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12-3
威望589
金钱1838
贡献1188
高级会员

威望- 589 点
贡献- 1188 次
金钱- 1838 枚
|
韩愈对白居易的不满
从诗歌史上来说,同一个时代的诗人之间的交往一般都是比较密切的,奇怪的是,韩愈,白居易这两位并世的大诗人之间却少来往,甚至是存在明显的隔阂。诗人张籍是两人的共同朋友,与白居易更亲近些,有次从中作合,约韩白两人同游曲江,结果白居易爽约了。韩愈很不开心,写了一首诗《同水部张员外籍春游曲江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诗中对白的爽约表示了明确的不满与怨愤。白居易对这位当时的文坛大佬似乎并不在意,我们看白居易的诗集中,与元稹,刘禹锡的酬唱之作不在少数,唯独给韩愈这位大佬的诗寥寥,与元刘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也难怪韩愈不满了。白居易是深知韩愈对自己不满意的,他有一首《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五律,就是和韩愈上面那首诗写于同时的,其诗中有云:“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云云。
这是发生在长庆元年左右的事,两人都在长安。同在一城,却并不相往来,究其原因是诗观不同,两人虽并世而豪,却分属不同的流派。白居易推崇杜甫而贬低李白,韩愈则对李杜推崇备至。马茂元在《唐诗选》前言中说韩愈“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中的“群儿”,“蚍蜉”就是指的元白辈。在《调张籍》一诗的题解中说“张(籍)为韩门弟子,又和白居易交谊很深,其论诗则倾向于白。白居易是推尊杜甫而贬低李白的,韩愈此论,因张籍以发之,可能寓有微意。”这里的“微意”显然也是针对白居易的。其在“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两句注中说“当时扬杜抑李之说,倡自白居易和元稹。群儿,指那些在元白影响下,胸无定见而随声附和。”
白居易贬李崇杜的文字见于其《与元九书》一文中“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矣。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以我来看,这就是对诗人创作与作品的一个评论,表达了个人对诗歌的认知与创作要求,根本无所谓贬低,大家只要读一读白居易的《李白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便知我言不诬。韩愈以及说白居易“对某些大作家如屈原,陶潜,李白等的批评是不无偏激狭隘之处的”,自己亦难免偏激于狭隘。
(文,穿越梅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