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狗”与“狗骂”(随笔) 今天的天气依旧还是下雪,一早起来我就见到院坝里的雪地上留着一行清晰地狗脚印。“这些流浪狗,就是夜间乱跑。”我嘟噜着去柴房拿引火柴。不料手刚伸出去,一条黑色的狗就猛地冲出来,夺门跑到外面去了。原来是那条流浪狗竟然溜进了我的柴房避寒。我又嘟噜了一句:“这狗真讨厌!” 老伴听见我在说狗的坏话,就接过话茬说道:“你骂狗干啥,难道你不知道‘狗来富,猫来穷’的道理吗?家里来狗是好事啊!” 是的。家乡的确有“狗来富,猫来穷”的说法。那些流浪猫进入人家就“喵喵喵喵”的嚎叫,猫的叫声“喵”,谐音为“灭”、“没”、“霉”那声音连续叫就像喊着“没了没了”的不祥之兆……,因此大多数人家都不喜欢流浪猫进入家里。而流浪狗的叫声则是“汪汪汪汪”,那声音像喊着“旺旺旺旺”似的,其寓意吉祥, 是财富来临的前兆,更像是对收养它的人家祝福,因此比较起来人们还是喜欢狗。 狗是人的十二生肖之一,而猫不是。凭这一条狗也要比猫贵重。还有名言说:狗是人类最忠诚、同能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俗话也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因此狗一直被看作吉利的动物。而狗的进入家里来,则意味着富贵到来,所以大多数人也都愿意收养流浪狗。 不管咋说,我总是不喜欢养狗的,我还是把那条流浪狗赶跑了。而那条狗似乎很有骨气,它瞪着眼把我望望,显示出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气慨。接着就朝对门的那家人户跑去。 我们这里如今的农村,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赚钱去了,大都是老人留守在家里,显得很是寂寞单调的。倘若有狗到他家去,他们一般都会收留下来,给他们做个伴儿。这些留守老人也渐渐学得时髦起来,嘴里还会说一些现代的词儿。他们把这些新鲜词儿用来给狗取名,诸如把狗叫成“皮皮、妞妞、缓缓,毛毛、晴儿、贝贝、嘉嘉……”的。有的女人还把狗喊成“莎莉、(英文名)佩儿、泰蜜、仙蒂、花花,胡圈,胡豆,胡椒粉,叮叮,当当,爱米,豆豆, 爱贝、贝宝 、肉肉 、皮蛋 、宝宝……”,有的老人干脆直接表达心愿,把这些来到家里的流浪狗呼喊为“大款 ,发财、村长、老板、董事,经理……”邻居的大叔去年收养了一只流浪狗,取得狗名就叫“代理人。” 邻居大叔虽然收养了“代理人”但是他的心里还是对狗不那么喜爱。因为他总是说狗的坏话。比如他去给狗倒饭食时,总是要说一些诸如“饿狗等骨头,垂涎三尺”“ 饿狗抢食,一哄而上”“ 饿狗舔盘子,一干二净”“ 疯狗吃太阳,不知天高地厚”“ 馋狗等骨头,急不可待”“ 打断脊梁骨的癞皮狗,腰杆子不硬”一类的话来形容狗的狼狈祥子。 村里有个叫“嫣巴”的老头,儿子常年在外地混生活,老伴也去世了。嫣巴老汉独自守着楼房,他觉得很孤单,就收养了一条黄色的流浪狗。嫣巴老汉天天与狗为伴,久而久之,他就根据狗的一些做法,给狗编出了许多歇后语一类的词儿,这里我列举几个为例,嫣巴老汉说:“狗烤火——充个人数”、“ 狗推门——嘴上前”、“ 狗啃草——装洋(羊)”“ 狗啃象——不自量”、“ 狗念经——糊里糊涂”“ 狗舔油——一扫光”“ 狗上瓦坑——有门路”“ 狗上锅台——勺柄(烧饼)”“ 狗上厕所——文(闻)出文(闻)进”、“ 狗下崽子——爹多娘少”嫣巴老汉编的这些话真的很形象,很是逗人爱听。然而嫣巴老汉骂狗最厉害的还是那句普天下人尽皆知的老话,就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翻了一下汉语词典,有关狗的成语也很多,大约不下百条。诸如“猪朋狗友”、“ 贼头狗脑”、“猪狗不如”、“ 蝇营狗苟”、“ 行若狗彘”、“ 偷鸡摸狗”一类,在狗的那些成语中,我比较喜欢的成语是“狗尾续貂” 。因为这个关于狗的成语还有个很发人深思的故事:西晋晋武帝时代,凡是官员都要带上附有有蝉形图案的金铛为装饰的,带有貂尾的,称为“貂蝉冠”的帽子去朝见皇帝。咸宁三年(公元277 年),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掌管朝中大权。赵王到任后也就滥封官爵,乱卖官职,只要是王亲宦戚、亲信部属,都得到封赏爵位,每次上朝,满满的尽是“大官”弄得“貂蝉冠”盈座。因为司马伦滥封的大官太多,珍贵的貂尾不够用,那些官员就只好用狗尾巴代替,给自己的官帽上栽一节狗尾巴。老百姓看不惯这股腐败之风,就编歌谣讽刺道:“貂不足,狗尾续”用来讽刺朝廷。腐朽的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五十来年就结束了。后来,人们用“狗尾续貂”来比喻以坏续好,也比喻美丑不相称。 这个故事虽然含义深刻,但是却不大被人们理解和常用。在民间,用的最多的还是拿狗来骂人。比如说嫌人家话多,就用“狗打哈欠——一张臭嘴”,说人家办事没有程序,就用“狗打黄鼬——连抓带咬”,说人家多事就用“狗扑空雀——管得宽”,说人家一根筋,就说他是“狗叼骨头——死也不放”,还有“狗仗人伴——狐假虎威”“ 狗夹尾巴——自灭威风”等等。 