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话说潮流》其四----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复制链接]

2448

主题

9430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话义薄云天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676
贡献
9511
金钱
17151
发表于 2022-4-4 2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潮流》其四----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三大诗人谈完了,再谈谈两位古文大家韩柳和以后的欧阳修。
      韩愈的文章可以说是西汉司马迁之后首屈一指,可是韩愈的仕途经历却是非常之坎坷。韩愈於贞元3年(公元787)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有河中节度使浑瑊和北平王马燧通榜推荐,也没起作用而落第。贞元4年(公元788)又参加考试,又落第。贞元5年(公元789)第三次考试还是落第。贞元8年(公元792)韩愈这一次考试非常幸运,主考官是陆贽和梁肃,主考慧眼识珠,还没出考场就被二位主考大人点中了。陆贽就是有名的陆宣公,大历6年(公元771)中进士,又博学宏词科高第。他虽然写骈体文,但条理精密,文笔流畅,气势极盛,尤其文牍判词出类拔萃,陈列议论,曲尽情理。他参赞机务,起草文詔,特别得德宗皇帝的倚重。梁肃是建中元年(780)考登文辞清丽科。他常作古文,尚质朴,可以说是古文运动的先驱。贞元9年(公元793)韩愈又参加了吏部主持的博学宏词科,没考中,贞元10年,11年,连续考了三年,全都落第。韩愈在《马说》一文中特别感叹,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直到贞元17年(公元801)铨选,才得到国子监四门博士的官职。韩愈这一位大文豪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非常之侥幸,如果不天幸遇到陆贽和梁肃,很可能就终生埋没了。原因何在呢?
      韩愈自命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坚定的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词藻典故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的文章气势雄伟,激昂慷慨,说理透彻,直言率真;韩愈的诗大气磅礴,力求新奇,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从韩愈的性格看,他是有远大抱负的人,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他有顶天立地大丈夫的伟岸气节;在文学上他提倡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浮靡缛丽的文风。他自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非常坚韧固执,认准一点不留后路而且百折不回。在那个只有骈体文才是文章的时代,韩愈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潮流的,科举考试屡受挫折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了。
      与韩愈不同,柳宗元就灵活的多,他往往兼采多家。他与韩愈虽然是古文运动的同志,交往又互相称举,都认识到骈俪浮靡的不可取,但是他的文章结构严谨,修辞讲究,有些还显得风趣幽默,并不那么刚直,与韩文风格不同。再者,柳宗元并不完全排斥骈偶,在《柳河东集》裡就有九十多篇骈体文,在科举考试时,他当然不会放弃机会丢掉这块敲门砖的。也就因此,柳宗元贞元9年(公元793)21岁进士及第;贞元14年(公元798)又博学宏词科中榜。功成名就以后,再大力推赞古文运动,他是很会适应潮流的。
      韩愈居官之后,大声疾呼恢复古代文章传统,高举起“古文运动”的旗帜,又有柳宗元等人大力支持,一时形成了中唐时期轰轰烈烈的浪潮。科举对于文人学子的吸引力毕竟还是极其强大的,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转入低潮,似乎偃旗息鼓,骈体文又兴盛起来,出现了温庭筠、李商隐、段成式的所谓“三十六体”。直到北宋欧阳修,文体才发生了大变化。
      欧阳修仕途并不顺利,天圣元年(1023)考试落第;天圣4年(1026),又落第;天圣8年(1030),由仁宗皇帝亲自殿试进士及第,步入官场。嘉祐2年(1057),作为礼部贡举主考官主持进士考试,先后发现并培养了三苏、曾巩、王安石等古文大家。在他的领导下,古文运动取得了完全成功,结束了六朝以来骈体文六百余年的统治地位,开启了其后九百多年论事说理、抒情述志的新型古文,是他创造了新的潮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