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56|回复: 20

[词] 词研第二讲飞霞组《少年游》例词解析作业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259

帖子

844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096
金钱
3146
发表于 2022-4-4 10:4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研第二讲飞霞组例词解析作业:
分别解析下列《少年游》三例词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70

主题

1259

帖子

844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096
金钱
3146
 楼主| 发表于 2022-4-4 1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例词解析【答题人:风清清】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风清简析】
      题解,长至日,冬至。这是一首寒冬以酒取暖,向往春天的妙作。
上片由远及近描写冬至早晨情景。远景“遥山雪气”“冬日腾波”近景“罗幕添寒”“朝霞入户”“冰檐”。这些意象寒中透暖,困境中透着一线希望。
      下片在这一线希望中,借酒取暖,满酌蒲萄酒足以驱除严冬寒冷。何况向阳枝头的早梅,已含春意。这正符合现代一句名言“冬天都来了,春天还会早吗”。充分表现了词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
通篇景情交融,涵意深深。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风清简析】
      这首词,较难理解。但我认为是咏一种肉红色圆形浅黄心的花。
      上片首句直白出所咏花的形状。接着写花在枝头所处的恶劣环境,无憀天气里经雨承烟,最后“啼破晓来妆”用拟人手法将花比作哭花晨妆的女子。
      下片写秋风里花的心情。在贴体的寒风中,她不忍心抛弃枝头,飞向秋光。她虽不会深心的去为谁惆怅,但还是在落下时怀着恨转脸望向夕阳。
      通篇手法还是上景下情,以花喻人,表达出对现实无奈的悲凉情绪。


3、少年游·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风清简析】
      上片是写雨后新晴的西湖景色。第一第二句总写,后面三句具体写如画的湖光柳色中有人在行走。乍看上片情调温暖,但第二句的“宿雨”如果理解成久雨,那么就暗藏了一种忧伤。
      这样忧伤是什么呢?下片就显示出来了,那是清明过后暮春将至,花事飘零,又因久雨耽误了归程。所以西湖虽美,但还是不等日西就登上归舟。
      上下片是转折关系,虽然久雨新晴,西湖很美,但是家隔两重城,还是在暮春来前早点回家吧。
      通篇表达:他乡再美,也淡不了思乡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259

帖子

844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096
金钱
3146
 楼主| 发表于 2022-4-4 1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解析【答题人:兴安客】

A.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
    题解。题目“长至日席上作”说明是写于朋友冬至日聚集在山中楼台庭院欢宴上,记述一起看日出的情景。
上片写看日出以及日出时的景象。“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早上远远看到积雪的山岭,凉气透入稀疏的帘子,虽然罩着罗幕仍然感到早晨的寒凉增加了。起拍写起早看日出的感受。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晓,说明时间很早。“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一轮红日从东方云海升腾而起,顷刻霞光照进院子照进门里,穿过挂满冰挂的屋檐。次拍具体写日出景象,表现看到日出时的欢快心情。爱日,很高兴看到红日;腾波,极言太阳升起时的震撼情景。
下片写宴会及赏梅。“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此时,酒杯里斟满香甜可口的葡萄美酒,暖暖地喝下,立刻打破冬天的寒冷。“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看庭院中早开的梅花,已经含苞待放。你看那朝南的枝头,骨朵虽然瘦小,可她已经感受到春天近了。
此词上片写看日出,下片写欢宴赏梅。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读后仿佛亲临其境,心情舒畅。

B.少年游其二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
题解。没有题目。根据内容判断,是写花。
上片。“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肉红色的花朵圆圆的,黄色的花蕊,浅浅的花心,是那么娇俏美丽。长在绿茎的顶端,就像精心打扮过的。写花的形态色彩,姣好俏丽。并且用了比拟手法,恰当妥帖。“ 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绵绵的雨浓浓的雾,无聊的天气,愁闷烦躁不觉泪流弄花了早晨的妆。拟人手法,通过自然环境和恼人的天气把心情烘托出来了。
下片。“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轻寒贴体,忽然来了一阵风会觉得冷冷的。只能强忍悲凉放弃枝头,面对萧瑟的秋景。写秋风渐凉中的花,无可奈何地坠落,融入秋景中。“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她不会用心深深地为谁难过惆怅,留恋枝或叶,只是怀着恨落下时转脸望着夕阳。“无可奈何花落去”,花也明白,不管你多么不情愿,春荣夏茂秋枯萎,是自然规律。“恨夕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作者写花的荣枯遭遇感受,便是喻人,满含哲理。

