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4

【转载】中诗学会实乃高端离退休老干养尊处优之所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发表于 2022-5-15 15: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味难求 于 2022-5-16 18:04 编辑

【转引者按】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2021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早在年初便已最终完成。为慎重起见,诗词公益志愿者们曾将尚未公开发表过的内容以征求意见稿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过程中却遇到了极大阻力,未知是相关网站妄为,还是中诗学会授意。为查明真相,吟者先生被迫搁笔静观两个月之久,三月以来,迫于疫情,再次静观两个多月,前后四个月之久辗转反侧,顾及这顾及那,只恐因误判而伤及无辜。可是,国家与民族层面的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之底限时间既定,雷打不动,而诗词界各有关方面已然积重难返,依然我行我素,届时严重拖后腿的历史性极度被动局面几乎已成定局,现在看来,事关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的诸多大是大非问题,必须系统性地一揽子解决才行,无论如何都不能稀里糊涂地继续拖延下去了,否则包括吟者本人,也会沦为千古罪人的。
       据悉,吟者先生现拟优化调整斗争策略,一是考虑委托相关代表以提案形式提交给20大,二是直接上书党中央、中宣部、文化部以及教育部,三是效法某些人士以自媒体形式播告天下。这是国家与民族层面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既定历史性目标所决定的,而诗词界的最低目标,便是深入正本清源,全面拨乱反正,并且届时系统性地至少培养出哪怕是一届从小一到高三都受到相应诗词文化纠偏教育的高考生,并加考小诗,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抑或纲举目张之效,进而全面提升白话文时代的中华民族整体人文素质,否则根本无法向历史、向党和国家以及全体国人交代。问题是这样一个轮回便是十二年,纵容不考虑幼儿园阶段之启蒙教育,掐指算显然也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各有关方面有关人等都应真没工夫继续闲扯淡了,否则便会严重拖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之后腿,继续逆历史潮流而动者势必沦为千古罪人,唯有任凭当代乃至后世鞭挞与审判一途。诚如是,则被绑缚中华民族诗词历史耻辱柱上的严重后果,可就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了。说白了便是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这显然非同小可,是诗词界内外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21版白皮书网上完整的征求意见过程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不过,我等诗词公益志愿者们还是准备选择性地摘录一些章节继续公开征求意见,以飧诗友,以明事理,以正视听,以观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有关事宜之后效,并为其最大限度地留有余地,借以体现诗者仁心。但是,必须强调并申明,其极限底限时间不应迟于2022年8月1日。据悉,那是吟者先生公开发表《亮剑——为新韵诗词护航》十周年之日,既然诗理、韵理、评理、情理、法理早就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地宣讲过无数次了,又正值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的关键时间节点,如果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继续铁了心地倒行逆施,那届时吟者先生并天下同仁料应绝对不会再那般仁慈、那般隐忍、那般客气、那温般柔了。
       本文摘自21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第一章  《中华诗词学会实乃中华老年诗友协》。
       热诚欢迎天下方家批评指导!
【前情提要】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理当具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第二节 新版官网栏目设置佐证学会高端纯属外行
第三节 “官本位“价值观挟持下的诗词学术管窥
第四节 中诗学会对律诗与词的解读居然只涉皮毛
第五节 中基层对新一轮诗词大跃进动员令并不买账
第六节 2/3省级会长对新一轮诗词大跃进也不买账
第七节 掌门人最为接近诗词学术的文论也不被认可
第八节 中诗学会彻底踢开学术闹革命的理论基础
第九节 中诗学会彻底踢开学术闹革命的实践依据
第十节 无视《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终酿恶果
第十一节 中诗学会任意妄为之内因乃在因无知而无畏
第十二节 中诗学会任意妄为之外因乃在缺乏有效监管
第十三节 造神运动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

第十四节 中诗学会实乃高端离退休老干养尊处优之所

