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5|回复: 39

[其他] 扯淡:银缸与银罂

[复制链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3-28 08: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九门提督 于 2022-3-30 23:13 编辑

扯淡:银缸与银罂
吴文英之《夜合花》词有一句:“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有人说其中的“银罂”是“银缸”之误,乍听似乎有道理,因为“缸”属于江部,而“罂”则属庚部。但是,“银缸”可不是饮酒的器皿,而是银白色的灯盏、烛台——还没听说谁拿着烛台喝酒。“银罂”就是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吴文英也算是一代词宗,不至于这点儿小儿科搞不明白。

之所以说“银罂”是正确,结论在此之前已经在某个贴子下提及了:吴文英用他那个时代方言古音入韵。这么说有根据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阳部与庚部之间在古代部分字存在通用,换句话说,也就是阳部包含了部分庚部字。

学者研究《释名》一书分韵,得出如下结论:
阳部:
光晃、陽楊、丙炳、庚更、霜喪……行抗、兄荒……彭旁、鞅嬰……
(以上字為諧聲字表,引自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

根据前清大学者段玉裁“谐声必同部”之原理,“婴”与“罂”皆属于阳部字。

随着时代的演变,以及后世韵书的编纂,阳部与庚部逐渐分疆,但不等于方言中就不存在了,可能一直存活在某些方言里,就如入声那样一直存活到现在。

吴文英乃吴越之人,用南宋当地方言入韵,不足为奇。

建议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读上面那本书,这本书讲得脉络最详实。其它音韵大家的著作也很多提及此类现象,比如王力先生,只是相对简略罢了。

竹林兄弟与金池长老等举着烛台,热情洋溢地:“Cheers!”

还千层浪,浪得起来吗?最多也就是浪得虚名罢了。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0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8 09:07
梅站在我帖子(理论栏)下的跟帖,该怎么理解?

俺没工夫去逐个去看。显然,不是“银缸”就行了,银罂,无误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推测:在吴越、或者岭南某些方言中,罂,可能还是阳部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37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词风曲苑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1836
贡献
4073
金钱
699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3-28 1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学问,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3-28 1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玩诗词的相对纯粹些,而今还真不好说了。稍不过细就会被带坑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0:5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老猢狲 发表于 2022-3-28 10:30
有学问,佩服!

俺就是举例子,不算是学问。音韵著作,枯燥艰深,通读一遍都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0:5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3-28 10:37
过去玩诗词的相对纯粹些,而今还真不好说了。稍不过细就会被带坑里。

俺看不下去了,杠精有大把时间抬杠,没有时间读书学习,似乎缺心眼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2: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8 12:12
我已查了粤语念ang,吴语怎么念不清楚。

这就对了嘛。等问问糊涂兄,他是浙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主题

523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65
贡献
6040
金钱
7896
发表于 2022-3-28 12:3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色 于 2022-3-28 12:43 编辑

银缸”可不是饮酒的器皿。我们老家文雅一点盅喝,粗一点喝用瓷缸。喝茶我们用茶缸。所以银缸不能排除不是喝酒的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8:0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2-3-28 12:36
银缸”可不是饮酒的器皿。我们老家文雅一点盅喝,粗一点喝用瓷缸。喝茶我们用茶缸。所以银缸不能排除不是喝 ...

银缸,作为器物,就是烛台。南北朝开始就是烛台。洗脸盆,当然也可以发面蒸馒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1
贡献
33013
金钱
5307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3-28 18: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枚有一首《所见》五言,广州第二师范大学侯立兵教授考定就是押的浙江方言韵。见其所著《中小学诗词解惑》一书。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2-3-28 2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8 12:12
我已查了粤语念ang,吴语怎么念不清楚。

粤语 甖 ang    罂 eng  罂(莺)粟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21:4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2-3-28 18:19
袁枚有一首《所见》五言,广州第二师范大学侯立兵教授考定就是押的浙江方言韵。见其所著《中小学诗词解惑》 ...

这种现象古代也比较常见。词,用韵本来就比较宽泛,更加接地气,使用方言土语入韵也是合情合理的。问好梅岭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21:4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尔 发表于 2022-3-28 20:53
粤语 甖 ang    罂 eng  罂(莺)粟花

一千年以前,与现在方言土语恐怕也有出入了。那时候土语土音可能属于阳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2-3-28 23: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3-28 21:42
一千年以前,与现在方言土语恐怕也有出入了。那时候土语土音可能属于阳部。 ...

一千年前可能是那个发音?课堂上老师教小孩子粤语念诗是最有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律诗绝句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55
贡献
11296
金钱
14176
发表于 2022-3-29 0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了老师的解析,于中受益匪浅,顶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07: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8 23:22
山水有相逢网友是讲粤语的,他说银罂的“罂”粤语念“肮”(ang)。

那就对了。估计不止粤语有,其它方言也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07: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山一笑生 发表于 2022-3-29 00:05
认真拜读了老师的解析,于中受益匪浅,顶赞!

