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你坟头的蝶》改编及点评
有位很知名的网络诗人,那天微信私信我,要我给他朋友圈的诗歌作品,《身后化作你的坟头蝶》点评。
于是就进他朋友圈看看。
首先我肯定他作品的超越现实审美状态,诗人思维的尽情徜徉,虚、实结合。体现了诗的意境创造及伤感情绪。爱情诗蒙幻意向地切入,不入俗套。
其次诗友作品形式有点像流行歌曲。每节开头反复韵唱,产生前后顺畅连贯、朗朗上口、节奏紧凑。汲取了古典诗歌的形式。可以看出,作者是受过创作文体和写作形式培训的。
使我遗憾的地方,却是语言部分。
作品语言粗糙是制约诗歌作品重要发展的障碍,是诗歌创作的大敌。调整语言,修饰文句,精简文字结构等等,使作品逐渐达到比较纯正、纯粹、规范、细腻、精简的文雅的境界。是一种思维形式训练的结果。我以为,好的诗歌语言就像给靓女穿上华丽的衣裳一般,使其更加美丽;反之,那就使之沦为乞丐了。
第一,标题语言不够精炼。《身后化作你的坟头蝶》我建议改《化作你坟头的蝶》,去掉前面“身后”这个多余的定语,若是排比句“化作你的坟头蝶,化作你碑前的花...”,“身后”这个定语就不能没有。《梁祝》主题歌曲《化蝶》就舍去“身后”,使其标题语言的精炼之至,使其流芳千古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语言使得内容不够集中。作品很口语化,更像是随笔,显得有些不够专业。每段概念多有重复之意“永世也来不及了”、“只为诉说前世的相遇”等。语言的部分相近,就缺少了诗内容丰富多彩效果。但歌词可以前后段语言部分的相近,因为有音乐为她装扮。
第三,语言使内容过于臃肿。歌词节奏性的平衡给人以美感;语言结构的对称,也容易谱曲。其中长句和短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短句的结构比较简单,用词较少,长句的结构比较复杂,用词较多;短句的运用能起到简洁明了,有力直接的表达效果,容易理解长句的应用,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描写;达到内容的丰富,具有精细、准确、严密地效果。
该作品上下段落语素不清晰,略改变一些词、句、语,而使得上下段落内容意思有所区分。有利于语素和音律的平衡。该作品中,“糟糕透了/再多的勇气/再多的理想/当在闭目前的一瞬刹/都无法转达向你的爱意/只能暗自饮恨终身”。前段已经强调“来不及了”,后面任然“饮恨终身”。
散文诗写作已经够宽松了,就要每段词素尽量避免雷同。而歌词可以两段雷同,只是变更几处语素,就能使意境融洽。不如值接变动几个语素素,尽量使得两段对应,字数重合。就像象《诗经.伐檀》那样每节只改动几个字,起到反复韵唱之美感。
我这里只是试探性的把诗友作品,改编成歌词,读起来效果视乎好些。在此,只能倡导我的诗友们继续改编,最好把每段对应长短句均衡。因为语素的的准确,句式的等同,便于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