上节以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的超级大神叶嘉莹先生为例,谈及在中诗学会发动的这场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中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实不相瞒,叶先生乃是与吟者同样健在的三舅母年龄相仿的前辈,故此哪怕是对叶先生委婉的批评,吟者也曾极度煎熬。对中诗学会高端老哥哥老姐姐们的批评也是这样,也是极为不忍。也正因此,吟者宁肯浪费十年大好光阴,希冀能像春雨润物一样逐渐渗透,并希冀有关人等能够自觉自律自救,也一直不愿把有些猫腻彻底拆穿。甚而至于,2020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也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以便给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留有充分的自我救赎余地。
注意到网上有人对吟者主笔的20版白皮书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吟者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吟者在诸如蜃楼的成因、蜃楼文化的理解、诗词文化衰落的理解方面开掘不够深入,未能真正触到要害,并且认为吟者隐约还有刻意回避之意,甚至干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应该说,这样的批评总体上还是相当中肯的,吟者虚心接受。有鉴于此,21版白皮书迟迟未能动笔,动笔之后也是写写停停,写了改,改了删,删了又写,写了又改,如是再三。之所以如此犹犹豫豫,是因为吟者仍在纠结。纠结的原因当然还是不忍,中诗学会高端强行误导的老哥哥老姐姐们毕竟多已步入晚年并且有头有脸,对此不能不顾。直至做了一个大胆的假定,才勉强完成第一章,并曾广泛征求意见。
假定什么呢?当然是假定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级学会要员,在离退休前抑或入主中诗学会以及省级学会之前,都曾在他们各自所熟悉的党务、政务、军务、学务、商务、农务、工务等等领域付出了突出努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突出成就,赢得了突出声誉......一言以蔽之,便是假定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级学会要员,无一例外地堪称他们原来所熟悉的各自相关领域内的行政翘楚和学术翘楚。换而言之,则是假定他们早已在诗词学术以外的相关领域功成名就。有了这样的基本假定,吟者才敢说“但是”,才敢试探性地触及一些深层次要害问题,有关当事人、天下诗友和列位看官才不至于误读、误解、误会。
为此,不得不再次谈及叶嘉莹先生。纵观叶嘉莹先生经历,总体来看,主要做了以下三事:一曰教书,二曰做学问,三曰写诗。事实上,叶先生本人也是这样定位和排序的:“我首先是老师,其次是研究者,最后才是诗人。”有人说,叶先生的教师、学者、诗人三重身份是相辅相成的,这话自有道理。可有人偏说:“假如就投入的精力而言确实如此,但先生在本质上先是诗人,完全是为诗而生;从人生涵养来说,先生则是朴实的儒者。”这就明显忤逆叶先生本意而吹着唠了。事实上,若非天纵之才,从来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叶先生也不例外,老师、研究者、诗人之排序自有其道理在。
叶嘉莹先生的确堪称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老师之一,此乃叶先生最基本的人生角色,也是最强项。但是,若就诗词学术研究而言,叶先生却在多个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对好诗的解读就明显失于片面,再如对所谓入声读法的推崇也明显失于盲目——叶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亲口坦承自己其实也读不来那些入声字,又如漠视”知人论世“评诗准则而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为汪逆招魂,等等。不少国人似乎有个毛病,那就是习惯于造神,如果所造之神哪方面好,那便啥都好,并且争着抢着去抱粗腿,其实则是各有所图。图什么呢?当然是为多分取一杯羹而已,有图名的,有图利的,有渴望名利双收的,最起码也能博得各路大神的眷顾、格外青睐甚或抚头吧?
当然,能够冷静思考并且敢说真话的诗友也还是有的。比如,在某广义糊涂老干《再驳有虎妄评叶嘉莹《什么是好诗》》下,林某某先生便曾毫不客气地跟帖指出:“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有人提出质疑,有啥大不了的事呢?”“叶嘉莹总结这二条,就能概好诗之全貌?未免恭维得也太过些了吧。”“......高阳先生曾直截了当说她不懂诗(见高阳先生《莫碎了七宝楼台》一文)。总体来说相较于她的老师顾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至于她对汪精卫其人其诗的评点,已不是在单纯评诗了。”“望够重了,德嘛恐怕得打折扣了。什么人的诗不好说,偏要挑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说事,什么意思?”“打着学术的幌子为汉奸洗地,是不得人心的!” 应该说,林先生的批评总体上还是占得住的。
以上摘录不过几个片段而已,事实上,在各大诗词园地,对叶嘉莹先生的局限性提出批评的文论绝非个案,持与林先生类似观点者更是大有人在。甚而至于,当明知山有虎先生提醒前述广义糊涂老干切莫对叶先生进行道德绑架时,该广义糊涂老干居然也不由自主地如是WG式站队表态:
“在中国人的道德里,道义与叛逆,忠诚与背叛,气节与媚骨,是需要人们做出正确的共同准则。事实上,叶嘉莹老先生是冒天下大大不韪,为汉奸招魂,为汉奸鸣怨,为汉奸抹彩,大错特错,不只是道德问题,亦是政治问题,批她合情合理(中国情理)!岂是绑架?”