老兄过奖了。就是简单梳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尔 发表于 2022-3-28 23:00
一千年前可能是那个发音?课堂上老师教小孩子粤语念诗是最有韵味。

当然,越是接近古音越味道纯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2-3-29 09: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一下,罂方言:客家话:[客英字典] ang1;[海陆丰腔] ang1;[梅县腔] ang1;[台湾四县腔] ang1;[陆丰腔] ang1。粤语:aang1
方言不是不可以,但就这个字用就说不过去。

另外。词上片有酒杯长,翦蜡花。
下片,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缸。说得通。

看来,“还千层浪,浪得起来吗?最多也就是浪得虚名罢了。”不是竹林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汉 发表于 2022-3-29 09:26
百度一下,罂方言:客家话:[客英字典] ang1;[海陆丰腔] ang1;[梅县腔] ang1;[台湾四县腔] ang1;[陆丰腔] an ...

连承认的勇气都没了,可怜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2
贡献
14006
金钱
17088
发表于 2022-3-29 15:2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汉 发表于 2022-3-29 09:26
百度一下,罂方言:客家话:[客英字典] ang1;[海陆丰腔] ang1;[梅县腔] ang1;[台湾四县腔] ang1;[陆丰腔] an ...

这个度来的“罂”nang1是普语“囊”的阴平声,减去鼻音,符合粤语“泠”的发音,即粤语西泠印社的“泠”,铃声、水声泠泠作响的“泠”,非粤语“罂”音。
  粤语  罂,极近似普语的“肮”,减鼻孔出气,减鼻音,舌头不碰下牙床,发音只在口腔前区,嘴巴擘大即是。

   罂,粤语两读,以上是器皿读音,另一读音为植物名称之专用,与器皿无关,也与本主题无关,略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07: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2-3-29 15:29
这个度来的“罂”nang1是普语“囊”的阴平声,减去鼻音,符合粤语“泠”的发音,即粤语西泠印社的“泠” ...

多谢老兄补充信息。

俺今天请教了一位江苏丹阳的大姐,她告诉我"樱桃"在他们老家“eng dao”。当然,俺学不来。樱,发音介乎ang与eng之间。

因此,俺以上推测是有根据的,也是成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22-3-30 08:4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3-30 07:41
多谢老兄补充信息。

俺今天请教了一位江苏丹阳的大姐,她告诉我"樱桃"在他们老家“eng dao”。当然,俺 ...

用国际音标可能可以标出。就是象条眼镜蛇的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2-3-30 08:48
用国际音标可能可以标出。就是象条眼镜蛇的那个。

怪兄那里方言如何读“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92
贡献
11811
金钱
149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3-30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3-30 09:07
怪兄那里方言如何读“罂”?

这么生的字,恐怕一般的方言口语都用不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09: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维 发表于 2022-3-30 09:15
这么生的字,恐怕一般的方言口语都用不着的。

是的。这就是用“樱桃”的原因。知道了“樱”,也就知道了“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09: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2-3-30 08:48
用国际音标可能可以标出。就是象条眼镜蛇的那个。

嗯,差不多。因此,可以断定在千年之前,那个“罂”与阳部通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1
贡献
33013
金钱
5307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3-30 09: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鶴仙--壽雲麓先生
記年時秋半看畫堂凝香璇奎初煥天邊歲華轉向九重春近仙桃傳宴銀罌翠管寳香飛蓬萊小苑感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崚齊雲漢須看鴻飛髙處野濶天寛弋人空羨梅清水㬉苕溪畔幾吟巻算金門聴漏玉墀班平贏得風霜滿臉總不如緑野身安鏡中未晚。
《四库全书·梦窗稿》

夜合花
柳暝河橋鶯晴臺苑短䇿頻惹春香當時夜泊温柔便入深鄉詞韻窄酒杯長剪蠟花壺箭催忙共追遊處凌波翠陌連棹横塘十年一夢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館巢荒重來萬感依前唤酒銀缸溪雨急㟁花狂趁殘鴉飛過蒼茫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
《四库全书·梦窗稿》

《四库全书·梦窗稿》银罂、银缸吴文英都有用,在这种情况下下,得首先判定这里的“银缸”是酒杯还是灯。如果是酒杯,说明银罂、银缸都可以,都押韵。就这两首词来说,因为罂不在押韵的位置,缸在押韵的位置,吴文英考虑韵律的协调,选用了缸。那么,这个问题就没有讨论的价值。如果真要讨论,就是今人对罂古韵部以及的各地读音不了解而已。
当然,不排除方言押韵的可能,用罂。但不要忘记,吴文英是大家,不可能不考虑读者的审美体验,原稿银缸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版本校雠学的原理来说,从古。也就是遵从最早、最原始的稿本,那么,在没有找到比《四库全书》更早的证据之前,我主张“银缸”。


另:清代杜文澜的刻本,康熙四十六年(1707)沈辰垣等编的《钦定历代诗余》本都是“银缸”。杜本是经过王鹏运、朱祖谋校订过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22-3-30 09:4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3-30 09:07
怪兄那里方言如何读“罂”?


拼不出来,除非有国际音标的字母。近似于yeng。发English的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