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0|回复: 19

余庆采风十一题 并序

[复制链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发表于 2015-4-27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鳌溪闲客 于 2015-4-28 19:02 编辑

余庆采风十一题 并序
2015年4月10下午从凤冈到余庆,11日参加县诗联学会理事会暨诗词培训,12日参与白坭镇采风,13日参与小腮镇采风。14日回贵阳,多日忙于它务。21日下午补作白泥采风五题,22日上午补作小腮采风六题。

白泥采风五题

七绝·龙鳞
岭为龙体石为鳞,鳞讹成林龙久颦。
故意将龙改农字,农林寨主好标新。

七绝·慈云洞
天生一个石观音,蠢汉毁之年月深。
仍布慈云化甘雨,洞留菩萨大悲心。

七绝·西部新城
西郊建设起宏图,部画精心与众殊。
新构楼台植花木,城隍盛赞赛仙都。

七绝·万亩园林
几度招标费苦心,田畴万亩造园林。
种花种木种楼阁,稻稷果蔬何处寻?

七绝·团结水库
高坝深沟截小江,曲湖人造碧汪汪。
追思大众同心干,顿觉嘉名寓意长。

小腮采风六题

七律·玉笏山

酷似仙班列紫霄,峰峦迭起竞岹峣。
皆持玉笏皆恭谨,莫摆金珰莫倨骄。
却愿云烟凝雨露,更求弦管奏英韶。
奋凌绝顶依高阁,北望神龟在弄潮。

七律·神龟山
中关智将化神龟,镇守千秋有积威。
面对西方常警惕,身居东土不迁移。
苍山如海潮堪弄,红日在天霞定披。
选位停车望头颈,居然又是一雄狮。

五律·狮子山
狮子守中关,从来险象环。
狐狨常蛊媚,狼狈必朋奸。
当识蛇牙毒,莫嘲蚊喙孱。
一朝威震海,千古稳为山。         

七绝·赠满溪小学
满面春风聚杏坛,溪流也说好滋兰。
小篇精品诗墙绕,学子随时弦诵欢。

七绝·箱子洞
名实相符不用疑,满溪穿越也堪奇。
长晴攻玉自藏庋,大雨涌金空布施。
河马石前砂漠漠,犀牛潭畔草萋萋。
当年尝试通车道,劝阻鹧鸪鸣叫悲。

七绝·蛤蟆塆桃园
蛤蟆往古闹山塆,当今变作大桃园。
花怡醉眼果增寿,下自成蹊却不言。

附中关(余庆古关隘)神龟山及狮子山图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429

主题

8176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65
贡献
8684
金钱
10363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5-4-27 21: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先生一串采风新作,问好先生!

点评

谢谢吟长!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28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鹤轩主 发表于 2015-4-27 21:29
赏读先生一串采风新作,问好先生!

谢谢吟长!祝好!

点评

再赏佳吟,问好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30 18:35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

主题

8176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65
贡献
8684
金钱
10363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5-4-30 18: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佳吟,问好先生!

点评

再谢首版!祝先生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6: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鹤轩主 发表于 2015-4-30 18:35
再赏佳吟,问好先生!

再谢首版!祝先生好!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主题

6597

帖子

3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2308
贡献
7995
金钱
11499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5-6 06: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再赏。问好。

点评

再谢吟长!上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6 0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09: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人 发表于 2015-5-6 06:05
清晨再赏。问好。

再谢吟长!上午好!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84

帖子

6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59
贡献
1639
金钱
2168
发表于 2015-5-6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先生洋洋洒洒大作。
格律可酌。问好您!

点评

谢谢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7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5: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野村姑 发表于 2015-5-6 09:47
拜读欣赏先生洋洋洒洒大作。
格律可酌。问好您!

谢谢指教!

点评

不客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7 15:59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84

帖子

6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59
贡献
1639
金钱
2168
发表于 2015-5-7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

点评

再谢!那些语句出律?愿闻其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7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6: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谢!那些语句出律?愿闻其详!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84