叶嘉莹先生显而易见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引发的严厉批评说明了什么呢?无疑可以说明:若非在自己的最强项上,则应尽量避免高调强出头,否则难免搞错,甚或造成严重误导。由丁毅先生等人的《不应为当了汉奸的汪精卫招魂 ——致叶嘉莹先生公开信》、《浅谈叶嘉莹先生的局限性》,《驳老榆先生——只此一驳,下不为例》等有理有据的批评文章可知,即便是被中诗学会捧到半天云上的超级大神叶嘉莹先生,在其相对弱项上,也并非句句是真理,也会出现严重失误。那么,等而下之、“退而闲则仕”的中诗学会高端外行老干也如此强出头呢?
不消说,那就只有强行误导了,无他。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再举一个比叶先生名头更响的大家例子,不是诗词大家,而是科学大家。据《《中华通韵》批判》第二十七期透露,在推动当年那场大跃进过程中,一代科学大家、中国导弹之父某某某先生曾在《人民日报》、《知识就是力量》、《大众科学》、《中国青年》等刊物上,连篇累牍地公开发表过多篇有关粮食亩产量的科普性论文,并从力学专业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计算,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解释了亩产量几万斤乃至更高产量的科学依据和现实可能性,进而在当年大跃进的历史性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一篇《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原文不长,不妨全文抄录如下。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人们更多的粮食,六月十二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二千一百零五斤以后,又有二亩九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三千五百三十斤小麦。
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
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土地上的太阳光能的百分之三十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二十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所以,只要我们有必须的水利、肥料等等条件,加上人们的不断创造,产量的不断提高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今天没有,明天一定会有!”
很显然,某某某先生也冲动了,“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本属“未然”之事,岂可作为“这并不是空谈”的例证呢?可见冲动真是魔鬼啊!无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概莫能外。
《《中华通韵》批判》第二十七期原文接下来的这段思考更耐玩味:
“年长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当年有句著名口号便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年那场大跃进,某某某先生不是始作俑者,却是有意无意之间极力鼓吹的科学界重磅人物——中科院动力研究所所长,其在当年那场大跃进中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便是榜样的力量。就这样,在各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的通力忽悠下,大跃进很快就被推向高潮,终于演绎了一场全国范围亘古未有的历史性闹剧。”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此等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深刻教训,中诗学会强行误导的老哥老姐们怎就不知道记取呢?
毋庸讳言,与此类同,叶嘉莹先生在中诗学会发动的这场旷日持久诗词大跃进运动中所起到的榜样或曰示范作用,与前述那位科学大家何其相似乃尔!
之所以谈及这些,是想推及中诗学会高端有关人等在自己弱项甚或极弱项上强行出头、严重误导的必然后果。叶先生真正的强项乃在教书,称其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老师之一也不为过,其次才是做学问;某某某先生真正的强项乃在空气动力学和导弹研究,根本不在农业科学范畴;那么中诗学会高端外行老干呢?那些老哥哥老姐姐们真正的强项乃在党务、政务、军务、学务、商务、农务、工务等等范畴,而根本不在诗词学术研究领域。可悲的是,其中多数人的次强项也不在诗词学术研究,再次强项仍然未必在于诗词学术研究,甚而至于,对某些高端外行诗官而言,其最次项才轮得上诗词学术研究,也不过是把玩几个名词术语、空喊几句口号而已。那么,彼等究竟凭什么忝列全国性诗词学术社团——中诗学会之高位的呢?这才是最耐玩味,也是最要命的吧?
