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8|回复: 19

银罂与银缸正误探讨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3-27 18: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3-27 19:01 编辑

银罂与银缸正误探讨2022.03.27
有后知居网友发帖,请教吴文英《夜合花》:“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的“罂”字为啥不押韵?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查多种版本均作银缸。
证明后知居所读版本有误。
银罂:银制或银色的盛酒器皿。
银缸:
1.银制或银色的盛酒器皿。
2.缸通釭,故又含银制或银色的烛台。小山词:今[size=29.3333px]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里银缸就指的是烛台[size=29.3333px]
3.银缸是否专指烛台呢?下引明确证明是盛酒器皿诗:(另见附)
招二弟赏盘洲双头莲 南宋 · 洪适
何须艳质斗鲜妆,并蒂红蕖本自双。
却恐花飞成造次,急来相就倒银缸。
4.罂的读音归属韵部为十一庚。这从唐至[size=29.3333px]的诗词可证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唐 · 白居易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公莫舞歌 中唐 · 李贺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
汉王今日颁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其四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二月皇都花满城,美人多病苦多情。
一双孔雀衔青绶,十二飞鸿上锦筝。
酒掬珍珠传玉掌,羹分甘露倒【银罂】不堪容易少年事,争遣狂夫作后生。
送陈平仲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我居巷南子巷北,同是挈家来避兵。
故园荆榛已能理,远道虎豺那可行。
老怀作恶辄数日,寒溪送别伤离情。
未知后会更谁好,斫鲈且醉双【银罂】
钱塘春感六首 其四 元末·王逢
日华初动衮衣明,剑佩千官隐绣楹。
五色黼函开玉座,九重汤药下【银罂】
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浃螭坳学士荣。
文化有馀戎事略,铜驼草露不胜情。
闻浮峰弟唁予候久不至 明 · 张元秩
报尔辛勤访老兄,炎天七月到神京。
连床拟共今宵雨,短烛犹虚昨夜明。
已办霜刀飞鲤鲙,更分春色倒【银罂】
北堂喜伫南来目,白马今过第几程。
题木碗 清 · 弘历
西藏丹书进,先之木碗呈。
所嘉诚彼重,那论物斯轻。
朴质非无当,大文横有庚。
九经明著义,厚往例【银罂】。
和致远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绝句
过从准拟酒如渑,腊到春风次第生。
七日风流金胜好,九霄雨露锡【银罂】。
江城子 沙随感旧 清 · 陈维崧
思量往事极分明。
小徐卿,昵云英。
萧寺幽窗,檀板劝【银罂】。
两小一双瞄不尽,红烛下,态盈盈。
西风捲去隔年情。
寺钟鸣,记前生。
落叶中原,恰又趱离程。
淡月晓风昏似梦,和泪也,出层城。
庆春宫 同癸叔赋丁巳旧腊祀灶日立戊午春 现当代 · 胡先骕
琼管灰飞,斜街灯烂,夜城叠鼓催更。
浮蚁醅香,胶牙饧软,与君共倒【银罂】。
载途冰雪,问此去、瑶京几程。
中原金革,闾里疮痍,凭达天听。
辛盘待迓霓旌,杯泛屠苏,香溢鱼羹。
吹面东风,迎年笑语,最怜箫凤声清。
柳丝梅朵,渐点染、韶华二分。
神庥遥赖,处处桑麻,春满郊坰。
。。。
(附)
次韵邹允达怀仙吟十首 其一 明 · 童轩
松花酒熟泼银缸,邀得群仙醉石窗。
十二阑干秋色静,笛声吹断落梅腔。
怀仙吟 其一 明 · 朱诚泳
七言绝句
九华灯影灿银缸,十二琼楼叠绮窗。
夜静月明双凤下,玉箫何处度新腔。
元宫词 其一百三 明 · 周宪王
晓灯垂焰落银缸,犹自春眠近小窗。
唤醒玉人莺语滑,宝钗敲枕理新腔。
含银缸入韵不能明确指向或指烛台诗:
宫词 其九十八 北宋 · 赵佶
酒阑人寂暗银缸,淡月轻风透碧窗。
宫女欲歌初制曲,旋将弦管按新腔。
春夜二首 其一 宋 · 刘子翚
五言绝句
叶叶风鸣幕,梢梢雨打窗。
烟销寒宝鸭,膏浅侧银缸。
寻王子三首 其三 明 · 徐渭
秋风吹叶打寒囱,对影和人只一双。
小小深杯斟玉液,遥遥长夜拨银缸。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 其十二 夜奕 明 · 张元凯
手弹玉垒照银缸,闺閤和亲未受降。
自是南风犹不竞,无端输子一双双。
乙丑藏稿 其三 明 · 钟惺

閒寻近事剔银缸,百感中来不可降。
诵到楞严经半偈,虚声随意落寒窗。
秋闺十首 其四 明 · 黄公辅
七言绝句
无聊独坐剔银缸,凉月欺人瞰碧窗。
不敢推窗看月色,恐来对影空成双。
荅女郎沙兰英贻鸳枕 明 · 齐心孝

含情少妇倚银缸,绣罢鸳鸯日满窗。
解得世间离别苦,故将好鸟织成双。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21: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7 20:24
银缸是银制或银色盛酒器皿?