帖子

6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59
贡献
1639
金钱
2168
发表于 2015-5-7 1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首 ;花  出了
第四首;种花种木种楼阁  第三个种出了
七律·神龟山   居 重字
七绝·箱子洞   涌 应平  这个应该是七律吧
最后一首,按旧韵和新韵都出律。旧韵平起首押也出律,平起首不押也出律。写的诗七绝,不是古风。您再看看。也许是我错了。浅见!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2: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谢小诗妹!
您看得极其认真仔细,精神可嘉!
至于格律问题,您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学习、研究,把平仄的特殊形式、拗救、首句用韵可借邻韵等也弄清楚。建议读读王力《汉语诗律学》。
现就您指出的问题一一简答:
第三首《七绝·西部新城》,“花”字没出律。因为“新构楼台植花木”是子类特殊形式。
第四首《七绝·万亩园林》,第三个“种”没出律,“种花种木种楼阁”第五字拗,下句“稻稷果蔬何处寻”第五字救本句第三字兼上句第五字。
第七首《七律·神龟山》,“居”字确实重了,第一个“居”(身居)与第二个“居”(居然),词性词意均不同,只重字形无大碍。当然能改更好。也好改,“居然”改“竟然”或“身居”改“身栖”均可。
第十首《七绝·箱子洞》应为《七律·箱子洞》,仓卒打字错了;颔联对句“大雨涌金空布施”第三字“涌”拗,第五字“空”救。
最后一首即第十一首用平水韵十三元(鄙人习惯用旧声韵写诗词曲),首句起韵借韵十五删(“塆”字少用,一般韵表未列出)。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汉语诗律学》谈平仄的特殊形式
第九节 平厌的特殊形式 
  9.1 这里所谓平仄上的特殊形式,指的是五言b式的第四字或七言b式的第六字该仄而平,和五言a式的第四字或七言a式的第六字该平而仄。因为五言的第四字和七言的第六字是重要的节奏点,平仄不合,似乎是大大的违犯了平仄的规律,不合于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我们称为平仄上的特殊形式。为便于叙述起见,我们把前者叫做子类特殊形式,后者叫做丑类特殊形式。
  9.2(一)子类特殊形式是把那本该用平平平仄仄的五言句子改为平平仄平仄,又把仄仄平平平仄仄的七言句子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换句话说,就是腹节的两个字平仄互换;本是平仄,现在改为仄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头节上字以避免仄声为原则。(若不避免仄声,则以用普通形式为宜*)例如:
  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台。(王维《奉和圣制》)
  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苑咸《送大理正摄御史》)
  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李颀《送人尉闽中》)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乡园碧云外,兄弟渌江头。(常建《江行》)
  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李嶷《少年行》)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亘《春怨》)
  小园足生事,寻胜日倾壶。(杨颜《田家》)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王諲《十五夜观灯》)
  犹闻有知己,此去不徒然。(周万《送沈芳谒李观察》)
  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祖咏《题韩少府水亭》)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过崔八丈水亭》)
  朱实初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技。(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洞庭。(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日色悠扬暎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白居易《百花亭晚望》)
  蜀客帆樯背归燕,楚山花木急啼鹃。(李郢《江亭春雾》)
  9.3这种特殊形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这也是诗人的一种风尚。在上面所举诸例中,崔亘、周万、祖咏、王昌龄、裴迪都是用于尾联的;下面再录一些整篇的诗,以见全貌: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梁锽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
  自从图渤海,谁为觅湘娥?
  白鹭栖脂粉,赪鲂跃绮罗。
  仍怜转娇眼,别恨一横波。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杜甫
  其一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去声。)
  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刘长卿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咏怀古迹五首(录二) 杜甫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庚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西湖留别 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伎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司马札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春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9.4唐人这种特殊形式,宋人深深地体会到了;尤其是用于尾联的妙处,宋人领略得最到家,所以也用得最多,几乎可说是青出于蓝。例如:
  (甲)用于首联者。
  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刘敞《蝉》)
  南山半云雨,天气杂暄寒。(刘敞 《独行》)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苏轼《荆州》)
  凭高散幽策,绿草满春坡。(徐玑《凭高》)
  危栏散湮郁,已暮亦登临。(陈鉴之《暮登蓬莱阁》)
  (七言首句多入韵,故特殊形式罕见。)
  (乙)用于颔联者。
  山桥断行路,溪雨涨春田。(欧阳修《离彭婆值雨》)
  星辰竞摇动,河汉湛虚明。(刘敞《月夜》)
  浮云帝乡外,落日古城边。(刘敞《临雨亭》)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王安石《即事》)
  云阴下斜谷,雨势落褒城。(文同《凝云榭晚兴》)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贺铸《秦淮夜泊》)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陈师道《宿济河》)
  人声隐林杪,僧舍绕云根。(陈师道《游鹤山院》)
  田园一蚊蝶,书卷百牛腰。(周孚《赠萧光祖》)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周紫芝《雨过》)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杨万里《明发新涂晴》)
  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杨万里《宿兰溪水驿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梅尧臣《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皇求买万金无。(苏轼《傅尧俞济源草堂》)
  云捧楼台出天上,风飘钟磐落人间。(杨蟠《甘露上方》)
  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鱼。(苏过《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陈与义《巴邱书事》)
  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
  仗外诸峰献松雪,霜前一雁度宫云。(杨万里《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朱熹《春谷》)
  (丙)用于颈联者。
  开窗置尊酒,看月涌江涛。(刘敞《秋晴西楼》)
  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苏辙《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
  醉任狂风揭茅屋,卧听残雪打蓑衣。(王庭珪《题郭秀才钓亭》)
  更着好风堕清句,不知何地顿闲愁。(杨万里《和昌英叔久雨》)
  (此类最少。)
  (丁)用于尾联者。
  方今圣明代,不敢话辞荣。(张咏《县斋秋夕》)
  东辕有遗恨,日日物华清。(宋祁《中秋新霁》)
  思君正怊怅,黄叶更翩翩。(余靖《晚至松门僧舍》)
  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欧阳修《雨后独行洛北》)
  悲欢古今事,寂寞堕荒城。(苏舜钦《和解生中秋月》)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梅尧臣《夏日晚霁》)
  张衡四愁意,历历起登临。(刘敞《观鱼台》)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周敦颐《游大林》)
  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司马光《送郑推官戡赴邠州》)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王安石《即事》)
  留连一杯酒,满眼欲归心。(王安石《欲归》)
  遥怀寄新月,又见一棱生。(文同《凝云榭晚兴》)
  谁怜远游子,心旌正摇摇!(贺铸《秦淮夜泊》)
  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贺铸《江夏遇兴》)
  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唐庚《除夕》)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汪藻《己酉乱后》)
  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周紫芝《雨过》)
  南阶两三菊,极意作今年。(吕本中《九日晨起》)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陈与义《放慵》)
  西冈夕阳路,不到又经年。(陆游《小舟游西泾》)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杨万里《虞丞相挽词》)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朱熹《登定王台》)
  端如退之语,江远共蒹葭。(王十朋《过三叉》)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徐铉《京口江际弄水》)
  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徐铉《送郝郎中》)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
  回日期君直西掖,当阶红药正开花。(王禹偁《送罗著作》)
  安得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王禹偁《新秋即事》)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林逋《梅花》)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读子云书。(欧阳修《苏主簿挽歌》)
  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捻霜毛。(曾巩《上元》)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伯子《郊行即事》)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苏轼《竹阁》)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苏轼《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何日芦轩下双榻,满持尊酒洗尘机。(贺铸《怀寄寇元弼》)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愿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此去腾骧吐虹气,何由来伴老夫闲!(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