要而言之,当然是凭借“官本位”、随之而来的公然绑架以及失却有效监管。不得不佩服中诗学会高端外行老干们的强行误导能力,通过长时期大面积地强行误导,愣是把个理当十分严肃而又严谨的我泱泱大中华学术性的中诗学会,硬生生地打造成了“诗词工作”行政机构并号令天下。毋庸讳言,打着偌大个学术性招牌的中诗学会,其实就是个全国性的以离退休老干为主体的超级老年诗词俱乐部。或者更准确地说,中诗学会实乃高端离退休外行老干附庸风雅、沽名钓誉、养尊处优之所。有兴致的朋友只要到中诗学会新老官网上一游,实地考察一下彼等究竟都在干些什么,便会认同吟者所言非虚。中国当代古典诗词沦落如斯,理论上的学术领头羊、实际上的诗词工作行政机构、诗词大革命和诗词大跃进的猝然发动者和鼎力推进者——中诗学会无论如何都难逃干系。
在《会长的使命》转帖下,林某某先生披露说:
“现在各地的诗词学会无一例外都是看离退休前担任的职务,谁职务最高谁就是当然的会长,副会长倒是有一些是会写的,但也要看年龄辈分。”
林先生进而又泛泛地点评道:
“在位时个个......退休了还不消停,又想混个诗人的名号,来个名利双全。”
林先生此说固然有失偏激,打击面也未免太宽了些,但有关人等“想混个诗人名号”却是实情,而且可谓易如反掌,得来全不费工夫,有关方面有关人等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即可搞定,一则《中华诗词学会2021年首届十大导师高级研学班招生启事》,不就一口气封了十个理论大导师和十个创作大导师吗?
而在《当代真诗人及其真诗知多少》下,林先生则跟了这样几帖:
“如以仁心来衡量的话,够呛!几乎全是趋炎附势、奉承谄媚,鲜见有人拥有仁爱之心,给予弱势群体应有的同情。”
“如要求稍微严格点的话全国能有300名诗人(10000个写诗的人中有一名)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勉强能称得上诗词家的,大概也就20-30人,至于诗词大家迄今为止一个也没有。”
“诗人不是谁想当就当得了的。以唐朝为例,共289年,而被选入《全唐诗》的作者仅有2873人,有人说《全唐诗》里42863首,只有1000多首是诗,这一千多首,排除重复作者,称得上诗人也就数百人。而当下只有短短30多年创作实践就诞生300位诗人,比唐朝牛逼多了。”
提请列位看官注意,林先生300个诗人之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稍微严格点的话”。吟者不禁要问,若是再严格一点呢,或者干脆严格而言呢,还能有多少诗人呢?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即便严格而言,真诗人也应比凤毛麟角多些,问题是究竟能多多少呢?相应地,即便严格而言,真诗词也肯定比凤毛麟角多些,问题还是究竟能多多少呢?很显然,时下真诗人也好,真诗词也罢,其绝对数量都严重不容乐观。那怎么办呢?中诗学会作为诗词行政机构的政绩该如何体现,各大国字号诗词园地的红火场面该如何体现,诗词企业家们的资本投入又该如何回报呢?吹呗!瞪着眼睛说瞎话呗,别的本事不行,忽悠谁还不会呀,不就是上下嘴唇轻轻一碰的事儿吗?
不下三百万众的从业人员基数,一天就能造出一个大唐的诗词产量。有史以来,有过这样的诗词盛世吗?从来就没有过,连大唐都得甘拜下风,那是何等荣光啊!。您还别说,各大诗词中央也好,各大诗词企业也罢,还真就有其吹嘘的资本。于是乎,装神者、造神者、封神者皆应运而生,诗人词家、精品佳作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于是乎,超唐迈宋的诗词盛世就这么愣是给忽悠出来了。
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的忽悠功夫,还真是不得了,我们不妨简单来看一下:仅《中华诗词学会2021年首届十大导师高级研学班招生启事》便一口气封了十个理论大导师和十个创作大导师,仅《当代作者索引总目录 》第一期便开列了一份长长的变相封神榜单,《《千家诗词选粹》序》更是青出于蓝,居然一口气吹出了291个全能创作出金子般作品的诗词家......而今骚坛之浮躁,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亲手缔造了如此诗词盛世,那么以中诗学会为首的各大诗词中央强行误导的要员们人前人后地装装神弄弄鬼,发发号施施令,沽沽名钓钓誉,养养尊处处优,也便不足为奇了。