我真的搞不清楚,狗跟人类那么好,为什么很多骂人的话都是拿狗来骂人,骂人的话为什么都要带个狗字? 带着这个问题,我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人们为什么爱用“狗”来骂人的原因了。一是狗地位卑贱,无论怎样,狗就是狗,没得人的地位高。二有很多人讨厌狗的奴才特性,唯唯诺诺的狗是肯定要被骂的,太忠诚老实的狗也要被骂。三是用动物骂人,人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被用了带狗的话来骂。比如骂你是猪,最多也只是说你笨,一旦你被骂成狗,那就牵扯到人格尊严了,你肯定会要发急的。事实还真的如我研究的一样,人就是怕被骂成狗。一句“狗奴才!”或者一句“狗杂种”!包管使你怒火万丈!因为狗奴才,你就是某某的一条狗而已。
我还看到许多人与狗的现象:比如,单纯为骂你地位低,身份卑贱,可以直接骂你为“狗日的”,“狗娘养的”,“ 狗东西” ,“狗儿子、”;比如,出门在外,狗在主人身边的时候很嚣张,这叫“狗仗人势”。比如,狗对主人唯唯诺诺,十分忠诚。用来骂人就是“狗腿子”。比如狗本身地位低,如果主子又被打倒了,狗就更凄惨了,被称为“丧家之犬”。还有:狗是忠诚的,但是对于不知恩图报的人,就用“狼心狗肺”来形容。还有狗在等待主人给它喂食的时候比较激动兴奋,如果不及时给,狗也就会羡慕的摇着尾巴等待着。因此狗又被骂成“哈巴狗儿”。如果地位高的人发迹了,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如,狗在等待主人喂食的时候比较激动兴奋,如果不给的话,就会羡慕的等待。所以有哈巴狗一说。唉!现实生活中,动不动拿狗来比人骂人的词儿真是太多了。
有的人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那叫“指鸡骂狗”。看不惯那个人的行为,就叫他“贼头狗脑”;某人不务正业,就叫他“椎埋狗窃”或者“偷狗戏鸡”; 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叫“行若狗彘”。 形容富贵人的荒淫生活叫“声色狗马” 小偷小摸的人指责为“鼠窃狗盗”; 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叫“人面狗心”。某某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就嘲讽他叫“人模狗样”。 旧社会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叫“狡兔死,良狗烹”。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事无成的人叫“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比喻那些模仿不到家,落得不伦不类的人……“挂羊头卖狗肉”是说奸商一类以好的名义做牌子,实际上干的名不副实的坏事。“狗皮膏药”比喻骗人的货色。“文章极不通顺”说为“狗屁不通”还要被骂得“狗血淋头”。够了,够了,人啊人,你动不动就拿狗来评人论事,我想来都替狗冤屈。狗忠诚人的一辈子却不知挨了人的多少骂。然而狗依旧对人不弃不离,对人还是那么忠诚,看家护院还是那么尽责…… 人类对狗的骂声总是不绝于耳。有的“骂声”听上去是乐音,有的听上去却是噪音。 八路军战士冲出战壕,端着刺刀对日本鬼子怒吼:“狗日的小鬼子,我与你拼了!” 老百姓指着汉奸的脊梁骨骂道:“日本人的狗腿子!” 文化革命期间,红卫兵冲击“走资派”的家,喊着砸烂他们的“狗头”,还要不断发扬“痛打落水狗”精神!“四人帮”里的张春桥被人称为“狗头军师”! 在某机关门前,某人见到同事不理不睬,见到领导就递烟打火,那些同事背后都议论说:这家伙狗眼看人低!是个典型的哈巴狗儿! 组长的儿子读到高中,过年那天组长要检查儿子写的得了优分的作文,看了半天没说一句话。突然骂道:“什么优分作文,我看狗屁不通,就是臭狗屎一堆!” 女儿读到大学二年级了,寒假回到家里天天睡懒觉。母亲去给她整理房间,自言自语地说:“天呀,这个哪像女孩子住的房间啊,简直就是狗窝一样乱。” 大年夜深了,男人打麻将输了三千元钱。回来妻子就和他理论,男人说女人是一条疯狗,女人说男人是疯狗一条。结果两人大打出手闹离婚。 一个农民工过年回家,与友人谈起自己的工资被老板拖欠,最后老板逃走赖账,那个农民工骂老板是“狗娘养的!狗杂种儿!” 昨天下午四点钟,我到隔壁老张家去找她下象棋,见到老张正在训斥他的那条花狗,老张怒火满腔,花狗埋头不语。原来是老张新买的名牌皮鞋被花狗撕咬烂了,老张愤怒的对狗骂道:“你这畜生真不是人!” 饱受老张“狗骂”的花狗再也忍不住了,也对着老张回答了一句:“不许骂人!” 老张更加愤怒,一脚踢倒狗肚子上,骂声:“去你狗蛋的!”狗子一下翻滚到地坝沟里,两眼大瞪着盯着老张,似乎在说:“狗杂种,你还敢踢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