C.少年游·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
题解。题目是西湖,当是借西湖之景抒发感春和思归的情感。
上片写景。“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四面山上的云气没有散尽,下了一夜(下了几天)的雨晴了。交代游西湖的时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天气晴好,湖光潋滟。柳色盈堤,格外清新。游在此境,就像行走在美丽的画图中。万顷,极言湖面广阔;一堤,整个堤,满堤。极言柳色之浓。
下片抒情。“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清明过了,到了暮春,春天不多了。花渐渐飘零凋谢,花事就要结束。感伤春暮。“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不要等到太阳偏西,就寻到回家的船只,因为从这到家还隔着两座城呢。表现出急切归家的情形。
总之,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描写用词得当,色彩鲜明。感叹春暮,不是太伤情,只是提醒自己该早点回家了。情感色调比较轻松。言外之意,不得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桃园心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2915
金钱
38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4-5 09: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少年游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火龙果解析】
首拍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景起总写寒气扣题冬至。
歇拍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详写冬至日短,白昼一线。
过拍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赋笔写冬至日宴饮悠然。冬至虽寒,但酒樽香暖。与上片形成反差对比。
结拍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在至寒的日子,早梅已透出春意。景结让人联想不尽,充满希望。

2、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火龙果解析】
首拍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赋笔描写所咏牡丹花的形貌,词虽无题,此番描写应该是扣题的。
歇拍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写雨中如花啼泪,哭残粉妆,是写花的情态。奠定伤感的感情基调。
过拍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此拍承接上片的伤感写风凋零秋光中不堪风寒。饱含词人的怜惜之情。
结拍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物我合一,词人此时也应该有不为人知的惆怅,无可倾诉,空对斜阳。缠绵不尽。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火龙果解析】
首拍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景起写宿雨之后的西湖。写的是面。
歇拍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重点写雨晴后的亮丽背景中的人 。写的是点。
过拍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因景抒情,点明暮春时节淡淡伤感。
结拍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因伤春而发的犹恐时光老去,引发归乡心绪。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抒发羁旅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20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5
贡献
497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2-4-5 13:4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例词解析 【答题人:古典阳光】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古典阳光简析】      这是一首寒冬以酒取暖,向往春天的诗作。 上片抓住了“入疏帘”来写远景“遥山雪气”。天晓时“罗幕”也很寒冷。当“冬日腾波,“朝霞入户”时透过“冰檐”看到一丝希望,是光明,是温暖,是梦想,是追求。所以说上阕的最后一句是主旨句 ,围绕这句展开抒情。       下片在这一线希望中,借酒取暖,满酌蒲萄酒足以驱除寒冷之时,就看到了希望,“梅已含芳,瘦枝居南”充分表现了词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 通篇景情交融,涵意深刻。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古典阳光简析】       这首词上片首句直接写花的形状。接着写花的位置枝上,再写花所处的环境“雨轻烟重,天气又不好最后花的命运“啼破晓来妆”非常残破,这句是这首词的主旨。       下片写秋风里花的“破”了心情。在寒风浸体,风吹头中,她抛弃枝头,飞向秋光里。她虽不会深心的去为谁惆怅,但还是在落下时怀着恨转脸望向夕阳。       通篇手法还是上景下情,以花喻人,表达出对现实无奈的悲凉情绪。   3、少年游·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古典阳光简析】       上片第一句写西湖雨中景,“四山不分明”由此产生疑问雨后景是什么样,紧接着点出主旨“宿雨破新晴”围绕这个中心,后面三句具体写新晴之后如画的湖光柳色之美!但是心情受到宿雨的影响是啥样的呢?留下悬念,引起下阕。       下片笔锋一转“春无几,花飘零。”一种忧伤之感油然而生。为什么要急得回走?因为怕“清明过了春无几”。因久雨耽误归程。所以西湖虽美,但还是不等日西就登上归舟回家。       所以抒发了经过宿雨洗礼之后更加清醒自己要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7