鉴于新一届中诗学会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完全偏离了学会章程中的“学术性”定位,并且严重违背了创会元老们的初心遗愿,严重损害了广大青少年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现代民族诗词文化正被进一步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若不当机立断、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则既无法救韵救诗救评,更无法挽救早已沦落不堪的当代所谓古典诗词文化,万般无奈之下,本白皮书不得不斗胆突破了某些思想禁锢,尝试触及了一些深层次实质性问题。其实还是有所保留,以便给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留有必要的救赎余地。至于有关人等领不领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必须申明,为诗词计,为诗友计,为在真正意义上振兴当代乃至未来民族诗词文化计,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计,2022年8月1日亦即《亮剑——为新韵诗词护航》公开发表十周年之后,吟者也好,天下同仁也罢,可就绝对不会再这么温柔了……
【点评】
1)挂羊头卖狗肉,中诗学会实乃高端离退休老干养尊处优之所。问题是中诗学会要员毕竟多属离退休老干、老学究以及诗词企业家,毕竟是名义上的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的学术领头羊,毕竟都是颇有面子的人物啊!而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不过一个纯粹的诗词公益组织,吟者本人更不过一介匹夫,连县区级诗词学会会员都还不是呢,岂敢轻易造次?可是,隐忍十年,忍无可忍之际,吟者毕竟像前述各节那样造次了。为此,吟者不得不把话再说回来,做了那样一个大胆的假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不过,若是把话再说回去,诗词学术研究恰恰是历届中诗学会的致命短处,然则除了瞎忽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2)多年来,中诗学会的诗词学术研究实在是乏善可陈,“官本位”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瞎忽悠功夫更是炉火纯青,“卖拐”的赵本山先生在“平仄拐”兜售者面前都得甘拜下风。怎奈诗界并非官场,玩人玩事固然可以得逞一时,却终究难以持久。请恕吟者直言,总体而言,自欺欺人的所谓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其实就是个集体性瞎忽悠大舞台,根本不成其为诗者愣被忽悠成诗,甚或吹成精品佳作;根本不成其为韵者愣被忽悠成韵、神韵甚或葵花宝典;根本不成其为评者被忽悠成评,甚或吹成精评高评;根本不配称诗人者更可堂而皇之地忽悠成诗人,甚或吹成著名诗人乃至大家;甚而至于,只要能胡诌个言不由衷的平仄句,连人渣、市井之徒甚或地痞流氓也能被吹成高大上式诗人。大环境如此,奈何?
3)时至今日,吟者尚不清楚的是,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级学会的哪位外行老干不是以诗人、著名诗人甚或诗词大家自居的呢?推而论之,包括近几届中诗学会诸多资深外行老干、各大诗词园地诸多诗词企业家以及诗词掮客在内的虚拟诗词头衔满身者,又有几人真懂诗之真谛、韵之真谛、评之真谛呢?如果真懂,又怎能长时期大面积地以薄情寡味甚或无情无味的纸间破律体韵文冒充清诗呢?如果真懂,又怎能以连他们自己也读不出听不懂、早已不合时宜的一纸死的规定冒称雅韵呢?如果真懂,更怎能罔顾事实而瞪着眼睛说瞎话、漫无边际地瞎忽悠,直至贸然发动了新一轮诗词大革命和诗词大跃进呢?那是诗者情怀吗?那是负责任的态度吗?那是正儿八经的诗、韵、评吗?那不分明就是瞪着眼睛瞎忽悠吗?
4)无数铁的事实表明,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级学会以“退而闲则仕”、“官而大则高”为主体的离退休老干型外行诗官,其诗词造诣恐怕连国字号诗词论坛较高水准的普通版主都不如。若是上升到诗词学术层面,那就更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了。只因有关人等缺乏必要的自知之明,抑或虽已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诗词学术分量其实很轻,却又自持身份,愣是人前人后地端着个架子,不愿也不敢公开承认罢了。
相较之下,不少中基层诗友则要率性得多,坦诚得多,可爱得多。比如,知名诗友格某某先生在《杨逍的三板斧与套路》中,便曾当众坦然承认:
说起来,我们就是一群附庸风雅和在大众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的人。
实不相瞒,吟者对此等坦诚之人一概格外高看,肃然起敬,而对愣是端着个架子装神弄鬼、自欺欺人者反而半眼珠子也看不上。
5)格某某先生还说:“......所以千万别小看入门。”谈及入门,不禁想起不久以前看到的两首调侃,原作者记不清了,只记得原句大致如下。
其一:
侃诗
悟到缘情始入门,欲求凝练院还深。
登堂须步出新径,得味方为室里人。
其二:
诗词国家队
蜃楼次第入云霄,门槛何如纳米高。
拄定纸间平仄拐,前堂后室任逍遥。

其一无疑属于堂堂正正的入门,其二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入门呢?
