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7
注册时间2015-4-20
威望742
金钱2302
贡献1264
金牌会员
 
威望- 742 点
贡献- 1264 次
金钱- 2302 枚
|
本帖最后由 無羽 于 2015-4-27 10:34 编辑
我的治社理念 作者:温馨家园
屈指算来,我来论坛已经两年多了,当过行吟诗友、嘉宾、版主、常管,首版,期间经过不少的恩恩怨怨、风风雨雨。当然也有了很多的感悟,形成了一些理念,我且把它叫做治社理念。今天我想把这些理念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个诗社立足和发展靠什么?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因素。比如人才、水平、人缘、管理、态度、胸怀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治社理念。有了统一的正确的治社理念,就有了人才、水平、人缘------正所谓志同道合,人心齐泰山移。
那么我的治社理念是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三句话说起来虽然简单,也没什么新意,但真正被人理解并接受却并不容易。
先说相互交流。诗友们上网来诗社,做版主为了什么?是为了展示自己吗?为了听人吹捧吗?为了多得几个精华吗?我想有的是,有的不是。但我相信,绝大部分诗友是为了交流。对于前者我很鄙视,对于后者我很赞赏很欢迎。因为只有交流才可能取长补短有所进步,只有交流才能彼此了解增进友谊。我曾经反复告诫自己也提醒我的团队,每天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不是这样,得100个精华又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过是满足自己暂时的虚荣心罢了。不可否认,大家上网都是为了娱乐,打发时间,关键是什么样的娱乐才更有意义。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无原则的相互吹捧,甚至于拉帮结派,相互飘红加精,试问这样的精华再多有什么意义呢?结果只能是精华多了,水平没了,人格降了,诗社名声坏了。我曾因为这和不少合作者分道扬镳。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再说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就是为了相互促进。怎么才能相互促进呢?我认为有二:
1、相互鼓励。鼓励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飘红加精就是鼓励。比如加分、版主推荐(图章),摘出好句,说几句赏识的话,等等。飘红加精的作品毕竟是少数,对于没有达到飘红加精水准的作品,可能后几种方式更重要更实用。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言一句三伏寒(忘了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2、相互批评。就是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叫做“挑毛病”“拍砖”。能不能开展良好的相互批评是衡量一个诗社是否健康有没有后劲的重要标志。有很多诗社因为缺少相互批评而萎缩,也有很多诗社因为开展相互批评而震荡;有很多诗友因为相互批评而结为挚友,也有很多诗友因为相互批评而结怨,甚至于反目成仇。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批评者的目的和语言技巧,另一个方面是被批评者的修养和胸怀。可以说相互批评是把“双刃剑”。怎么才能开展良好的相互批评呢?首先,对于批评者来说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注意技巧。我相信,只要我们抱着平等交流而不是好为人师甚至人身攻击的目的,诚恳帮助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并适当注意被批评者接受的程度和用语技巧、场合(比如有时可以发短信告知),绝大多数被批评者是乐于接受的。其次,对于被批评者来说,要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挑出毛病,发现问题我们才有可能进步和提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我们也就有了进步,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永远不会有进步。从这个角度讲,别人给我们挑出了毛病我们就应该感谢人家,如果给我们指点怎么克服这个毛病我们就应该十分感谢人家。如果因为人家挑了毛病而没有得精,我认为比糊里糊涂的得了精更有收获更重要。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会去在乎别人批评的目的和态度,也不会在乎别人的方式和方法。另外,每个人水平有差别,对事物的理解也是多角度的,即使别人批评错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大动肝火。能交流的交流,不能交流的一笑而过。我发现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能够接受批评,哪怕是错了的批评。正所谓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当然,接受批评,不仅是个修养和胸怀问题,还有一个适应过程的问题。有的诗友闻过则喜,有的诗友讳忌莫深,这和他们先前所处的环境也有关系。如果你在一个相互吹捧的环境中突然来到一个相互批评环境会很不适应,这个也只能慢慢适应,如果实在不能适应,那么也很遗憾。还有一种清况,确实有的诗友心胸狭窄,老虎屁股摸不得,对于这样的,我们只好敬而远之。所以,开展相互批评,一定要注意对象。当我们对某些人还不十分了解,特别的新诗友,不要贸然拍砖。
只要我们抱着相互交流的目的,通过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结果,我相信,我们的诗社会越办越好。
临时想了这么多,还有一些想法(比如这样看待飘红加精)以后有时间再交流。希望大家一块讨论讨论,以便统一认识,放下包袱,携手并进。(2012-11-01 07:30)
下面,我想说说我对飘红加精的看法。
飘红加精目前对个人来说,是对作品最高的鼓励和嘉奖,是对作者辛苦劳动最充分的肯定和承认。凡是上网发帖的诗友,恐怕没有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飘红加精的(包括我自己),飘红加精后所产生的愉悦和兴奋也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大家对飘红加精是很看重的。但是,如果把它看得过重,甚至高于一切,得了精就高兴,就感恩戴德;没得精就怨天尤人,灰心丧气,就失去了我们上网的初衷。我认为,得了精固然可喜,没得精说明自己的作品还有差距有毛病,找出差距和毛病,促进自己发奋努力,同样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飘红加精的作品只能是少数,我们的作品再好也不可能篇篇飘红加精,只要我们抒发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并能够与诗友一块分享这份心情就足够了,何必过分苛求自己呢?更何况在这期间我们还交了很多朋友呢?
