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4-30
威望44
金钱461
贡献361
高级会员

威望- 44 点
贡献- 361 次
金钱- 461 枚
|
蛋香鲈鱼脍
在清朝,乾隆皇帝多次南巡,乾隆皇帝有多少次下江南?记不清楚了,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是专门为了品尝鲈鱼,因为当时,只有松江县才有鲈鱼。
松江县在江浙交界处,距离京城很远,乾隆皇帝在京城里吃不着鲈鱼,当时运输速度慢,松江县的鲈鱼,运到京城,必定已经腐臭了,嘴馋底乾隆皇帝,想品尝鲜活底鲈鱼,必定得亲自下一趟江南。
鲈鱼肉质鲜嫩,大刺少,无细刺,可谓烹饪佳品,可谓极受欢迎底美食,又因为与一些名人有关,一直颇为出名。
晋朝有个叫张翰的文人,他是松江人,在京城里做官,有一次,秋天,他在京城的城楼上徘徊,突然,他嘴馋了,他想起家乡美食鲈鱼莼羹脍,馋得了不得,他一狠心,遂决定辞官不做,返回松江享受美食去了,可巧他辞官回乡不久,京城里就发生动乱,很多大臣遭到杀戮,张翰此时已经辞官回乡,得以幸免于难,哈哈,嘴馋之人有福,这鲈鱼不仅是美食,还是趋吉避凶之物呢。
莼,是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只有江浙地区才有,入口感觉滑溜溜底,有着淡淡底清香。
古龙小说里,有个名字叫左轻侯的人物,这个左轻侯,是松江人,他会些武功,武功不高,不过,此人最擅长烹饪,他最擅长底拿手菜,就是鲈鱼莼羹脍,楚留香路过松江,必定会前往左轻侯家中,品尝鲈鱼莼羹脍,一饱口福。
我在中华诗词论坛,碰见一个叫右轻侯的人,我不知道他真名,只知道他网名叫右轻侯,看过他写底几篇七律,发现他写底很好,于是乎,和他攀谈几句,他问我学诗学何人?我随口说苏东坡,他说苏东坡诗词都很好,我又说我受韩愈影响较多,以文入诗,他却一再说韩愈不好,说以文入诗不好,言下之意,是说他觉得韩愈太笨了,我当时和他应酬应酬,敷衍了几句,我心里却没有觉得韩愈很笨呀,我一直坚持以文入诗,并没有觉得不好,不过,这个叫右轻侯,是个饱学之士,对人热情,说话又直率,我倒是有些佩服他。
苏东坡的苏字,繁体中间有个鱼字,苏东坡对此,倒是不忌讳,在苏东坡的诗词里,经常提及吃鱼,却没有提及鲈鱼,苏东坡有可能没有吃过鲈鱼,有可能没有这机会。
范仲淹吃过鲈鱼,范仲淹有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烟波里。”他必定在松江吃了鲈鱼,赞不绝口,写下这首诗,从这首小诗里,不难看出,在宋朝,鲈鱼有多么名贵了。
小说《水浒传》里,写宋江等人,在江西江州的浔江楼上吃鱼,江州就是九江,宋朝的江西九江,当然没有鲈鱼,宋江等人吃底是鲤鱼,吃底的是用鲤鱼炖底汤,感觉宋江这人不是很会吃,他只爱吃新鲜鲤鱼炖底汤,却不爱吃腌过底鲤鱼炖底汤,殊不知用腌过底鲤鱼炖汤,其实别有一番滋味,我用腌过底鲤鱼炖汤,滋味甚是鲜美,哈哈,这碗鱼汤,取名唤做浔江鱼,哈哈。
鲈鱼莼羹脍,没有吃过,感觉应是用鲈鱼和莼菜炖底汤,现在在四川,只能买到鲈鱼,却买不到莼菜,只有因陋就简,按照自己设想底方法做。
蛋香鲈鱼脍,做法是,用生抽酱油和黄酒腌制鲈鱼,再放置片刻,令其入味,再盛入盘中,再打两个鸡蛋,蒸熟,再浇生抽酱油,再浇上热油,再略撒些葱花,既成。
品尝着鲜嫩底鱼肉,鱼肉里又泛着蛋香,着实美滋美味,心想现代社会,生活好,比过去好,在四川都可以吃着鲈鱼,真是人生一大乐趣呀,有此美味入口,不由得忘却了一切烦恼,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有些小小过节,大可不必睚眦必报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