帖子

40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2
贡献
985
金钱
1561
发表于 2022-4-5 16: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风起 于 2022-4-5 22:41 编辑

《少年游》例词解析   东风起
4,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
说明标题:长至日,为冬至。
上景下情写法。
上片写室外景,首拍从感觉写,歇拍从视觉写室外景,雪气,寒添、冰檐扣冬。朝霞点明时间冬至早晨,通过爱朝霞入户,既点明时间,又巧妙把将角度由外及内在室内。
过片,破严冬是主旨句,写室内酒宴,扣席上。
结拍,景结。以写梅怀春意,也将破严冬,既承接回扣过片破严冬,也回扣首拍春将至。表达闲适乐观的情绪。

5,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
这是一首咏菊词。
首拍,写菊花的外形、颜色,以比喻手法描写露菊所处的冷雨心酸环境。
过片,写菊的精神,虽然遭受风雨的侵袭,依然傲立枝头。写菊的坚韧。这是主旨句
结拍,景结。写菊的期盼迷茫。不会深心回扣首拍浅心黄。

6,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
上景下情的写法。
首拍,景起。分别写雨后西湖山、水的迷人风光。次拍,补充写湖光美景。人在画图行收山束上片。
过片,转换角度抒情,感慨春已暮,表达惜春之情。
结拍,写盼望早归家的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1

帖子

25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3
贡献
604
金钱
970
发表于 2022-4-6 06: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舞动人生作业:少年游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解析:
首拍上片景起写寒气扣题冬至。下片葡萄酒暖也扣题写宴饮。
歇拍三四五句承接首拍写景:日,霞一线穿冰檐,已稍有暖意。
过拍赋笔写冬至日宴饮悠然。酒樽香暖。结拍早梅含芳,春近呼应上片歇拍朝霞一线过冰檐的暖意。也让人联想不尽,充满希望。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这首词从首拍看出是写花,首句直咏花的小巧娇美。接着写花在枝头所处的恶劣环境,经雨承烟,雨在花下滴落象女子在啼哭流泪损坏了早上的巧装,用拟人手法,
下片写秋风里,花在贴体的寒风中,不忍抛弃枝头,在秋光中落下,她虽不会深心的去为谁惆怅,但还是在落下时怀着恨转脸望向夕阳。
  结句回面恨斜阳呼应上片啼破晓来妆。拟人手法表达了人将暮的无奈心情。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
首拍远景歇怕由远及近至写到人,上片写景如何美。
过拍点明时间暮春时节,承接上片的人含有一些伤春情绪。
结拍因伤春而引发的犹恐时光老去而归乡似箭。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抒发羁旅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53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3
贡献
1189
金钱
2081
发表于 2022-4-6 09: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4,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题目长至日,一说夏至,一说冬至。看词内容此处应是冬至。
起拍描景,雪气晓寒扣题,同时点明是冬天早晨。歇拍继续描景,四言句对仗,朝霞扣晓字,冰檐扣寒字。过片转到人,香暖用字可以看出词人的心情不错,暖与寒形成对比。结拍顺应此情,视角转到室外,梅花将放,春天将临。此词上景下情。


5,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起拍写枝头花的美好,歇拍写花在雨中开放,啼字扣雨,无聊显现词人主观情感。过片写花到了秋天将离词人而去,寒冷忍字带情。结拍写情。这阕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留而不住的愁情,同时也是对光阴逝去的惆怅。


6,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起拍景写,因有宿雨所以烟霭未分明。下半拍是对上半拍的补充,在柳色湖边行。四言句对仗。过片点明时间是清明过后,花事飘零时节。(看结拍是否也暗指人也飘零?)结拍归棹与家隔两重城,至此明确说明写的是离家思乡之情。归棹回扣上片人在湖光柳色行。四言句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13