  岁晚无人吊遗迹,壁间诗在半灰埃。(周紫艺《凌歊晚眺》)
  记取晴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陆游《柳林酒家楼》)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陆游《宴西楼》)
  却笑飞仙未忘俗,金貂犹着侍中冠。(陆游《题丈人观道院壁》)
  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陆游《余年四十六入峡》)
  待把衣冠挂神武,看渠勋业上凌烟。(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
  墨客区区感荣遇,岂知深意在彝伦!(吕祖谦《贺车驾幸秘书省》)
(此类最多。)
9.5此种特殊形式,一般人都认为“拗句”(有些人甚至仅仅承认这是“拗”,除此之外不称为“拗”)。谈“拗救”的人,自然也把它认为本句拗救:腹节上字该平而仄,是拗;腹节下字该仄而平,是救。但是,如果“拗”的意义是“违反常格”,则是否该称为“拗”尚有问题;因为这种形式常见到那样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例如元稹《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实在不很应该认为变例(叫做“特殊形式”也是不得已的)。它竟可认为b式的另一式,“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平仄”是任人择用的。不过,在另一个观点上,也可以认为“拗”;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本该是平仄相对的,尤其是节奏点;现在出句的第四字和对句的第四字(七言则为第六字)都是平声,就该算是不合常规,也就可以叫做“拗”。如果要叫做“拗”的话,我们建议叫做“特拗”。
  9.6(二)丑类特殊形式是在a B式的联语中,把a式出句的腹节下字改为仄声,同时把B式对句的腹节上字改为平声。换句话说,在五言里,就改为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在七言里,就改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七言出句的第一字、第五字,和五言出句的第三字,还可以改为仄声,七言出句的第三字,和五言出句的第一字,还可以改为平声;七言对句的第一字还可以改为平声,七言对句的第三字和五言对句的第一字还可改为仄声。由此看来,这种形式的特征只在于七个字的声调,就是出句第二字(七言则为第四字)必须是仄声,末二字必须是“仄仄”,对句第二字(七言则为第四字)必须是平声,末三字必须是“平仄平”。这样,就五言而论,出句可能有五个仄声字,但对句不该有五个平声字,因为倒数第二字必须是仄声,否则变为古风式的“三平调”了。(盛唐诗人偶然有此,但不足为法。)
  9.7这里我们有一点应该特别提出,就是丙种拗救(孤平拗救)和丑类特殊形式往往同时并用。这样,在五言里,就变为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在七言里,就变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现在我们分别举例如下:
  (甲)不与丙种拗救同用者。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裴迪《夏日过青龙寺》)
  行苦神亦秀,冷然溪上松。(崔兴宗《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孟浩然《送友东归》)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岑参《陕州月城楼》)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 《送远》)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杜甫《泛江送客》)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杜甫《绝句》)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高适《途中寄徐录事》)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刘禹锡《秋日书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乙)与丙种拗救同用者。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岑参《送桂佐下第归陆浑》)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高适《别刘大校书》)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高适《别韦五》)
  对酒不觉瞑,落花盈我衣。(李白《自遣》)
  致此自避远,又非珠玉装。(杜甫《蕃剑》)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刘禹锡《视刀环歌》)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吕温《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李商隐《落花》)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许棠《野步》)
  9.8这种特殊形式显然是从古诗脱胎而来,所以五言特别多七言特别少。在此情况下,五言对句第一字喜欢用仄,大约因为诗人们不大喜欢句中共有四个平声,第三字既必须用平,就索性造成一种孤平拗救,使它的格调更高古些。
  9.9宋人对于丑类特殊形式,也像子类一样,跟着唐人学步。不过,因为时代的关系,七言的例子渐渐多起来了。例如:
  (甲)不与丙种拗救同用者。
  野兴宜独往,春愁无定端。(刘敞《独行》)
  落日含古意,高台多远心。(刘敞《观鱼台》)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楼钥《顷游龙井》)
  (乙)与丙种拗救同用者。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苏舜钦《独游辋川》)
  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刘敞《秋晴西楼》)
  之子固绝俗,少年甘寂寥。(周孚《赠萧光祖》)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周紫芝《雨过》)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同上)
  畎亩意不适,出门聊散忧。(陈与义《晚步》)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县泛舟东归》)
  马蹄践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
  9.10宋人的丑类特殊形式和丙种拗救同用者比独用者多了许多,这显得他们彻底领略唐人的妙用。但是,极少数诗人也偶然忘了唐人的遗规,五言对句第三字没有用平声,例如: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梅尧臣《夏日晚霁》)
  9.11丑类特殊形式比子类为罕见,但是,它的地位也颇值得研究。丑类特式很少用于尾联,这和子类的情形恰恰相反。诗人最喜欢把它放在首句,尤其是五言。我们试把上面所举唐宋诸例作一统计如下:
  (1)用于首联者共18例。(崔兴宗,孟浩然《裴司事见寻》,岑参《陕州》,《送桂佐》,李白,杜甫《孤雁》,《蕃剑》,《绝句》,刘禹锡《视刀环》,高适《途中》,吕温《及第》,李商隐,许棠,刘敞《观鱼台》,周孚,周紫芝,陈与义,梅尧臣。)
  (2)用于颔联者共11例。(裴迪,孟浩然《送友东归》,王维,高适《别韦五》,刘敞《独行》,《秋晴》,苏舜钦,王安石,黄庭坚,方岳,楼钥。)
  (3)用于颈联者共5例。(杜甫《送远》,刘禹锡《秋日》,高适《别刘大》,李商隐,陆游。)
  (4)用于尾联者仅1例。(杜牧)
  用于尾联者,只有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因为是七言绝句,首句须入韵,只有第三句是仄脚,这才只好用于第三句。可见丑类特殊形式用于尾联是很不相宜的。
  9.12谈拗救的人,自然也把丑类特式认为一种拗救。这是对句相救:出句腹节下字拗,对句腹节上字救(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并不相同)。这样出句和对句的腹节下字都是仄声,重要节奏点的声调并不相对,所以叫做“拗”也是说得通的。
  丑类特式毕竟不像子类取得合法的地位,因此,排律中只容许有子类特式,不容许有丑类特式,因为排律的平仄规律比普通律绝更严的缘故。
  9.13以上所述的两种特殊形式,都可以证明“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是有毛病的。墨守这口诀的人,将会牺牲了唐人所发明的两种“高格调”,因为这里五言出句的第四字和七言出句的第六字都是“不分明”的。但是,看轻这口诀的人,如果不加深究,将会因看见唐宋诗人在这种地方“不分明”,就认为任何地方都可以“不分明”,于是变了完全不讲诗律。
  9.14拗救的形式,除了给有些人认为格调高古之外,还有一种好处,就是给诗人在造句上有更多的自由。譬如上节所举杜甫的“远在剑南思洛阳”一个例子,“剑”字仄声,本是不合的,若要换另一个字,却非常难换;倒不如轻轻地用平声“思”字一救,就避免了孤平的毛病了。又如普通数目字中,只有“三”字和“千”字是平声字,其余从“一”至“六”,从“八”至“十”和“百”字、“万”字都是仄声字,岂非不便于对仗吗?但是,像本节所举的子类特拗,“田园一蚊蝶,书卷百牛腰”,“一”可以对“百”,“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一”可以对“二”,丑类特拗,“马蹄践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七”可以对“四”,以仄对仄,自然谐和,这也是拗救的妙用。总之,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但书”是增加法律的严密的,不是泯灭法律的。
[注十四]仇兆熬曰:七律中,有平仄不谐,而句中自调者,贾幼邻诗:“剑佩声随玉墀步,玉墀二字仄平互调;杜少陵诗:西望瑶池降王母,降王二字亦仄平互调。此偶用变通之法耳。力按,不止七律,五律也一样,不是平仄不谐,而是另一平仄格式,不是偶用变通之法,而是常用的律句。
[注十五]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曾把唐诗三百首里的仄起五言律诗作了一个统计,(因为仄起五律的尾联出句才能用平平仄平仄)。在总共五十首仄起五律当中,有二十五首的尾联出句(第七句)是用特残形式的,如下: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唐玄宗)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
无人信高洁,谁谓表予心?(骆宾王)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全期)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杜甫)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杜甫)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杜甫)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刘长卿)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愁颜。(温庭筠,重读上声。)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崔涂)
年年越溪女,相已采芙蓉。(杜荀鹤)
另有二十五首尾联出句是用普通形式,但是,我们注意到,尾联出句头节上字如果是仄声,本该以不用特殊形式为原则,所以象下面的十个例子不能不用普通形式。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岑参)
自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
寄书长不远,况是未休兵。(杜甫)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
(王维,偶然值林叟,不在此例,因为王维那首诗是古风式的律诗,见本书第三十二节。)
总计起来,在五十首当中,尾联出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平仄     二十四首(占百分之四十八)
仄平平仄仄     十首(占百分之二十)
平平仄仄仄     八首(占百分之十六)
平平平仄仄     七首(占百分之十四)
仄平仄平仄     一首(占百分之二)
由此看来,所谓拗倒应该是正,而我们称子类特殊形式,也不过是取便陈说而已。
[注十六]补充一个例子:
一身报国有万里,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2: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汉语诗律学》谈拗救

