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银罂与银缸2022.04.02 罂字不与阳韵押,但庚韵是否因土语与阳韵押呢?有人举了一些诗例。如: 1. 戴时芳时可学子吴叔度文可载酒西坑劳苦 南宋 · 陈著 惊魂何事到西坑,岂是三生愿莫偿。←八庚、七阳 两寺鼓钟醒客梦,一村草木助吟香。←七阳 人情物变多时样,水色山光自古妆。←七阳 我本无何乡里住,仰天頫地两茫茫。←七阳 。 坑 韵部:庚。搜韵直指其落韵。 查含坑诗,无一入阳韵诗。 查含坑诗,66首尽入庚韵诗。 此诗坑用在首句,属四韵以外的增韵,王力谓之衬韵,唐诗少见,而自宋蔚然成风。坑非邻韵,诗犯上尾。诗人一时疏误,不可为法。 。 另陈著另有二首含坑诗,入庚韵 丙子丁丑年避难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两雪窦閒其地名适与前同因记以八句 南宋 · 陈著 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 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 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 何动不关命,怡然心气平。 游蔡峰过黄沙坑怀朝儿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入谷崎岖十里程,更崎岖处见沙坑。 幼儿曾寄流鸿影,老我难忘舐犊情。 后日早知为死别,当时寸步亦同行。 如今但有东风泪,洒入流泉恸失声。 。 江州杂咏四首 其二 清初 · 查慎行 天文容易扫搀枪,邻郡犹传戍鼓鸣。←七阳、八庚 鸦鹊自朝英布庙,鱼龙曾扰灌婴城。←八庚 纷纷设险宁论地,往往时危独被兵。←八庚 四十三年休养力,不知何福享承平。←八庚 。 枪 阳韵,平声 (qiāng):音锵。《说文》距也。《周礼·秋官·职金》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 枪 庚韵,平声 (zhēng):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八庚平声 生 声 情 明 清 城 名 行 [行走]成 鸣 。 枪:同义多音字。多音字入诗,以合律为首选。音锵,属阳韵非邻韵也。 。。。 吊骆义乌墓二首 其一 清 · 张廷寿 文章正气挟风霜,←七阳 莫恨当年宰相盲。←八庚 假使蛾眉能爱士, 千秋谁识骆宾王。←七阳 。 此诗盲字,属同义多音字,见: 盲 庚韻,平声 (máng):音虻。《说文》目无牟子。《释名》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 盲 阳韻,平声 (máng):叶谟郎切,莽平声。《荀况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陨坠,旦暮晦盲。 单汪庚韵,未免误导。故此例亦非庚阳韵通押之证。 。。。 梅花精灵先生,发表了极为宝贵的论据—引诗: 古诗庚、阳通押例唐.韩愈《岐山下二首》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韵部:庚 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韵部:庚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凰。韵部:阳 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韵部:阳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 这个就有点搞笑了。韩愈《岐山下二首》查 岐山下二首① 其一 (793年) 中唐 · 韩愈 ① 朱熹《考异》曰:“诸本只作一首。”方云:“自日暮边火惊以上为一篇。世有《灌畦暇语》一书,谓子齐初应举,韩公赏之,为作丹穴五色羽。子齐姓程,字昔范,尝著《中谟》三卷,见《因话录》。则下诗似当为别篇,第前诗题以岐山下,此必游凤翔日作。”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 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其二 (793年)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 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这完全是误导,取第二首前四句与第一首合并,害得金筑子认为是:极为宝贵的论据。这一首诗很有说服力!古人庚阳可以通押! 。。。 又有举唐.韩愈《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 为例,其中庚上下韵均为阳 维时月魄死,冬日朝在房。七阳 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八庚 命车载之至,引坐于中堂。七阳 这庚阳通韵似乎铁定的了。 其实大不然。 1.这是一古风,换韵是常见之事。 2.全诗82韵,混押6个韵部 一东3处 二冬2处 三江5处 七阳44处 八庚22处 九青6处 3.其中东冬依土语与庚青通押,而江阳不与其它四韵通。 4.古风一般最少两韵才转,所谓独韵不成韵。难道韩老夫子不会写诗,还是庚阳通押? 其实全诗有庚韵22处,(通韵之青东冬在外)故绝非独韵。这种未两韵而转韵之法谓之隔句押,此诗并非独此一处。见 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八庚 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三江 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二冬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一东 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一东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七阳 六句五个韵部。故此诗实非庚阳可通押。 附:唐.韩愈《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七阳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七阳 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七阳 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七阳 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七阳 我名属相府,欲往不得行。七阳 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七阳 维时月魄死,冬日朝在房。七阳 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八庚 命车载之至,引坐于中堂。七阳 开怀听其说,往往副所望。七阳 孔丘殁已远,仁义路久荒。七阳 纷纷百家起,诡怪相披猖。七阳 长老守所闻,后生习为常。七阳 少知诚难得,纯粹古已亡。七阳 譬彼植园木,有根易为长。七阳 留之不遣去,馆置城西旁。七阳 岁时未云几,浩浩观湖江。三江 众夫指之笑,谓我知不明。八庚 儿童畏雷电,鱼鳖惊夜光。七阳 州家举进士,选试缪所当。七阳 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炜煌。七阳 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鸣。八庚 礼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九青 之子去须臾,赫赫流盛名。八庚 窃喜复窃叹,谅知有所成。八庚 人事安可恒,奄忽令我伤。七阳 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七阳 哀情逢吉语,惝恍难为双。三江 暮宿偃师西,徒展转在床。七阳 夜闻汴州乱,绕壁行徬徨。七阳 我时留妻子,仓卒不及将。七阳 相见不复期,零落甘所丁。九青 骄儿未绝乳,念之不能忘。七阳 忽如在我所,耳若闻啼声。八庚 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八庚 俄有东来说,我家免罹殃。七阳 乘船下汴水,东去趋彭城。八庚 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九青 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七阳 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七阳 主人愿少留,延入陈壶觞。七阳 卑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七阳 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八庚 平明脱身去,决若惊凫翔。七阳 黄昏次汜水,欲过无舟航。七阳 号呼久乃至,夜济十里黄。七阳 中流上滩潬,沙水不可详。七阳 惊波暗合沓,星宿争翻芒。七阳 辕马蹢躅鸣,左右泣仆童。一东 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二冬 东南出陈许,陂泽平茫茫。七阳 道边草木花,红紫相低昂。七阳 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八庚 行行二月暮,乃及徐南疆。七阳 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八庚 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夭殇。七阳 仆射南阳公,宅我雎水阳。七阳 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七阳 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七阳 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八庚 别离未为久,辛苦多所经。九青 对食每不饱,共言无倦听。九青 连延三十日,晨坐达五更。八庚 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八庚 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三江 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二冬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一东 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一东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七阳 高爵尚可求,无为守一乡。七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