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精华5
注册时间2018-10-5
威望3058
金钱7560
贡献2659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威望- 3058 点
贡献- 2659 次
金钱- 7560 枚
 
|
本帖最后由 羽佳蒙汜 于 2022-5-22 13:58 编辑
一 首好的绝句诗,有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有故事情节婉转曲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句子,有哀婉凄凉的悲切心情处境,有慷慨激昂的斗志精神,才能让读者着迷,也更精彩绝伦,调动人的心理情绪,再加上平仄韵律的唱合显得更加优美动听,同时给人无限遐想,戛然而止的诗句,其词绝意境不绝含义 深刻,给人无限联想空间,还有就是诗义作者故意不说破,让读者去猜测,回味无穷。
以下是几种绝句绝妙写作手法的运用:
1,比如第一第二句陈述,第三四句承接法的。绝句的章法主要体现在“起、承、转、合”四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
例如王翰的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起)
欲饮琵琶马上催。(承)
醉卧沙场君莫笑,(转)
古来征战几人回。(合)
第一句起兴描写边寨的军中生活情景,第二句承接上句深化主题讨托,描写音乐响起时的的情景,第三句转换意境写将士饮酒醉态欢笑的心里状况,第四句,沙场征战几人能回来,很多人都是马革裹尸还。写将土们视死如归大无畏的精神结局。
2,第一二句赋兴,第三句铺垫,第四句转折:
所谓赋兴就是铺垫陈述,起兴排比的诗句。
例如李白的《宣州谢肌楼钱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以抽刀断水喻举杯销愁,真是贴切精当,妙语惊人。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里有设问,还有赋兴叙述,第三句为衬托铺垫。此事古难全。将人生在世悲欢离合的事理同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相比,发人深省,给人启迪,使人旷达。
3,第一二句议论起兴,第三句转接。
唐•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里第一二句为议论起兴,第三句转接。
4,第一二句陈述,第三设问,第四句回答
例如唐•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兩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一二句陈述描写清明时节的情形,
第三句设问哪里有住宿的地方休息
第四句回答牧童告诉他远处的杏花村。
5,第一二句起兴叙述,第三或者第四句反问:
唐•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一二句陈述起兴,第三句承接,第四句反
问。修辞手法通常有,拟人、夸张、比喻、暗喻、借代、象征、复踏、设问、反问、强调、烘托、转折、排比、对偶、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托物起兴,寄情于景、叠音叠韵。
第一,夸张手法,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拟人手法,例如唐•贺知章 《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三,比喻手法,例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四,借代修辞手法,例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里的’长安'借指朝廷。
第五,象征手法,
象征:是指用某种事物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意义,也就是用事物的迹象,特征来表达抽象的含义。
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己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第六,复踏修辞手法
复踏:反复性使用类似句子,增强语气和文章色彩感情。
南北朝•佚名《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第七,叠音叠韵修辞手法
宋•陆游
《山居》叠韵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獭木。
鸣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
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茫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不同的韵有不同的表现方法,感情色彩也不同,这个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看第一句,句•噙•和•吟•有“林,阴•的韵母都是相同的,第二句•鹿"伏“朴"木’。
第八,寄托修辞手法
例如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寄托就是寄情寄物于景抒情,这里把相思寄
托在红豆上,来表达自己的思之情。
第九,排比诗句修辞手法
排比诗句一般都是现在诗用得多,古体诗有之,近体诗较少,排比句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类似的句子紧接,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情,还有旋律美,增强语言的气势,渲染鲜明的情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
例如《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第十,对偶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对偶呢?对偶就是语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语句的意思表达相对或者相反的对子。
例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在诗词中修辞的手法很多,不一一介绍了。这里仅仅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