第八节   拗救
8·1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拗而能救,就不为病。所谓拗救,就是上面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声,所以在下面该仄的地方用平声,以为抵偿;如果上面该仄的地方用了平声,下面该平的地方也用仄声以为抵偿,拗救大约可以分为两类:
1、本句自救,例如在同一个句子里,第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该仄而用平。
2、对句相救,例如出句第三字该平而用仄,则对句第三字该仄而用平。
下文将叙述诗人对于甲乙丙三种拗的处理。
8·2(一)诗人对于甲种拗,固然可以不救;但是许多人在有意无意之间,造成了拗救的局面,这样,在声调方面,更觉得铿锵可喜,例如:
1、本句自救
(子)七方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
夕阳城上角偏愁。(李嘉佑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夜别韦司士。)
再吹羌笛关山月。(王昌龄从军行。)
叶心朱宝看时落。(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郊茅舍。)
(丑)七言第一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
亭脊太高君莫诉。(白居易高亭。)
犹赖德全如醉者。(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
同作逐臣君更远。(刘禹锡送裴郎中贬吉州。)
西学已行秦博士。(张籍送杨少尹赴凤翔。)
(注意:此类本句自救只限于七言Aab二式。)
2、对句相救。
(子)七言第一字相救(顶节上相救)。
a)平拗仄救。
闻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棕附马。)
唯对松篁听刻漏,更无尘土翳虚空。(韩屋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注意:A式第一字仄,则第三字应平;自看碧玉之例绝少。)
b)仄拗平救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白居易蔷薇正开春酒初熟)
乍牵玉勒辞金栈,催整花钿出绣闺。(张祜爱妾换马。)
(丑)五言第一字相救及七言第三字相救(头节上字相救。)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元稹早归。)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温庭筠春日野行。)
进转辘轳千树晓,开门闾阖万山秋。(放浑秋日侯扇。)
马上折残江上柳,舟中开尽岭南花。(许浑南康阻涉。)
(注意:此类仅有仄拗平救,因平拗仄救即犯孤平。)
3、本句自救而对句又相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楼上凤皇飞去后,自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
波上马嘶看翟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岚翠暗来空觉润,涧茶余爽不成眠。(温庭筠和赵遐题岳寺。)
南苑草芳眠锦雉,来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长安。)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往岂无情。(杜牧得替后移居溪馆。)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许浑卧病。)
瞿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颖州从事西湖亭议饯。)
丝柳向空轻宛转,玉山看日渐徘徊。(鲍溶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
红柿路幽山翠泾,锦帆风起浪花飘。(姚合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
空殿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姚合废宅。)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李绅过钟陵。)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杨巨源赠张将军。)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楼处挂弥猴。(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此种拗救,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字字相对,极与谐和,故诗人最喜欢用它,例子不胜枚举,但只能用bA式;若用aB,即犯孤平.
8·3看了上面诸例,可见第六节所述的平仄格式只是求其整齐,实际上,若依唐人的诗式,还有补充说明的必要,在七言律诗里,出句和对句如果是bA式,其平仄应该有两种方式,任用一种:
(甲)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乙)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后者在应用上,并不比前者少见,甚至于还比前者多见;尤其是中晚唐以后,后者差不多成为一种风尚(许浑最讲究此道)。若依这种说法,竟可以不必认为拗。
8·4(二)诗人对于乙种拗,是尽可能用救的,上节所举乙种拗诸例,拗而不救,是颇为少见的,较常见的例子乃是拗而后救,并且用的是对句相救,换句话说,就是在五言的第三字或七方言的第五字上,出句该平而用仄,对句该仄而用平,例如:
1aB.
落日乌边下,秋原人外闲。(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还。(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促织甚微细,哀鸣何动人!(杜甫促织。)
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杜甫蕃剑。)
摇落暮天过,青枫霜叶稀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刘长卿余下旅舍。)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
鸟下见人寂,鱼来听饵馨。(韩愈独钓。)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游。)
物外趣多别,尘中心枉劳。(许棠野步。)
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岑参送桂佐下第。)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岑参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秦。)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母潜题灵隐寺山顶院。)
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李白金陵。)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杜甫送远。)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身无拘束起长晚,路足交亲行自迟。(刘禹锡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尽抛今日贵人样,后振产朝名相家,(刘禹锡和仆身牛相公寓言。)
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李嘉佑承思移宰江邑。)
歌声袅袅出清汉,月色娟娟当翠楼。(杜牧南楼夜。)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刘威游东湖。)
2bA式。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庐陟。)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注意:乙种拗救的bA式特少,因为在A式里用救即成三平调,与古风之句式混。)
8·5到了宋人,虽然对于乙种拗渐多拗而不救,但仍有些诗人承受了唐人的衣钵,尽可能用救。例如:
1aB式。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苏轼新年。)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苏轼游鹤林招隐。)
流水伴迟日,野花留晚香。(张耒建平途次。)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苏轼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苏轼出颖口初见淮山。)
家藏玉牒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谢逸寄隐居士。)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范成大初归石湖。)
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陆游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2bA式。
故人越五岭,旅雁留三湘。(贺铸登乌江柏子冈。)