飘红加精对诗社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诗社的命运。这是因为:
1、它代表了一个诗社的水平和脸面。我们到一个诗社,想看看水平怎么样,恐怕主要是看这个诗社飘红加精的作品。飘红加精的作品水平高,这说明这个诗社有明白人;如果飘红加精的作品都漏洞百出,可见这个诗社的版主也不怎么样。试想,有谁想在一个水平差的诗社玩?真正的高手不屑一顾,他们在这里既使加了精也不会心存感激,因为没有坦诚的交流,反而会讥讽嘲笑社中无人,有的甚至会感到某种耻辱。除非他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多混几个精。一个高手不屑的诗社就交流不起来,也就不可能有后劲,不可能长久。所以,我们必须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诗社的名声,高度重视飘红加精。飘红加精的作品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起码要做到没有硬伤。当然,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也应该适当照顾一下长时间没有加精的版主和诗友的情绪。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能降低标准。只能是大家一起修改,使其作品达到飘红加精的标准。
2、它是鼓励诗友、增加人气的重要手段。就目前来讲,飘红加精对聚拢人气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诗社不能不加精,否则会死气沉沉,没有活力;也不能单靠飘红加精,否则就会过多过滥。飘红加精仅仅是聚拢人气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决不能成为唯一的手段。一个诗社有没有人气,我认为主要决定于这个诗社的氛围和风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宾至如归的氛围和真诚交流、坦诚待友、一视同仁、唯才是举的风气才是立社的根本大计。飘红加精只能给诗友一时的快感,靠这个增加人气是一种短视行为。
以上两个方面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既要保证飘红加精质量,又要适当的给诗友以鼓励。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要靠诗社自身的掌控能力。多少诗社因为飘红加精矛盾重重甚至分崩离析;有多少版主、诗友因为飘红加精明争暗斗、相互猜忌、拉帮结派甚至恶语相向演变成人身攻击。即便是现在,在某些诗社这种现象也在随时上演。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我们国风出现,我在立版之初就和几位创版版主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制定《国风诗社飘红加精须知》。这个须知主要是建起了三个机制:1、建立起了版主之间相互制约机制。本社版主的作品加精,必须有常管或首版推荐;常管的作品加精,必须有首版推荐;首版的作品加精,必须有两位常管推荐。严禁无原则的相互吹捧飘红加精。2、建立起了对内严对外宽的激励机制,严禁歧视外来诗友。首版的作品加精必须五推,常管的作品加精四推,一般版主和诗友的作品加精三推即可。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严要求。3、建立起了严肃认真的责任机制。首议飘红的版主必须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作一个简要说明,严禁随意飘红。施行以来,或许大家都很自觉,倒没有感觉有什么不便。而且可以不客气的说,我上面说的良好氛围和风气在国风诗社已经初步形成。这是我们国风最可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和不发扬光大。 (2012-11-01 12:30)
在国风诗社和齐鲁吟坛即将合并的时候,我想借用这个题目再谈谈栏目(以后我们不再自称诗社改称栏目)发展的设想。以便和两个诗社的版主嘉宾和诗友一并交流,统一思想认识。
说到栏目的未来或者说目标,不能不涉及我们创建栏目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创建栏目为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上面已经涉及到了,概况起来就是“一个平台,一个氛围,一个风气”。“一个平台”就是为诗友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一个氛围”就是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宾至如归的氛围;“一个风气”就是逐步形成坦诚待友、一视同仁、唯才是举的风气。平台和氛围没有什么说的了,我想强调一下坦诚待友、一视同仁、唯才是举。坦诚待友、一视同仁、唯才是举,就是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我们要立足齐鲁国风,放眼全论坛、全传统文化圈,只要愿意来我们这里交流的,都要表示欢迎并坦诚以对;只要是诗词作品达到了飘红加精的水准,只要是有真才实学,不管他是哪里的,我们都要积极举荐和启用。栏目要发展,就不能自己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
明确了目的,也就明确了目标。我想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办成论坛最有人气,最有活力,最有凝聚力的栏目之一。有人气,就是日均发帖量最低200,一般应该保持在300左右(杜绝灌水帖);有活力,就是经常举办一些丰富诗友的创作视野和激发创作冲动的活动;有凝聚力,就是版主嘉宾相互关爱、相互理解、亲如兄妹。为了逐步实现这个目标,我初步设想:
1、继续举办每月同题吟咏活动,坚持聘请方家点评。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采风活动。费用一般采取AA制,我们制定出活动方案,交由旅行社执行。3、积极和当地文联和诗词学会取得联系,以我们的平台争取他们的支持,我们给他们提供网上交流平台,同时挂靠他们适当开展一些诗词培训交流采风活动。这个不仅仅局限于齐鲁,我们的版主嘉宾几乎遍布全国,这是我们最大优势,争取把这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4、适当选择感兴趣一些企业给我们赞助,我们不做广告,但可以用诗词或举办诗词有奖活动为他们造势。5、选择适当时机,酝酿创办纸质诗词刊物。
实现以上设想,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是我有信心。因为我相信,有论坛领导的支持,有各位前辈的帮助,有各位版主嘉宾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想到哪说道哪,也没什么逻辑和章法,只是想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都同意,我们就一步一步的去落实。 (2012-11-18 1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