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5

联之抱韵格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3-29 14: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之抱韵格2022.03.20
抱韵格联取义于诗。抱韵诗属于格诗之进退格特例,即律诗首尾联同韵,中间颔颈联为其邻韵,代码可记作:“甲乙乙甲”。也可以解释为孤雁出入格。
这种押韵方式在律诗中虽不多见,但亦不可视为出律。诗例见附一。
抱韵也见于词。抱韵词押韵为仄平平仄。如
欧阳炯的《壶天晓》词。
月映长江秋水,
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河上白云多,
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里,
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
两岸频香暗起。
也有平仄仄平格式。见:
酒泉子  顾夐
  罗带缕金  兰麝烟凝魂断  画屏欹 云鬓乱 恨难任  
  平韵仄韵(平句)仄韵平韵
  几回垂泪滴鸳衾 薄情何处去   月临窗 花满树 信沈沈  
  平韵仄韵(平句)仄韵平韵
。。。
联亦有格
1.
平起格:出句平起,对句仄收联。
联例:
唯楚有才;
于斯为甚。
联例:
解缙(1369-1415),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对绝对
2.
仄起格:出句仄起,对句平收联。
古今楹联绝大多数为仄起平收联。联律只认此式,实片面和不合联之实况。且误导后学。
3
明代楹联家李开先之李氏格:“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又称鹤步格。此同于格诗进退格之“交韵格“(甲乙甲乙)。
交韵格诗例:
借朱约山韵就贺挂冠(宋·文天祥)
身健尚堪松下饭
眼明正好橘中棋【棋四支】
青山有约当朱户
白首何心上彩闱【闱五微】
栗里田园供雅兴
午桥钟鼓赏清时【时四支】
晚来倦客秋江上
坐看半天黄鹄飞【飞五微】
4.虎跃格:有如虎跃,前后脚双双交替。可仄起(仄仄平平)和平起(平平仄仄)
虎跃格如诗中双辘轳格(甲甲乙乙)
送李宪权江陵帅双辘轳格(宋·项安世)
表饵计已决,艰难人尽非【非:五微】
犹烦使者斧,往载帅臣旂【旂:五微】
万事本无事,一移无不移【移:四支】
因书汉三府,鸟尽未为迟【迟:四支】
虎跃格在词中更为常见
仄仄平平格
虞美人(南唐)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  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阑深  满鬓清霜残雪  思难禁  
其它仅列词牌名
醉公子
昭君怨
菩萨蛮
减字木兰花
楼上曲
甘露歌
。。。
虎跃格联
胡君复
执手犹温,音容宛在,不信回生终乏术;
临门一恸,天地寂寥,也知造物本无情。
——挽张道藩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萨镇冰(1859-1952),
戚略直正岳家军,闽浙播讴歌,武穆千古,武毅千古;
勋名上齐李丞相,湖山瞻庙貌,有宋一人,有明一人。
——1926年题福州于山戚公祠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钱玄同(1887-1939)
缵苍水、宁人、太冲、美斋之遗绪而革命,蛮夷戎狄,矢志攘除,遭名捕七回,拘幽三载,卒能驱逐客帝,光复中华,国土云亡,是诚宜勒石纪绩,铸铜立像;
萃庄生、荀卿、子长、叔重之道术于一身,文史儒玄,殚心研究,凡著书廿种、讲学卅年,期欲拥护民彝,发扬族姓,昊天不吊,痛从此微言遽绝,大义无闻。
——挽师章太炎
上联: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6.
清末朱恂叔的朱氏格:“平平平仄/仄仄仄平”,此同于格诗进退格之“孤雁入群格”(甲甲甲乙)。
甲甲甲乙
嗣深尚书弟晬日(宋·黄庭坚)
骨秀已知骐骥子,性仁端是凤凰雏【雏七虞】
不腾渥水称神俊,应出岐山作瑞符【符七虞】
渐指家人知姓字,试看屏上识之无【无七虞】
乃翁断狱多阴德,径往高门待汝车【车六鱼】
7.
清曾国藩的“马蹄格”“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此即四句之抱韵格)。
8
民国蔡东藩的蔡氏格:蔡先生论联格采用分节论。先确定一至三句分别为:“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而四句及以上长联则根据联意划节任意组合,几无坚不摧。
如:
四句式: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五句式: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9
潭州雨梦首倡的抱韵格:三句格(仄平仄/平仄平。同李氏格)。四句格(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同马蹄格)。五句及以上格(仄平平平....仄),此为抱韵格独具特色格。
10.
余德泉的余氏马蹄格:首肯曾国藩的“马蹄格”,由于这种句式特少,故辅以变格,参以蔡氏格,反弄得毫无特色。
。。。。。
   抱韵
   韵文押韵的一种方式。一首四句的诗,一、四句押一韵,二、三句另押一韵,后者环抱于前者之中,故称为“抱韵”。这种用韵方式较为少见。但在长联中,仍多于曾氏的“马蹄格”。
。。。
抱韵格联例,
廿年霸越,三户亡秦,抗战奋前途,莫辜负菲岛潮声,岷山蟾影;
汉患匈奴,唐遭突厥,古今同劫局,应急效班超投笔,卜式输财。
——题1937年全菲华侨抗日救亡大会 谢侠逊(1887-1987)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关城爆竹,忽报新春,今又竞驱驰,望当局手奠河山,马上功名昭弈代;
泗岛为帆,倏经两月,吾非争胜负,愿大家胸罗兵甲,个中运动遍全球。
——题1936年广州棋赛  谢侠逊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雪泥鸿爪,吾原从海上归来,胜迹耀蓉城,每瞻仰丞相祠堂,校书古井;
楚界汉河,今又向蜀中呼吁,雄风惊日寇,即凭此输金救国,储券兴邦。
——赠同仁  谢侠逊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弈史耀千秋,欣看祖国军民,团结精诚,为自由而战;
象能渡河,马可压脚,棋经通四海,愿合全球俊彦,雍容揖让,作君子之争。
——赠陈洁如  谢侠逊
上联:仄平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仄平
妇德素著邻里,乡党称贤,廿年来和顺温恭,久病不瘳,赢得全家分手;
京口初归白门,红树无恙,两月中仓皇转徙,浮生若梦,惨闻予季鼓盆。
——挽弟妇  徐淮生,清末人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钟阜割秀,清溪分源,咫尺接层城,叹禁苑金虚,尚留此寺;
谢傅棋枰,荆公第宅,去来皆幻迹,问孤墩终古,究属何人。