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总体而言,非指个体,而且对事不对人。吟者一直相信,历届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级学会最高管理层中都应有真正的诗词学者,只不过位居次席、次次席,势单力孤,根本无法左右大局,说不定早已被同化了也未可知。其实也难怪,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大染缸,无论你底色如何,只要置身其间,很快就会变色,进而失却自我,沦为格某某先生所说的“一群附庸风雅和在大众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的人”。事实上,中诗学会高端离退休外行老干也在不同程度上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否则那个虚拟之位也便坐不长了,早就被匠人、诗词企业家以及诗词掮客们推下去了。诗官做到这个份上,有关人等其实也够可怜的。问题是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面前,任何个人名利终究是极为渺小的。沽名钓誉也好,附庸风雅也好,养尊处优也好,刷刷离退休侯的存在感也罢,均不应以影响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健康发展大局和拖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之后腿作代价,不是吗?
伏乞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级学会老哥哥老姐姐们思之!
【小结】
综上所述,以学术性作为本质属性的中华诗词学会实乃以离退休老干为主体的中华老年诗友协会,与真正意义上高深层次的中华诗词学术研究其实没什么关系。至于协会与学会有什么本质区别,稍具常识的朋友都应心知肚明,此处不赘。相较之下,中诗学会倒更像是老干帮会,而与理当主打诗词学术研究的行业学会则相去甚远,简直南辕北辙。中诗学会长期以来以学会作幌子大行而特行协会甚或帮会之事,才是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很显然,实为诗词工作行政机构的中诗学会理应对此全面负责。
“官本位”加持下的中诗学会外行老干们长时期大面积变着花样地强行误导,直至本届学会彻底踢开诗词学术,严重不合时宜地悍然发动了新一轮诗词大革命和诗词大跃进,无疑是最为致命的,中华当代古典诗词文化正在跌落万劫不复的深渊,实在令人痛心之至。像我泱泱大中华这样举世闻名的诗的国度,当代古典诗词文化居然被糟蹋成《何为律诗》、《何为词》之类,且是名义上的国家级诗词学术性组织中诗学会一手导演和演绎的,实在堪称一场悲剧、灾难或曰浩劫。最为令人不解的是,2020版白皮书公开发表多时之后,新一届中诗学会居然变本加厉,将荒唐演绎到极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章写来极为纠结,有些话说也不是,不说还不是。实不相瞒,出于恻隐之心,本章仍然有所保留,仍给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留有余地。问题是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大业已然提上日程,实在是时不我待了呀!为此,须像否定上世纪WG和五十年代那场大跃进一样,彻底否定这场旷日持久、愈演愈烈的诗词大革命和诗词大跃进,并且立即全面而深入地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改弦更张才是,中诗学会高端多数成员是时候考虑找回自知之明,集体辞职以谢天下了。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20: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总目录:
第一章  中华诗词学会实乃中华老年诗友协会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理当具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第二节 新版官网栏目设置佐证学会高端纯属外行
第三节 “官本位“价值观挟持下的诗词学术管窥
第四节 中诗学会对律诗与词的解读居然只涉皮毛
第五节 中基层对新一轮诗词大跃进动员令并不买账
第六节 2/3省级会长对新一轮诗词大跃进也不买账
第七节 掌门人最为接近诗词学术的文论也不被认可
第八节 中诗学会彻底踢开学术闹革命的理论基础
第九节 中诗学会彻底踢开学术闹革命的实践依据
第十节 无视《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终酿恶果
第十一节 中诗学会任意妄为之内因乃在因无知而无畏
第十二节 中诗学会任意妄为之外因乃在缺乏有效监管
第十三节 造神运动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
第十四节 中诗学会实乃高端离退休老干养尊处优之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12节以前好像早都有人转过,此处不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8

主题

419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7
贡献
5490
金钱
1000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5-17 09: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二十多倍!很对,无产阶级文化一定胜利,但是不要指望诗词界,诗词界就是复古派的场所。

点评

欢迎北兄光临!复古还是泥古? 唐宋古文运动就没什么不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7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5: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22-5-17 09:38
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二十多倍!很对,无产阶级文 ...

欢迎北兄光临!复古还是泥古?
唐宋古文运动就没什么不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