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15

品诗鉴评都不应死于作者句下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发表于 2022-5-14 17: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味难求 于 2022-5-30 22:32 编辑

品诗鉴评都不应死于作者句下

    日前,老金先生贴了一帖《今人为什么没有诗选?》,引起诸多误解。事实上,若是仅就名义而言,今人不仅有诗选,而且多得不得了。笔者刚刚搜了一下,像《当代诗词三百首》、《当代诗词十二家》、《当代中华诗词十八家》之类名目繁多的各级各类诗选可谓汗牛充栋,多得不得了。作为资深业余诗者兼学者,老金先生不会不知道这档子事。
至于凡此种种是否配称诗选,亦即内中作品是否都配称诗,不在本文研讨之列,从略。问题是老金明知如此,缘何又说今人没有诗选呢?答案显然不言自明,只不过作为老江湖,囿于人情世故,不便把话点透而已。昨天中午,在绝句专栏《[文论] 论诗》下,司空子牧先生曾沙发点评说:
“哈哈哈,现在论坛上即便加了精华的文字您觉得能否留到后世呢?”
笔者当时是这样作答的:
“得罪人,懒得说,由之可也。呵呵,好像不少人还真是蛮在意的呢。日前在别处看到个这,是报个平安先生的屏间跟帖,仅供参考哈:
读帖偶成
抛开情味与凝新,矮里选高随意拎。
不敢史中称李杜,何妨圈内谓苏辛。
慵官策杖扑真火,懒吏挺身淘伪金。
自诩大家千百万,谁人配葬汨罗滨。”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料想老金先生或多或少也有类似观感和不想轻易得罪人的心理,故此看破而未说破。怎奈有人偏好较真儿,非但提出反诘,而且还贴来这选那选的,这就算是死于老金句下了。窃以为,无论品诗鉴评,都不应死于作者句下。你要先鉴,然后才谈得上赏和评,而且要活,你要认真动动脑筋,好好品味一下人家所要表达的究竟是怎么个意思才行。此乃品诗之道,鉴评亦然。否则,想一出是一出的屏间跟帖也便失却了学术层面的交流意义,搞不好还会流于寻常口水战甚或骂战。那又何必呢?
      去年10月中旬,图书府吏先生还曾在大中华诗词理论版贴过一帖《《千家诗词选粹》序》,一时激起轩然大波,众位诗友对《《千家诗词选粹》序》的口诛笔伐之声不绝于耳,一浪高似一浪,连2021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都引用了这桩公案。至于《《千家诗词选粹》序》具体的是是非非,此处无意点评,有兴致的朋友自行查看文后附录即可,包括那则《[文论] 论诗》。
       总之,品诗鉴评都不应死于作者句下。毕竟这么多年了,有关人等还是多多少少有点儿长进才好吧?

【附录一】

论诗
                               ——《好诗的标准》下跟帖
由来佳作贵缘情,意也新奇句也凝。
设使如荼能耐品,何愁后世不流行。



【附录二】

《千家诗词选粹》序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这话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毛病,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如果金子不被发掘出来,或者被埋在尘沙里,甚至扔在垃圾堆里,还会发光吗?金子的发光,前提是已经被发掘了出来,大家都知道了它是金子,给与了它足够的重视,才能体现出来它是金子的价值来。

我们经常会看到“恨无知音赏”这样的叹息,但我们思考过我们自己真的懂“音”吗?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音”,制造出来的不是乐音,而是杂音,还能求知音者来赏吗?知音者,赏的是美,不是丑。要想有知音者来赏,首先我们应该制造出美的乐音来。我相信,真正好的东西,还是有人赏的。当然,好的东西,也是需要有人去发现的,这就像金子一样,只有发掘出来了,人们才知道它是金子。从这个角度来说,自身和发现者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

在诗词数量一天就能造出一个大唐的当下,在浩如烟海的当代诗词中,哪怕你的作品是金子,可能都被烟海给你埋在了里面。那么,有人发现你的作品,发现你的“金子”,就是幸运的,它即将就会闪光在大众眼前。

有的人可能会想,只要写得好,就会流传。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大家思考过一个问题过没有,唐人难道写的诗词就只有五万多首吗?张若虚难道就只写过一首《春江花月夜》吗?王之涣难道就只写过六首诗词吗?……我相信,唐人写过的诗词,没有五百万首,也有五十万首吧!张若虚、王之涣没有五百首,也有五十首吧!那么,这些诗词都去哪里去了呢?两个字,遗失;三个字,遗失了;更多字,都遗失了。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感叹,那不可惜啊!那不遗憾吗!奈何?!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唐诗没有流传下来,这是历史的损失。当然,流传下来了的,是幸运的。而这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大多数可能都是被选入了各式各样的诗歌选本,才得以流传。从这一点来看,诗歌选本,是重要的,入选诗歌选本的人,是幸运的,哪怕是只有那么一两首。