8·6普通总说在出句为拗,在对句为救;其实,有时候诗人却为了对句有一个拗字,就索性在出句里安置一个拗字以为补救(两拗相消,即成为正)。比如雨中草色绿堪染绿字本可用青字以求合于平仄,就在出句故意用一个绿字,使它们平仄相应,虽然王维当时未必有这样的构思历程,但类比的情事应该是后代讲究拗救的诗人所常注意去做的。
8·7(三)诗人对于丙种拗,是必须补救的;否则就象上节里所说犯了孤平;补救的方法是本句自救[注十一];五言的B式句子里,第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这样,除了韵脚之外还有两个平声字,就不至于犯孤平),七言的B式句里里,第三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五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七言第一字是平声是不中用的,因为它的地位太不重要了。在上节里,我们已经隐约地说及三个孤平拗救的例子:
李衡墟落存。(刘禹锡。)
二毛伤虎贲。(同上。)
东望望春春可怜。(苏题。)
(望字本有平仄两读;若读平声,可不必救。)
现在我们将再举一些例子,以为证明:
欲归翻旅游。(高适别韦五。)
乱山为四邻。(储嗣宗赠隐者。)
酌酒与君君自宽。(王维酌酒与裴迪。)
伛偻丈人乡里贤。(王维辋川别业。)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黄草峡西船不归。(杜甫黄草。)
何日雨晴云出溪。(杜甫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
逮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眼见客愁愁不醒。(杜甫绝句漫兴。)
君向白田何日归。(李嘉佑送皇甫冉还安宜。)
罗绮点成苔藓斑。(严郾望春石。)
鱼钥兽环斜掩门。(赵光远题北里伎人壁。)
长笛一声归岛门。(谭用之秋宿湘江。)
嫁得五陵轻薄儿。(施肩吾代征妇怨。)
满地月明何处砧。(薛能秋夜旅怀。)
半夜对吹惊贼围。(章孝标闻角。)
徐孺宅前湖水里。(来鹏寒食山馆。)
8·8丙种拗救往往与乙种拗救同时并用。这样,对句腹节上字实在兼任两种职务;它即挽救了本句的孤平,同时又挽救了出句的该平而用仄[注十三]。例如:
久客得无泪,故妻虽及晨。(杜甫促织。)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适送魏八。)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尝读逮公传,永怀尘外踪。(孟浩然晚泊浔阳。)
古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嗜酒渐思渴,读书多欲眠。(司空曙江园书事。)
美酒易倾尽,好诗难卒酬不觉入送晚,别来林木秋。(贾岛酬姚校书。)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高适重阳。)
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许浑赠茅山高拾遗。)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许浑登故洛阳城。)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薛能秋夜旅怀。)
8·9宋代诗人八旧恪守唐人的格律,绝对不犯孤平,下面是从宋诗里摘出的孤平拗救的例子:
(甲)丙种拗救独用。
宠深还若惊。(王禹偁伍更睡。)
举头闲望赊。(陈与义金潭道中。)
数花摇翠藤。(赵师秀岩居僧。)
水上禹书寒磬清。(梅尧臣送乐职方知泗州。)
二客所须惟蜀醪。(苏过偕陈调翁经山买舟待夜潮发。)
日暮拥阶黄叶深。(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临老避兵初一游。(陈与义巴邱书事。)
隔岸一声黄栗留。(杨万里和昌英叔夜雨。)
(乙)丙种拗救与乙种拗救并用。
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余靖晚至松门僧舍。)
及送故人尽,亦嗟归迹留。(梅尧臣依韵和子聘见寄。)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梅尧臣金山寺。)
翠壁虎牙石,素花狼尾滩。(司马光送峡州陈帘秘书。)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黄庭坚呻吟斋睡起。)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高。(陆游小山塞曲。)
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张道洽咏梅。)
长堤冻柳不堪折,穷腊使君单骑行。(梅尧臣送乐职方知泗州。)
樯帆落处远乡思,砧处动时归客情。(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疲乏中。)
相知四海熟青眼?高卧一麾今白头。(谢逸寄隐居士。)
溪声独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李弥逊渡横溪。)
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至别张自强。)
夕阳茅店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王十朋题湖边庄。)
8·10仔细观察唐宋诗人的诗,孤平拗救独用者颇少,与乙种拗救配用者则颇多,又与下节所述丑类特殊形式配用者也很多,大约孤平拗救独用是不得已的办法,但若和乙种接线员救或丑类特殊形式配用,却能自成一格,显出格调的高古,所以唐宋诗人们颇喜欢用它。
8·11上节说过,孤平是诗家之大忌;我们曾在一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公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即使我们有所遗漏,但是,犯孤平的句子少到几乎找不着的程度,已经足以证明它是诗人们极力避忌的一种形式。(参看注三。)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疏忽,也许是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高适是盛唐初期的人,当时诗律未细,也是一因。)总之,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
附注:
[注十二]再举两个例子:
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月光明素盘。(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注十三]再举一个例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汉语诗律学》谈首句用韵问题