帖子

2638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62
贡献
599
金钱
1002
发表于 2022-4-6 16:5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词研班飞霞组-花海飘香 第二周:解析例词作业 二、少年游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早上起来掀开窗帘也能感受到远山上雪的寒气。到天亮还在龚来。可爱的太阳在努力升起,阳光已经照进了我的窗户。一点越过了结冰的房檐。我斟满了一杯香嫩的蒲萄酒暖暖身体,来破解寒冷的冬天。庭院中的早梅在南枝上有开的意思了。 此词写冬天的严寒,期待春天的到来。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2、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这是一朵很好的牡丹。但它的枝上是加工的,很烦世间俗气,没有办法,只有损坏了青春美好形象。 这样寒看起来不严重但对身体太近了,这花宁愿在风头冷,受抛弃,走进了秋天的孤独。不懂用心,只知惆怅,含恨夕阳。 此词明写花的不幸!实写人生。(是否与明日游上苑有关,不得而知。但很似)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首句写西湖的天气并不是好,是一夜的雨后新晴。下面三更是一笔带过游玩过程。下片议论,说清明过后,花逐渐稀少,暗指春尽。用飘零二字,实指家国。结拍写家远必须早早停棹。 这首词虽然写游山玩水!但索然无味!暗指有一股情绪笼罩心头。这是写这首词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0

帖子

58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63
贡献
1253
金钱
2503
发表于 2022-4-6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徐第二讲第二周作业
例题解析《少年游》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答:这首《少年游》词正格体句序。上片75/445,下片75/445。上片第一拍“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由远及近描写冬至早晨情景。
第二拍“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以对偶形式描绘出冬晨美景。“冰檐”。这些意象寒中透暖,困境中透着一线希望。
      下片承接上片在这一线希望中,借酒取暖,满酌蒲萄酒足以驱除严冬寒冷。何况向阳枝头的早梅,充分表现了词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通篇景情交融,涵意深深。使人深觉真切可感,共度良晨的景象。

2,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答:这首《少年游》词变格体句序。上片75/445,76/445。第一拍“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首句直白出所咏花的形状。接着写花在枝头所处的恶劣环境,无憀天气里经雨承烟,最后“啼破晓来妆”用拟人手法将花比作哭花晨妆的女子。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怀。
      过片第一拍“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写秋风里花的心情。在贴体的寒风中,她不忍心抛弃枝头,飞向秋光。她虽不会深心的去为谁惆怅,但还是在落下时怀着恨转脸望向夕阳。通篇手法还是上景下情,以花喻人,表达出对现实无奈的悲凉情绪。那么就暗藏了一种忧伤。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答:这首《少年游》词正格体句序。上片75/445,下片75/445。上片第一拍“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写出雨后新晴的西湖景色。是总写,后面三四句以对偶的手法具体写出如画的湖光柳色。五句人在画中游,上片情调温暖。 这样忧伤是什么呢?下片就显示出来了,那是清明过后暮春将至,花事飘零,又因久雨耽误了归程。所以西湖虽美,但还是不等日西就登上归舟。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之感。
      上下片是转折关系,虽然久雨新晴,西湖很美,但是家隔两重城,还是在暮春来前早点回家吧。通篇表达:他乡再美,也流露出思乡的感伤情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0

帖子

14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5
贡献
331
金钱
552
发表于 2022-4-6 2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馨百荷作业:少年游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百荷解析:
这首《少年游》词正格体句序。上片75/445,下片75/445。
首拍上片景起写寒气扣题冬至。下片葡萄酒暖也扣题写宴饮。
歇拍三四五句承接首拍写景:日,霞一线穿冰檐,已稍有暖意。
过拍赋笔写冬至日宴饮悠然。酒樽香暖。结拍早梅含芳,春近呼应上片歇拍朝霞一线过冰檐的暖意。也让人联想不尽,充满希望。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百荷解析
这首《少年游》词变格体句序。上片75/445,76/445。
这首词从首拍看出是写花,首句直咏花的小巧娇美。接着写花在枝头所处的恶劣环境,经雨承烟,雨在花下滴落象女子在啼哭流泪损坏了早上的巧装,用拟人手法,
下片写秋风里,花在贴体的寒风中,不忍抛弃枝头,在秋光中落下,她虽不会深心的去为谁惆怅,但还是在落下时怀着恨转脸望向夕阳。
  结句回面恨斜阳呼应上片啼破晓来妆。拟人手法表达了人将暮的无奈心情。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百荷解析:
这首《少年游》词正格体句序。上片75/445,下片75/445。
首拍远景歇怕由远及近至写到人,上片写景如何美。
过拍点明时间暮春时节,承接上片的人含有一些伤春情绪。
结拍因伤春而引发的犹恐时光老去而归乡似箭。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抒发羁旅情怀。他乡再美,也流露出思乡的感伤情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