招二弟赏盘洲双头莲 南宋 · 洪适
何须艳质斗鲜妆,并蒂红蕖本自双。
却恐花飞成造次,急来相就倒银缸。
。。。
请自己揣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3-28 10:13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8 08:42
“倒”应是碰倒的意思吧。

召二弟跑过来是来喝酒的,倒灯盏干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3-28 12:06
赏花,并非喝酒。

既然赏花,倒烛台何事,喝酒赏花,太白逸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0
贡献
13773
金钱
16762
发表于 2022-3-28 21:0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二句似是继续秉烛夜赏,免得明日“黄”花蝶也愁。

点评

支持。此诗银缸是指烛台。 但上面例证中,银缸有些确实是酒器,不是烛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7
贡献
10207
金钱
12870
发表于 2022-3-29 1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2-3-28 21:03
后二句似是继续秉烛夜赏,免得明日“黄”花蝶也愁。

支持。此诗银缸是指烛台。
但上面例证中,银缸有些确实是酒器,不是烛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7
贡献
10207
金钱
12870
发表于 2022-3-29 16: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却恐花飞成造次,急来相就倒银缸。
这是怕花谢的太快了,晚上秉烛再赏。

点评

关键倒字。 如果是提灯赏花,,则可用秉银釭。古人釆烛看花的诗有一些。如: 只恐夜深花唾去,高烧红烛照红妆。。甲到银缸屿也可查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3-29 16:5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外谈诗 于 2022-3-29 17:09 编辑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宋代   吴文英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词韵窄,酒杯长。
翦蜡花、壶箭催忙。
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
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
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
溪雨急,岸花狂。
趁残鸦、飞过苍茫。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见有人说银罂是吴语方言押韵,然而此词中有“词韵窄,酒杯长”,可见吴文英不会乱押方言韵。

点评

方言押韵,是老金的创见,所谓“旧声新韵”,如今老金似乎摒弃此见了,老金现在这么说:“汉字语音因方言的关系显得非常复杂,所以才有历代韵书将其统一在某个固定的范围。因此,韵书和实际语音是有某些差距的。历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7: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2-3-29 16:06
却恐花飞成造次,急来相就倒银缸。
这是怕花谢的太快了,晚上秉烛再赏。 ...

关键倒字。
如果是提灯赏花,,则可用秉银釭。古人釆烛看花的诗有一些。如:
只恐夜深花唾去,高烧红烛照红妆。。甲到银缸屿也可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3-29 17:0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3-29 16:58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宋代   吴文英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方言押韵,是老金的创见,所谓“旧声新韵”,如今老金似乎摒弃此见了,老金现在这么说:“汉字语音因方言的关系显得非常复杂,所以才有历代韵书将其统一在某个固定的范围。因此,韵书和实际语音是有某些差距的。历代的带韵的文学作品,如诗词,人们都统一在某种韵书的范围内,以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3-29 17:0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文英精通音律,大概不会用方言来押韵的。

点评

从唐至今,无一银罂入江阳韵诗词。近百首银罂为韵诗,均押庚韵。有孤例尚不可为证,何况一首也无,倒底谁扯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7: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舟中杂咏 其三 明 · 童轩
五言律诗
秋水青于染,官河放去艭。
波光平草阁,山色到篷窗。
细雨猿啼独,疏烟鹭下双。
羁怀正牢落,谁与倒银缸。(谁和我倾酒慰羁怀

送友人之京 明 · 王褒
五言律诗
银缸盛美酒,江上送君行。
共惜孤舟别,那知几日程。
阙寒逢断雁,宫曙听新莺。
早献金门策,休论汉贾生。

红糟送陈广文 南宋 · 萧立之
小槽无声檐溜歇,银缸满贮猩红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3-29 17:07
吴文英精通音律,大概不会用方言来押韵的。

从唐至今,无一银罂入江阳韵诗词。近百首银罂为韵诗,均押庚韵。有孤例尚不可为证,何况一首也无,倒底谁扯蛋?

点评

雨梦先生的例证是有力的,况且历代词话也无方言入韵的论述,吴文英作为大家恐怕不会不知词韵的,他在这首词里就感叹“词韵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3-29 18:1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3-29 17:42
从唐至今,无一银罂入江阳韵诗词。近百首银罂为韵诗,均押庚韵。有孤例尚不可为证,何况一首也无,倒底谁 ...

雨梦先生的例证是有力的,况且历代词话也无方言入韵的论述,吴文英作为大家恐怕不会不知词韵的,他在这首词里就感叹“词韵窄”。

点评

九门不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9 1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7
贡献
10207
金钱
12870
发表于 2022-3-29 19: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3-29 18:19
雨梦先生的例证是有力的,况且历代词话也无方言入韵的论述,吴文英作为大家恐怕不会不知词韵的,他在这首 ...

九门不同意。

点评

罂,一百个老百姓有九十九个半不认识,怎么会有方言读音?除了九门半个掉书袋文化人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30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3-30 10:5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2-3-29 19:56
九门不同意。

罂,一百个老百姓有九十九个半不认识,怎么会有方言读音?除了九门半个掉书袋文化人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