第五节       首句用韵问题
       5.1 上节郑重地说明,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但是,凡读过中晚唐的诗尤其是宋诗的人,都会注意到好些诗似乎通韵的近体诗,看起来好象是邻韵可以同用似的。其实借用邻韵只限于首句。钱大昕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十驾齐养新录》里说: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首句用韵的问题。
       5.2 原来诗的首句本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所以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则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诗人们往往从这么多余的韵脚上讨取多少的自由,所以有偶然借用邻韵的办法。盛唐以前,比例甚少(下面只举李颀、杜甫、刘长卿、王维各一首)[注八],中晚唐较多。谁知这一来,竟成了一种风气!宋人的首句用邻韵似乎是有意的,几乎可说是一种时髦,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依照某韵与某韵为邻韵,分成若干种,然后依类举例于下。在这些例子中,首句虽入韵而不同韵,只可谓之衬韵,录引时就不必独自为一行了。
       5.3 (一)东韵与冬韵
(甲) 以冬衬东
                    送李回                                        李颀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牡丹                                           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沧浪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                         曾巩
              月明如画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太侵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弛驱羁旅中。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                        黄庭坚
               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
                                                                      杨万里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宫词                                               王建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乙)以东衬冬
                    深宫                                                李商隐
              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
              狂飙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
              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
              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独游辋川                                         苏舜钦
              行穿翠霭中,绝涧落疏钟。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
              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
              隐逸何曾见? 孤吟对古松。
                    成都                                                  杨亿
              五丁力尽蜀山通,千古成都绿酎醲。
              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
              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
              张载勒铭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城上                                                  彭汝砺
               孤城纵目尽南东,山转溪回翠万重。
               云际静浮滨汉水,林端清送上方钟。
               今时汉北无雏凤,当日襄南有卧龙。
               万事废兴无足问,登临吾乐正从容。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寄李渤                                                 张籍
               五度溪头踯躅红, 嵩阳寺里讲时钟。
               春山处处行应好, 一月看花到几峰。
                     宫词                                                     王建
               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半夜钟。
               看着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5.4 (二)江韵与阳韵
                寄献润州赵舍人                               王禹偁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泛吴凇江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 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知我意, 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意:盛唐时江阳绝不相通,虽在首句,亦不能用为邻韵。晚唐以后江阳相通之例亦颇罕见。)