帖子

14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362
金钱
562
发表于 2022-4-7 1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析:
上片起拍:景起,由远及近描写冬至情景。寒冷的意象作铺垫,二拍冬晨冰雪中朝霞之景,      
下片由写人借酒取暖,结拍:早梅芳意!春信之花,春天来临了,小词上景下情写法;
通篇景情交融,涵意深深。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析:
      上片首句咏花色形。二拍拟人化手法写花在枝头,像一位晨妆中哭泣的女子。
      下片写点明时节,向秋光。结拍承接上面写拟人化写花,秋风中花像一位女子一样惆怅失落。情绪比较委婉、低落;

3、少年游•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析:
      上片是写烟雨朦胧的西湖。二拍写湖光柳色中似画中游。下片 承接交待了时间清明节后西湖景,花事快尽了,渲染了一种离别之情,结拍以浓浓的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4

帖子

19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1
贡献
453
金钱
777
发表于 2022-4-7 16: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二讲飞霞组例词解析作业:
分别解析下列《少年游》三例词
飘逸

4,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例词解析
1.冬至记事之作。
2.上片由远及近描写冬至晨景。通过视觉,感觉来细写,遥,添,入,过几个动词,体现景物动态的变化,就像一幅幅美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3.上片是大环境的描写,那接下来下片就是小环境的描写。由外传内,借酒驱寒,庭院向阳处早梅,花苞饱满,静待绽放。春天快来了。
4.表现了词人在困境中的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通篇景情交融,脉络清晰。

5,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例词解析
1.这是首咏物词。
1.首拍描绘出此花的形状,色泽。
2.接拍写开花的环境和时间。
3.写开花的节序。
4.煞尾写花的心情。


6,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例词解析
1.惜春思乡之作。
2.上片写雨霁的西湖景色。第一拍总写,第二拍细写。通过湖光,柳色,游人,描绘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下片笔锋一转,就清明过后春将至,花事飘零而引出结拍,发出感叹,由莫待-归棹-写出了作者急切的归家心情。
4.脉络清晰,语言真挚。正如老话说的好,再外千般好不如回家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17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8
贡献
370
金钱
670
发表于 2022-4-8 07: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作业,解析《少年游》,霁月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全词四拍。
首拍“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写了冬至日清晨的寒冷。
次拍“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第一句在时间上承接首拍,后面两句扩充描写太阳升起来的景象。上片歇拍奠定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过拍“绿尊香嫩葡萄暖,满酌破冬严”。在上片的情境下,续写节日酒席上人物状态,满杯饮酒驱走寒冷。
结拍后三句,承接上拍句意,再写含苞向阳的早梅,这样的铺排表达了作者不畏严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全词四拍。首拍“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前一句描写花的样子,后句补充花枝上的情态,同时点出所写是花。
歇拍“雨轻烟重,无聊天气,啼破晓来妆”承接上句写花开的环境,同时渗透了全词苦闷忧郁的感情基调。
过拍“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接着上片的恶劣环境写秋寒中风吹落花的情景。
结拍“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写落花本无情,却恨夕阳下的无奈。同时回扣首拍“浅心黄”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写落花无情来表达词人内心的伤心无奈之感。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全词四拍。
起拍“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写西湖大环境烟雨迷蒙。
次拍“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从湖光柳色游人三方面细写雨中西湖的美。
过拍“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由上片写景转而抒发伤春之情,进入主题意境。
结拍写词人沉浸伤感之时想起夕阳已斜,要寻船回家,却发现自己离家在外很远的地方呢!
本词上景下情,用反衬手法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7