远一点的,比如《花间集》里,一些作者除了里面所录的几首作品外,一生中并没有留下来其他的只言片语。近一点的,比如那个写大观楼长联的孙髯翁,除了一个诗词选本里留下来的二十来首诗词外,其他的诗词作品也全部遗失了。可见,诗词选本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高水平的诗词选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比自己的诗词集还有价值。能入选高水平的诗词选本,对于每个诗人来说,都是幸运的。当然,诗词选得好坏,质量高低,都直接关系到诗词选本的生命力。只有大家都当成宝的,读者认可的,专家学者重视的,才更有流传下来的可能。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好诗词,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好诗词,是需要有人去发现的。当然,要发现好诗词,不仅仅要花大量的精力,还需要有鉴别好诗词的能力,否则把稻草当成金条,把金条说成稻草,都是不行的。

在我们眼里,不能只有唐诗宋词,我们要看到当下诗词的希望,哪怕它只是一丁点的烛火。当下诗词,是有很多佳作的,是可读的。

《千家诗词选粹》,是《千家诗词》编辑部继《千家诗词》一二三卷后通过几年的积累,打造的又一部当代诗词经典。可以说是当代群诗词的一个缩影,必将成为今后人们研究当下诗词的最好资料。

当然,在没有经过任何沉淀的当下诗词中去选一个选本,要想被百分百的人肯定,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众口难调。但有一点是让编者十分欣慰的,那就是这本选粹远远超过了编者当初的期望值。

面对琳琅满目的众多诗词,每个编辑都赞誉连连。为此,无论经历了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不管如何,这本选粹总算是要问世了。面对诸多的喜悦,无论有多少感谢感恩的话,在此都不说了。写下这些真实的感受,就权作序吧!

                                                                                                                 郑万才
                                                                                                            2021年5月16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4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味难求 于 2022-5-30 22:30 编辑

【附录三——图书府吏沙发上的补充内容】
《千家诗词选粹》入选全名单(291人)
总编:郑万才

执行总编:刘成浩

副总编:王惠玲、胡敏、侯静雅

编辑:胡晓娜、刘宴会、黄训鲲、韦化彪、谢勋烈、郎文义、崔国靖、李战

B(4人)

巴晓芳、白福荣、白忠民、白保建

C(14人)

陈仁德、陈治华、陈其栋、陈宗发、陈海川、陈显福、程良宝、程礼银、程少虹、程桂彬、曹印宝、崔国靖、蔡金远、常玉山

D(7人)

段维、丁冬、丁卫平、邓力、邓自信、代古成、戴庆生

F(6人)

傅占魁、傅国志、傅筱萍、樊旭东、方永和、范东学

G(10人)

郭庆澄、郭宏伟、郭通海、过乃胜、高寒冰、高景芳、龚煜江、顾奇清、顾辉、谷中维

H(19人)

胡社桥、胡敏、胡水莲、胡均华、胡俊岩、胡晓娜、黄建冰、黄红梅、黄平、黄训鲲、黄俏棠、黄莽、韩秀松、韩瑞清、衡巨芝、何跨海、何力、侯静雅、霍德华

J(8人)

贾香雅、靳德志、姜秀颖、姜晓峰、姜舟林、金嗣水、计德辉、敬新谱

K(2人)

孔维清、孔繁都

L(55人)

刘德胜、刘德金、刘宴会、刘增辉、刘东、刘爱红、刘丙立、刘成浩、刘莲芳、刘敬娟、刘敬恩、刘彩虹、刘能英、刘桂娥、刘彩霞、刘淑媛、李崇元、李永清、李万鹏、李芳、李森、李翠萍、李威、李进、李国谅、李国强、李红光、李玉玲、李爱莲、李轶贤、李玉洋、李安林、李战、李琳、李祖春、李清安、李德才、李金娥、卢象贤、卢世明、龙健、吕婧、吕文祥、吕林林、吕永生、郎文义、黎华、黎华旭、鹿志坚、罗曦、罗春新、罗海霞、柳茂恒、蓝旭志、梁桂海

M(8人)