5.5 (三)支韵与微韵
(甲)以微衬支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王涯
           延英面奉如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
                  题宫门                                        沈亚之
           君王多感放束归,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
                  侍宴                                            韩偓 
           蜂黄蝶粉两依依,狎宴临春日正迟。
           密旨不教江令醉,丽华微笑认皇慈。
                  梦张剑州                                      王安石
          万里怜君蜀道归,相逢似喜语还悲。
          江淮别业依前处,日月新阡卜几时。
          自说曲阿犹未稳,即寻湓水去犹疑。
          茫然却是陈桥梦,昨日春风马上思。
                八月十六玩月                                 孔平仲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
           百尺曹亭吾独有,更教玉笛倚栏吹。
(乙)以支衬微
               题魏将军庙                                      许浑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
          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答鄜时友同宿见示                           马戴
          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
          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
          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
          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云朔逢山友                                     张蠙
          会面却生疑,居然似梦归。
          塞深行客少,家远识人稀。
          战马分旗牧,惊禽曳箭飞。
          将军虽异礼,难便脱麻衣。
                倡女词                                            张籍
          轻鬓从梳阔扫眉,为嫌风日小楼稀。
         画罗金缕难相称,故著寻常淡薄衣。
               郊行即事                                           程伯子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乌江东乡往返马上作                           贺铸
         悠悠东去欲何之?草草西还可是归。
         残日雨竿荒戍远,青山满眼故园非。
         江田经雨菰将熟,石路无风蛾蠓飞。
         回羡耕夫闲胜我,早收鸡犬闭柴扉。
               九日登天湖                                       朱熹
         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寒雨客思归。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罇更晚晖。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实小,只合从今老翠微。

     5.6 (四)鱼韵与虞韵
(甲)以虞衬鱼
               秋野                                               杜甫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
         盘飨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忆故州                                            张籍
         叠石为山伴野夫,自收灵药读仙书。
         如今身是他乡客,每见青山忆旧居。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                            苏轼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
         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
         虽无窈窕驱前马,还有鸱夷挂后车。
         莫笑吟诗淡生活,当令阿买为君书。
                题湖边庄                                        王十朋
         十里青山荫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
         夕阳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
         旧卜草庄临水竹,来寻野叟问耕锄。
         他年待挂衣冠后,乘兴扁舟取次居。
(乙)以鱼衬虞
               悟真院                                            王安石
           野水从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5.7 齐韵与支韵
(甲)以支衬齐
       题古寺                                     刘沧
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长天月影高窗过,疏树寒鸦半夜啼。
池水竭来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
伤心可惜从前事,寥落朱廊堕粉泥。
       和周廉彦                                   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乙)以齐衬支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丙)以齐衬微
       春近                                        黄庭坚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稍晚,春色先从柳阴归。
       春日山行                                   王庭硅
缓鞚青丝马不嘶,春山草长静柴扉。
迸林新笋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飞。
雨过泉声鸣岭背,日长花气扑人衣。
雲藏遠岫茶煙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5.8 佳韵与灰韵
       内直晨出便赴奉慈斋                    欧阳修  
凌晨更直九门开,驱马悠悠望禁街。
霜後楼台明晓日,天寒烟雾著宫櫰。
山林未去犹贪宠,罐酒何时共放怀。
已觉萧条悲晚岁,更怜衰病怯清斋。

    5.9 (七)真韵与文韵
(甲)以文衬真
        湖上言事                                  方千
吟霜与吟云,此兴亦甘贫。
吹箭落翠羽,垂丝牵锦鳞。
满湖风撼月,半日雨藏春。
却笑萦簪组,劳心字远人。
      次韵曹辅寄壑泉试新芽                  苏轼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试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乙)以真衬文
       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              刘长卿
适贺一枝新,旋惊万里分。
礼闱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
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   
       牡丹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                       韦庄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熏。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酬薛奉礼                                   姚合
楼楼沧海一耕人,诏遗江边作使君。
山顶雨余青到地,涛头风起白连云。
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问,芳名未识已曾闻。
       送辛幼安                                  周孚
西风掠面不胜尘,老欲从君自濯薰。
两意未成还忤俗,一饥相迫又离群。
只今参佐须孙楚,何日公卿属范云?
节物关心那可别?断红疏绿正春分!
       赴文德殿听嘛仍拜表                    杨万里
苍龙观阙启槐宸,白玉阶除振鹭群。
仗外诸峰献松雪,霜前一雁度宫云。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进表文。
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5.10 (八)元韵与真文
(甲)以真衬元
       故衫                                         白居易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有示                                         陆龟蒙
相对莫辞贫,蓬蒿任寒门。
无情是金玉,不报主人恩。
(乙)以元衬真
       出近村归偶作                              陆游
朝骑小蹇出烟村,拥路争看八十身。
似我犹为一好汉,问君曾见几闲人?
杨梅线紫开园晚,蓴菜丝长入市新。
莫笑坚顽推不倒,天教日日享常珍。
(丙)以文衬元
       思京口戏周器之                          王令
江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
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
终期散发江边钓,当有渔舟日系门。
但恨故人犹喜仕,他时胸腹未堪论。
(丁)以元衬文
       感秋别怨                                  卢仝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5·11 (九)删韵与元寒
(甲)以元衬删。
又行次作    欧阳修
秋色满郊原,人行禾黍间。
雉飞横断涧,烧响入空山。
野水苍烟起,平林夕鸟还。
嵩风久不见,寒碧更孱颜。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苏轼
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纶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露凄迷着髻鬟。
共喜使群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