帖子

33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1
贡献
786
金钱
1310
发表于 2022-4-8 08:5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日春天作业:少年游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
这首《少年游》词正格体句序。上片75/445,下片75/445。
1)首拍,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这拍是说远处满山的雪气侵入到窗帘上,这刚一开始就感觉到了晨曦的寒冷又增添了几分,有也就是交代主题时间和节气。
2)歇拍,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这拍是紧接着首拍说早晨的景色,让人喜爱的日头腾波而出,朝霞照入每一家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了。
3)过拍,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这拍开始写冬至日宴饮悠然。是说酒的香嫩温暖,满满的喝一杯就可以驱走了冬天的严寒。
4)结拍,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这拍是春近呼应上片歇拍朝霞一线过冰檐的暖意,意思是庭前的早梅已经含着春意静待春天的到来,有一种期盼和向往春天和美好的愿望。
总结,这首词整体来看是冬至记事之作,上片由远及近的描写冬至晨景,接下来由外传内,借酒驱寒,来描写宴席的过程,最后落笔向阳处早梅,那种对春天的向往和词人在困境中的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通篇景情交融,脉络清晰,布局合理手法奇特。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
这首《少年游》词变格体句序。上片75/445,76/445。
1)首拍,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这句大概是写花,肉红色的圆形花朵还带着浅黄色的花心,小巧玲珑的装饰在枝头上,直接咏花的小巧娇美。
2)歇拍,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这拍是写花在枝头所处的恶劣环境,经雨承烟,雨在花下滴落象女子在啼哭流泪损坏了早上的巧装,用拟人手法。
3)过拍,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这拍是写秋风里,花体在寒风中,不忍抛弃枝头,在秋光中落下,但还是在落下时怀着恨面向秋光。
4)尾拍,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这是说她虽不会深心的去为谁惆怅回过首来面向温暖的夕阳,这句回面恨斜阳呼应上片啼破晓来妆。拟人手法表达了人将暮的无奈心情。
总结,这首词整体作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花的妆容和内心以上景下情,以花喻人,表达出对现实无奈的悲凉情绪。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
这首《少年游》词正格体句序。上片75/445,下片75/445。
1)首拍,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首拍是写下了一宿的雨已经晴天了,四周的山还被雾气笼罩着看不清晰,交代环境的状况是雨后初晴。
2)歇拍,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歇拍是由远及近说明景色美好近而把人物拉进场,
3)过拍,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这拍是说清明过了春天也没有多少了,花事都已经飘零了,进一步点明时间暮春时节,承接上片的人含有一些伤春情绪。
4)结拍,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这拍意思是莫要耽搁时光了,赶紧寻找小船回家吧,隔着两重城市才能到家,因此伤春而引发的犹恐时光老去而归乡似箭。
总结,片写景下片抒情,抒发羁旅情怀。他乡再美,也流露出思乡的感伤情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3

帖子

29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30
贡献
681
金钱
1118
发表于 2022-4-9 11:0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尚竹解析
首拍:“遥山雪气入疏帘”景起。遥望山那边的雪气透入帘笼,冬季。
第二拍:紧接上拍写“罗幕晓寒添”户内寒冷增添,早晨。
歇拍“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随着日出,暖气腾升,朝霞射进房,穿过冰檐。表现温暖的到来。两个四字句对仗工稳。
过拍:继续写景“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一个“暖”字,承上启下,滿酌破冬严。冬天要尽了。
结拍:“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尽瘦枝南”。春天快要来到了。
总结:按时间顺序,日出过程顺序写来。由寒意添至日出暖,一线过冰檐,庭下早梅已含芳意,将暮冬时节,生动的景象,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不由让人心生迎接春天到来的暖意。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尚竹解析
词作意在讽刺小人作为。
首拍:“肉红圆样浅心黄”描写它的形状。
第二拍:“枝上巧如装”说它装模作样。
歇拍:“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是说它的无聊。
过拍:“轻寒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这道是个情语,有见风使舵的意思。
结拍:“不会深心,为谁调怅,回头恨斜阳”自私自利,谁它都恨。按回头斜阳说,象是葵花。结拍里的两个四字句流水对。
总结:写作方法起承转合。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尚竹解析
起拍:“四山烟霭未分明”给人以忧郁的感觉。
第二拍:“宿雨破新晴”明朗了。
歇拍:“万倾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一幅春游图,主人公出现。
过拍:“清明过后春无几,花事已飘零”,宕开一笔,看似闲笔,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故事衔接更生动,不生硬,起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奇效”,春天就要过去了。
结拍:“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思乡了。
总结:这是一首写思乡的词。按早晚时间顺序,起承转合,迭岩起伏。声调和婉激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4