孟庆和、孟庆平、孟宪桥、毛德慧、毛积成、毛爱霞、毛瑞花、梅凤云

N(1人)

聂云珍

P(3人)

彭坚、彭金泰、彭凤霞

Q(8人)

齐蕊霞、祁国明、覃瑞恒、邱志强、邱新丰、乔建荣、全凤群、渠林军

R(3人)

荣西安、任海潮、任长武

S(15人)

粟新华、孙瑞青、孙宗颢、孙延红、孙艳梅、石海天、石艳萍、石枫、时墨华、眭珊、沙建文、邵红霞、邵则旺、宋丽、商树华

T(6人)

涂运桥、唐中华、唐秀玲、唐弘、汤宪华、陶汉清

W(42人)

温瑞、王学彬、王学美、王健强、王顺昌、王玉法、王惠玲、王惠维、王跃东、王丽珠、王力田、王殿永、王玉孚、王志洋、王宝发、王志伟、王琼、王岳峰、王秀波、王秀平、王蓉、王雪梅、王桂华、王朝阳、王汉学、王英同、王芳、王天明、王琨、汪心恩、武斌、武永伟、吴越、吴南欣、吴文彦、吴孝引、吴峰、吴健瑄、韦化彪、韦羽骏、隗合明、巫绍中

X(18人)

熊盛元、熊敏、星汉、肖定潭、肖芳珠、肖月娥、萧本农、萧保山、谢勋烈、谢复兴、谢毅、邢凯翔、薛作才、徐瑞明、徐艳丽、徐荣丽、徐中秋、许可先

Y(18人)

杨逸明、杨朝然、杨海钱、杨廷贵、杨春燕、杨永光、杨焕、杨少霞、杨禹、杨卓、杨锦锋、余利生、尹无非、尹敬奎、袁海英、仪述忠、叶苏、姚泉名

Z(44人)

赵迪生、赵士红、赵丛舒、赵廷庄、赵巧叶、赵清莲、赵海彬、周爱香、周崇坤、周木火、周则旺、邹水平、张春义、张明军、张昭莉、张杰海、张德志、张云波、张丽娟、张秀林、张明新、张桂珍、张占林、张彤、张斯阳、张雷咏、张春艳、张双棣、张国云、张伟新、钟克宏、钟浪声、钟远通、朱彦龙、朱健、朱礼刚、朱宪华、翟向杰、曾鸣、曾广雄、郑泽珍、郑文中、郑万屿、郑万才


【附录四】
老金先生点评《《《千家诗词选粹》序》》:
郑万才眼中的千家诗,只能说有选比无选好,要说有什么份量都难说,遑论堪比金子。


附录五
【附录五】
今人为什么没有诗选?
      当今诗人出现在诗坛者上千,当今的诗一天不下三百!如此诗的国度,当今为什么无人选一本今诗三百首?答曰:那正如九门的说法,今人乃“九斤老太”,在她的眼里“一代不如一代”!然而在我看来,问题出在今人选诗跟不上时代;他如选一本《作诗机三百首》,那肯定可与《唐诗三百首》媲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4 17: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作者敬告:
欢迎真诚交流!谢绝刻意捣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5 06:3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的《春阶》让我过目不忘,其诗如下:伞放新花随雨开,风掀衣袂脚沾苔。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春阶》的转结两句很新鲜,让我看到了诗人的灵气,及敢于创新的勇气!我为什么没用"新颖"来赞美这两句?因为作者写的不完美。但是,作者凭这不完美的"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足以诗史留名了。因为李静的"春阶"创作思路会被今人和后人模仿,我也仿了一首。今人写诗,能有一句写出前人未写之句,就值得认可。

点评

《春阶》,两三年前这版讨论过,主要焦点在“千叠”“琴键”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5 0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0
贡献
13773
金钱
16762
发表于 2022-5-15 09: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云烟 发表于 2022-5-15 06:33
李静的《春阶》让我过目不忘,其诗如下:伞放新花随雨开,风掀衣袂脚沾苔。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 ...

