲留清气在人间。

简评:成联上比松竹切图,下比及人脱俗,不错,学习了。

17. 题图 欧阳雨
倘虚心如竹,孤直如松,虽富贵已凋,然瑾瑜之色常绿;
若遇阻则渊,遇穷成瀑,任山川不再,其上善之光永存。

简评:颇含哲理的联,发人深省,句内对也很漂亮,只是与图关联不是很大,过度延伸了。

18.题图 明月入怀
竹韵松风尘事远,最宜一盏新茶,数篇古卷;
溪声山色俗心清,悟得三分古意,几句新诗。

简评:这个成联隐逸脱俗,运用句内自对也很娴熟,只是上下比后二个分句略显拖沓。

19.题松竹图 修一
因气节相知,任雪压霜欺,一生不改青春色;
得精神互赏,看风轻云淡,四季常留岁月情。

简评:上比扣松竹气节,下比有点赘意,如果是扣这幅画的话,我觉得用上比就可以了。

20.题图     金仙
松依峭壁,竹入云霄,同在青山开画境;
流水相知,清风作伴,远离世俗净尘心。

简评:上比景,下比入情,句内自对,都不错。下比结句略弱。

21.题图 夏雨莲
赴约泉源,听一曲高山流水;
上行石径,访多时贞竹寒松。

简评:这则成联各说各的,上比与图关联不很大,惟下比第二分句扣图,赴约一上行词性不同。

22题图 薇薇儿
青松依竹,幽境清心尘俗远;
瀑布挂川,香风入耳水云闲。

简评:这个成联有各说各的嫌疑,如果就图片来看,有上比就够了,下比有添足之嫌,而且下比的第2分句用词有一点拗口。

23 懒虫
居山一角显高怀,植松种竹;
邀友几人彰雅兴,载酒吟诗。

简评:上比扣图,下比过度生发,另外高怀雅兴宕开不足了。

24.看图题联 清凉境 虹
小舍清幽,闲时且看庐山瀑;
四围淡雅,静后欣听松竹风。

简评:上比和下比第1分句宕开不足,清幽淡雅,差别不大。另外上下比宕开也不足,一直停留在赏景层面,完全可以上比写景,下比抒情。

25.题图 飘零
人生有幸,是同绿竹成邻,苍松作伴。
小舍无尘,常有清风入室,小月窥窗。

简评:成联很闲适,处处透着隐逸情怀。同样的问题,就是上下比,没有递进。

26.题图  寒香墨玉
山间翠竹,不俗之花,望水聆风春永驻;
岩壁青松,生来傲骨,吟诗作画美长流。

简评:这则成联上比竹下比松。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首先不俗之花是写的翠竹吗?岩壁和山间略重义。第二分句对仗上也不够工整。另外第三分句和前二分句还有脱节之嫌。


27.题图  梅如雪
辟山林一角,闲种梅花欢纵酒;
对松竹半窗,不关尘俗每怡心。

简评:这则成联属于上比过度生发,与图离得太远,下比勉强扣图,第二分句又是一个大熟句。

28.题图 晨曦露珠
朝赴山中,听溪水潺湲,似琴声悦耳。
暮归小舍,看青松挺拔,伴翠竹愉心。

简评:这则成联貌似写早晨出游,傍晚归来,其实上下比并没有能很好的宕开,整个联就写了清溪,松竹,立场还是不够深。

29. 题图 蓝雨
松竹为邻,高山流水琴三弄;
诗书作伴,明月清风酒一樽。

简评:这则成联下比过度生发,但意象选择还是不错。其实这个成联应该是写了两件事,上下比并没有能浑然一体。其实景情境还是要注意适当宕开。

30.题图 素石
迎客青松,虬枝伸展频招手;
凌云翠竹,直干蓬勃自挺身。

简评:这则成联脉络比较清晰,上比松,下比竹。在用语上其实有些随意。比如上比并没有能突出松的品质。下比写竹其实也过于随意。

总结:这一次给出的是看图成联,其实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是单纯的由画面及画面生发有感,也可以靠画中的松竹来写咏物成联。如果是单纯的由画面写所见所感,在创作时可以选择上比及景,下比入情,这样联脉会更加的清晰。如果选择写咏物成联,可以一比咏松,一比咏竹,形神结合,同时,可以借物咏人,这样就不至于凌乱。另外既然是看图成联,那就必须呢,要有图的基础,可以从图中选择1~2个物像,当然也不要面面俱到。另外当然题图可以有图内意,也可以有图外之意,但切记不要过度生发,最终写出的成跟图没有什么多大关系,那也是失败的。这一次的评语呢,没有指出大家的优点,都是直击问题,希望大家多多谅解,当然一家之言,有失偏颇,欢迎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