——题南京半山寺   彭玉麟(1816-1890)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李北平之将略,韩侍中之边功,大厦正资材,公缓须臾,万里早空胡马迹;
罗斯伯其激昂,来君叔其惨烈,二难同赴义,我悲后死,九原莫负故人心。
——挽吴禄贞  黄兴(1874-1916)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触邪一疏,偃蹇江湖,平生忠爱难忘,缅谠论危言,长怀坡老;
话别三年,重陪文酒,此日典型遽杳,忆光风霁月,谁嗣濂溪。
——挽朱蓉生  金武祥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具垂成学,且饶有爱国心,重以三世知交,教之诲之,直同子弟;
际濒死年,安忍效欺人事,只为五衷过热,知我罪我,当有春秋。
——挽黄家成  黄乃裳(1849-1924)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秋毫无犯,匹马先登,十日内大捷者三,真义胆忠肝,问江北诸公,何如此老;
本是通儒,权为名将,两载间立功无数,忽捐躯报国,痛淮南一帅,顿失长城。
——挽多隆阿  胡林翼(1812-1861)
上联:仄平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仄平
贾长沙室来飞鵩,王仲宣声辍驴鸣,血泪洒千行,堪痛为学捐躯,毕竟苍昊嫉才,成万古伤心人语;
卫共姜志矢柏舟,鲁陶婴歌悲黄鹄,欢情才一载,形成望夫化石,又为红颜薄命,添一桩新色。
——挽吴耦逖。郭沫若(1892-1978)
上联:仄平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仄平
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独与公情亲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
国史于大臣功罪是非,向无论断,有吾皇褒忠一字,传俾内诸夏、外四夷知之。
——挽李鸿章  范当世(1854-1904)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艺林尊宿,薇省清班,并世谁定遗文,藏之名山,以诏来者;
青简酬诗,黄垆觅醉,伤逝我为哀诛,殁而祭社,其在斯人。
——挽陈翔翰  金武祥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仄平
【康熙字典】诛
又叶株遇切,株去聲。 (遇韻)
《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高受滅家之誅,前車已覆,襲軌而騖。
考證:〔《周禮·秋官·司烜氏》《註》鄭司農云:屋誅,爲夷三族。〕
上摘自《名人名家千联析》。对联中上下句未全平仄对顶之联约占联之三分之一。抱韵联中亦有现象,只举一例以证:
凤凰非竹实不食,梧桐不栖,大好姻缘,偏输于月下花前,蠢蜂痴蝶;
烛龙以展视为昼,合睫为夜,无多光景,最难是人间天上,别鹊离鸾。
——挽恋人程稚侬  黄人(1866-1913)
上联:仄平平平仄
下联:仄仄仄仄平
。。。。。。
附一:抱韵诗例。
1
闻洮西捷报(宋·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龙二冬】
露布朝驰玉关塞,捷烽夜到甘泉宫【宫一东】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戎一东】
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容二冬】
2
清心院双清轩(宋·黄庭坚)
万劫千峰绕座隅,一泓澄澈见游鱼【鱼六鱼】
谁家栏槛烟云里,坐我潇湘水墨图【图七虞】
人物度桥疑海市,楼台拍水信蓬壶【壶七虞】
潺湲枕底催乡梦,双井溪头有旧庐【庐六鱼】
3
人鲊瓮(宋·范成大)
怀沙祠下铁色矶,中流束湍张祸机【机五微】
与赍俱入彼可吊,乘流而下吾亦危【危四支】
江河难犯一至此,天地好生安取斯【斯四支】
朝歌胜母古尚讳,我其覆醢航秭归【归五微】
4
南康席上赠刘李二君(宋·黄庭坚)
伯伦酒德无人敌,太白诗名有古风【风一东】
浪许薄才酬大雅,长愁小户对洪钟【钟二冬】
月明如昼九江水,天静无云五老峰【峰二冬】
此赏不疏真共喜,登临归兴尚谁同【同一东】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3-29 19: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没有“对联句脚声律马蹄韵”的说法或建议!

点评

余说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9: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3-29 19:22
曾国藩没有“对联句脚声律马蹄韵”的说法或建议!

余说过

点评

  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句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对联的这种规则,可以说就是马蹄韵。至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3-29 2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句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对联的这种规则,可以说就是马蹄韵。至于“马蹄”二字借表联律始于何时,尚不得而知。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卷七说:“(唐)陆(贽)宣公文则无一句不对,无一字不谐平仄,无一联不调马蹄。”看来,至迟在曾国藩以前,就有这个说法了。——《对联格律·对联谱》


余德泉的依据是曾国藩的红字这段话,曾国藩的这段话说的是【骈文】,而不是【对联】!

点评

无一联不调马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2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3-29 20:04
  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句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 ...

无一联不调马蹄。”

点评

骈文的的【两句对】或【四句对】,丢可以称为【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3-29 2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3-29 20:07
无一联不调马蹄。”

骈文的的【两句对】或【四句对】,也可以称为【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31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