《春阶》,两三年前这版讨论过,主要焦点在“千叠”“琴键”上。

点评

既然讨论过,就证明此诗句对我们的诗歌创作还是有益的。千叠的叠字用在此处,似有不当,又似恰当。不当在"琴键"不是"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5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5 14:0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抒情物,无情不是诗。人间情是不变的,从古抒到今。古人咏过,今人很难吟出新鲜感,更别说新颖的了。可今人一句"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却写出了新颖和精彩,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创新与发展,灵感突现的天才之句!为写出千古句的甄秀荣点赞,叫好,真诗人!可惜了,甄秀荣这首《送别》的前两句"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写的太平常了(太传统,没有写出时代感),否则,这首诗就完美了。我想甄秀荣凭《送别》的两句诗,也做到千古流芳了。"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太精彩,会有不少人仿写的,我也仿过。

点评

无论如何,若能出新,总是好的。不过,多年来业内也有一种极为不良的倾向,那就是:单纯追求奇句,只管胡拼乱凑,完全不顾其它。那不是诗,而属文字游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5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5 14:2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2-5-15 09:49
《春阶》,两三年前这版讨论过,主要焦点在“千叠”“琴键”上。

既然讨论过,就证明此诗句对我们的诗歌创作还是有益的。千叠的叠字用在此处,似有不当,又似恰当。不当在"琴键"不是"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5: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云烟 发表于 2022-5-15 14:07
诗是抒情物,无情不是诗。人间情是不变的,从古抒到今。古人咏过,今人很难吟出新鲜感,更别说新颖的了。可 ...

无论如何,若能出新,总是好的。不过,多年来业内也有一种极为不良的倾向,那就是:单纯追求奇句,只管胡拼乱凑,完全不顾其它。那不是诗,而属文字游戏。

点评

是呀,诗贵出新,但这"新"是有条件的。"春阶千叠……"还好,而"夕阳一点……"则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5 1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5 16:2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 发表于 2022-5-15 15:07
无论如何,若能出新,总是好的。不过,多年来业内也有一种极为不良的倾向,那就是:单纯追求奇句,只管胡 ...

是呀,诗贵出新,但这"新"是有条件的。"春阶千叠……"还好,而"夕阳一点……"则妙。

点评

那几句疑似女儿手笔,先生读得细,待我慢自品味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5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7: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云烟 发表于 2022-5-15 16:27
是呀,诗贵出新,但这"新"是有条件的。"春阶千叠……"还好,而"夕阳一点……"则妙。 ...

那几句疑似女儿手笔,先生读得细,待我慢自品味哈~

点评

不论男女,好诗当细品。问好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6 0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6 09:2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 发表于 2022-5-15 17:53
那几句疑似女儿手笔,先生读得细,待我慢自品味哈~

不论男女,好诗当细品。问好先生!

点评

那是那是。我是说那几句颇见温婉,疑似女儿手笔。也算是细品了哈~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6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6 09: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云烟 发表于 2022-5-16 09:23
不论男女,好诗当细品。问好先生!

那是那是。我是说那几句颇见温婉,疑似女儿手笔。也算是细品了哈~问好!

点评

诗友所言极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6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6 09:5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 发表于 2022-5-16 09:51
那是那是。我是说那几句颇见温婉,疑似女儿手笔。也算是细品了哈~问好! ...

诗友所言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6 10:1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写传统诗词要想在意境方面达到唐宋的水准太难,要说一句半句诗在某方面达到、或超过唐宋,也是可能的。看今人赵同何创作的《黄鹤楼》,其首句"踏翠雄姿拔九碧"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整诗:踏翠雄姿拔九碧,古今天下第一楼。昔人黄鹤云霞去,故事诗文日月留。迈步持机景观照,登楼放眼天地收。人生入画长江水,滚滚滔滔笫一流。赵同何的这首《黄鹤楼》整诗的意境与唐诗比差了许多。但是,"踏翠雄姿拔九碧"却是古今写黄鹤楼楼体最精彩的一句诗了。翠:蛇山。九碧:九天蓝。"踏翠雄姿拔九碧"写活了黄鹤楼,也写出了黄鹤楼的壮观,还写出了黄鹤楼的美(景)。诗仙把银河写到了庐山,赵同何把黄鹤楼写到了九天。也许我无知,我认为赵同何的"踏翠雄姿拔九碧"在壮美方面超过前人了。"

点评

85年黄鹤楼刚刚重建,我就曾借一次调研之机去过。这个自可见仁见智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6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6

帖子

11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67
金钱
47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6 1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云烟 发表于 2022-5-16 10:12
今人写传统诗词要想在意境方面达到唐宋的水准太难,要说一句半句诗在某方面达到、或超过唐宋,也是可能的。 ...

85年黄鹤楼刚刚重建,我就曾借一次调研之机去过。这个自可见仁见智哈~

点评

诗友说的有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6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100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2-5-16 11:1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 发表于 2022-5-16 10:31
85年黄鹤楼刚刚重建,我就曾借一次调研之机去过。这个自可见仁见智哈~

诗友说的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