帖子

11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282
金钱
446
发表于 2022-4-9 11:0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            雪后山花     2022-4-9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第一拍写远景,写远山,第二拍写近景,写暖阳越过窗上冰凌射进屋内;第三拍写用嫩绿的酒杯小酌一下驱赶寒意;第四拍写庭院里的梅花含苞待放,春意已来。预示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2、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第一拍写头上花朵的颜色,如树枝上盛开的真花一样,第二拍写一场不期而遇的秋雨,吹坏了头上的鲜花,模糊了清早就描画的妆,第三拍写秋雨中的感受,不忍心抛掉头上的插花,第四拍写心中的惆怅。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写少女等待心上人约会早起精心装扮,等来了一场秋雨,到雨过天晴,日落时分,也没有等到心上人的懊恼之情。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第一拍写拂晓的景色,宿雨破晴,给出游带来了好心情,为出游打下伏笔;第二拍写看到的湖光柳堤,及人的感受,是第一拍的进一步描写;第三拍写词人惜春;第四拍写游历美景后返家,莫待斜阳也是双关语,是本词的主旨句,告诉人们,赏春要趁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帖子

13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7
贡献
293
金钱
518
发表于 2022-4-9 2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二讲飞霞组例词解析作业:
分别解析下列《少年游》三例词
解析人:听雨之鱼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首拍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总起写冬至日的寒冷天气。歇拍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详写早上太阳升起时的场景。
过拍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描写冬至日宴席上对酒的状况。冬至虽寒,但借酒驱寒。与上片形成反差对比。接着一句结拍“梅已含芳,瘦枝居南”充分表现了词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首拍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作者没写什么花,多半是牡丹花的形貌,立于枝上像经过打扮似。歇拍因为雨轻烟重,所以哭花了晨起的妆。引起伤感的情调。过拍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此拍承接上片的伤感写花儿不堪风寒,无奈落去。饱含词人的怜惜之情。结拍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描写一种作者面对生老病死的一种从容而又无限留恋的情感。整首词实际上是托物言志。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首拍描写西湖春景。因有宿雨所以烟霭未分明。四言句对仗,具体描写。歇怕由远及近至写到人。过拍点明时间暮春时节。清明过后,花事已飘零,暗指春尽。用飘零二字,指出作者对光阴逝去的惆怅。结拍因伤春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本词上景下情,用反衬手法抒发了作者羁旅思乡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8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0
贡献
211
金钱
301
发表于 2022-4-10 07:2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作业《少年游》例词解析    鸣笛晓子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这阙词写法上亦景亦情、情景交融。上阙写迎日:冰雪晓寒中有爱日朝霞;下阙写赏梅:借酒驱寒中有早梅含芳。表达了似日如梅般不畏严寒冲破寒冬向着新的一天升起向着春天开放的乐观主义精神。   2、少年游(其二 )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这阙词是以花喻人的咏物词。上阙写花在雨轻烟重环境中巧装的美丽;下阙承接续写纵然雨雾弄花了容妆、风冷体寒也不为外界伤心惆怅苦恼而勇敢地在秋光里不忍抛却枝头依然傲然挺立,只是这般傲骨得到的却是那么一点点斜阳的关爱,所能展现给世人的白日即将过去了。表达了面对大自然残酷的现实无可奈何的思想情绪。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这阙词写法上是上景下情的结构。上阙写雨后西湖山水迷人留客;下阙转写感叹春渐去早归根,表达了漂泊人惜春恋乡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0