(乙)以寒衬删。
甘露上方             杨蟠
沧江万景对朱栏,白鸟群飞去复还。
云捧楼如出天上,风飘钟磬落人间。
银河倒泻分双月,锦水西来转几山。
今古冥冥难借问,且持玉爵破愁颜。
暮春上塘道中    范成大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已山。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      岳珂
槐影西清舞翠鸾,竹宫高接五云环。
职陪温洛图书地,名在元封卜祝间。
昼访未承龙阁问,晨香犹而羽衣班。
祠官到处无公事,且听松声老此山。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青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丙)以删衬寒
哭李商隐       崔珏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西行    孔平仲
缭绕西行入乱山,白云深处据征鞍。
荞花着雨相争秀,枣类迎阳一半丹。
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莒台东响情无限,那更秋风作暮寒。
次韵林冲和筠庄      李弥逊
叠叠重得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千。
孤亭四壁面烟雨,人与白鸥分暮寒。
    5·12 (十)先韵与删寒元
(甲)以删衬先
雨后独行洛北    欧阳修
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
归云向嵩岭,残雨过伊川。
树绕芳堤外,桥横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
寒食                 王禹
今年寒食在西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穿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作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乙)以先衬删
伊川独游       欧阳修
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        欧阳修
汉使入幽燕,风烟两国间。山河持节远,亭障出疆闲。
征马闻笳跃,雕弓向月弯。御寒低便面,赠客解刀环。
鼓角云中垒,牛羊雪外山。穹庐鸣朔吹,冻酒发朱颜。
塞草生侵碛,春榆绿满关。应须鴈北向,方值使南还。
(丙)以寒衬先
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杨万里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丁)以先衬寒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   欧阳修
禁署沉沉玉漏传,月华云表溢金盘。
纤埃不隔光初满,万物无声夜向阑。
莲烛烧残愁梦断,薰炉薰歇觉衣单。
水精宫锁黄金阙,故比人间分外寒。
望湖楼醉书          苏轼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戊)以先衬元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竹阁   苏轼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5·13(十一)萧韵与豪韵
偕陈调公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   苏过
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角螯。
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舠。
一天如许皆明月,二客所须惟浊醪。
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须留眼看银涛。
    5·14(十二)麻韵与佳韵
三日赴宴口占   欧阳修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按,佳字与麻韵通押,唐人即有之,例如杜甫喜晴及刘禹锡送蕲州李郎中赴任。但除佳字外,佳韵其他的字未见有与麻通押者,由此看来,也许佳字本是分属佳麻两韵,麻与佳是否应认为邻韵,颇成问题。)
5·15 (十三)庚与青蒸。
(甲)以青衬庚
送极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酬朗州崔员外    刘禹锡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春游   罗邺
絮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连。
年年点简人间事,唯有春负不世情。

成都喜事    陆游
大城小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尊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

春晴怀故园海棠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小放歌行   陈师道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水口行舟   韩偓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题决两山相对鸣。

(乙)以庚衬青
八月六日作   韩偓
簪裾皆是汉公卿,尽作锋铓剑血醒。
显负旧恩归乱主,难教新国用轻刑。
穴中狡兔终须尽,井上婴儿岂自宁。
底事亦疑惩未了,更应书罪在泉扃。
桐柏观   赵师秀
山深地忽平,缥缈见殊庭。
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
石坛遗鹳羽,粉壁剥龙形。
道士玉灵宝,轻强满百龄。

(丙)以庚衬蒸
边将  马戴
玉榼酒频倾,论功笑李陵。
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塞迥连天雪,河深彻底冰。
谁言提一剑,勤苦事中兴。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   欧阳修
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
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
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
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疑钝若寒蝇。

    5·16 (十四)蒸韵与侵韵
拟杜子美峡中意   宋祁
天入虚楼倚百层,四方遥谢此登临。
惊风借壑为寒籁,落日容云作暝阴。
岘井北抛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媭砧。
十年不识长安道,九签宸开紫气深。
(按以蒸衬侵之例颇为罕见)
    5·17 覃韵与盐咸
(甲)以覃衬盐
别张自疆    王铚
燕子低飞入坏檐,柳条轻拂绿毵毵。
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万古愁多凭浊酒,九原事往落清谈。
都门别恨终难写,满眼风光思不堪。
(乙)以咸衬覃
垂虹亭   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5·18 上面所举首句用邻韵的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与排律),其作者除王维,李颀,刘长卿,杜甫是盛唐的人,韩琮,王建,李商隐,张籍,王涯,沈亚之,韩偓,许浑,马戴,张蟠,刘沧,方干,姚合,韦庄,白居易,崔珏,罗邺是中唐或晚唐的人外,其余都是宋代的人,可以证明此风始于盛唐,到中晚唐逐渐成为风气,到了宋代更是变本加厉了。
    5·19 所谓邻韵,除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为罕见的特例之外,大约总依诗韵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相似的韵认为邻韵,所谓相近,不因上平声和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这样,我们可以把相近的韵分为八类如下:
(一)东冬为一类
(二)支微齐为一类,支与微较近,它们与齐较远。
(三)鱼虞一类
(四)佳灰为一类
(五)真文元寒删六韵为一类,真与文近,元与文近,寒与删近,删与先近,先又与元近,真与元,寒与先,元与删较远,到于真与寒,寒与元,文与删先,先与真文则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
(六)萧肴豪为一类
(七)庚青蒸三韵为一类庚与青较近,它们与蒸较远。
(八)覃盐咸为一类。
     5·20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
(二)首句用邻韵,仅以本节所举同类之韵为限;现代诗人真庚通押,删咸通押之类,纵然用于首句,亦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旧规。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6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江淮流韵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3599
贡献
15553
金钱
23500
发表于 2015-5-8 15: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先生一组采风嘉制,问好!

点评

谢谢先生!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8 1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先生 发表于 2015-5-8 15:51
赏读先生一组采风嘉制,问好!

谢谢先生!祝好!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主题

6597

帖子

3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2308
贡献
7995
金钱
11499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5-9 06: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早上好。

点评

谢谢吟长!中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9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主题

589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2
贡献
5003
金钱
77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吟长!中午好!
鳌溪闲客老书生,已罢舌耕仍笔耕。
梦伴孝祥斟北斗,酣从太白钓东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3 0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