帖子

27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1
贡献
621
金钱
1046
发表于 2022-4-10 13: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飘 于 2022-4-10 13:38 编辑

第二周作业,《少年游》例词解析:
香山红叶飘

1、少年游 长至日席上作
北宋 · 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简析】
该词为室内作品,以视角为线索嵌入内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遥山寒雪,只一线朝霞透过冰檐入户,给人以冷冽逼人之气息。上阕突出了冬日早晨的“冷”。
下阕笔锋陡转,纵是在隆冬时节,却有着
“绿尊香嫩蒲萄暖”和早梅含芳的融融暖意,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意无意中提点了“物极必反”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道理。
本首词运用反衬手法,通过描写冬的寒冷也就把朝气蓬勃的春意突出的更加鲜明。绿的葡萄和含芳红梅昭彰的越发明艳美丽。前面所有的描绘,都为最后的“春近瘦枝南”做了最好的铺垫。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是: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眼前有景,心中有情有盼。窗外(远景)雪气凛然,室内(近景)春意盎然。白雪绿蒲红梅,处处无人处处人,很值得玩味,欣赏。

2、少年游
北宋 · 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简析】
本词因没题目,姑且认为是咏肉红色圆心黄的花吧。上片从花的形状着笔,以拟人手法,“啼破晓来妆”突出了花的俏丽和美艳。下片更是以体贴的口吻,写出了秋将来冷将至而产生的怜花惜花之情。这种疼惜,却以独白的方式展现出来。给人无限惆怅和伤感,“回面恨斜阳”道尽了无可奈何的情绪,这句也是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言尽而意无穷,大有伤怀人生之感。
该词的写作手法: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构思巧妙,表意深沉。以花喻人,表达了难以言说而又言说不尽的悲凉情怀。

3少年游 西湖
南宋 · 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简析】
起句总括烟雨朦胧的西湖,阴雨连绵初破晴。一望无际的湖光,一堤疏柳,人似画中行。这样具有浪漫诗意的景色,当令人流连忘返,令人沉醉令人迷的。
下阕词人却没有延续写西湖,而是着墨清明,很有“开到荼靡花事了”的味道。春无几,花飘零,道出归乡心理。再好的风光毕竟是异客他乡。还是早点回去吧,“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以直接呈现心态的方式收束全词,给人很强的代入感,让人有种迫切“不如归去”的强烈愿望。这首词人有游西湖,而心系家乡。读后令人亲临其境,感同身受。全词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意脉清晰,上景下情抒发了羁旅中的思乡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259

帖子

844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096
金钱
3146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06: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二讲第2周作业    飞霞十八·书联奕中乐
解析例词
1、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宋代·毛滂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解析】
此词是一首写寒冬以酒取暖,向往春天的作品。上阙由远及近描写冬至早晨情景:远景“遥山”、“日”;近景“罗幕”、“朝霞”、“冰檐”。这些意象寒中透暖,困境中透着一线希望。
下阙在这一线希望中,借酒取暖“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蒲萄酒足以驱除严冬寒冷“满酌破冬严”。何况向阳枝头的早梅,已含春意“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充分表现了词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
此词通篇情景交融,含义深厚。

2、少年游(其二)    宋代·欧阳修
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不会深心,为谁惆怅,回面恨斜阳。
【解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圆形的肉红色花。上阙写花的形状与环境。首句写花的形状“肉红圆样浅心黄”;接着写花在枝头所处的恶劣环境“雨轻烟重,无憀天气”;最后用拟人手法将花比作哭花晨妆的女子“啼破晓来妆”。
下阙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忍”、“向”、“惆怅”、“回”“恨”写秋风里花的心情。      
此词上景下情,以花喻人,表达一种无奈的悲凉情绪。

3、少年游·西湖    宋代·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解析】
此词借助西湖美景,表达思乡之情。上阙写雨后新晴的西湖美景。第一、二句总写,后面三句具体写。初看上片情调温暖,细细琢磨,从“宿雨”即可察觉美景中暗藏的忧伤。到底忧伤是什么呢?下阙就显示出来了:“宿雨”误归程,“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表达一种思乡之情。      
此词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